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为“反抗”瑞幸,星巴克中国计划每9小时开一家新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20915-37112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反抗”瑞幸,星巴克中国计划每9小时开一家新店

星巴克高调宣布将在三年内新开3000余家店。

在瑞幸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中国6个月后,星巴克高调宣布将在三年内新开3000余家店。

9月14日早间,星巴克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宣布至2025年,其中国总门店数量将达到9000家,实现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增长目标。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7月,星巴克在中国拥有门店数量5761家,门店数量仅次于美国市场。

但今年上半年瑞幸门店数量达到7195家,超过进入中国市场20年的星巴克。同时,Manner、M stand、Tims咖啡等在国内市场的强势表现,让星巴克压力不小。

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也拖累了其整体业绩,而在此时宣布拓店计划,也有意提振投资人信心。

“星巴克需要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在一、二线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的背景下再开3000家店,意味着星巴克必须选择轻量化投资,改变目前开店模式。”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对记者表示。

中国市场承压,星巴克丧失定价权?

近年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口碑、竞争、涨价等多方压力。截至2022年第三财季(2022年4月-6月),星巴克中国市场实现营收5.4亿美元,同比下跌40%;而在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了3%的背景下,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了44%。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第一财季以来,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同店销售额就开始下降,下滑达14%,平均客单价下滑9%;22Q2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收入再次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下降20%,平均客单价下降4%,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

中国市场的业绩已经开始影响星巴克的整体增长,星巴克不得不开始作出改变。

王振东认为,瑞幸等新兴品牌的崛起,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市场定价权。中国市场对于美式、拿铁的消费量不及美国市场,所以瑞幸等品牌的创新风味迅速出圈,导致星巴克也不得不将创新口味放在点单最显眼的位置。

“另一方面,星巴克之前是有市场产品定价权的,咖啡产品定价都是在25元-35元不等。但现在虽然受到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咖啡线上渠道的价格还是不断下行的,甚至低于2018年前后,这也让星巴克丧失了价格主导权。星巴克提出进一步扩张后,有意重夺定价权。”

星巴克目前已经有接近6000家店的体量,基本覆盖了一、二线市场核心商圈,以直营为主的模式下,再开3000家店的成本、单店盈利压力不小。星巴克方面并未就3000家门店具体开店计划作出解释,仅表示“公司计划至2025年,以平均每9小时开出一家新门店的速度,新增开3000家门店,覆盖中国300个城市。”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此前拖累星巴克开店速度的原因与其门店面积有关。这也意味着星巴克接下来扩张的3000家门店,很难以大店模式为主,线上业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星巴克方面表示,其将持续发力专星送业务,计划至2025年,实现外送业务销售额为当前业绩两倍以上的目标。

虎视眈眈的“瑞幸们”

与星巴克承压、业绩下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幸咖啡在今年实现连续盈利。2022年二季度,瑞幸营收为33.0亿元,同比增长72.4%;同店销售额增长41.2%;门店层面净利润为7.1亿元,同比增长101.6%。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星巴克中国与瑞幸不同业绩表现与成本控制有关。

瑞幸今年第二季度成本及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营收高速增长及门店结构优化;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率为20.1%,同比减少4.3%。星巴克3Q22成本在通胀下仍有承压,如产品及分销成本率(含原材料成本)为32.1%,同比增长2.6%。

今年上半年,星巴克为缓解成本压力,选择部分产品涨价,但也因此引来消费者口碑分化,部分消费者开始流向定价低于星巴克的品牌。

主要产品价格低于30元的Manner等本土咖啡品牌迅速崛起,同时奈雪的茶、喜茶等新茶饮品牌入局,中国邮政、李宁也纷纷跨界开设咖啡店,中国咖啡赛道竞争日益激烈。

而以Manner为代表的新品牌小型连锁化扩张,强调产品主义,是分层消费驱动的结果。对价格不占优势的星巴克而言,每一个本土品牌都有可能改变消费者心智。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8年星巴克在中国现制咖啡市场占有率为59.2%,稳居行业龙头地位。2020年,星巴克市场占有率下降为36.4%,瑞幸占有率上升为6.8%。

浙商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现制咖啡市场规模的增大,本土玩家单体规模增加,抢占“一强”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迎来短期下降。

不过,与新晋崛起的品牌相比,星巴克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此次宣布拓店计划的同事,星巴克还透露投资约11亿人民币的星巴克咖啡创意园将于2023年夏天正式建成投产,星巴克中国将完成对咖啡全产业链的本地化覆盖。

在后起品牌中,瑞幸也在不断加码供应链。近日,瑞幸与厦门建发股份、三井物产、瑞士 ECOM 集团共同签署了在巴西采购咖啡豆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约定,瑞幸咖啡将于未来三年在巴西采购总量约4.5万吨咖啡豆,直指星巴克的市场地位。

“国内市场崛起的咖啡品牌以及茶饮跨界,让中国咖啡文化的这个整个脉络越来越清晰,可以看出中国咖啡文化与国创咖啡形式开始萌芽。对于星巴克而言,这也是一种文化冲击,如果未来其不能在文化上领导这一市场,对星巴克的影响会更大。”王振东认为。

就在星巴克宣布加码中国市场的前一个交易日,其在二级市场出现异常大的期权交易活动。有投资者购买了星巴克61,950份看涨期权,与49,187份认购期权的日均成交量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约26%。

截至发稿,星巴克美股盘前涨2.70%。

网站编辑: 郭靖
article_ercode.png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