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开心麻花》,中国喜剧还有什么?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409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锌财经,作者:陈妍。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这个暑期档,《独行月球》几乎成了一枝独秀,在逗笑观众的同时,也成了近段时间电影市场难得的高票房电影。毕竟《独行月球》处处显露出“刻意”。
百分百的“含腾量”,沈腾马丽时隔七年再度合体的噱头,熟悉的段子笑点,直接把电影buff值拉满。截止目前,《独行月球》的票房已经超过20.43亿元。
不得不说,近几年来,开心麻花几乎和中国喜剧画上了等号。2022年电影票房总榜前三名,有两部是开心麻花的电影,《独行月球》就是其中之一。
但电影作为一个内容创作领域,过于单一的标签也并非好事。除了爆米花式的电影之外,喜剧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再早些年,那些带着讽刺和悲剧内核的喜剧比比皆是。
从上世纪的冯氏喜剧、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到以宁浩为代表的黑色荒诞喜剧,再到如今做成中国喜剧第一大品牌的开心麻花,国产喜剧江湖也曾经风起云涌过。
冯氏喜剧,开天辟地
坊间有这么一句话调侃中国电影业:“中国影视倒退30年,还能有这种好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商业喜剧史上诞生两朵奇葩,分别是冯小刚和周星驰,一北一南,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喜剧进入黄金年代。
那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年代。
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革开放的红利让中国经济充满朝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创作也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对各种价值观和社会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八十年代末期,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受到追崇,电影中的荒诞戏谑、辛辣幽默,让观众笑过之后还能感受到人类的生存智慧。
此后,冯氏喜剧开始统治九十年代内地喜剧市场。
1997年底,冯小刚改编王朔小说的电影《甲方乙方》上映了,它凭借3600万元的票房,夺得了1998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还确定了“贺岁档”的概念。那个时候,北京的人均月薪才1000块左右。
《甲方乙方》的剧情,可以概括为荒诞下的狂欢。四个无业游民合伙开办了个叫“好梦一日游”的公司,唯一的业务就是帮助别人做白日梦。这公司现在听着离谱,在当年可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国家号召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好梦一日游”属于其中的创意产业。
“好梦一日游”的客户千奇百怪,有天天跟老婆发脾气的丈夫想体会受气滋味的,有明星想做回普通人的,还有大款想体验贫穷生活等等。每一段故事从幽默、荒诞开始,却以沉思、流泪结束。
付彪扮演的丈夫不理解妻子为什么愿意一直受他气,最终得出了“受气很过瘾”的谬论。“好梦一日游”为了达成客户心愿,并教育他,就设计出“地主压榨农奴”的名场面,那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成为影史上的经典。
影片中,大明星唐丽君过惯了众星捧月、前呼后拥的生活,想要圆一个“普通人”的梦。可“好梦一日游”公司帮她策划从娱乐圈隐退后,她失去了簇拥的粉丝,也没有了媒体炒作,开始变得失魂落魄。当她想重做大明星时,却发现导演、电视台拒绝她,经纪人也抛弃她。
这个片段很前卫,放到今天仍不过时。那些自命不凡的明星、偶像,以为自己能只手遮天,但没有了公司和平台的包装,他们什么也不是。粉丝爱的也不是明星本人,而是虚幻的人设。当他们失去了商业价值,就会被抛弃。
在圆“吃苦梦”的桥段,尤老板想体验一下受苦的滋味,被公司“下放”到农村去,没收了手机和钱。两个月后,他饿得把村子里所有鸡都吃了,连耗子都没放过。
何不食肉糜?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尤老板,坐上来接他的奔驰车时,才意识到,贫苦不是锻炼或体验,而是挣扎生存时的无可奈何。《甲方乙方》用讽刺的手法,呈现出那个时代的贫富矛盾。
