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厂与“铁饭碗”,两座围城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348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厂与“铁饭碗”,两座围城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747字)

7小时前 大厂与“铁饭碗”,两座围城

来源:图虫
铁饭碗端得比在大厂还累。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直面派(ID:faceurhart),作者:直面派编辑部。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深圳大厂年薪35-40w的前端开发和河南老家地级市8-10w的公务员,要怎么选?”

放在5年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厂。但当诸如35岁互联网人职业危机、互联网大厂裁员潮等消息不断传来,一些人动摇了,公务员站上了职业鄙视链的最顶端。

今年4月份,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博士,被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拟录用,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其实早在两年前,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曾因录用者均为清华、北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引发争议,这份名单中列出的岗位不乏“街道办事处”等基础岗位。据钱江晚报报道,余杭区相关部门称,这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

名校毕业生对考公热衷程度如此,一批互联网大厂人同样加入了考公大军,“大厂月入三万,不如回家考公”“好饭碗不如铁饭碗”“年薪四十万的大厂offer不如年薪五万的公务员”等说法被奉为圭臬。

然而,一部分成功“上岸”的互联网人,或在互联网公司offer和公务员工作中选择了后者的人,如今已开始后悔。

从985高校毕业的徐鹏岳,因在大厂频繁加班导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以至于住院治疗,选择从大厂裸辞考公。

然而,考上了县区公务员的徐鹏岳,没再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考公之前,他不是没考虑过互联网大厂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对公务员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清闲,上岸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尽管他已提前考虑到收入落差,但当发现当地待遇比不过临省、临市、也不及本地市直单位待遇的一半时,仍会感到失落,“一年到手的工资就6万左右。”

互联网行业与体制内工作的效率差异也让他们难以适应,或许因为年轻听话,徐鹏岳慢慢成了单位里的打杂先锋,甚至被安排了与本单位职能无关的工作,比如上门走访群众统计居民信息、高速路口执勤,去矿上监督安全生产,“我想过重返北上广,但已经没有勇气再跳出去了。”

在互联网大厂offer和基层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宋陶然,同样已经后悔了,“但污水处理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经历,并不能帮助我回到大厂”,只好安慰自己道,“或许35岁再看,我会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份安稳的工作。”

大厂裸辞考公上岸后,我比在大厂还累

徐鹏岳,28岁,县区公务员

还在985高校读书时,听大家讨论说互联网有前途,就找了一份上海互联网大厂实习工作。毕业后顺利转正,做的是视觉设计,年薪20万。

我们经常需要加班改稿,凌晨两三点到家是常事。有一次第二天产品就要上线了,前一天晚上总监临时推翻方案重来。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导致我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段时间甚至因此住院。

新闻上时不时蹦出的大龄员工被裁员的消息,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未来——留在北上广最好的出路是升管理岗或开工作室,但我自知不适合当管理,创业风险又很大,再怎么样都很难买得起上海的房子。加上当时我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到了极限,一咬牙就裸辞了。

其实从我毕业第一天开始,和父母每次通话,他们必定都会劝我考公考编。2018年裸辞后,我决定回老家备考公务员。那两年,我开始了全国巡考,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的考试都进入了面试环节,因江苏和山东面试时间冲突,选了山东一个百强县县区公务员的岗位,顺利上岸。

落差是工作后逐渐产生的。入职后,我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的岗位有很大出入,当地待遇比不过临省、临市,甚至不及本地市直待遇的一半,我现在一年到手工资就6万左右。

这就算了,关键是公务员与传说中的“朝九晚五”大相径庭,我连双休和节假日都没完整休过,经常需要在休息时间加班,最晚的一次是九点半回家。或许因为我是外地人又年轻听话,我慢慢成了单位里的打杂先锋,写材料、检查、迎检,甚至被安排了跟本单位职能无关的工作,比如上门走访群众统计居民信息、高速路口执勤,去矿上监督安全生产......有一种每天都很忙,但没给人民群众带来什么实惠的割裂感。

我想过重返北上广,但考虑到我备考的漫长空窗期和现在裁员的行情,被灵活就业的概率很高,实在没有勇气跳出去。我也不好考到别的地方,因为服务期内辞职5年禁考,现在想想,这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我一样都没占,肠子已经悔青了。

我有点想劝说跟风考公的大伙儿,擦亮双眼,谨慎选岗,不要轻信公考机构的鼓吹。他们拿着长三角、珠三角的待遇,十年前市直机关的工作强度,新闻报道里的工作作风,借着经济下行神化稳定性,虚构了一个理想的职业形象。而实际情况如何,必须用自己眼睛去看才能知道。

我报名了法考,或为以后转行律师做打算

陈盛26岁,市级公务员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

正式入职前,因为曾在这里实力,我便做好了加班准备。但实习与成为一名正式员工的感觉完全不同。除了要加班,还有绩效压在我头上。每天有开不完的会,每周有写不完的周报,小组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一同入职的同事中,我211本科的学历是最低的,他们中有的是985名校毕业生,有的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为了缩小差距,我非常努力,每天都处于高负荷工作中。

每周,我要工作六天,每天十点下班,日均工作时长达到了13小时,但依旧得不到认可,我撑不住了。一有时间和朋友聚会,我就会对着她们哭。家里人听说我的情况后,也劝我赶紧回家考个教师或者公务员,说我就不该留在上海。

