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实惨,时间被“羊了个羊”套住,生活被“车了个车”套路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2356639977447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实惨,时间被“羊了个羊”套住,生活被“车了个车”套路

智行驾道·2022-09-20 12:43
连夜提桶回农村。

v2_23b40921124f4c049d8aab2ec7ff670e_img_000

产品力才是成功的终极奥义。

从爆火到翻车,“羊了个羊”历时仅仅不到一周。然而2天登上17次热搜,相关话题阅读次数直逼30亿的辉煌战绩,就足以让游戏开发者们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随着“羊了个羊”的热度逐渐消散,冷静下来的人们在后悔为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同时,也在审视其游戏机制和营销手段令人上瘾的个中缘由。

v2_464f984598f443bbb8e3fb238a85dbd1_img_000

而当我们用审视“羊了个羊”的眼光来审视当下汽车的营销手段时,我们会发现,两者的财富密码存在着不少共通之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早已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成为了“车了个车”的局中人。

画大饼是一门艺术

无比简单的第一关、看广告就能获得的复活机会、各种类型的游戏道具,“羊了个羊”用一张张大饼告诉玩家,你可能就是那位在不到0.1%通关率下通关的天选之子。正是那一张张大饼,吸引着无数玩家入局挑战,并为之疯狂。

反观汽车营销,用画大饼吸引用户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在这里,智哥着重给大家说道一下车企与“羊了个羊”之间共通的两张大饼。

第一张大饼叫做“我现在能够”。

“9月30日前购车,首付最低0元起”,这是蔚来画下的大饼;“小鹏P7,首付仅需1成起,低至2.39万”,这是小鹏构造的蓝图;“纯电新物种海豚,0购置税开回家!”,这是比亚迪展示的愿景。

v2_fcc0171d0626451ca61de1a067dc6650_img_000

“我现在能够”大饼制造出的是现在有能力获得的假象。具体来看,便是车企利用各种低首付甚至0首付以及夸张的分期优惠来暗示用户:你,有钱买车。与“羊了个羊”简单易懂的三消机制和轻松的第一关相似,其本质都是一种对于自信心的塑造。

车企们的宣传口号是如此动听,让消费者们产生纵使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能拥有新车的感觉。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先用超低的门槛诱导用户入局,成功后再进行收割,这才是车企们精心设计好的套路。对于车企们来说,消费者购车的钱最终都会进入自己的口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分期付款甚至还能够帮自己拿到一笔利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听信话术上了车,事后才发现承担不起,可能又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进而断供并产生信用风险。

v2_59d9c4853bc64aea9868bdba794eaf4f_img_000

接下来我们来看另一张叫做“我未来能够”的大饼。

“我未来能够”制造出的则是未来有能力获得的假象,这种借助未来可能性来诱导入局的手法,在“羊了个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关陷入僵局,有道具来弥补;通关失败,看广告可以复活。每一次的重新洗牌都可能迎来峰回路转,每一次的重新开局都可能柳暗花明。“羊了个羊”正是通过创造未来的可能性,引导用户不断尝试,困于局中。

v2_2ab9ba7113b544ff9943d5472767fd34_img_000

而对于车企来说,他们同样通过创造未来的可能性来吸引消费者,这种可能体现在对汽车功能的包装上,即利用各种即将解锁或可以花钱解锁的功能告诉用户,你们不仅拥有了我们的车,你们还将拥有汽车未来的无限可能。

“2020 NIO Day”上,蔚来正式宣布将在旗下首款轿车ET7中标配NAD自动驾驶系统,每月订阅费为680元,该系统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逐步分区域开启;梅赛德斯奔驰EQS 450+先锋版车型在支付4998元后,可享用一年的后轮转向功能,车辆后轮主动转向角度将由4.5度升至10度,转弯半径缩小至10.9米;宝马推出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订阅服务,每年套餐价格为283美元。

v2_45cb875682a54297abbb7631e3f9597f_img_000

硬件免费,软件收费,诸如此类的订阅制度数不胜数。车企们画下未来大饼拓宽更广阔市场的同时,还能源源不断地从已经出售的汽车中获得更大利益,可谓一举两得。

车企画下的大饼当然远远不止这两张。能够从画饼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好处是车企持续造饼的最大原因。而每一个喂给市场的大饼背后,都是车企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洞察。

有集体荣誉感的羊群

除了画大饼之外,“羊了个羊”还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社群理念,这种社群理念牢牢禁锢住了一批又一批的玩家,让其沉迷其中,让其无法自拔。

在游戏中,玩家们扮演的是一只羊,一只被牵绊的小羊。这种牵绊来自于游戏内设定的排位制度。平台将同一省份的用户自动归为同一代表队,并以通过当日关卡的小羊数量为依据,为各个代表队进行排名。也就是说,你所在省份通关的用户越多,代表队的排名越靠前。

