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秃了 17 年的头皮下埋一颗气球,半年后就能收获茂密秀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5932805067187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在秃了 17 年的头皮下埋一颗气球,半年后就能收获茂密秀发……

丁香园·丁香医生·2022-05-27 12:16
秃头又有救了?

现年 30 岁的克里斯已经秃了 17 年。

短短一句话描绘了一个足够悲伤的故事,而更为悲伤的是,克里斯的英年早秃并非先天所致。

13 岁时,他原本茂密的头顶长出了一个脂肪囊肿(fatty cyst)在随后的 17 年时间里,医生进行了多次手术却始终无法将脂肪囊肿彻底去除,反而还在克里斯头顶留下了一块越来越大的瘢痕。

两年前,克里斯头顶的脂肪囊肿出现了恶化的风险,他不得不接受了最后一次手术:这一次,医生们去除了全部囊肿组织,作为代价,克里斯失去了直径 23 厘米的头皮,用腿部皮肤移植取而代之。

在接受最后一次手术前的 7 年时间里,克里斯已经需要日常佩戴帽子来遮盖头顶「寸草不生」的瘢痕,而最后一次手术更是意味着,他的头顶再也不会有头发长出来。

v2_a887b7b8aa0e4100bd385ed7e2634a0e_img_000

图源:Barcroft 英年早秃的克里斯

正当 30 岁的克里斯以为自己会一直秃下去的时候,整形外科医生提出了一个新方案:在头皮下面埋个「气球」。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克里斯要埋的「气球」学名叫做皮肤软组织扩张器(skin and soft tissue expansion,SSTE),近年来在美容整形外科上已经有了不少应用。

以往对于较小的皮肤瘢痕,主要采用一次切除或分次缝缩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但对于稍大一些,尤其是面部、头部的较大瘢痕,往往采用植皮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拆东墙补西墙」。

植皮术虽然有改善瘢痕外貌的作用,但由于植皮后皮肤色泽、皮缘瘢痕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植皮的皮片成活得很好,也不会给面部美容带来太大改观。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像克里斯这样「被迫谢顶」的情况。

同时,由于皮片来源有限,患者有时需要分期接受 2~3 次以上的手术,痛苦较大,所需时间也比较长。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出现,给瘢痕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所谓扩张器是一个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水囊,通过手术置入到需要进行扩张的正常皮肤或组织的下面,经阀门向扩张器内定期注水,使扩张器体积逐渐增大,从而增大皮肤面积,以获得「额外」的皮肤(即扩张皮瓣)来进行后续手术。

v2_3b5478c4f904422e8d3fd5858a15993b_img_000

图源:参考文献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额外」获得的皮肤从色泽、质地、厚度、毛发分布及美观程度都与缺损区周围的皮肤近似或一致,同时还具有血运好、有神经感觉的特点,因此比较适用于面部、颈部、头部、乳房、躯干及四肢等对美观要求比较高的部位。

组织扩张术通常分两期进行。

一期手术需要在缺损区外围选好适当的供区,将组织扩张器通过小的切口植入皮下或肌层下方,然后分层缝合组织,待小创口完全愈合之后,定期从皮肤穿刺并经由注射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扩张所需的时间一般为 4~8 周甚至更长,需要扩张到何种程度取决于需要皮肤的量。当扩张的皮肤面积达到要求时,就可以进行二期手术,以修复缺损与闭合供区创面。

二期手术时,首先要经原切口取出组织扩张器,再切除缺损区的瘢痕或病变的组织,把已扩张到一定程度的皮肤进行推进或旋转至缺损区,最后进行分层缝合。

全身多处可应用

克里斯并非第一个试图使用皮肤组织扩张器来拯救秃头的患者。在我国,就曾有相似的病例报告。

一名 21 岁的男患者头部烫伤部位脱发 18 年,瘢痕 面积约 7.5cm×9.6cm,不仅没有毛发生长,甚至基本无毛囊存活。

由于瘢痕区面积大、软组织薄弱、血供差,就算是进行毛囊移植,成活概率也非常有限,最终成活的毛发密度会和正常头发有较大差距,影响美容效果。

最终,这名患者也在医生的推荐下接受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成功为缺损区提供了有毛发分布的相似头皮,并且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终于摆脱了困扰多年的秃头。

除了在治疗秃头上大放异彩,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其他部位也有不少应用。

早在 1957 年,一位名叫Neumann 的美国医生就率先尝试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他使用小气囊在一名患者的耳部乳突区进行扩张,用扩张产生的皮肤成功修复了外伤性耳缺损,并将这一病例发表在美国整形外科杂志上。

v2_cdde6566439a480d894adf1ad635e9ad_img_000

图源:文献截图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首个成功病例

但 Neumann 在当时的文章中写道,他认为只有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供选择时,才需要考虑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而在文章发表后,他也没有对这项技术继续进行研究。

1976 年 1 月,美国另一位整形外科医生 Radovan 与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合作,成功发明了第一个我们现在使用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并将扩张器置入了一个前臂文身患者的皮肤下面,经过 3 周的注水扩张,成功修复了切除文身后形成的 7cm×11cm 创面。

随后,Radovan 继续尝试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于人体的其他部位,累计了 58 例病例后,于 1982 年将论文发表在美国整形外科杂志上,这项技术才终于获得了业界的广泛重视。

失去的头发,还能茂密如初吗?

