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博物馆+元宇宙:文化数字化转型孕育新业态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cvalue.cn/article/14021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博物馆+元宇宙:文化数字化转型孕育新业态

 •  5 小时前
元宇宙让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呈现出新的状态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晓燕(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张乐乐(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据媒体近日报道,北京文化论坛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提出新业态引领构建数字化发展新格局发展趋势,强调北京游戏动漫、文旅文博等领域积极探索元宇宙应用场景,推动业态的虚拟化、沉浸式、数字化发展。

疫情之下,博物馆遭受巨大冲击。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展线上观展,走上“云端”、数字化转型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3月,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与时俱进,积极与元宇宙相融合,“让自己和藏品在元宇宙里活起来”。我国博物馆也从“倒逼上云”到主动拥抱新兴技术,从数据上网到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元宇宙,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发挥了虚拟人物形象生动和共情的优势,成功“破圈”,吸引大量粉丝关注。

按照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做的界定,元宇宙是整合了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和数字孪生实现时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基于区块链、Web3.0、数字藏品/NFT等实现经济增值性。在社交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上虚实融生,每个用户可进行世界编辑、内容生产和数字资产自所有。

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最早提出“元宇宙”概念,到“第二人生”等游戏的初步呈现,元宇宙成为博物馆发展的理想场景,虚实融生营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使以往严肃、“高冷”的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让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呈现出新的状态。元宇宙所构建的沉浸式的交互场景体验,通过全景视频、图像和全程直播等动态方式,结合文物产生的时空环境、文化生态、生活习俗等背景资料,实现文物时空场景接近人性和真实的全感官的再现,营造出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

湖南省博物馆运用三维影像制作技术,结合AR、VR技术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巴黎博物馆利用HoloLens 2“复活”已灭绝物种,推出沉浸式展览,在增强现实中展现已灭绝的动物,为残缺或是消逝的过去进行“虚拟的修复”,将人们带回到历史长河中感受时代的辉煌与沉寂,传递文化的力量。运用“非线性”的叙事特征,实现主体在元宇宙中的自由切换与跳转,形成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约40万件虚拟展品,与热门游戏梦幻联动,通过虚拟展品二维码将藏品导入到游戏中,在不同平台和场景中转换,突破了博物馆本身的空间限制,吸引跨领域受众的注意力,推动文化的广泛传播。

随着两者融合愈加深入,元宇宙技术的两面性对于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元宇宙与博物馆的结合超越了产品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在NFT(带有数字典藏品属性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的溯源、确证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数字藏品不再止步于数字孪生,而是成为唯一化、稀缺化、不可替代化、不可分割化的本体。此时,藏品数字化与数字藏品之间的鸿沟并非只依托技术的差异,藏品的信息内容逐渐挣脱了载体的束缚,也形成了本体历史积累的消逝。

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一片坦途。一方面,元宇宙概念本身是立足于新兴技术的合理想象,在现实实践中如何跳脱出“网络化”“智能化”的边界走入真正的元宇宙的世界,仍存在一些争议;另一方面,博物馆的文物具有非凡的独特性与稀有性,虚拟化的访问是否会导致人们所担心的“灵韵消失”?由此,博物馆更应坚守公共属性,利用数字化更好地进行文化继承和发展。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8日 02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