这种噱头逐渐成为一种隐性的“鄙视链”,谁也不愿意自己所在的省份在排行榜上被击败。出于对所在地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用户们更加积极地在游戏中不断尝试,不断挑战。社群效应的营销威力在此可见一斑。

v2_ec8b5f16cc2b475aa44eaadf25eaf206_img_000

而就汽车营销来看,社群运营的理念同样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

以小鹏为例,即使没有买车,通过注册小鹏APP,你也可以成为小鹏的“鹏友”们。在APP里,用户们可以通过“鹏友圈”社区浏览各种帖子,了解各种用车需求和感受;通过“名人堂”,可以了解其他车主与小鹏的故事。除此之外,用车攻略、快问快答和周边商城板块等设置,更是极大增加了用户们的活跃度与参与感。

v2_a9eb824b5c6e4362b138d3b9c871c32c_img_000

正是通过APP里的各种功能界面,小鹏在潜移默化之中向用户灌输品牌理念,达到提升用户黏性的效果。

无独有偶,蔚来更是造车新势力中运营粉丝社群的一把好手。相比于小鹏,它的粉丝经济运营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饭圈文化的氛围。

蔚来的粉丝称为“京蔚军”,粉丝的忠诚度是蔚来致力打造并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其创始人李斌曾言:“如果你们购买一辆汽车,你不仅仅是在买一辆车,而是在买一张通往新的生活方式的入场券。”将品牌与用户的生活粘合,让粉丝拥有足够强的参与感和品牌认同感就是蔚来所要达到的目的。

v2_f34844f4c1ea417992b4175487108eba_img_000

与小鹏相似,蔚来同样在线上的APP中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板块,覆盖产品、技术、社交、服务等领域,同时提供专人线上对接,解决各类的问题。而除了依靠APP营造良好的社群氛围之外,蔚来也在线下进一步加强和粉丝之间的联动,通过开展各种不同时间、不同主题的线下活动,链接不同圈层的用户群体。

通过上述总总手段,蔚来形成了自己的粉丝阵地。而其粉丝阵地的威力不仅在于帮助自身持续提高影响力和销量,还在于公关的危机关头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8月12日,一名31岁的企业家在驾驶蔚来开启NOP辅助驾驶功能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一时间蔚来辅助驾驶的安全性问题遭到市场的口诛笔伐。然而,8月18日,一份名为“蔚来车主对NP/NOP系统认知的联合声明”火速出圈,文中多次强调了蔚来对于辅助驾驶宣传的正当性,将矛头直指对蔚来辅助驾驶系统有质疑的人。

v2_55268e25027a4d808ccd81ba20b68976_img_000

如此行为,是否与娱乐圈中idol深陷绯闻,粉丝着急发文辟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可以说,蔚来对于社群运营和粉丝管理的把控已经炉火纯青,也极其符合自身“品牌与粉丝共成长”的理念。

从小鹏的“鹏友”们,到蔚来的“京蔚军”,再到特斯拉的“特粉”,车企的营销离不开社群营销的打造,正是这样子的社群,让粉丝们有了参与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也让他们更加心甘情愿地为车企全情投入。

对车企来说,用户不仅花钱买我的车,还能心甘情愿帮我做宣传,维护我的品牌形象,岂不美哉?

当大潮退去

事实上,像“羊了个羊”这样红极一时,最终湮没于互联网大潮的小游戏并不在少数。从“跳一跳”到“旅行青蛙”,再到红极一时的“合成大西瓜”,无一不是时代风口上的快消品。

v2_c8c11b5ca1234de287e070fc964fce98_img_000

“羊了个羊”不是第一款爆红的小游戏,更不会是最后一款。玩法简单、可替代性强、极易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是这类来去匆匆游戏的共同特征。它们带着强大的营销手段和流量光环席卷而来,而当营销的大潮退去,它们也渡过了生命中最黄金的时光。简言之,没有内在的竞争力,便没有持续的生命力。

如今,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汽车游戏场里,何尝又不是这个道理呢?各类新势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无数的车企为了分得市场的蛋糕不断堆砌新车型,丰富自身品牌营销,一波热点还未完全散去,又有下一波热点席卷而来,总有人能站上时代的风口。

然而,如果一味地通过壮大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入局,即使站上风口,迟早有一天市场会幡然醒悟,其品牌也会如“羊了个羊”一样沦为快消品,昙花一现。想要真正维持住自身的热度,持续获得市场认可,车企还需从自身的产品力入手。

v2_0be625e7dd754f1cb9397c5a6f476cb7_img_000

比如比亚迪并没有铺天盖地的品牌营销,没有刻意建构的粉丝社群,比亚迪仍然牢牢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在这个快速更替的时代,比亚迪用事实告诉我们,产品力才是成功的根本要义。

也许有些车企并不擅长营销,不擅长构筑粉丝生态圈,但擅长用产品说话,这足够让他们在市场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如此,在产品力和销量的双重加持之下,才得以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流量,为品牌形象持续供血。把注意力放到产品力的输出上,以产品力推动流量产生,而不是一味将注意力投入到制造流量中,这才是汽车销售的终极奥义。

一方面是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强势宣布进入造车大军,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洗牌的紧要关头。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之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营销当中是各大车企急于抢占市场,探寻出路的一种方法。

然而从大背景来看,当今的汽车时代,拥有流量与资源仅仅是撑起汽车销量的加减法,产品的根本竞争力才是王道。如果将营销置于产品之上,无异于本末倒置,成功自然不会长久。

是选择疯狂营销,以流量激发一时的销量;还是选择发展产品力,用产品力反哺流量,形成持续发展,对于车企来说,是需要去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行驾道”(ID:carviews),作者:智哥,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