一次被领导当众批评后,我提出了辞职申请,我再也不会踏进互联网公司了。

听从家人建议,我选择回老家考公务员,成功上岸。刚开始日子过得很安稳,按时上下班。但时间久了,我觉得一切非常无聊,看小说无聊、看电视无聊、和同事聊天也无聊,工作时大多时间都处于摸鱼状态中。

我是有点后悔了,不仅因为过于空闲而心慌,人际关系也让我不舒服。有次我给同事带了家里寄来的水果,结果一个同事就说不甜、硬,还说前几天在大街上买的精品油桃十块钱三斤,我尴尬着笑着应付过去了。还有同事动不动就谈关系,甚至于去银行办个事情也要找关系。在饭桌上,一些男同事还要劝女生喝酒。这些事情让我非常厌恶。

我考上的是异地公务员,一年了,我在这里都没有一个特别交心的朋友。家里没有什么亲戚在体制内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和同事聊关于晋升的话题。考上公务员,我好像对未来更加迷茫了。现在来看,或许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

最近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同事辞职了,去做律师了,他跟我们说,他有三个孩子要养活,压力太大,说自己已经四十了,要换一个活法。

我26岁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换工作,但是我想到自己没有考成功的法考,趁着还有精力,报名了今年的法考,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受不了人情世故,我怀念更纯粹的“码农”的圈子

宋陶然 27岁 乡镇基层公务员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大厂offer和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公务员。

在上海某高校读完本硕,我就回到老家,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选择这份工作,一部分是环境使然。本科期间,同学们都向往互联网大厂,但到了硕士,就业风向开始倒向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大家认为,去大厂,学历是在不断贬值的,但在体制内就不会。

我的不少硕士同学,是从211高校和普本考过来的,其中不少人报考这所985高校目的之一,就是求一个公务员选调生的资格。

2020年秋招,我拿到了不少offer,其中不乏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但和家里商量后,我最终决定放弃这些offer,去当公务员。一是公务员稳定,二来选调生的晋升可能会快些。

2021年下半年,我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尽管我的工作关系在市里,却被分配到了基层乡镇。公务员工作并非如想象中“朝九晚五”般轻松。在乡镇这种基层单位,公务员是默认周日单休的,周六要加班一天,也没有加班费,逃离了互联网,逃不开996。

我本硕期间读的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虽然成绩不是班里最优秀的,但代码技术也算熟练。然而在基层公务员工作的一年里,我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基层工作意味着有做不完的杂事。大到换届选举,小到垃圾分类、污水处理,都是公务员的工作任务。

这些任务并不难,但十分繁杂。我每天奔波于处理各种各样的杂事之中,这让我内心多少有些不平衡,尤其当在朋友圈看到其他同学在大厂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我发现自己的工作除了安稳以外,并不能带来成就感。

我也不喜欢公务员圈子的氛围,很多事情要靠关系来解决,人情世故是一门必修课。这种情况在互联网大厂当然也存在,但相比之下,码农的圈子会更纯粹些。

我想过放弃,但公务员之路是一条单车道,一旦放弃没有后悔的机会。更何况,污水处理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经历,并不能帮助我回到大厂。

地方公务员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它比较适合那种有理想的或者本地人。法律口和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也不错,以后如果转行,职业经历还是加分项。

虽然我后悔了,但是我必须要安慰自己,成年人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且把时间跨度拉长,这份工作也有它的好处。或许35岁时候再看,我会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份安稳的工作。

考上公务员后买个switch都要攒俩月钱,我后悔了

李昊 27岁 东南某省公务员

“实在是卷不动了”,连续加班五天后,我有了辞职的想法。

2016年读大二时,我曾在位于西二旗的一家大厂实习过,那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每当公司有新的工位空出来,会迅速被新员工填满,整个后厂村人挨人人挤人,一片欣欣向荣。

2020年研究生暑假期间,我又在一家中型互联网企业实习,并拿到转正名额。但我并不是特别满意这份offer,便拒绝了转正,寄希望于秋招冲一下BAT。

然而2020年的秋招,大厂招聘形势发生变化,不少海归卷回了国内,尽管我的学历和实习经历并不差,还是倒在了字节面试的最后一轮。

回忆以前实习的种种经历,挤地铁通勤、加班到半夜、周末没有时间休息是常态。我动摇了,开始重新审视大厂的光环。

年底,在老师、同学建议下,我决定报考公务员考试。我所在的学校有选调生名额,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2021年春天,我成功“上岸”。

考上公务员后,我成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入职后我才发现,公务员工作强度并不低,忙的时候也是“996”,尤其赶上换届选举时,每天回到家已是凌晨。

我入职第一年便赶上公务员降薪,很多绩效工资和福利不再发放,每月工资到手不到五千。而我每月要付两千的房租,除去必要开销外,基本没有富余。买个switch都要攒两个月,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高薪是大厂工作的A面,加班、裁员是B面;稳定是公务员的A面,工作繁杂、待遇低则是B面。找工作时候大家只看到A面,只有进去了才能看到B面。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旦进入了公务员体系,就很难再跳出来。

(徐鹏岳、陈盛、李昊、宋陶然系化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