6

36氪专访|瞄准百万级豪车赛道,前大众高管苏伟铭造车还有机会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8001825479194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36氪专访|瞄准百万级豪车赛道,前大众高管苏伟铭造车还有机会吗

李安琪·2022-11-01 06:38
市场能否接受一个以汽车健康为卖点的豪华车企?

文 | 李安琪

编辑 | 苏建勋

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忙着品牌向上、努力提升车辆单价之际,前大众汽车华人高管苏伟铭也带着他的豪华汽车品牌,卷进了造车赛道。

10月30日,许久没有露面的苏伟铭与其汽车品牌“BeyonCa”一同亮相,同时还展示了其首款产品豪华智能轿跑“Gran Turismo Opus 1”(以下简称:GT Opus 1)。

跟百度、小米等造车不同的是,苏伟铭选择的创业起点是百万级豪华车型。除了豪车的豪华设计、运动性能,以及当下行业追捧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内容外,苏伟铭认为豪华电动车相当重要的使命,应该洞察到用户最底层的需求,即把健康搬进豪华车里。

比如通过车内传感器来对用户的心血管代谢类关键生命参数进行日常监测、提前预警;又或是在突发状况下,为用户提供从感知、响应到帮助的服务闭环。

换句话说,在苏伟铭与BeyonCa看来,围绕车内健康场景提供的服务,才是未来智能电动豪华车的最大轻奢点。

据了解,BeyonCa已经搭建起一支整车造车团队,除此之外,团队内还招募了专门负责软件智能、健康医疗的团队,甚至设置了首席医疗官岗位。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设立了办公室,在德国慕尼黑、新加坡设立了外观设计中心和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按照进度,BeyonCa第一辆量产车型将于2024年下线。

豪华汽车品牌,一直都是国产汽车行业相当空白的领域。当下各大车企都纷纷对豪华汽车品牌进行探索,如高合汽车、极星等已发布百万纯电动车,广汽、比亚迪则是蓄势待发。

但将健康作为豪华车的主打卖点,并不多见。此前IPhone 14的车祸检测和自动报警功能也引起相当多关注。所以苏伟铭和BeyonCa的首次露面,确实带来了足够特别的记忆点。

但汽车不是手机,作为百万级别的消费品,行业中已经有奔驰EQS、保时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 Plaid等珠玉在前,凭借健康等场景定义汽车的理念,苏伟铭和他的BeyonCa,会有机会吗?

汽车老兵的豪华新造车战场

跟很多跨界造车的汽车CEO相比,苏伟铭在汽车行业的经验算得上相当丰厚。“大众全球职位最高的华人”“大众全球执行副总裁”曾是苏伟铭身上最亮眼的标签。

他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中英文流利。2005年加入大众中国时,正好赶上合资汽车国产化、自主品崛起的汽车销量大爆发时代。在他任职的16年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年销量销量从2006年的71万辆飙升至2020年的385万辆。而在大众之前,他已经在奔驰汽车工作了10年。

但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浪潮来临时,大众汽车也面临转型挑战。在大众任职的最后4年里,苏伟铭已将重心转到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内部组建团队创立了大众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Mobility Asia)。但大众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之转型艰难也有目共睹,其内部变革阻力颇多,Mobility Asia没有在国内泛起太多水花。

2021年初,苏伟铭离开大众,出任雷诺中国 CEO。时隔一年半,苏伟铭再次亮相时,已是豪华汽车初创品牌BeyonCa的创始人。

v2_546051590a614ae4bdb8b1c11c1c3355_img_png

今年6月,36氪在BeyonCa车库里见到了苏伟铭和GT Opus 1的油泥车型。GT Opus 1轴距3米多、车身5米多长,瞄准的是奔驰S级和BMW 7系的尺寸,目标人群在40~49岁。

车辆外形上,有个很吸睛的动态车标Dynamic Logo,据说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骑士剑面反射太阳光芒。当车辆识别到用户时,标志内部的蓝钻旋转的DNA Logo会旋转起来,意为“生命之光”。

1966年出生的苏伟铭已经56岁,接受36氪等媒体的采访时,他的语速很快,关于造车的回答也很坚定。“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属于美国车,七八十年代属于日本车,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属于德国车,那么现在就是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

