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马斯克的“好朋友”,冲击2022港股最大IPO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9415522479335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马斯克的“好朋友”,冲击2022港股最大IPO

36氪的朋友们·2022-06-21 02:35
锂矿公司迎来黄金时代。

这将是港股今年以来最大IPO。

6月19日晚间,据港交所官网披露文件显示, 天齐锂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具体募资规模尚未披露,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天齐锂业将成为继赣锋锂业后又一家“A+H”两地上市的锂业公司。此前有消息称,天齐锂业预计集资10至15亿美元。

创始人蒋卫平原是一名国企员工,1997年下海创业;而天齐锂业的前身是一家负债累累的国企。蒋卫平接受了这家县属国有企业,更名、改制、上市,之后通过两次跨国并购,让它步入龙头企业行列。

天齐锂业是锂电新能源的核心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有锂精矿和锂化合物衍生物两大类,集上游锂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锂化工产品为一体。基于2020年产量,是全球最大的锂矿生产商,也是全球第四大以及亚洲第二大锂化合物生产商。

近期锂价依旧处于高位,为了降低成本,整车厂抢占锂原材料好不热闹。前有欣旺达在2月份公布公司引入19名投资者,蔚小理、比亚迪均在其中;后有盛锂新能发布公告说引入战略投资,是比亚迪。此次天齐锂业IPO,市场有传闻称,特斯拉参与了天齐锂业港股IPO的认购,特斯拉模糊回应:“不清楚,无可透露信息。”

两次蛇吞象式收购

天齐锂业的创业故事起始于一名50后国企员工。

创始人蒋卫平1955年出生于四川遂宁市一个普通家庭,高考制度恢复前曾在四川省新津普兴公社下乡插秧做知青。高考制度恢复,蒋卫平抓住机会考入四川工业学院(西华大学前身)。

1982年,27岁的蒋卫平被分配到成都机械厂,开始长达3年的技术员生活,随后,他度过了3年行政工作、10年销售工程师生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国企员工。由于多年与机器为伴,蒋卫平自己也说喜欢跟机器打交道。

就这样到1997年,蒋卫平42岁了。他决定下海创业,成立了成都天齐实业有限公司,做的是进出口贸易,包括锂资源进口。那时,四川射洪县有个县属国有企业——射洪县锂盐厂,是天齐实业的供应商,但它连年亏损,是当地政府的沉重包袱。

县政府找到多个供应商希望他们拯救一下这家公司,很多人都不愿意,但蒋卫平来了兴趣,全盘接受了工厂与全部债务,还更名为天齐锂业。这也就是如今的天齐锂业。

接下来,蒋卫平通过两次蛇吞象式收购,让天齐锂业逐渐成为巨头。

第一次是在2012年、2013年,当时的背景是,作为固体锂矿的加工商,天齐锂业需要加工的主要原料——锂辉石,而这一原料来自于澳大利亚公司——泰利森。

2012年8月蒋卫平看到一则让他震惊的消息,泰利森要被全球锂业巨头洛克伍德收购。

为什么震惊?泰利森占全球锂资源供应约35%的市场份额,早在1996年天齐锂业就从泰利森进口锂精矿,高峰时他一家就要买下泰利森1/3的锂精矿。当然,这也是因为泰利森由全球品味最高、储量最大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

要知道,虽然中国是全球第四大锂资源国,但存在总量大、品质低、开采难、成本高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是全球锂资源第一进口大国。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控制着全球80%的原材料精炼、77%的电池产能和60%的零部件制造。

如果泰利森被洛克伍德收购,不仅天齐锂业再次被卡脖子,对于我们这样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弊大于利。

蒋卫平胆子很大,敢想也敢做,这么小的公司想收购泰利森?洛克伍德当然不会把天齐锂业看在眼里,显然之后回顾,洛克伍德确实轻敌、傲慢,失去了这次机会。这也因为洛克伍德直接要拿50亿收购,这在谁看来变数都不大。

