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好新生代,巨头跨界的尽头是咖啡?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news.ittime.com.cn/news/news_57111.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讨好新生代,巨头跨界的尽头是咖啡?

左雨晴  2022年06月13日 08:45

今年咖啡话题有点“热”,似乎印证了这个原本象征“小资情调”的舶来饮品,正越来越向大众生活普及。近日,继李宁之后,华为申请注册咖啡相关商标,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前有中国邮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同仁堂、万达、狗不理跨界咖啡,“不务正业”卖咖啡似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副业千千万,各行各业的大佬们为何偏偏看中了这杯咖啡?

“店中店”开拓社交场景

华为申请注册的商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实际上出自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之口。

在任正非看来,咖啡的价值所在,是咖啡厅,是一个可以交流的社交场所。“喝咖啡坐在一起聊天,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井喷,有些你没有想明白的,突然就有人一下给你点破了。他无心插柳,你成荫了,这就是咖啡投资的价值。”

中新财经注意到,众多行业巨头跨界营销咖啡时,都注重线下场景的打造。

例如,今年3月落地厦门的中国邮政“邮局咖啡”,就开在办理邮政业务的柜台旁。其店面装潢与邮局柜台浑然一体,店内还摆放有各种邮政文创产品。李宁开设的“宁咖啡”同样是店中店设计,顾客在店内消费满一定数额即可获赠一杯咖啡。

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约店铺成本,而且高价低频产品与低价高频产品相互搭配,也达到了双向“引流”的目的:自有品牌与咖啡碰撞带来的话题度,让众多消费者前来慕名打卡的同时,感受品牌文化;而原本的客户群体,也会在咖啡消费中提升品牌体验度。

定位年轻群体 咖啡击败奶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新财经表示,不管是来自哪个行业的巨头企业,其跨界营销的目的都是为了讨好新生代。

“新生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后,其消费思维跟消费行为决定了品牌未来的兴衰。因此,如何让品牌年轻化,如何增加新生代的品牌粘性,是所有品牌方战略布局的出发点。”

然而,与客群更加年轻化的奶茶相比,为何被选中的是咖啡?

有业内人士指出,品牌跨界要注重品牌调性的适配。随着中国消费者饮食观念发生改变,咖啡不仅拥有年轻化消费群体,更迎合了大众健康消费的需求。

艾瑞网发布的《咖啡行业七大风向》显示,目前我国现制咖啡在整体咖啡市场中虽占比较低,但增速明显,90后成为现制咖啡的主力消费群体。

此外,年轻群体还赋予了咖啡多种功能性需求。除口味多元化外,减脂燃肥、健康养生也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这与李宁、同仁堂等一众品牌的形象定位不谋而合。

万亿市场蓝海 “门外汉”不在乎盈利?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与逐渐成熟的新式茶饮市场不同,目前国内传统咖啡品牌中,星巴克虽仍占市场份额优势,但近期饱受负面形象困扰,而“起死回生”的国牌瑞幸咖啡才刚刚扭亏转盈,Manner、Tims Coffee等仍在角逐。

这或许让不少资本认为尚可在咖啡赛道中“分一杯羹”,但与此同时,咖啡制作对原材料供应和咖啡师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让不少人质疑,“不务正业”的“门外汉们”,能否真正烘焙出咖啡香?

中新财经注意到,不少网友对跨界咖啡的评价并不高,或是表示“品质很普通”,或是表示“味道喝不惯”。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跨界咖啡只是战略体系的一部分,是否盈利并不重要。”朱丹蓬认为,跨界咖啡的行业巨头们,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圈才是真正目的。”【责任编辑/AMY】

来源:中国新闻网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