针对当下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苏伟铭认为:随着补贴政策退坡,2025年中国和亚洲新能源车开始进入消费驱动阶段,这个节点上,电动车会第一次实际上撼动主流传统车企的燃油车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将快速爆发,每年将有百万辆量级的市场,且市场窗口期将从2025年持续到2030年。而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始终高速发展的豪华车增量市场,另一方面是有强劲电动化、智能化替代需求的豪华车存量市场。

苏伟铭并不避讳谈及目标对象:BeyonCa切的就是BBA的豪车市场。“不要回避,如果要做高端车,那避不开BBA。”

那么,一个初创豪华品牌跟BBA比有什么强项?他认为,BBA的智能化进展还需要好几年时间,这是BeyonCa的机会。

不过显然,当下对标BBA、且拥有智能化能力的新造车势力也很多。但苏伟铭坚信,在豪华车和非豪车的设计语言、配置考虑、调教考虑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追求BBA的一些传统,新势力是很难把握到精髓的。”

所以,在豪华车擅长的领域,BeyonCa挖来了对“豪华品质”有判断力的设计师与匠人,比如从奥迪、保时捷、宾利等豪华车企的研发工程师和设计师,以实现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比如将车身工艺公差精确到+/-0.5毫米,达到欧洲顶级品牌的标准;内饰中的木材、皮革和金属等材质,也选择了工艺对标的最高质量标准。

如何把健康搬进车里?

苏伟铭认为,过去超级豪华车品牌往往考虑的是皮椅、木头、手工艺,但豪华车的定义不能一直只停留在这些方面,而是要考虑用户使用的场景。现在智能电动车大部分是轻场景应用,是AI技术应用。

“最有用户价值的,是深场景的应用。比如测量血压、心率只是轻场景,这些不需要策略,有技术就能实现。深场景里最重的,就是健康,是在测量基础健康数据之上,能否给出专业的健康管理建议;是隐匿、突发的疾病在驾驶环境出现时,有机会救人一命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v2_7651d70153954e8da57577690e3c0341_img_jpeg

为实现健康深场景,BeyonCa聚集了专家医生团队、汽车工程师、软件与数据工程师,打造了健康生态服务(HaaS,Health as a Service)。通过AI技术、智能驾驶与健康管理服务等,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据了解,截止目前,BeyonCa开发了具有Live健康监测系统的智能座舱,3D感知数据监测,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以及远程健康管理,云医生数字化工作平台等。此外,公司还任命了国际心血管疾病专家郭欣博士为首席健康官,带领“云医生”团队研究车内外健康场景。

“健康不会是搭载的全部场景,但健康绝对是很大的场景。车推出来后,再通过OTA增加场景。”苏伟铭表示。

毫无疑问,高端汽车能给车企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同时也是国内车企面临的一道门槛:还需要在工艺水平、智能水平、服务体系、品牌打造等方面带来更多提升。

正如苏伟铭在采访中所说,品牌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BeyonCa的出现,是国内电动汽车品牌向上的另一种探索,但市场能否接受一个以汽车健康为卖点的豪华车企,苏伟铭和他的BeyonCa还需要拿出更多诚意。

以下是36氪等媒体和苏伟铭对话节选:

媒体:BeyonCa能不能够做成一个豪华品牌?

苏伟铭:品牌需要时间。在刚创立BeyonCa不久的时候,有个世界级豪华品牌找到我说,要不我们投你,你们用我们的品牌来做。我考虑了一下拒绝了他们。因为没有必要带着历史包袱去做一个品牌,即便品牌做出来,也不能代表你。就像生了个小孩,别人告诉你,他的名字是迈克尔乔丹,那要怎么去培养他呢?我们不是一个传统主机厂, 那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全新的品牌呢?

李斌、李想他们做的很优秀、很成功。因为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成熟,这也会有一个趋势,用户对品牌的需求会产生差异。并不像以前,说到豪华车似乎只有奔驰是最好的。现在奔驰还是有很大市场,但用户会有自己的选择,在买第二或第三辆车的时候,也会去看更多的品牌,比如BeyonCa。

媒体:BeyonCa的主要切的是哪一类车的市场?

