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居家运动指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24307.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科学居家运动指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代天医(美国体能协会体能训练专家认证),编辑:odette、luna,文中图片均为作者供图,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整天都在家里,少了上下班路上的步行,不再逛超市买东西,工作和生活的区域也合二为一,你的运动量很可能会急剧下降。

短时间不运动让人更容易困倦、长胖、工作效率降低、出现抑郁或焦虑,运动量长期不足还会升高患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

如果你一时不能出门,没法到户外运动也去不了健身房、运动馆,在家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运动来帮助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无论是完全不运动的久坐人群,还是规律训练的运动达人,都可以从下面的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

运动多少最好?

至于最有利身心健康的运动量,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理想情况是能达到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高强度75分钟以上),以及至少两次力量练习。

两种运动简单区分

有氧运动:可连续做3分钟以上,感觉喘和心跳快

力量练习:只能持续几秒至2分钟,感觉肌肉酸痛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可能需要从每次活动10分钟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逐渐加量才能达到,并且需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来支持。不过没关系,下面的居家运动包含了从简单到困难的各种类型。

85

“我从来不运动,只想办公时活动一下”

对于平时完全不运动、居家办公时都不愿离开椅子的人来说,下面的练习很有用,帮助你原地恢复状态。

暂时关闭电脑屏幕、放下手机,我们先用呼吸调整来让身体放松下来。在椅子上坐直后闭眼,双手放在肚脐下方,用鼻子缓缓吸气感受腹部隆起、前顶双手,然后用嘴呼气想象肚脐向后背贴近。缓慢呼吸五次,再睁眼开始下面的动作。

85

后缩下巴并挺直腰背,想象头顶靠近天花板,吸气时尽力鼓起肚子,而不是耸肩、上抬胸廓。

第一项是颈部活动,包括后缩下巴调正姿势、前屈、后伸和侧屈,以下所有动作都需要缓慢进行,不能猛然甩头,拉伸至有牵拉感觉后停下保持5~10秒,再慢慢归位,每个动作可以重复3~5次。

以下动作适用于健康人,有相关病史或头晕、动作涉及部位疼痛、麻木等不适者,请在征得医生同意后锻炼;练习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停止。

85

1. 后缩下巴并维持3秒,然后颈椎由上至下逐节弯曲,低头看向胸部,不要向前伸头;

2. 后仰时颈椎由下至上逐节伸展,用脑后靠近背部;

3. 目视前方,右手拉椅子固定右肩,向左侧屈颈部,之后换另一侧。

(动图为2~3倍速,练习时减慢速度)

接下来是肩背部,用电脑或手机时不自觉的耸肩会影响这里,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肩部周围紧张的组织。

85

1. 右手触右肩,尽量让大臂垂直地面,头稍向左转并低头,换另一侧;

2. 双手相握从胸前举至头顶并尽量向上伸展;

3. 双手在身后相握,肘部贴近,手尽量向后向下伸展(全程躯干直立,不过度挺腰)。

每天都坐很久,也许你还弯着腰、翘着二郎腿,这些都会导致腰背酸涩僵硬。此时,拉伸活动身体,并唤醒负责稳定的肌肉可以帮助你恢复状态。

先用下图动作从各个方向活动脊柱和周围组织,并拉伸因久坐而紧张的身体前侧。尝试之前一定保证椅子稳定,做动作时椅子和鞋底不会在地面滑动,以免受伤。

85

1. 腹部用力弯曲上半身呈C形,想象用胸靠近腹部;

2. 背部用力伸展整个脊柱;

3. 右手抵住左膝保持下半身不动,左手指向后方,换另一侧;

4. 右侧臀腿坐在椅子上,左脚后撤点地让左侧大腿基本垂直地面,收紧腰腹和右侧臀部,感受左大腿根前方的牵拉(后移左脚可加强),换另一侧。

上面动作打开身体后,接下来的动作可以唤醒稳定身体的肌肉,减轻腰部负担,让你重新坐下时感觉轻松一些。

85

1. 双手撑椅子肘微屈,头、躯干与腿呈一条直线,收紧腰腹,慢慢抬起一侧脚并尽量保持身体其余部位稳定,缓慢放下后换另一侧,单侧重复5~10次;

2. 背对软质椅子蹲下,将肩胛骨下缘对齐椅子边缘靠稳,双脚踩稳地面,收紧腰腹,臀部发力顶起身体,使躯干与大腿在一条直线上,小腿基本垂直大腿,重复10~15次。

以上是不想离开座椅时的简单活动,可帮助减轻久坐带来的肩酸腰痛,如果能逐渐增加全面且有强度的运动,运动效果会更好。

“经常运动,但不举铁”

如果有平时常做的项目,你也许可以在家继续做,或者换成类似的动作。

家里有单车、跑步机、椭圆仪或划船机的话,用这些替换平时的户外有氧运动就很简单。即使平时不运动,也可以从每次做10分钟开始尝试。在不打扰邻居的情况下,跳绳、原地颠球或者对墙打乒乓球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要是家里什么器械都没有,你可以尝试下面的练习。按顺序完成5个动作,每个重复10~15次,做完一轮可再次从头开始。你可以连续做完一整轮,休息1~2分钟再开始下一轮;也可以在完成每个动作后都休息0.5~1分钟。

第一个动作使你的身体更加稳定,让接下来的动作更安全和高效。用双手、双膝和双前脚掌支撑身体,慢慢向远方前伸左手并后蹬右脚,再缓缓放下,过程中保证躯干没有明显移动和扭转,换另一侧重复动作为完成一个(难以保持平衡可改为双手撑地,每次只抬起一侧腿)。

