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现实困境和破解之道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gmw.cn/2022-07/21/content_35899931.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现实困境和破解之道

来源:光明网2022-07-21 16:24

  作者:战晓慧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事关14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目前,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正稳步开展。在具体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力点在哪里?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垃圾分类看似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事关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首先,推行垃圾分类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条件下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垃圾产生量巨大而末端处理能力相对有限,单靠垃圾末端处理难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垃圾回收利用效率。其次,推进垃圾分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推进垃圾分类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再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有所助益。此外,中国推进垃圾分类对于世界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对于全球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将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然而,由于实行垃圾分类时间较短,我国垃圾分类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各地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不一,群众对于垃圾分类的常识不足,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也不够完善,等。为了科学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十四五”时期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力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在如下五个环节。

  第一,加强垃圾分类的全国统筹管理。目前,全国尚没有统一的生活垃圾具体分类标准,垃圾分类名称的表述也是多种多样。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将垃圾分类为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而后,北京发布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将垃圾分类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同时,杭州将垃圾分类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成都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武汉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从具体实施看,上海的湿垃圾并不完全等同于北京、成都等地的厨余垃圾,一些不易腐的硬质厨余,例如椰壳,在上海是干垃圾而在成都则为餐厨垃圾。这是由于上海的分类标准是从末端处理角度出发,而北京、成都等地则是从前端分类角度出发。然而,各地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容易导致群众无法做出正确的垃圾分类,同时相关企业也不便进行垃圾处理。此外,同样是可回收物,有的地方表述为“可回收物”,有的地方又表述为“可回收垃圾”,五花八门的表述容易混淆群众理解。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优化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垃圾分类规则;二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城乡等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工作推进计划;三要健全垃圾分类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规范的制度和道德约束。此外,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第二,大力普及垃圾分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受长期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主动性较差。尤其在农村地区,随意丢弃、随意堆放垃圾的情况常见,人们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垃圾分类过于细化,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较低。垃圾分类常识的普及情况直接影响垃圾分类的前端效果。可以通过如下渠道普及常识:垃圾分类进课堂,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常识;在社区、居委会、农村等地进行垃圾分类常识小讲座,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企业可以在产品外包装上增加垃圾分类标识,既方便人们对其垃圾进行处理,又能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垃圾分类常识;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普及垃圾分类常识。要让垃圾分类进头脑、进人心,让广大群众真正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产业链。实行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垃圾产生量,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和焚烧量,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垃圾分类必须把群众参与分类、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利用相互结合,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目前中末端处理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城市缺少分类垃圾清运车、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再生资源处理中心和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垃圾中末端处理设施和场所,使分类后垃圾在末端处理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别地方的老百姓由于发现自己分类的垃圾在中末端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仍然混装,因此对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产生怀疑,导致积极性下降。对此,要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依靠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前端、中端、末端相结合,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对于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政府部门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奖励表彰等措施鼓励相关企业,最终实现垃圾分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行业要积极应对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当前,垃圾分类给部分行业带来挑战。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大、中城市,垃圾精细化分类需要不小的时间成本和生活成本。在上海,如果外卖点一份大骨汤饭没有吃完,需要先将汤倒进下水道,将一次性餐具、未吃完的骨头剔出扔进干垃圾桶,米饭和肉倒入湿垃圾桶,将外卖包装袋处理干净再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呼唤更多“绣花功夫”,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看,垃圾分类是人类社会大势所趋,亟须汇聚多方合力,探索出适合在垃圾分类情景下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第五,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客观来说,精细化垃圾分类还是一种新事物,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不少小区为了确保垃圾能够准确分类放进垃圾桶,从而实施定时投放并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督导。这种方式看起来有效,实则效率较低。一方面,定时投放的假想前提是所有群众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垃圾投放,但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这个前提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督导实际上也并非“良策”。总体来看,万事开头难,习惯成自然。为了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可以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对于垃圾分类推进顺利的地区、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或奖励,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人们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最后,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可以推出更多亲子活动,带动更多家庭成员参与垃圾分类。总而言之,只有政府、企业、广大群众和各类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

  (作者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