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ITIL服务支持5个运营级流程简单介绍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51cto.com/key3feng/559171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ITIL服务支持5个运营级流程简单介绍

精选 原创

key_3_feng 2022-08-18 22:46:53 博主文章分类:2022年6月 ©著作权

文章标签 ITIL 文章分类 其它 系统/运维 yyds干货盘点 阅读数225

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是一套标准、规范、有效的IT服务管理方法论,ITIL已经发布了多个版本,其由一系列模块组成,其中“服务管理”是其核心模块,包括“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两大部分。“服务支持”包括一项管理职能“服务台”和5个运营级流程,即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服务交付”部分提供了与IT管理相关的5个战术级流程,即SLA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可用性管理和IT服务连续性管理。

1、事件管理

事件是指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IT服务中断或服务质量下降的活动。事件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快解决问题或消除隐患,减少事件可能对业务带来的影响,以满足服务级别协议(SLA)的要求,从而保证最佳的效率和服务的可持续性。

注意,事件并不一定代表异常,比如外联专线备用线路中断,触发了告警阈值,可以视为事件,此时该事件尚未造成任何影响,但若未能及时处理,则有可能引起故障,导致服务中断或服务质量下降。

事件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用户发现的系统功能异常,通过电话或者邮件通知服务台,由服务台值班人员手动记录事件;另一种是通过监控平台发现监控指标超过阈值,由系统触发进而创建事件。

事件发生后,服务台值班人员会根据事件信息,对事件进行分类,设定优先级。如果系统功能足够完善,那么系统能自动从知识库中寻找同类型事件的解决方案,为服务台提供参考。如果服务台判断无法处理该事件,就将该事件指派给运维人员。运维人员接收到该事件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解决方案反馈给服务台。服务台向用户确定事件的处理效果,并填写用户反馈意见,若故障已解决,则关闭该事件。事件的处置比较强调处理速度,应以恢复生产正常运转作为最高优先级的目标,同时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都应记录在事件问题库中,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并根据情况将解决方案记录到知识库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为以后处理同类事件提供参考。

2、问题管理

事件发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样类型的事件重复发生,为了找出并消除引起事件的根源,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由此引入问题管理流程,也就是通常说的“事件转问题”。通过调查事件的相关信息,将之前重复发生或发生后引起故障的事件升级为问题,分析所发生的事件或事件发生的趋势,请专家、找高手,确定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临时性应对策略,以避免或降低问题发生带来的影响。实施解决方案之后,还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审,并将问题处理过程记录到知识库,为后续处理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问题管理与事件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事件管理的目的是恢复生产,因此强调恢复速度;问题管理关注的重心则是查明事件产生的原因,找出事件产生的根源,制定可靠的解决方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IT环境的各项变更得到评估、批准和实施,通过定义标准的方法和步骤,使变更能够快速实施并且可控,减少因为IT环境变更引发的突发事件,将由变更所导致的服务中断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IT服务的质量。

变更需求通常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解决现有基础架构或IT服务的问题,比如针对事件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有可能触发变更管理流程;另一个是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要针对现有应用系统增加特性、丰富功能。

变更要由专业团队进行评估和综合分析,明确变更的风险及其影响,并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及计划,跟踪变更的结果。

4、发布管理

发布管理与变更管理密切相关,变更管理流程会触发发布管理流程,而发布管理就是将测试验证通过的系统版本发布到线上生产环境。发布同样需要制定发布方案和发布计划,明确发布内容、发布时间、支撑配合人员等,并根据变更的具体情况对发布结果进行发布验证,确保变更和发布的成功。

5、配置管理

发布阶段有可能触发配置管理流程,比如当发布涉及新增服务器时,就需要同步更新配置信息。配置管理的目的是保持配置相关信息的准确性。IT环境中各类资源,比如设备信息、应用系统信息以及IT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都保存在配置管理数据库中,IT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从采购、到货、上架安装、使用、下架到报废等,都应在配置管理中以不同的状态体现出来。这些信息不仅仅只是存储,还会为其他流程的执行提供必要的基础元数据,因此,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如实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配置出现变更时,及时将变更更新到配置管理数据库中。综上所述,配置管理流程就是要对IT设备的生命周期进行维护和跟踪。

ITIL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直接照抄流程不一定能取得最佳实践效果,而且IT技术更新太快,如果理论框架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也会遇到新问题。

ITIL树立的这一套以流程为中心的IT服务管理方法,通过流程将服务这种相对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实体。同时,流程拥有很多维度,比如复杂度、响应时间、数量、频次、投入资源等,这些是可以度量并考核的。例如大家最熟悉的考核方式之一——KPI,两者相互结合,通过KPI来度量流程的效益,通过先后记录的比对,展现IT服务的绩效,为虚无缥缈的IT服务设计一把量尺,让IT服务的质量可测量、可评价、可改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