蒋卫平想了个办法,首先向国外金融机构借了高利贷,偷偷在澳大利亚注册了一个全资子公司——文菲尔德,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和场外协议转让,分别受够了泰利森9.99%和10%的股权,变成泰利森的第二大股东。

之后的2012年11月,洛克伍德准备收购时,文菲尔德作为大股东行使了一票否决。否了之后蒋卫平需要拿钱才能收购,蒋卫平要在2013年3月20日之前支付53.3亿人民币。之后国家出手,中投公司战略入股文菲尔德,工商银行给了贷款。

最终,蒋卫平以高出洛克伍德15%的报价拿下了泰利森。

再此之后,蒋卫平又将泰利森49%的股权出售给洛克伍德,他拿下了51%的控股权,还清了大部分银行贷款和高利贷,中投挣了6个亿。

这次收购的故事讲完了,第二次是在2018年,让天齐锂业一跃成为中国锂王、全球锂业龙头。

锂的主要生产来源是盐湖,占据全球已发现储量超50%的三大盐湖分别是: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Salarde Uyuni)、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Salarde Atacama)和阿根廷的翁不勒姆埃尔托盐湖(Salar del Hombre Muertto),这叫锂三角。这三个盐湖也被SQM、雅宝、FMC三家巨头控制。

而SQM控制的阿塔卡玛盐湖含锂浓度高、储量大、开采条件成熟,是世界最大的成熟盐湖之一。

2016年,加拿大两家化肥巨头——加拿大钾业公司、加阳公司合并,拿下了SQM32%的股权。然后,美国、中国、印度等过要求开启反垄断调查,加拿大钾业公司就需要剥离几家化工公司的股权,包括SQM。

没办法,2017年10月,加拿大钾业公司宣布18个月内剥离所持SQM的股权,这就让无数猎手闻风而动,包括中化集团、天齐锂业、金沙江、雅宝等。

其实,换个角度考虑,智利的这个大盐湖,最重要的两个买家就来自美国和中国。这就与当时的国家博弈有关,不单单是纯粹的商业利益驱动。最终,天齐锂业成为第二大股东。

无论如何,天齐锂业2010年上市,之后的两个大事件——两次收购,帮助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成为全球锂业版图中更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

还债迫切

招股书披露,天齐锂业本次IPO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偿还SQM的债务,剩下的将用来扩张项目。

这就源于不是每一次巨额收购都能顺利度过难关,虽然第一次收购最终用定增与卖股权平了债务,但第二次,并不这么顺利。

2018年12月,天齐锂业以约40.7亿美元的对价完成购买由Nutrien持有的SQM的6256股A股。同年,订立了两份融资协议(银团贷款A及银团贷款B、银团贷款C),提取其下所有可使用融资35亿美元为SQM交易对价拨资。

这意味着,天齐锂业有35亿美元来自银团贷款。由于背负巨额负债,天齐锂业2018年曾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上市申请,但SQM产能收益兑现之前,公司也在连年亏损,没能成功。

锂资源行业存在周期性。

此前,锂业需求的迅猛增长来自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就导致了2016年到2018年,天齐锂业的净利润分别为15.12亿元、21.45亿元、22亿元。但接下来的滑坡已经有所预示,虽然2018年录得净利润22亿元,但同比仅增长2.56%,营业收入降幅在50%以上。

当时,天齐锂业净资产不过119亿元,还同时采用并购银团贷款、境外筹集资金、自筹资金三种方式,负债率高达75%。

接下来,由于需求旺盛,接下来的锂行业过度生产使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府也削弱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2018年到2020年,天齐锂业营收增速下滑,净利润为负。

2019、2020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及2021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的业务收入分别约为48.16亿元、32.15亿元、24.17亿元、38.49亿元,营收增速有所下,同时公司净利润为分别约为-54.8亿元、-11.25亿元、-5.79亿元。