在听完医生的详细介绍后,秃头青年克里斯已经对「头皮埋气球」有了初步的概念。不过,克里斯还有一个最关心的问题:透过生拉硬扯扩张的头皮上,头发真的能像曾经一样茂密吗?

事实上,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原理并非想象的那样「暴力」。 一般认为,扩张后产生的「多余」皮肤,面积增加的来源有四种:

第一,是生物性增生。在扩张机制对皮肤造成的压力下, 细胞会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也会通过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来增加细胞体积。生物性增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比例越大,扩张皮肤的修复效果就越好。

第二,是弹性伸展。这是由于皮肤具有弹性特点,在扩张时会被弹性拉伸并增加一部分面积,但是,这部分增加的面积在扩张器取出后会立即回缩消失,所以,它的占比越小越好。

第三,是机械蠕变。蠕变指一种材料在一定强度的机械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材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变形伸展,即使外力去除后,组织也不能恢复到外力作用前的状态。它和弹性伸展之间最主要区别在于失去外力后,增加的组织面积是否回缩消失。

第四,是周围组织移位。指表面张力增加的时候,周围组织受到牵拉而向扩张区移动。

v2_bc0d054ab3be498593e64f8048d70963_img_000

图源:参考文献 皮肤扩张中发生的变化

也就是说,扩张的头皮虽然可以照常生长毛发,但由于面积扩增而毛囊总量不变,一定程度上,还是会略微稀疏一些。

另一方面,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也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据文献报告,一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在 10%~70%。

扩张器外露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很难通过保守治疗进一步扩张,往往需要提前取出扩张器,从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同时 ,扩张器外露常常会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引流液混浊,严重者甚至出现发烧等全身症状。

可能导致扩张器外露的原因包括切口选择不当、切口缝合不佳、剥离层次的不当等等,一定程度上十分考验医生的技术。为了预防这种并发症,切口常选在扩张其边缘 1cm 区域,而扩张过程中,合理控制水量和注水频率同样十分重要。

仔细权衡利弊后,克里斯最终决定接受这种疗法。

v2_215ec677ceac43c9892a694a131b8896_img_000

图源:Barcroft 克里斯埋入扩张器后

经过了长达六个月的缓慢扩张,克里斯的头皮扩张到足以覆盖瘢痕的程度,成功接受了手术。

v2_52c2f70db7c14625a4b00f51dde649c2_img_000

图源:Barcroft 左:术中;右:术后

六个月的等待无疑是艰难的。克里斯必须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头上的气球,甚至睡觉时也无法平躺。但好在术后的恢复效果非常好,克里斯最终拥有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头发。

自 60 余年前,第一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发明以来,为不少像克里斯一样想要「改头换面」的患者带来了改变的可能性。

目前,经过长期大量手术经验积累,整形外科已成功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于许多部位的软组织缺损及整形重建,如头颈、口腔、眼、鼻、耳、乳房、四肢等部位,治疗疾病包括先天性巨大色素痣、烧伤后瘢痕、肿瘤切除后重建、关节置换术前预防性皮肤扩张等。

相较于以往植皮、局部皮瓣转移、远处皮瓣转移等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通过扩张器 获 取 的软组织 不仅能实现 局部缺损的覆盖,且血运良好,成活率较高,有较高的满意度。

「我曾经以为我这一辈子需要一直戴帽子。」克里斯说,「虽然六个月的等待很痛苦,但很高兴,我的自信和发际线一起回来了。」

致谢:本文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博士 杨淑德 专业审核

策划:z_popeye、gyouza、渣渣君

参考文献:

[1]张良, 陈娜, 付昱. 皮肤扩张术治疗瘢痕性脱发一例[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 v.11(02):49-50.

[2]孙志刚, 郭树忠, 鲁开化. 组织扩张术皮肤生物性生长的机理[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1, 17(2):114-116.

[3]刘洋. 机械应力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2006.

[4]陈淑强, 马显杰.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现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 030(002):124-125

[5]王丽.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C]//全国颅颌面专题研讨会. 中国医师协会, 2011.

[6]祝闽辉, 张栋梁, 叶祥柏,等.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外露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 029(004):214-216.

[7]李满鑫, 高长锁, 常文超.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J]. 医学新知杂志 2018年28卷z1期, 139-140页, CA, 2019.

[8]Rosenbaum AJ, Banerjee S, Rezak KM, Uhl RL. Advances in Wound Management.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8 Dec 1;26(23):833-843.

[9]Kirschke J, Georgas D, Sand M, Bechara FG. External tissue expander for closing large defects of the extremities and trunk. J Cutan Med Surg. 2013 Nov-Dec;17(6):423-5.

[10]Gonzalez Ruiz Y, López Gutiérrez JC. Multiple Tissue Expansion for 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 Ann Plast Surg. 2017 Dec;79(6):e37-e40.

[11]黄天翔,胡瑞斌,周丹亚,王欣.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2,33(03):192-19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园”(ID:dingxiangwang),作者:黄品红,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