整部影片由一系列的荒诞故事串联起来,它们都在阐述一个道理:将心比心。
冯小刚擅长用京式语言的幽默释放主人公压抑的情感,片中角色自我调侃、自我讽刺,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精神危机的真实写照。因此,冯氏喜剧满足了当时人们在思想受到冲击后,日渐强烈的表达欲,用现在来类比,就是“互联网嘴替”。
在此之后,冯小刚还陆续和葛优合作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电影,都是中国喜剧的经典作品。
港片余晖下的周星驰喜剧
同一时期,香港电影迎来最后的黄金期。
彼时香港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快速的工作节奏和陡增的生活压力,让都市人亟需发泄出口,加之当时没有太大限制的创作环境和香港捣蒜似的拍片速度,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应运而生,满足观众寻求放松和刺激的需求。
如果周星驰的电影只有“无厘头”和“屎尿屁”,那周星驰大概率不会成为此后30年中国喜剧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也不会成为经典。
电影中的夸张、荒诞、无厘头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周星驰演绎的故事关注并体恤着每一个香港底层“小人物”,现代社会的冷漠逐利、小人物的梦想、底层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成为周星驰电影的创作来源。
1999年,周星驰带来了他自己也无法逾越的巅峰作品——《喜剧之王》。
周星驰曾说过:“我以为我拍了很多悲剧,可是拍出来你们都觉得那是喜剧。”《喜剧之王》就是这样一部带着现实主义倾向、有着悲剧内核的喜剧影片,里面既有周星驰一路走来的心声,也影射了无数底层小人物的辛酸。
电影开场,尹天仇那一声“努力,奋斗”,不仅喊出了小人物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更彰显出主人公在困境中的顽强与坚韧。大海波澜壮阔,男儿立志天地间。当被嘲笑是个“死跑龙套”的时候,尹天仇会微笑更正:“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伟大的喜剧不只是“哄堂大笑”,它能够让观众不自觉地与里面的角色共情,在笑过之后,心中泛起悲悯的涟漪。它是深刻的、持久的,即便过去很多年都不会忘怀。《喜剧之王》诉说着,可以践踏肉体,但别碰梦想。
片中对爱情的刻画也是一绝。尹天仇冲出屋子对柳飘飘大喊的那一句“我养你啊”,成为后世戏仿的经典桥段。周星驰饰演的人物市侩、弱小,却又真诚、执着,仅仅90分钟的电影却诠释出角色的复杂性,如今很难见到了。
周星驰赶上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末班车,并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香港电影的光辉岁月,但香港电影早已暗藏危机,由盛而衰、“曲终人散”的时刻来得很快。
随着香港回归、亚洲金融危机、华语文化对东南亚地区辐射减弱等影响,香港电影市场从九十年代初期的繁荣,逐渐变得萎靡不振。
与此同时,内地电影正迅速发展崛起,整个华语电影的权力中心逐渐从香港迁移到北京。香港与内地签订《CEPA协议》后,许多“中流砥柱”的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周星驰也是其中之一。
代际交替,黑色幽默当道
千禧年以后,冯小刚、周星驰都人到中年,息影、半隐退让中国喜剧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冯小刚受够了拍商业喜剧片,非科班出生的他在那些第五代导演面前总是缺了点“硬作”。他不满足于喜剧导演的身份,迫切想要转型,展现艺术属性。对于喜剧,冯小刚早已志不在此。
周星驰也开始转型,开始专心致志做导演,但脱离了香港的市井氛围,周星驰的作品再也没有当年的灵气,小人物的“努力、奋斗”终成一句空喊的口号。周星驰功成名就,他拍的电影却再也找不到30年前的感觉。
接连推出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新喜剧之王》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观众不是为电影买单,而是补上了过去“欠”周星驰的电影票。相比起《喜剧之王》,《新喜剧之王》情节一片稀碎,横漂演员被妖魔化,里面充斥着用来圈钱的硬广植入。
《新喜剧之王》里有个戏份比较多的角色叫李洋,他和剧情主线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作用就是跟女主角演了一段《喜剧之王》“我养你啊”的片段。诸如此类的糟糕剧情和自我致敬,贯穿全片。豆瓣没及格的评分下,谁也不愿意承认——导演周星驰,并没有延续演员周星驰的感觉。