此外,债务较高,公司在研发等方面的开支也在收紧。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为4840万元、2430万元以及1490万元,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之后,引入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投资后,天齐锂业得以缓一口气。如今行业再度迎来高景气,锂盐价格大幅提升,也让锂盐企业利润提升。这也成为天齐锂业的活水与源头,负债率下降,业绩回暖。

2021年开始,锂盐的供给量与增速难以匹配下游需求增长的速度,部分企业因为扩产时效、锂资源问题难以满产,实际供给量达不到预期。

2021年,天齐锂业开始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7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56%;净利润2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37%。2021年9月,天齐锂业公告启动H股上市,称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现有债务偿还、产能扩张和补充运营资本。

WIND资料显示,近半年内,已有12家投资机构对该公司给出评级,均为“买入”或“增持”。截至6月16日收盘,天齐锂业A股报114.75元/股,市值1694.97亿元。

目前,天齐锂业拥有400多亿资产,1600万吨LCE储量。

在锂矿端,目前在建的化学级锂精矿三期扩产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建造完工,预计将增加52万吨/年的产能,从而使泰利森锂精矿总产能在2025年达到约210万吨/年。此外,天齐锂业多年前就战略布局了四川雅江措拉锂矿,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锂资源缺乏和原材料进口的风险。

锂化工产品端,目前在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三个生产基地拥有4.48万吨/年的锂化工产品产能,重庆铜梁生产基地拟分两期扩建2000吨金属锂项目,四川遂宁安居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逐步恢复建设节奏,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竣工调试。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的首批氢氧化锂产品,业已通过内部实验室取样检测,确认所有参数达标。

马斯克要入股

特斯拉 CEO 马斯克 4 月曾在社交媒体回复有关锂盐价格数据时提到,锂盐价格已经高到离谱,除非成本得到改善,不然特斯拉可能必须开始大规模地亲自参与锂矿的开采与提炼。动力电池是整车成本的最大头,约40%,据测算,碳酸锂价格涨10万,动力电池对应成本至少相应上升5000元。

整车厂开启入了股锂矿公司的新潮流。

蔚小理也曾在今年 2 月联手投资电池生产商欣旺达;3 月,盛新锂能就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比亚迪作为战略投资者,募资不超过 30 亿元。该次发行完成后,比亚迪持有盛新锂能的股份预计超过 5%。而此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也曾表示,有意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组建合资企业,以确保镍和钴的供应。

在天齐锂业两次赴港上市获批准期间,新能源板块明显“回血”。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同比增长59.25%。2021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95万辆,同比增长151.61%。而2017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仅为65万辆。

5月31日,比亚迪在非洲寻得6座锂矿并达成收购意向,这意味着比亚迪在未来十几年不需要为锂短缺担忧。福特汽车在2022年也与澳大利亚锂矿公司LakeResource签署了一份购买锂的初步协议。有业内人士透露,蔚来近期也在密集调研锂矿,“尤其看中南美的盐湖”。

战火从南美、澳大利亚的“三湖七矿”蔓延至国内。5月21日,一度登上热搜的斯诺威矿业天价拍卖落下帷幕。引发资本竞逐的是该公司旗下四川省雅江县德扯弄巴锂矿、石英岩矿探矿权。21位竞买人拉锯6天5夜,3448次出价,该标的终于以20亿元成交,是335.29万元起拍价的596倍。

各大券商喊出了“锂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口号。

整个上游锂资源公司也在一路飙升。今年一季度,多家锂电上游企业业绩增速高达5倍甚至10倍。其中,融捷股份净利润增幅达13996%,雅化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达1210%;盛新锂能、中矿资源、赣锋锂业等企业的利润增速均超5倍。

此前马斯克称正在建设自己的锂矿提炼工厂,并已经拿下美国内华达州一处锂矿的开采权。对于参与认购天齐锂业,也早有风声。但特斯拉方面回应,“不清楚,无可透露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李彤炜,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