苏伟铭:我想造的豪华车,不是标新立异的那种设计,是一种游刃有余的速度感:如果没有运动感的话,这辆车很难有个性;但如果像保时捷那么个性的话,又会缺乏大气豪华的感觉。我可能借用一下大众的产品来说,我们要造的是一种宾利和保时捷的结合体。

至于切哪一个点?我们要直接面对BBA。不要回避,如果要做高端车,那避不开BBA。我们跟BBA比有什么强项?我们做传统汽车出身的团队,当然会希望把车做好。我们真的能做得好的在哪一个地方?在智能。

我说这句话现在可能还没什么分量,但因为我是从这个体系出来的,我大概知道到2028年之前,BBA的智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构和情况。智能化不是马上就能实现的。要有合适的E/E架构、平台,还需要有相应的企业文化。这些BBA要好几年才能够解决的。BBA现在做不到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机会。

那我们跟造车新势力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追求BBA的一些传统,新势力是很难把握到精髓的。在造车的流程里面,豪华车跟非豪华车在前6个月的差距在哪?在设计上。豪华车会考虑车身比例、考虑配置,考虑调教等,我们需要很长时间的打磨。在新势力,可能老板觉得OK就拍板了,他们前期可能会快一些。

媒体:那BeyonCa的车研发要到什么时候才完成?

苏伟铭:之前我从德国引进一辆车,也需要差不多52个月才能够上市。现在在国内,我们做一辆质量、各方面都非常好、能对市场有交代的产品,需要36个月。

如果任何人跟你讲18个月,那你要先打个问号。因为测试太重要了。最少需要两个夏季测试、两个冬季测试。如果就花一年半时间,少做一个夏季或者冬季测试,那这不就是对质量的妥协了吗?毕竟我们不是神仙,不能制造冬天。

媒体:量产车出来的时候,健康的概念是不是都会搭载到产品上?

苏伟铭:健康不会是搭载的全部场景,但健康绝对是很大的场景。车推出来后,再通过OTA增加场景。

媒体:BeyonCa的定价在100万以上? 

苏伟铭: 我们是造豪华车。不同定位决定了各有各的做法,8万块人民币以下、15万人民币到20万人民币、30万、50万人民币现在有好多品牌, 80万到100万也有,另外就是宾利和兰博基尼的一个市场。

我做豪华车,不希望只是造一辆车,我觉得豪华车应该有它的使命感。目前中国没有豪华车,而我们的经验,让我们有一些机会。

说到健康大家想到的是血压心率,这些大家都会做。20年的时候广汽已经在做了,现在戴个智能手表就可以解决。你如果买了一台我们的车,一年半开了18000公里,一天花两个小时在车里,我们会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数据。这使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深的健康服务。

我们做的事情是跨界的,很少听到主机厂有健康领域的专业人才。但如果我们想实现这个,肯定要做专业人才的队伍,而不是去谈商务合作的队伍。但我们不是说要去做医院,业务重心还是车。

媒体:想跟您请教一下公司组织架构的问题。

苏伟铭:我们目前在1.0状态,初创阶段不需要组织架构,如果有架构在,公司会慢下来,我们现在需要统一思想,大家共同去做决定,但1.0的状态不能太久,需要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1.0阶段,这里团队会有分歧,可能会吵架,但目标是把大家的想法汇总到一起;2.0阶段,分工明确,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保证协同高效,有明确的企业文化和统一的价值观。3.0时代,是近于大众的模式。

媒体:您在大众这么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其实很难改变,您是如何适应到目前的创业状态的?

苏伟铭:我就是想做出一些改变。我加入大众的时候,年销量小于50万辆,而且80%是捷达和桑塔纳,也不赚钱;后面大众经历了风光,但这绝对不仅仅是靠运气,这400万辆销量的一点一滴都是有计划做出来的,我在这里花了很多心血。

2015年我开始思考电动车体系问题 – 电动车的配套体系应该在中国,而不是在欧洲但我不是想做BeyonCa才离开大众,而是离开大众之后,和很多专家交流,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的决定。专家跟我讲,豪华电动车在中国的时代来了。我和我太太商量,征得了她的同意。

媒体:两年后落地,预计品牌的商业收入是来自硬件销售还是来自服务?

苏伟铭:目前的运营模型还是车,但是软硬件是难以分开的。如果非要我估算我认为硬件部分是70~80%,剩余的可能是20%。

本文由「李安琪」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企业授权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