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话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国晓雯:当前A股是结构性机会,资金向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聚拢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8704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对话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国晓雯:当前A股是结构性机会,资金向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聚拢

近期,A股中科技成长股表现优异,在新能源板块整体走强的同时,半导体和军工板块也奋起直追。对于“新半军”三大板块,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国晓雯都有一定比例的布局,她还管理着一只军工主题产品。本周,这位中邮女将接受了《红周刊》的专访。

国晓雯表示:“当前的A股是结构性的机会,成长股会表现得比较好。资金会向业绩有确定性增长的板块聚拢,机会无外乎是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当下,军工行业下游景气度上扬,配置价值显现。”

在国晓雯的投资中,曾有很高的换手率,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她的投资也变得更加理性。“做投资要更加理性,虽然理性会错失很多机会。但这种情况下,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刻意地追求怎么样,要保持适度的稳健,尽量在方法论上进化,去前瞻性地布局,而不是追着市场操作。”

结构性机会下成长股表现更好

“新半军”景气度也会产生分化

《红周刊》:您在二季报时提到,看好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这些方向也是近期二级市场的热点。为何会看好这三大板块呢?

国晓雯:自上而下看,当前经济是较弱势状态,无太多的亮点。但国家政策让流动性很宽松,政策对市场也很呵护。这种状态下,A股存在的更多是结构性机会,成长股表现得会比较好。

资金会向业绩确定性增长的板块聚拢,在成长中轮动,机会无外乎就是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但这几个方向中,景气程度也会有分化,不同的细分领域也会有不同的分化。比如光伏中有硅料、硅片、电池片,电动车方向上游有锂矿、电池,还有下游整车制造等。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在细分领域层面来进行选择,考虑在业绩增速最快、估值最合理、确定性更高的子行业布局。

不可否认,军工、半导体受情绪影响比较大,外交关系等事件肯定会加速军备和自主可控的发展。但反映到产业链,投资人还是会更多去关注订单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这两年伴随着业绩兑现度提升,机构投资者对军工和半导体也比较关注。

《红周刊》:新能源板块特别大,热度也持续了很长时间,选股难度也在提升,那么投资新能源的逻辑是否有新的变化呢?

国晓雯:现在整个新能源行业投资分得非常细。行业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逐步有了一定进展,例如钙钛矿、钠离子电池、PET铜箔,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和应用渗透率决定了新能源细分板块的表现。像光伏领域下半年关注的重点是,上游约束下游装机的因素能否得到改善。另外,欧美经济景气程度下滑也会影响新能源的海外需求。

另外,疫情影响下新能源车销售依然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一部分原因是新能源车消费政策的推动,未来政策的持续性需要观察;二是车企针对消费需求不断推出新能源新车型使得行业供给层面持续改善,混动车型的经济性和自动辅助驾驶的便利性得到消费者认可,新能源车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在提升。我觉得新能源车板块风险不是很大,重要的是看明年板块的景气度,行业能否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速。

未来新能源板块还有很多新机会,但板块会呈现分化状态,不太可能再出现齐涨齐跌的情况。增速较高优质赛道和标的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边际变化较小预期较弱的赛道股价走势不会乐观。行业的投资思路逐渐从贝塔转向阿尔法,所以选股的难度会有所提升。

《红周刊》:有哪些具体的数据能佐证刚才谈到的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的景气度呢?

国晓雯:以军工板块为例,我们预测,上半年有30%以上的增长。像细分领域的航空发动机,主力批产型号预计有40%的增长;国产替代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军工电源、主动元器件等赛道也有40%左右的增长。另外按照军工企业的生产节奏看,二季度会比一季度生产订单交付得更多一些。

军工板块下游景气度上扬

发动机、无人机、国防信息化或是蓝海

《红周刊》:现在军工行业哪个环节景气度最高呢?

国晓雯:整体军工产业业绩的释放,是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的一个过程。

我们是从2020年年中开始关注军工板块的,当时关注该板块原因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军备会有迅速上量的一个过程,数字可能是“十三五”期间好几倍的量,像导弹、军机、航空发动机等这些景气赛道的量是5倍或者更高。放量的过程会率先反映到上市公司的订单变化,进而会反映到上市公司业绩上。

从2020年三、四季度开始,最上游的军工被动元器件公司,像振华科技、宏达电子就呈现出订单和业绩的高增长。到2021年年中,中游企业开始订单集中交付,业绩也开始呈现显著高增的状态。

所以随着今年逐步进入到交付高峰,在中上游基数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去把握能够超越行业增长速度的细分领域,并逐步关注下游基本面优秀以及利润端改善空间较大的主机厂企业。另外,今年是军工国企改革的最后一年,很多企业也会积极参与到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来。因此,板块下游公司可能更多会有一些国企改革预期的加持,对估值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

《红周刊》:像军工国企改革对板块的提振有多大?

