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阿里云组织架构调整 互联网云厂商求变?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tech.caijing.com.cn/20220413/4853474.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阿里云组织架构调整 互联网云厂商求变?

4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阿里云正在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消息称,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M6)将离职,该职位由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任,统管中国16个战区。

销售重点放在高质量自主产品

今年3月,前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空降阿里,成为M7级(资深副总裁)高管,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任庚、国际业务总裁袁千、数字政府总裁许诗军、新金融总裁刘伟光四名M6级核心业务高管向其汇报。

据悉,黄海清曾在 Dell、IBM、Oracle 等公司任职,是云计算老兵,黄海清在 2016 年加入腾讯云,着手业务拓展工作,随后成为腾讯云副总裁。在 2018 年离开腾讯云后,黄海清成为德拓信息的 CEO。

黄海清在昨日召开的中国区管理会议上强调两大重点:一是销售重点放在高质量自主产品上,二是重视利润。

报道称,泛政府行业线是阿里云的战略重点。目前,泛政府相关的6大行业线聚拢向许诗军汇报,其他6大行业线和中长尾客户直接划分给蔡英华,以便实现区域和行业线的联动,中长尾客户团队由潘立维作为第一负责人,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浅雪的团队调任而来。

阿里集团副总裁、云智能销售管理与生态发展部总经理郭继军(M6)已在走离职流程,生态+销管体系暂时由蔡英华直接代管。

阿里云的架构师团队,将全部汇总整编,由智能通用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霍嘉统一带队,霍嘉本人则从向任庚汇报转为向蔡英华汇报。本次调整希望解决方案团队可以更为独立地判断商业机会,并参与到项目全流程中,避开原本过度追求数字的模式。

与此同时,阿里副总裁李飞飞等高管的麾下也有数名P9/P10中高层骨干在近期辞任。

一名长期关注云计算领域的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财经网科技,此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或与阿里云内外部承压有关。近年来,云计算正转向政务、行业发力,面临国资云所带来的压力,包括阿里云在内的互联网云厂商都定下了不低的业务目标,但由此也带来了内部管理动作的变形。

“市场要回归良性发展,”他指出,从黄海清强调售重点要放在高质量自主产品以及重视利润来看,阿里云是希望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来调整以往追求销售数量的KPI模式和规则,转而更注重盈利和质量,以避开单纯追求数字所带来的弊端。

阿里承压云市场格局未定

近两年来,国内的云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在此前,国内互联网公司对云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率先上云。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吃到了这波发展红利,在业务增速有了长足发展,站到了国内云计算的第一梯队。

最近主流云服务商均发布了2021年财报。在营收方面,阿里云2021自然年在规模上仍旧保持第一,达到724亿元。其后依次为天翼云279亿元、移动云242亿元,华为云201亿元、联通云163亿元、百度智能云151亿元、金山云91亿元、优刻得29亿元、紫光云10.09亿元,青云4.25亿元。

从增速上来看,阿里云2021自然年营收为724亿元,2020年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0%。而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运营商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发展加速,其中云计算比上年增长91.5%。

据运营商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移动云收入达242亿元 同比增长114% ;2021年,天翼云收入实现翻番,达到人民币279亿元;2021年,联通云收入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增长46.3%。

某资深ICT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业绩增幅较大,除了有云计算国家队的身份优势外,或与将业务收拢,把一些原来不放在云上的业务收入规划进云业务有关。

但不可否认,运营商云业务快速的增长,给阿里云等互联网巨头带来了压力。

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力重点开始逐渐转向政务、金融、交通等更为传统的行业,这些行业对于数据安全要求高,加之国家对于数据安全监管力度也不断加码,运营商、央企、具有国资背景的云成为了不少传统行业上云的另一种选择。

从阿里云内部战略来看,也在顺应这种趋势。据科创板日报信息,阿里云的云钉一体战略是影响未来业务增长的关键点。阿里云生态、钉钉生态将一起服务客户,而政务、教育、制造业等被列为战略级行业。

盯向传统政企、行业领域的并不止互联网云巨头和运营商。包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在内的央企也纷纷下场,加上市场内原来具有国资背景的浪潮云、新华三、曙光等,云计算在传统领域的争夺不可谓不激烈。

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国资云”的出现,或多或少会对互联网云巨头产生一定影响。

做出调整应对压力

外部的猛烈追赶与夹击,带来的是内部的调整和改变。

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2020-2023年公有云市场平均增速预计为17.6%。尽管中国云计算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但由于云服务产品过于同质化,随着国内云厂商竞争越发激烈,行业生态并不健康。

鲸平台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王滢波指出,云计算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后来者和小企业处于竞争劣势。

因而,是否能占据规模优势对于云计算企业来说颇为重要。

过去几年,互联网巨头的云业务目标都定得不低。据雷锋网信息,2021年,阿里云在内部口头喊出了1000亿KPI的狠话,但前半年结束后就已知晓无法完成。相应内部也在考核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把营收KPI和自负盈亏的任务,下放给业务部门。

据数智前线援引云厂商内部员工信息称,目前头部好客户已被挖得差不多,现在要下沉到最难啃的传统行业的中腰部企业,但要挖掘这些客户并不容易,销售们的KPI都是指数级增长。为完成任务,一些云厂商会采取低价中标,对客户过度承诺,投资换业务,做可以刷流水的总包转售等。

所谓总包转售是指将一个项目先全包下,再分包给其他企业。过去互联网巨头云销售的业务可以按总包全额计算,即便项目中大部分不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据数智前线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这种做法相当于数字游戏,降低公司的利润率,甚至做了亏损项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没带来什么价值。

据上述报道透露,目前互联网云厂商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例如改变总包转售规则,不再算全额,而是算差额,考核毛利。同时,更强调看重自研产品,因为自研产品能够提升利润,更有价值。

时间拉回到蔡英华刚空降的三月。彼时,蔡英华以及其他互联网云厂商高层,面临的就是外部有夹击,内部需做好规则调整的状况。上述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调整或是蔡英华以及其团队为了应对挑战,而在管理、融合、重组上做出的一些调整和改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