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C圈时评:“东数西算”8个枢纽节点够不够?
source link: http://news.idcquan.com/news/19211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经过多年的酝酿,“东数西算”工程在今年2月份终于全面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及贵州、甘肃、宁夏、内蒙古等8个枢纽节点地区也成为数字基建行业众所瞩目的焦点。
毫无疑问,成为国家枢纽节点会带来数之不尽的好处,包括且不限于政策的倾斜、能源配给上的优先,源源不断的各界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广泛关注蕴含的发展潜力。
因此,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及贵州、甘肃、宁夏、内蒙古这8个枢纽节点建设正式获得发改委的确认后,很多非枢纽节点地区纷纷表示要争取成为节点地区。比如,在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河南、福建、湖北、东北等多个地区的人大代表纷纷建议,在上述地区增加建立新的国家枢纽节点。
那么,“东数西算”8个枢纽节点到底够不够,其它地区是否还有成为枢纽节点的机会呢?
“东数西算”工程与国家枢纽节点
追溯“东数西算”政策,最早出现在政府口径中应该是在2020年3月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篇题为《东数西算:我国数据跨域流通的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的署名文章中。文中提到“基于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三层次分析框架探索性提出‘东数西算’构想,为构建完善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格局提出政策建议”。
当然,在行业内部,我国算力结构不均衡、核心城市能耗指标紧张等问题早已引起了重视,因此“东数西算”的概念提出的更早,只不过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和站在全国整体角度的解决方案。
最早与“东数西算”相关的政策,是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922号,下文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以及部分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显然,在这个阶段,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四个“重点区域”的“东数”国家枢纽节点地位就已经“内定”了,其它枢纽节点也自然要选择“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
“指导意见”还要求“节点内部优化网络、能源等配套资源,引导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汇聚联通政府和社会化算力资源,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完善数据流通共性支撑平台,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牵引带动数据加工分析、流通交易、软硬件研发制造等大数据产业生态集聚发展。节点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支持开展全国性算力资源调度,形成全国算力枢纽体系。”
2021年5月,四部委再次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21〕709号,下文简称“实施方案”),正式提出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此时,8大枢纽节点的布局就已经正式确立。
先行先试与适时增加
为何选择这8大地区建设枢纽节点,前文已经提过部分原因,从“实施方案”对各节点的定位也能一窥端倪。
“实施方案”表示,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的节点,重点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满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
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与“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两个主要因素。
来源:《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0)》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国数据产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和湖南。其中除了山东和湖南都已经被囊括进了枢纽节点之中。
“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及要“先行先试”,并“对于国家枢纽节点以外的地区,重点推动面向本地区业务需求的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对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管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服务本地、规模适度的算力服务。加强与邻近国家枢纽节点的网络联通。后续,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增加国家枢纽节点。”
可见,国家枢纽节点还有增加的可能。不过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未来能否加入国家枢纽节点,除了产业环境、资源条件合适外,地理位置也将成为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在邻近的国家枢纽节点覆盖范围之内,那么成为新的枢纽节点的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了。
“东数西算”并非全部
“东数西算”工程的根本,还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系列政策。“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其中对“数网、数纽”两个体系的建设思路为“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形成“数网”体系;加快建立完善云资源接入和一体化调度机制,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形成“数纽”体系。
“东数西算”工程从产业布局角度看,正是对“数网、数纽”两个体系的落实。而在此之外,“指导意见”提及要求“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流通与治理,打造数字供应链,形成“数链”体系;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金融、能源、交通、商贸、工业制造、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科研、空间、生物等领域协同创新,繁荣各行业数据智能应用,形成“数脑”体系。
显然,基于数据流通和行业应用、城市治理的“数链”与“数脑”体系需要在枢纽节点之外有更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新建数据中心也不可能都进入到国家枢纽节点之中。因此,在近年来,各省市也在纷纷出台基于自身数字化需求的产业政策,指导本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
可以预见,我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在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的同时,也会在全国各地建成一批行业数据大脑、城市数据大脑,最终形成由8大枢纽10大集群为全国枢纽节点,各地区各有区域枢纽的“满天星”格局。
Recommend
-
43
西安为什么会被选中。
-
11
开源 Querybook:Pinterest 的大数据协作枢纽 2021 年 4 月 29 日
-
6
国家发改委: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正抓紧编制相关建设方案 • 1 天前 碳链价值AP...
-
7
地处“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这些省市两会如何布局数字产业发展_IDC国内资讯_中国IDC圈 地处“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这些省市两会如何布局数字产业发展 全国一体...
-
11
人邮时评丨8大算力节点为算网一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_IDC国内资讯_中国IDC圈 人邮时评丨8大算力节点为算网一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国一体化布局8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有利于扭转算力资源分布不...
-
10
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开建 规划两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_IDC机房建设_中国IDC圈 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开建 规划两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下一步,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加快推动...
-
2
信通院王青详解“东数西算”八大节点的“使命与义务”-51CTO.COM 信通院王青详解“东数西算”八大节点的“使命与义务” 作者:王禹蓉 2022-03-21 16:04:57 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
-
7
解读长三角枢纽 精析“东数西算”——IDCC2022上海站亮点提前看_IDC国内资讯_中国IDC圈 解读长三角枢纽 精析“东数西算”——IDCC2022上海站亮点提前看 “东数西算...
-
3
IDC圈时评:大定制和新零售,第三方IDC的破局之路_IDC国内资讯_中国IDC圈 IDC圈时评:大定制和新零售,第三方IDC的破局之路 IDC大规模定制化是趋势,技术赋能零售升级是盈利关键 ...
-
4
“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建成中国最大自动驾驶智算中心,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合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