国晓雯:军工企业进行国企改革主要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股权激励,使得上市公司的利益跟流通股东的利益变得一致了,无论是从业绩释放,还是从未来经营角度都是站在一个战线上。历史上中航沈飞、振华科技都在做完股权激励之后有一个基本面的飞跃和净利润的大幅改善,股价也出现了3到4倍的涨幅。

还有一种国企改革的方式是资产注入。把集团或者体外的一些比较好的优质的资产装入到上市公司,这样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体量就有一个显著的增厚,可能还有一些内部的协同改善。利润的显著改善,必然会带来股价上涨。

《红周刊》:军工的细分领域很多,再往细分赛道看,您还看好哪些机会?

国晓雯:除了战机、船舶、导弹外,还有三个方向我比较看好。

一是发动机。这是飞机的心脏,研发投入比较高,技术壁垒也很高。产品销售出去后,后期维护还有很大的市场。如军方花100块钱买发动机,10块钱付给发动机研发,40块钱付给发动机产品,还有50块是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运营和维护,维护的市场比销售的市场还要大。

二是国防信息化。随着装备放量,每一个装备中信息化能力也在提升,有装备放量和单位价值量提升的双逻辑。像芯片、电源这些国防信息化中上游的环节在自主可控的刚性要求下,国产化率还在加速提升,这又贡献了第三重逻辑。

三是这两年比较火的军用无人机。这次俄乌战争采用了很多无人机进行作战。军用无人机是未来战争朝着无人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大型无人机是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领域,而忠诚僚机也是有人战机的重要补充。

《红周刊》:军工板块的研究壁垒较高。因为很多涉密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很多投资者选择股票往往无从下手。您是如何捕捉有效信息的呢?

国晓雯:对于军工板块来讲,确实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的情况,较难从公开的数据获取比较关键的数据。但我们首先会看大趋势,比如当下的大趋势我国军备一定要加强,中美军事实力差距仍较大,与GDP世界第二的地位不匹配。以军机为例,美国的战斗机全部为三四代机,我国还是二代为主、三代机占比较小,四代机占比就更低了。

此外,虽然军工企业的信息不是很透明,但从报表端仍可以分析出产业的趋势。因为军工订单很多是预付款制,上市公司还未生产交付,就会收到订单的部分比例预付款,这会反映在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同负债中。从去年开始就可以看到中下游军工企业的合同负债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这反映出行业的高景气。此外军工企业是以销定产的模式,从存货的上升也可以看出中短期需求端的快速增长。

除了定期财务报表以外,很多公司会发布公告披露大订单的签订情况。比如,中简科技今年3月就披露了总金额接近22亿的两年大合同。下游的主机厂公布的闲置现金管理公告也能证明公司已经收到了大订单的大额预付款。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集团下属公司一般会在年初披露关联交易的公告,在关联交易比例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公司全年的营收和业绩增长幅度做出推测。

此外,由于军工行业的强计划经济属性,以军工集团下属企业为代表,各公司的融资扩产都受到较强的监管限制,最终实施的扩产行为普遍伴随着下游明确的长期需求。结合财务报表和这些披露的公开信息,都能很好地辅助军工行业的投资。

从交流沟通的角度,军工国企一般很少交流,研究渠道主要是公开资料。但行业中的民企交流起来会更加容易,这些交流基本能了解整个产业层面的情况,也能跟踪上下游的发展。

另外军工行业与新能源能等制造业相比,壁垒很高。新进入者需要经历短则一两年、长则七八年才能走完一系列的认证流程,如果不在预研阶段就跟进项目,很难切入批产类产品的生产。所以相对来讲,每一个环节的格局都很稳定,一般就是两三家企业。

把这两三家公司互相对比,就能把整个环节了解清楚。所以,虽然军工行业看起来不那么透明,但如果花时间去研究的话,并不比新能源领域复杂。

《红周刊》:军工投资的难点,还有如何估值的问题。您是如何给军工企业估值的?