85

支撑时肘部微屈,手臂、大腿和足底基本垂直地面,双手距离同肩宽,双脚距离同髋宽;收紧腰腹,肩背始终基本平行地面。

接下来躺在垫子上,用第二个动作唤醒臀腿。双手掌心向下放于身体两侧。先收紧腰腹,再用力蹬地抬高臀部,让躯干与大腿在一条直线上,大腿与小腿角度约90°,之后缓慢回落。如果感觉这个动作太轻松,可以将一侧腿伸直,改为单腿蹬地。

85

始终保持腰腹部紧绷,就像一块不能弯曲的硬板。上抬至躯干与大腿平直即可,腰椎不要过度伸展。

现在,用深蹲给心肺和肌肉一些压力吧。双脚站距略宽于肩,脚尖稍偏向外侧,收紧腰腹后下蹲至大腿表面平行地面。如果还没蹲到这个深度,就已经出现脚跟抬起或弯腰弓背,下一个蹲到动作即将变形的深度就站起来。

下面这三种与蹲相关的动作,都需要全程收紧腰腹、不弯腰弓背,膝朝向足尖,双手可以放在肩上、胸前或腰间。

85

关键不在深,而是保证蹲得标准。蹲至最低点时,躯干应基本平行小腿。另外,对于多数人来说,膝盖是可以超过足尖的。

接下来是前后移动的剪蹲。双脚站距同肩宽,脚尖指向正前方,后撤一大步下蹲至这三个夹角呈直角:前侧大腿与小腿、躯干与前侧大腿、后侧大腿与小腿,蹬地站起后换另一侧脚后撤。

85

蹲至最低点时,重心位于前侧足跟与后侧足尖中间,前侧足跟不抬离地面,后侧膝距离地面3~5厘米。

最后是左右移动的侧蹲。横跨一大步,脚尖略偏向外侧,面向正前方下蹲至大腿基本平行地面后站起,换另一侧。

85

屈膝侧前脚掌和足跟都踩实地面,另一侧膝伸直。

如果你运动中喘得厉害,但没有明显的肌肉酸痛,可以把这些计入有氧运动,并加入下面强度更高的力量练习。

要是做的过程中感觉很费力、肌肉很酸,这些动作就属于你的力量练习,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开始下面的练习。

“规律举铁,不想间断”

平时每周举铁的人,可能希望在家继续做力量练习来保持状态。下面这8个动作几乎包含了所有基本动作形式,分次全部练到可以让身体的形态和功能都相对平衡;但仅适用于已掌握基本动作、有一定训练基础的健康人,不能判断自己动作是否标准则不要尝试。

演示动作主要使用壶铃,可替换为水桶、袋装米面等重物或弹力带。所有动作都可双手持重物,这样相对安全、加强四肢肌肉的作用更大;单手持重物对核心功能锻炼作用更强。根据不同训练目标,通常选择可标准完成动作6~20次的重量。

双脚左右开立的深蹲和硬拉是最基础的两类动作,可以为改善健康、提高力量、改变体形和安全做其他运动打下基础。动作有不同深度、角度和负重的很多种做法。

85

深蹲最常规的做法是躯干与小腿平行,蹲至大腿平行地面,膝可以超过足尖,但方向与足尖一致。

85

相对于深蹲,硬拉屈膝少、屈髋多,不仅需要全程挺直腰背,腹部也需要用力收紧。

相对于双脚左右开立,前后开立或单脚着地的蹲拉动作对稳定性要求更高,也更接近实际生活和运动中的跑跳动作。单腿蹲也有很多种变式,利用重心和屈髋屈膝角度的变化,可以着重加强臀腿不同部位。

85

剪蹲最常规的做法是躯干基本直上直下,蹲至这三个夹角呈直角:前侧大腿与小腿、躯干与前侧大腿、后侧大腿与小腿。

85

单腿硬拉时,抬起那侧足尽量向后伸,而不是上抬;如果柔韧性好,可屈髋至躯干基本平行地面。

水平方向推的动作很常见,比如卧推和俯卧撑,练习这些动作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拉的能力和力量,否则身体前后方向的力量不平衡,容易引起肩颈等部位的不舒服,以及身体形态的改变。

85

除了俯卧撑,在家也可以仰卧在地面上练习推举;

上推前,先后缩并下压肩胛骨,以免肩部上耸,推起后保持肘微屈,相对安全的做法是让重物垂线落在胸部而不是肩部。

85

最常规的做法是躯干基本平行地面,想象肘部上提,而不是手。

对于竖直方向,更常见的动作依然是推,比如哑铃或杠铃的推举,而练习引体向上或高位下拉的人相对较少。但拉的动作对于平衡整个身体以及肩关节的保护也很重要。

85

上推前后缩并下压肩胛骨,以免肩部上耸,推起后保持肘微屈。

85

最常规的做法是下拉同时下压肩胛骨,避免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

不能出门会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时有条件继续规律运动,能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心理的波动。

[1] 国家体育总局. 全民健身指南. 2018.07.17.

[2] DiPietro L, Buchner DM, Marquez DX, et al. New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2018 U.S.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J Sport Health Sci. 2019;8(3):197-200.

[3]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 G. Gregory Haff, N. Travis Triplett, editors.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th ed. 2016.

[4] Bull FC, Al-Ansari SS, Biddle S,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Br J Sports Med. 2020;54(24):1451-1462.

[5] Ross R, Chaput JP, Giangregorio LM, et al. Canadian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s aged 18-64 years and Adults aged 65 years or older: an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20;45(10 (Suppl. 2)):S57-S10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代天医(美国体能协会体能训练专家认证),编辑:odette、luna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