潮起潮落,世事变迁,旧人的退场也预示着新人入局。
2006年,29岁的青年导演宁浩带着黑色幽默电影《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电影制作成本350万,票房却高达2350万。2006年中国全年票房只有26.2亿,《疯狂的石头》一举挤进当年票房排名前十。
影片并不复杂,一个快要倒闭的山寨工艺品厂,意外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于是各路人马前来争夺,一场荒诞的猫鼠游戏拉开帷幕。宁浩参考了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昆汀的《落水狗》等国外电影的表现形式,加上本土化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多线叙事风格。
电影黑色幽默的外壳下,是尖锐且深刻的现实主义批评。尤内斯库说过,“荒诞的反面就是意义”,片中小人物的生存窘境让人发笑,也让人深省。
2003年以后,巨大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驱动以及取消价格管制等使得中国房地产行业野蛮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房地产投资连续保持20%的同比增长率,价格涨幅200%。以房地产为代表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导致阶层分裂,各种社会矛盾出现,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疯狂的石头》中,无良开发者想要拿到地,不惜雇佣大盗窃取小人物的最后一份生活保障。他们不在乎翡翠的真假,重要的是背后代表了谁的利益。资本控制下的社会体系,是极少数人的舞台,遵守的是丛林法则。
“这年头,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靠不住。狼吃肉,狗吃屎,优胜劣汰是生存法则。”片中冯董的一席话,暴露了现代社会的真实与残酷。
宁浩的电影还不够疯狂,疯狂的是这个世界。
十几年过去了,世界没变得岁月静好,但宁浩却再也拍不出曾经尖锐、犀利的喜剧了。他的“疯狂三部曲”评分一路低走,从豆瓣8.5分到在及格边缘徘徊。最新的《疯狂的外星人》的一条热评说道:“闹腾过了,严肃没了。”
《甲方乙方》在片尾中说道:“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国产喜剧也曾经辉煌,观众很怀念它。
Recommend
-
115
开心麻花进军商场,一个比影院更有趣的新模式来了36氪的朋友们·2017-11-19 23:17“文创零售、酒吧、咖啡厅、餐饮”+剧场=购物中心里的剧场...
-
76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
62
喜剧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解构崇高的,是要自嘲的
-
27
作为开心麻花的第四部作品,依旧是老战场国庆档,但一切都没原本预期的那么顺,开心麻花这次真不行了吗?除这部电影之外,还有更多棘手的问题,在等着这位原本被看好的“喜剧第一股”。
-
33
喜剧始终具有天然的市场亲和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笑的渴望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中。从周星驰的无厘头、成龙的功夫片,到宁浩的“疯狂”系列、徐峥的“囧”系列,近几年 开心麻花 成为...
-
48
推广 - @getaobj - 程序员朋友也是需要娱乐一下的。周末有空可以看看表演什么的啊~活动明天开始了,具体可以看活动表:![WechatIMG2537.jpeg]( https://i.loli.net/201
-
32
图片来源于电影《羞羞的铁拳》 文|娱乐独角兽,作者|楼巴蒂 4月18日,开心麻花在新三板公布了最后一份财报。 2018...
-
9
聊聊万合天宜和开心麻花,以及中国喜剧电影IC实验室·5分钟前做好一部喜剧电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喜剧电影的前提是它得是一...
-
6
除了开心麻花,中国喜剧还有什么?-36氪除了开心麻花,中国喜剧还有什么?锌财经·2022-08-08 12:54看完《独行月球》,开始怀...
-
8
开心麻花文娟:喜剧对于城市的价值是什么?| CityLab生活节王露·2023-06-23 04:14连接更多年轻人和更多消费场景的快乐经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