国晓雯:不管是军工行业还是其他成长行业,我们都会把企业的增长和估值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主流赛道的中上游未来三年的增幅是在40%,那么现在无论是板块还是标的,可以给到40倍估值。若切换到明年,也可以给到30到40倍的估值。我们定价就是依据PEG的方法。

军工板块内部的估值差异也要考虑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天花板、竞争格局的稳定性、以及议价能力等。比如,同样拿上游的军工材料对比,钛合金在军机和发动机上都可以使用,所以就比只能在军机上使用的碳纤维估值要高一些。而高温合金是用在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上的,所以耗材的属性就更强,市场空间也更大,资本市场也就愿意给高温合金生产厂更高的估值。

我们也会把当前估值和历史估值进行比较。若一个板块历史上景气度高时,会有市场60倍估值,如果现在只有40倍,那么我们会比较当前板块的景气程度,如果发现当前基本面更好,那么估值有可能会超过历史高点。

国产化主线下设备材料景气度上行

半导体技术革命尚需时间检验《红周刊》:当下,半导体周期存在一定争议。一是下游的消费电子景气下行;一是有些设备环节景气度短期上行。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矛盾呢?

国晓雯:整个半导体板块,在去年六、七月份大周期就是基本见顶的,但行业里很多细分赛道景气度还是在向上的,也就是细分行业周期向上。所以,很难笼统判断半导体板块的机会,只能去看某一个细分行业的变动趋势。

《红周刊》:半导体的众多细分领域,投资逻辑都不太相同。目前,您最看好哪一领域?

国晓雯:我们还是比较看好国产化这条主线。而对于下游消费电子占比较高的一些子领域,在行业下行的大背景下,面临供需双杀的风险,我们会比较谨慎。

国产化的核心逻辑在于,美国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持续制裁,使得国内有强烈的自主可控诉求,这个逻辑与整体宏观经济走势没太大关联。在自主可控大背景下,国产设备和材料的未来还是比较景气、需求比较旺盛的状态。前期,国内一些主流产线随着设备采购投入以及产线逐步拉通,未来对于国产的设备材料采购也会陆续增加。

由于材料属于消耗品,不像设备采购后能用很多年且周期性较强,未来采购的频次确定性信号比较高,所以我们主要关注未来耗材环节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拉动。

此外,在国产化主线中还会有一些最短板环节,设备环节包括光刻机、量测设备以及上游的设备零部件,材料板块比如光刻胶、大硅片等,都是需要重点突破的环节。因此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哪些公司能够在短板环节上有一些突破。

《红周刊》: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长逻辑之外,半导体短期遭遇“卡脖子”,行业波动起伏比较大,您是如何应对的?

国晓雯:在国产化这条主线之中,大家关注设备比较多,设备订单也在大幅增长,标的主要以北方华创为代表,公司在手订单一年都有两百多亿。且该公司之前的生产能力并不足以生产这类半导体设备。但这两年在国产化进程之下,很多下游的半导体公司甚至像华为这种大的客户都对公司进行辅导和帮助,逼迫公司在短期内去提升制造能力,进而可以生产出来符合客户要求的这种设备。

所以这几年,北方华创的生产能力、工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公司订单也有很明显的变化。行业内其他环节的这种设备都有类似的情况。另外,我刚才提到的材料其实是耗材,材料比设备未来前景会更好,因为它是消耗品。

但这些标的无法按PE算,因为目前设备公司为应对下游需求,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以及设备前期验证等,都会对利润有较显著影响。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用PS来估值。

《红周刊》:您怎么看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或带来颠覆性革命的说法,尤其是其作为汽车零部件应用于新能源车上想象空间很大。

国晓雯:从技术角度讲,目前像碳化硅这些技术未来肯定是去做颠覆性革命的。但当下看产业链尚未成熟,碳化硅良率还较低,成本较高。但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一旦良率提高成本下降,凭借在高压、高频率场景下低损耗优势,是很快能够被客户接受并大规模应用的。未来可能不光是新能源车,在很多电力电子转换相关的应用场景上都会有很明显的渗透率提升,所以要跟踪良率的变化。

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很多相关公司的收入占比也都在慢慢提升。但大部分公司目前相关业务的收入占比在20%~30%区间。未来占比继续提升的话,市场可能会按新能源景气方向去估值。但很多公司现在还是传统的消费电子或者C端,手机业务占比较多,暂时还无法按景气方向去给估值,需要持续观察。

“双碳”驱动中国经济拉开帷幕

成长股研究的关键是追踪订单

《红周刊》:女基金经理一般更多的是看消费。但您重点是在偏成长的高端制造这些硬科技硬实力的领域,有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感觉,怎样的经历让您与众不同呢?

