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破3亿瓶,可口可乐日本“10年来增长最快新品”,无糖植物茶这么香?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9172018192794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年破3亿瓶,可口可乐日本“10年来增长最快新品”,无糖植物茶这么香?

FBIF食品饮料创新·2022-08-29 01:01
壶煮大麦茶,何以成为“10年来增长最快新品”?

可口可乐在日本“1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1]的新品,出现了。 

据日经BP社报道,可口可乐日本公司的“Yakan no Mugicha”(壶煮大麦茶)上市不到一年,累计出货量突破了3亿(按650ml规格折算)。 

这款壶煮大麦茶在去年4月推出,据介绍,产品通过高温酿造添加大麦提取物,具有在水壶中煮沸的大麦茶香气和清爽的余味。 

v2_608c4f4cafa8461eabdcb0b5236ad465_img_000

图片来源:Yakan no Mugicha 壶煮大麦茶出货量破3亿瓶 

日本的瓶装植物茶起步早,大麦茶这个细分品类也已经非常成熟,市场竞争格局一向咬合得紧密,其中伊藤园、达亦多、麒麟等,不少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可口可乐日本是怎么在这个传统市场里做出新意的?

这款壶煮大麦茶的成功,也让我们想起国内一款无糖植物茶——元气森林纤茶,其首款玉米须茶曾连续八周占据天猫无糖茶饮销售榜榜首,目前仍是元气森林官方旗舰店里销量第二的品类。 

大麦茶、玉米须茶早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就有记载,对国内消费者来说也并不陌生。但这类植物茶的饮用形态老旧,不少消费者谈起大麦茶,都表示“不就是在饭店喝的那种壶泡茶吗?” 

借着可口可乐壶煮大麦茶的大受欢迎,我们想探讨,无糖植物茶为何先在日韩风靡?在中国市场未来有可能朝着哪些方向发展,品牌该如何更新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老旧认知,又会在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 

01 壶煮大麦茶,何以成为“10年来增长最快新品”?

在壶煮大麦茶之前,可口可乐日本已经拥有了复合茶品牌“爽健美茶”,其中有一款大麦茶。 

v2_a64e49f7443a49c5b28661caed68b5ab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 爽健美茶基础款、大麦茶 

壶煮大麦茶推出时被认为是可口可乐日本“全面进军大麦茶市场”的标志,可口可乐日本市场部经理Hitomi Takei曾在接受采访表示,这是可以被所有年龄段人群饮用的产品。 

可口可乐首先对大麦茶进行了卖点的差异化——“壶煮”,旨在突出这是传统壶煮的正宗大麦茶的味道。 

v2_685afc90316f455ca0d2059ef5e9cc8c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 “壶煮”为其主要卖点 

原料采用传统砂烤和热风烤两种烘焙方式,以实现兼具大麦茶的“香气”和“甜味”。此外,可口可乐还用大麦提取物增加大麦茶的风味和香气的深度。 

可口可乐表示,网络中对“水壶大麦茶”的好评很多都集中在“味道”,比如“清爽易饮”“大麦的味道和香气很香”等。 

在获得销量上的成功之后,可口可乐还在加码,不仅为壶煮大麦茶换上新包装,还配合开展一系列TVC、社交媒体投放,进一步加深品牌感。 

v2_4a9e1a271f5941f0852cf0a503c20bf7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 左为旧包装,右为新包装 

这款大麦茶面向的消费群主要是20-40岁群体,从600ml到2L,共有五种不同瓶装规格可选择,可以适用于职场、家庭等不同场景。 

从产品包装上看,茶壶是其标志性形象。新包装放大了旧版的“茶壶”图案,并挪到瓶身正面,更鲜明地展示产品的“壶煮”卖点,以更简单的方式体现水壶中煮沸的正宗大麦茶的味道。 

此外,产品以蓝、白两色为主的清爽包装风格,给消费者留下了鲜明记忆点。这种结合浅蓝色、亚麻质地的门帘底色,灵感来源于传统日式商店里常见的门店装饰,从而唤起消费者对日本古代的高级感和精致做工的认知。 

v2_23749c62e9df48be88d263e046412dd9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YouTube浅蓝色门帘给人清爽的印象

从饮用场景上看,可口可乐通过在不同季节场景化营销,拓宽了壶煮大麦茶的日常饮用场景。 

在夏季,大麦茶被定位为一种消暑解渴的补水饮料。最新的TVC还原大麦茶经壶煮、冰镇的制作过程,三位主角在炎炎夏日里畅饮大麦茶,展示饮用后的清凉解暑感。 

v2_2f4cbc6484bd4374a6776d54a0a43acb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官网突出夏日清凉感

