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两年经历2次裁员,我的几点思考。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18989-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两年经历两次裁员,不深入思考一下“裁员”这事,都觉得对不起这份经历!回想起去年夏天那波裁员,当时的心情还有一点复杂,略感新奇,毕竟是第一次经历,单位也给足了缓冲时间拿到了offer才走,老板也在法定赔偿的基础上多给了老员工一些补偿,可以说很人道了。

这次的裁员,对比我熟悉的其他同事来说,对我还算仁慈,1个月的缓冲时间,昨天翻看了一下钉钉,隔离之前熟悉的那些同事现在能在钉钉上看到的只剩下2个人,连当初招我进去的HR也都被裁了,回想当初为什么选这家单位,看重它有国资背景,想当然的觉得稳定性比其他单位好一些,时间告诉我们,在疫情之下谈“稳定”是荒诞的。

基于此,我就这2次被裁经历,有了以下几点小小的思考与朋友们分享。

一、核心能力是底气

无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大厂,拿到offer靠的是能力和机遇,能够在一家单位长期发展,最终靠的还是能力。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决定了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持续创造价值的人会留下,而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创造价值或者创造很小价值的员工也必然会离开。

在真正遇到裁员的情况下,企业也是断臂求生,自然要综合去考量仅剩不多的岗位要留给谁,这种时候就开始对员工进行多维度的评估。这种评估也自然是围绕能力进行。

这种能力体现在专业能力上面,也体现在其他软性的综合能力上。这些能力在就业环境好的时候不太明显,但在差的情况下会异常凸显出来,所以我想说核心能力是底气。

二、向上管理是能力

“向上管理”这四个字我之前的理解是一部分人才有的性格和天赋,而我天生没有方面的天赋,直到我看了一本闲书,名字就叫《向上管理》这书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但里面有一个观点给到了我一些启发。

大概的意思是“领导是组织的代表,是组织赋予的权利,尊重配合协助领导这个人、有序的积极主动的向领导汇报与沟通是下属工作的职责,也是对组织授权的认可与尊重。”

在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做事方式是觉得领导有过人之处品行端正的,才值得主动靠近,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会敬而远之。

在即将离开的这家单位,我的直属上级半年不到的时间换了3个人,其中有2个在我看来几乎没有管理能力。

这种变动让我多少感到有些厌恶,于是选择敬而远之,专心干活能不说话就不说,甚至我一度为自己写了一条在这个公司继续下去的法则“每天默念3遍,不影响工资正常发放的事我都能忍!”,就这样,跟新来的上级几乎没有好好交谈过一次。

我想,如果是一个具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也许他不会像我这样,他可能会要求自己主动靠近上级,选择按照上级喜欢的方式去汇报去沟通去靠近。

我现在的反思是因为我当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没有做出对组织授权的尊重和认可,现在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学会这项能力,如果下次还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做,不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已经认可“向上管理”是一项能力,不是天赋或者性格,有这个能力的人,是需要向其学习的。

三、积极探索第二曲线

人们对失业的焦虑感本质上是对断掉的稳定收入的焦虑,要从根源上避免对这种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就需要我们积极一点,去探索个人的第二发展曲线,去拓展新的兴趣点,去挖掘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虽然我现在也没有探索到,但之前看过的所有人物传记无一不是在讲一个人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并持续的坚持迭代做,最终顺便赚到了钱。

可能我还是太单纯了,目前我对于这个点的思考就是这样,行动上呢,去年冬天在朋友的鼓励和带领下,开始尝试短视频,从结结巴巴没法看到现在稍微顺畅了一点,还有坚持了10年+的写作习惯。

相信只要积极探索,总会有一点新的发现,即使最终不能成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四、紧急备用金是安全感

紧急备用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普通的打工人而言,有这么一笔钱保障3-6月的正常生活,我们就大概率不会因为钱而选择一份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工作。

可以有更大的几率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突然失业带来的焦虑感。总之我的观点还是一样的,已经有这笔钱的可以再多存一点最好可以保障6个月,没有这笔钱的先以3个月为目标,开始存起来吧。

五、做最坏的打算

就这次裁员来说,早在2月份就有同事说过,我一开始没怎么在意,后面一系列的操作都给人这样的预感。

然而第一批裁员的名单里没有我,我再看看团队人员结构,目前做我这块事情的也就剩我一个,所以我还在为自己的不可替而窃喜,谁知第二批裁员名单虽迟但到。

虽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没有具体的行动,比如,该更新简历更新简历,该面试面试,该内部沟通就内部沟通(朋友公司裁员,给了内部转岗的机会)。

做最坏的打算,做心理建设,做充分的准备。人不该总想着自己是幸运儿,人生的幸运额度毕竟是有限的,不该用在这些琐事上呀。

六、反思要有度

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身边多了许多跟我一样处境的人,特别是今年的裁员潮,脉脉上现在都是这类比较负面的情绪与言论,我们能看到有的人在反思自己,有的人在指责抱怨公司。

这两个方向都可以有,就像我文章中说到的,我有反思自己在职场中的不成熟,还有对领导和公司一些操作的埋怨,但一定要有度,不要让自己陷入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中;也不要陷入对某个公司或领导的抱怨中,走到哪里都充满怨气。

多维度想想是好的。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经历一些事情,有观察、有反思、有行动。这就是经历带来的收获。

七、永远有选择

前几天在网上有个陌生网友,同样是被大厂裁员,看到我发的被裁消息,于是像要抱团取暖似的给我发了好多条消息,字里行间充满了焦虑,前一周被裁,2天改好简历,第三天开始投简历。

两年经历2次裁员,我的几点思考。

初试完第一天又给我发消息“姐姐,为什么这个单位还没给我反馈呀....”后来问了他年龄,98年的,我以为比我们年轻的人更洒脱更乐观,没想到同为被裁的我,却好像比他更乐观一点。

他给我的感觉是,不想工作不想面试,但不得不......我理解各有各的无奈,但人是永远有选择的,不能陷入那种逼迫的心理,我们可以选择立即找工作或者暂时不找,也可以选择休息休息在看,或者其他选择......只要看到选择的同时也能看到背后要承担的责任就好。

选择接受变化,并利用好这种变化,或许可以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