国晓雯:以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时候我看消费会多一些。中邮的投资文化很看重成长的方向。而我对任何行业都不排斥,也没有绝对的偏好。

这两年成长板块的基本面比较好。我有一个比较基本的结论,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分为三段的话,从2000年到2010年,是投资和地产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从2010年~2020年,是消费升级驱动的十年,特别是80后这代人从学校走向社会,对消费升级起到了很大的驱动作用,还有70后,从以前喝普通的二线白酒到后来消费茅台来驱动经济发展的十年。从去年开始,我觉得中国经济进入新的一个阶段,就是以这种双碳或者制造业驱动的中国经济开始拉开一个帷幕了。作为投资也应该和背景相匹配,我们只是选择更符合当前市场的一个方向。

另外把所有行业的业绩增长情况放在一起比较,从去年底以来,消费数据确实都很一般,这也是去年底我们投消费比较少的一个原因。如果后面消费开始有起色,我们还是会加大配置。

《红周刊》:您在投资中,换手率比较高,尤其是在2018年和2019年。对换手率等指标,您整体是如何考量和把控呢?

国晓雯:作为基金经理,我们投资的目标首先是给投资者赚钱。二是在市场有机会时涨得多,市场差时跌得少,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做好回撤。在这样一个多目标下,必须要损失的一个指标就是换手率。

如果换手率低,可以做到进可攻,但一般做不到市场差时保持业绩平稳。在2018到2019年,我管理产品的规模比较小,就力争去做到这样的一个状态。但近两年我管理的产品规模扩大,交易难度提升;二是市场持股集中度提升之后,波动率大幅放大,我们不一定做交易也完全能够做得很好。所以我在逐步降低换手率,通过选股达到之前的目标。

《红周刊》:您也是典型的成长风格,投资重点参考哪些财务指标呢?

国晓雯:对于成长方向的标的来讲,收入都是后验的,但订单是进行的,所以订单是最需要判断和跟踪的。公司在手订单的变化,是对成长股未来有很大的方向性指引,是行业先行指标。如军工企业还没有出业绩时,在手订单就有一两千亿,未来都会转化成利润的。

对上市公司的分析我一般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

定量分析是选择预期未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PEG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公司。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金流量和其他财务指标,从中选择现金流好、盈利能力强和偿债能力强的上市公司。

定性分析是选择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优秀,并在生产、技术、市场、政策环境等层面具有一项或多项难以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或超越的公司。

对于成长股投资,业绩和财务指标分析都是基础工作,投资最难的点是对于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判定。公司股价的公式是P=EPS×PE,EPS由行业和上市本身情况决定,但PE的判定更为复杂,由盈利增速、商业模式、份额趋势、竞争格局等多因素决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不同因素起到的权重也不同。高速成长的行业盈利增速起主要作用;行业稳定增长的竞争格局,市场份额等起主要作用;行业增速较低的,商业模式起主要作用。

《红周刊》:公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您是如何优化和升级自己的投资理念的呢?

国晓雯:个人感觉这几年难度越来越大。我刚做投资的前两年,比较激进。随着规模增加以后,这两年我保守了很多。比如有些股票一看就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即使短期有一段时间表现很好,我就不去参与了,当然就会错失很多机会。我觉得可能很多职业投资人年龄的增长和管理规模的增加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越是这样的情况,越不能盲目激进地去做一些跟随策略的投资。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刻意地追求怎么样,要保持适度的稳健,尽量在方法论上进化,去前瞻性地布局市场,而不是追着市场操作。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我也比较赞同“成长为矛、价值为盾”,但实操起来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成长方向的标的景气度未恶化时。很多成长标的,中长期的机会还是比较确定的,但短期波动比较难把握。

此外,过去几年,我们对宏观择时框架主要是看国内。但今年我觉得仅看国内就不足以做好择时,必须要放眼全球,这是我们框架的优化,把择时和行业风格的选择加入到全球视野中。比如,欧美经济周期和通胀水平,都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再比如国内经济在通缩,但全球经济在通胀时。今年我们就是没太重视煤炭,煤炭就是全球通胀的典型代表。

但很多时候,国内一些板块,不太受到国际影响,主要是受到一些本身产业驱动的影响,如自主可控的发展。

(本文已刊发于8月27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