不久前的7月,可口可乐还联合当地一家户外桑拿俱乐部,举办了一场桑拿体验活动,参加者能尝到“最适合搭配大麦茶”的限定米饭套餐,还能免费领到一瓶壶煮大麦茶。 

v2_62915a32af9547269356ad7af1e15d4b_img_000

图片来源:nolla-naguri.jp 壶煮大麦茶举办线下桑拿体验活动 

在秋冬季,可口可乐则试图营造壶煮的“温暖”氛围,曾推出商店赠品套餐活动,消费者购买时有机会获赠一个水壶。可口可乐还贴心地提示大麦茶该如何在寒冷季节饮用:“倒入杯中,微波加热约1分钟,即可享受在水壶中煮沸的茶香和味道。” 

连续剧式的TVC投放、SNS话题聚集讨论热度、线下落地多样化场景营销……可口可乐着力搭建起与日本饮食文化的联系,并通过年轻化的沟通方式让这一传统品类更贴近新一代消费者。 

在极度内卷的日本饮料市场,壶煮大麦茶的成功又一次验证了可口可乐日本的品牌运营能力。 

02 无糖植物茶,为什么在日韩先火了?

与我们常说的茶叶茶不同的是,无糖植物茶指的是代用茶,国际标准称呼为“草本茶”,即herbal tea。 

无糖植物茶在中国其实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受众,比如大麦、桑叶、枸杞、决明子茶等,在中医药房或是如今的商场、餐饮店随处可见。但要说在中国超市货架上,袋泡、瓶装即饮型包装的无糖植物茶,似乎并不常见。 

然而,日韩市场却相反,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货架上看到,无糖植物茶甚至是很多家庭常备的饮料。 

一方面,从文化上来说,日韩深受中国饮茶文化影响,比如日语的大麦茶叫mugicha,韩国的大麦茶叫boricha,他们对茶、植物茶的理解相比欧美更深刻,早已有日常饮用的习惯。 

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日韩两国不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对茶的“原教旨主义”程度相对更低,无论是品牌还是消费者,都试图在传统的茶饮市场中寻找新意。

这也是日韩市场先天具备的创新机会。比如伊藤园、三得利很早就推出了瓶装无糖茶,但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却需要做“时间的朋友”。 

另一方面,日韩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更早,所以品牌更早地推出了预包装产品,忙碌的现代消费者不必自己烹煎,如炒焦配好绿茶的袋装麦茶、小包装的杯用冲泡麦茶、易拉罐或瓶装大麦茶,单一植物茶、混合茶等,市面上无论是调味、饮用方式还是包装,选择都更加多元。 

v2_d1c04450713c4e3f89dcb0f2223241f7_img_000

图片来源:伊藤园不同形态的包装大麦茶

而从定价的角度来看,无糖植物茶的价值感很难凸显,让中国消费者愿意为3-5元一瓶的大麦茶买单,需要较大的“教育”成本。 

相比于中国人更习惯纯茶来说,日韩两国的国民更早地接触到、并接受了预包装产品,早已培育出广泛的受众。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韩市场的预包装无糖植物茶已经开出不同的花。 

1993年,朝日饮料推出第一款罐装无糖植物调和茶——十六茶。 

v2_d353f11551474f65af7f902736ac501d_img_000

图片来源:朝日官网第一款罐装十六茶

据朝日官网介绍,十六茶的灵感起源于中国,以“东方健康哲学”为理念,含有大麦、糙米、蒲公英根、牛蒡等16种健康成分。2005年配方改为不含咖啡因,将目标消费群体扩展到老人、小孩甚至孕妇,同时也解除了咖啡因对产品饮用时间段的限制。 

v2_8fd8f7ae2c7b44c78adff4546bce9ff3_img_000

 图片来源:十六茶官网基础版十六茶、有功能声称的十六茶

日本品牌还会针对不同人群推出相应的产品,比如Hakubaku推出的儿童大麦茶,在低温下长时间缓慢烘烤,因此它的苦涩味较少,且含谷物本身的甜味和鲜味。 

v2_50d31272085b4cdbaca8bd83d78e7053_img_000

 图片来源:Hakubaku官网5月大儿童可以喝的十六茶

此外,日本品牌已经不限于传递无糖植物茶的功能性,而是倾向于宣传产品的灵感、制作方法、饮用场景,借饮食文化引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天然亲近感。 

日本品牌在包装设计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让植物茶这种传统品类更加贴近现代人审美。 

