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储能-SPEAR行动”第一次工程任务组会议召开,以“双百工程”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source link: http://www.dostor.com/p/799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储能-SPEAR行动”第一次工程任务组会议召开,以“双百工程”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储在线
2022年4月19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新储能-SPEAR行动”为主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工程任务组第一次会议。来自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链网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云仿真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世纪互联新基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互联数字经济共同体、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等产学研各界科研专家教授、首席技术官、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东数西算、荷储融合型数据中心发展挑战,新型智慧虚拟电厂建设,长时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和应用,产学研结合发展思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探索依托新型能源发展创新理念,通过构建科研社群,产业联盟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体系,助力下一代净零碳算力中心发展,推动新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产学研专家齐聚,共话新储能创新发展
新型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的重要依托。近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这意味着解决新型储能高成本回收问题、技术标准问题、电化学储能安全问题,需要依靠新型市场机制和创新商业模式。
对此,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链网研究中心崔永新主任表示:“实现绿色供电和绿色算力之间经济性平衡,新储能技术给新能源消纳提供了重要途径。荷储融合型数据中心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能源路径,亟待储能和数据中心融合发展和增值。”
此观点也得到了新互联数字经济共同体代表胡道远的认同,他提出:“世纪互联面向东数西算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推动新形式的荷储融合型数据中心,在世纪互联实现双碳目标路上,将不断探索新能源路,也亟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新能源建设场景,需要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创新范式。”
在产学研各界专家的热烈讨论,建言献策下,与会产学研代表达成一致共识,共同提出新储能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计划 —— “新储能-SPEAR 2030行动”。该行动旨在聚合社会投资、民间力量,邀请致力于发展新储能事业的产学研单位和广大消费者共享共创,通过“节点工程+创新科研”两项实践抓手,在2030年实现100GWh(百吉瓦时)新储能目标,从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储能创新范式,重构平台、人才、资本、产业的新格局,加快推动新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储能-SPEAR 2030行动”计划, 以“双百工程”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SPEAR”创新示范工程是2020年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协同世纪互联共同发起的全球协同创新倡议,通过从高载能用户侧推动“源网荷储”四联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净零碳事业和中国3060双碳战略。
SPEAR项目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Secure(区块链底层协议,可信开放型工业控制网络),Power(清洁能源,让电尽其所能),Edge(边缘型数字能源站、能源互联网边缘节点),AI(人工智能),Revolution(能源产业革命)。SPEAR工程的终极目标是将中间的字母E,从“Edge”升级为“End node”,即每个人、每个家庭、每辆汽车,所有的终端用户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双向互动单元。
本次推出的“新储能-SPEAR 2030行动”计划是原SPEAR示范工程的升级和落地指引,将通过长时储能节点工程和科研社群De-Sci,打造新能源创新领域“双百标杆”——“100GWh(百吉瓦时)节点工程+100个协同创新科研实验室”。
其中,“百吉瓦时节点工程”行动初步规划到2030年完成数百个入选节点的建设和并网。首个创世节点 —— 配备了2MWh容量储能系统的世纪互联“佛山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储能项目”已于2021年7月15日顺利合闸,并网运行。该项目还获得了由中国信通院等机构联合颁发的2021年“碳减排数据中心创新者”奖。此外,世纪互联在北京房山、内蒙乌兰察布、浙江杭州等地的IDC节点的储能项目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未来“百吉瓦时工程节点”将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每个加盟节点构建长时储能全面感知、准确记录、安全、可交易的管理平台,让用电端在提升自身用电能力效益和安全的同时,参与和享受到电力市场交易的红利。
另一方面,“科研社群De-Sci”将围绕区块链DAO的治理模式打造,以新储能、新技术和开源为使命,聚合全国科研院校和社会产学研力量,推动创新成果的快速应用落地,进而促进更多企事业力量和科研人才的加入,形成资金-人才-技术-资本-效益的自驱发展飞轮。科研社群将在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行业促进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创立共享基金,促进平台合作,搭建社群经济秩序,解决技术确权、定价和交易的难题,推进“百个协同创新科研实验室”落地。
4月21日,第二届中国IDC行业Discovery大会“聚光·奔赴”即将举办,届时“新储能-SPEAR行动”将在中国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共同推动下正式发布,与行动相关的系列部署也将陆续亮相,敬请期待。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