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嫦娥四号最新成果:月壤可作月球基地隔热材料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gmw.cn/2022-09/08/content_36011485.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嫦娥四号最新成果:月壤可作月球基地隔热材料

来源:科技日报2022-09-08 09:44

  ◎记者 唐 芳

  月壤是冷是热?导热性好吗?我国航天人把温度计“贴”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基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表层月壤温度的就位测量结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月壤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可作为月球基地表面隔热材料。

  论文通讯作者、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核心科学家团队成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黄俊9月7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就位探测数据揭示月球背面月壤的热物理性质,对于认识月球地质历史和探月航天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我国首份英文版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就位探测保持了月壤的原始堆积方式,这对准确分析月壤的热导率十分关键。”黄俊解释,热导率是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月壤的热导率与固体颗粒的堆积方式和大小有关,自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以来就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嫦娥四号着陆器两根导轨的底端,安装了4个与月壤直接接触的温度计,每900秒测量一次月壤的温度。此项最新研究采用了嫦娥四号着陆后第3个月的月壤温度数据。

  测量结果显示,月壤温度具有白天高、晚上低的特点。日出后月壤温度快速上升,正午左右温度达到最高值,超过20℃,正午之后温度开始下降,傍晚时温度急剧下降至大约-170℃,到了夜间温度则缓慢下降。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肖潇表示,白天月壤的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和周围环境热辐射的影响,夜间月表温度的变化主要受月壤的热物理性质影响。

  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嫦娥四号着陆点月壤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5微米,大概是一根头发粗细的五分之一;月表和月壤内1米深处的月壤热导率分别为1.53×10-3W/(m·K)和8.48×10-3W/(m·K)。“月壤导热的能力仅是空气的十分之一,水的百分之一,铁的万分之一。”肖潇表示。

  “这说明在月球表面的真空条件下,月壤的热导率极低,是非常好的隔热层。未来在月球极区建立月球基地,可在基地表面覆盖一层月壤,以防止有害的宇宙辐射,并避免白天温度过高和夜间过度冷却。”黄俊说。

content_650x120_qrcodes.jpg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