麒麟2016年推出了一款生姜大麦茶饮品,产品中加入了煎焙麦茶、生姜、甘菊、柠檬草,无糖、无咖啡因,因为主要原料是麦茶,日文发音中大麦为MUGI,因此命名为Moogy。像是时尚圈的时装发布,2016和2017年,Moogy每年发布了32款包装,之后固定为每年春夏、秋冬两季共发布16款。 

v2_0d26e8105e8a4df8b4525ada3d9a4c16_img_000

图片来源:Moogy官网2022年推出的部分包装设计

在韩国市场,无糖植物茶的发展也已趋于成熟,韩国的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无论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还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都可以说把饮用养生补品的习惯刻入了“DNA”。 

因此,韩国拥有各类主打养生功能的无糖植物茶。 

如韩国KWANG DONG推出的V-line玉米须茶,在发布后的短短九个月内就售出了超3000万瓶。2014年的一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韩国国内饮料市场中,该玉米须茶以23.9%的份额位居第一。 

v2_66070e1e27214027907fc9915d720c4a_img_000

图片来源:KwangDong官网V Line玉米须茶

继V-line玉米须茶成功后,韩国市场上随即涌现一批同类产品,说得上名字的品牌几乎都推出了玉米须茶。 

v2_5f4be39d80d6452c9386fa1bf99ddd56_img_000

图片来源:熊津官网由秘鲁紫玉米制成的玉米须茶

KWANG DONG还有一款主推饮酒场景的“男茶”,以枳椇子为主要原料,这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 

v2_10a8572ba56d4c01801e9b4c999267d7_img_000

图片来源:KwangDong官网男茶

从日韩市场消费者对这些无糖植物茶的评价来看,他们的关注点通常在解渴、健康等方面。但日韩的品牌之间凭借各自的差异化都吸引了自己的“粉丝”群体,比如走“技术流”路线的伊藤园,“养生味”更浓的KwangDong,与“美丽、生活”等关键词建立强关联的可口可乐等。 

v2_446068060689468cbe486ac186a6b673_img_000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日本官网可口可乐日本的爽健美茶

近年,日本的无糖茶市场在绿茶品类之外出现增长,大麦茶、乌龙茶的品类增速超过绿茶,市场总量正在逐渐赶上长期占据一位的绿茶。 

03 中国无糖植物茶,迎来质变的开端

如果仔细研究日韩品牌推出的产品,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使用的主要原料大多进口自中国,比如上文提到的大麦、枳椇子等。 

因产业发展较晚等因素,相比日韩市场而言,国内的植物饮料品牌和产品还相对较少。然而,近几年有不少品牌开始关注这一品类。 

比如元气森林推出的即饮植物饮料品牌“纤茶”,目前有玉米须茶、桑叶茶、杭白菊花茶、桑椹五黑茶、青柑陈皮茶五款饮品,主打都市人群的“轻养生”需求。

v2_6afef01c8d164730981b509374251a22_img_000

图片来源:纤茶天猫旗舰店纤茶的五款产品

零点有数发布的《2022年中国无糖茶饮行业洞察报告》,今年618期间,桑椹五黑茶上线后3天售罄30000瓶。 

好望水草本茶的品牌理念是解决“日常解渴轻养生”的需求,灵感源自《本草纲目》,以茶为基底,内含枸杞、决明子、荷叶、玉米须等,选用的8种草本都是日常生活中被消费者经常用来泡养生茶的原料。 

v2_5b5d2562fc0842ae8bf646a032057c02_img_000

图片来源:好望水好望水草本系列

在当下,这类轻养生产品已经释放出潜力。 

它们的便利属性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也扩大了消费场景。 

同时,在健康、养生趋势下,无糖、草本的双重健康属性,戳中了很多消费者的需求点。 

此外,在内卷的瓶装茶市场,植物茶也不失为一个差异化突围的方式,这也是一整根这样的“植物饮品”能迅速吸引话题度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国内的瓶装无糖植物茶刚起步,品类比较单一,它们都试图通过药食同源理念,用“草本”的传统概念撬动消费者心智,同时,通过多种植物元素“混搭出奇迹”,让口味更加多元。 

但要达到质变,真正把品类和品牌打出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需要更新国人对植物/谷物茶的认知,从产品、场景等多维度构建出品类的新形象,让植物茶不再是“老一辈喝的茶、饭店泡的茶”,另一方面,要建立品牌优势,抢占消费者心智。

参考来源:

[1]「やかんの麦茶」発売1年弱で3億本超 夏のイメージ脱却が奏功,2022年5月20日,日经BP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Nana,编辑:Yanyan ,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