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创公司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总结:生在“组合”,亡于“创新”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chuangye/559518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初创公司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总结:生在“组合”,亡于“创新”
在初创公司,创新 or 组合,是一个初创公司生存下去 or 消亡的关键方向,作者总结了其失败的经验,并分析创新和模仿组合对于初创公司的影响,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创业到底是创新重要还是组合重要?
一谈到这个问题,真的会有很大的分歧,我在第一次进入到初创公司的时候,被打压次数最多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是创新。因为来自自身的一些骄傲和过往对于创业的理解,总感觉自己要创新才行。
但基本上所有的决策层都用各种方式让我能够理解创新是走不通的,只有拆解模仿再组合。
我几乎用了我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来做营销,但显然都没有用。最后还是醒悟了。
过了两年之后,前面的初创公司已经走向了消亡,而作为后来者的我和另外一个伙伴,因为当时的限制和打压,所以决定创新,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亦或者是经营管理和招人培养人的模式都在创新。但结果自然是凉凉。
不到3个月时间又一次失败。当时我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是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
有点抱歉,给大家讲失败的案例,但我更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个人的失败总结出自己成功的经验。因为每一次创业失败,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你的创业力的损失,我可以保证自己还有下一次,但多数人未必了。
那么我们书归正传,接着往下看。
01 创新是经营的产物
我至少看过不下500条的产品创意,但这500个产品创意最后能成功为0。原因是为什么呢?
并不是创意不够好,并不是概念不够崭新。就如同我第一次独立创业的时候所经历的那样,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就是不设置上班时间,只制定工作内容,这个概念可以说在三线城市足够崭新了吧。这个创意也足够吸引人才了吧,但结果就是员工接受不了,甚至开始堂而皇之的摸鱼。
这有两个原因:
- 大环境里的员工都是打卡上班,要顾虑加班问题,要开晨会,要开晚会,要有业绩目标。
- 能找工作的人就是想上班,如果有更大的野心和欲望和自控力,那么他会自己创业。
这就能充分说明创新不解决问题。
接着更现实的案例。我把所有做短视频以及直播干货内容通过板书,每条10分钟的视频输出,坚持了一年,我想着创新,一定要和那帮割韭菜的公司截然不同。但他们生存下来了,而我已经岌岌可危在找项目做了。
是创意不够新么?
并不是,原因同样有两点,几乎和上班的重叠就不过多赘述了。
所以,初创公司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能保障创业结果的一定不是创新,只有转入经营之后,才能尝试创新,一方面有稳定的用户市场用来试错和调整创意接受广度,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有足够的收益来维持创新所带来的负增长。
所以创新是经营型公司要做的事情,聊到这里,延展一下。
经营型公司和初创公司的两个区别是稳定的团队,稳定的收益增长项。
如果经营型公司还在组合模仿,那么经营型公司将会被初创公司所替代(这个我放到下一段说明),经营型公司也是从初创阶段过来的,所以经营型公司有非常成熟的拆解模板以及组合模板。但这显然适合初创公司,经营型公司显然有经营型公司的运作方式。
此刻不需要过多关注到底是初创还是经营,我们来看一个分类,你就能明白。
创新的代价是什么?
市场以及用户的接受程度,从触控通信到智能通信大众接受的程度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而从电波通信到有线通信再到座机通信,用了接近50年左右的时间。甚至在这个阶段当中普及性只达到了40%。
创新的代价是什么?完整的通信链路。用户的适应程度,用户的使用场景,产品的使用门槛。这花费了相当大的代价,甚至可以说这不是靠个人之力,甚至是一个初创公司就能做到的,但后来的触控到智能的普及,却代价极小。因为已经有了40%的固定用户以及80%的用户使用习惯以及使用场景。
这个时候初创公司就可以做到。
无论是周期,还是人员,以及公司的生存问题和增长发展,市场容错,创新的代价都极高。但这不代表创新无用,创新没有价值,它只是不适合初创公司而已。
话说回来,经营型公司就足以做到这个事情,我们就不聊具体产品,比如说一家经营型公司已经度过了生存周期转入经营。之前的方式显然不足够让这家公司再往前一步,但作为管理者或者创始人又不希望公司走的太快的时候。
一个创新的项目出现,公司内部操盘,这个周期可以长达5~10年,一方面经营型公司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并且不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另外一方面这个创新的项目可以成为这家经营型公司在下一个合适的档口一跃上市的底牌。用5~10年让一家公司上市,这么理解是不是一下子就通了。
而事实是初创型公司,只解决三五个月的事情。并不需要5~10年的规划。
02 拆解模仿组合是初创型公司的生存之本
当下的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出众的项目存在,因此无论选择那一个对标,初创公司都不讨好,但市场就那么大,因此拆解模仿组合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比如说,本地生活服务。某团和实体店以及物流的结合。传统+互联网+互联网的血管。
那么这个时候,比如说你看好餐饮行业,餐饮行业最近几年火爆的无非就是一些速食。那么你可以通过拆解组合模仿的方式重新定义你的创业项目。把自助餐和茶颜悦色以及互联网营销的方式重新组合。
开一家自助饮品店,一家店只需要一个员工,然后所有的消费都会员制。【这是一家属于你的奶茶店】进来的人可以是老板,可以是员工,可以是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招募,会员看店日薪日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快的能够在互联网上赚够噱头,一家店带来的会员充值就足够开10家同样的店。模式虽然会很快被复制,但你也创业成功了。你的团队可以带着这一笔钱彻底转入经营,无论是餐饮营销还是餐饮转型,你有了成功案例,无论是融资还是找投资是不是都方便多了。
接上一段的问题。你会发现如果经营型公司做这种事情会被直接认为是割韭菜。或者是一种不良经营的信号,因为人们能从经营型公司的主要业务盘里看到,这种重新组合的项目,从而投资人和股东会怀疑经营能力。但如果相反,这是一个创业型公司做出来的,那么则代表着这个公司的后续潜力。
所以经营型公司不能故技重施,但创业型公司却能够资源整合,虎口夺食。
再讲一个例子。同样的你可以拆解组合模仿,比如说同样的是销售或者说直播带货。最近东方甄选比较火爆,先拆解然后重新模仿组合。比如说东方甄选的直播间是以知识见长的,那么你可不可以讲职场做速食。
职场甄选。一天一个离职小技巧,一天一款健康速食。
背景就放在,当下的年轻人大多忙于工作,反而忽略了吃饭,外卖吃的多了又对胃不好,那么早上有早餐奶和麦片,中午有意面和速冻的鸡胸,晚上有一碗速食肉粥和一包零食一杯温茶和你寄存在我们直播间的焦虑和压力。
不要取大,东方甄选的商业模式当然可以模仿,只不过董宇辉无法模仿,但可以有第二个董宇辉,你讲不了人生,你讲职场,你说不了万物,你说小事。
一样的,只要起流量,你依旧可以做和东方甄选一样的模式,做自营品,联系视频加工厂,做职场人的便携零食,譬如能量棒等等。
这就是组合拆解模仿的魅力。篇幅原因档到此为止。
初创型公司什么都缺,这是现实,缺人才,缺资金,缺经验。
因此创新根本不现实,就像种一个树一样,树苗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你来不及看到它长大啊,你没有足够的水分肥料和专业的修剪技术以及到底要种在森林还是平原这种经验。
你能做的不就是找一片森林,选择一颗好的树木,把它做成精致的工艺品,用原来10倍的价格卖出去,挣第一桶金,再回过头去买地种树培养种树的人以及经营需要工艺品的市场么?
以上感谢阅读。
作者:赵越;公众号:干点实事
本文由@赵越工作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