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独家对话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首颗通用GPU芯片将推动算力需求创新|钛度专访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mtpost.com/580493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独家对话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首颗通用GPU芯片将推动算力需求创新|钛度专访

· 2021.10.26

截至目前,壁仞科技总融资额近50亿元人民币。在获得众多产业合作方与投资方青睐的背后,这家明星创企有怎样的一支强大的高管团队?在产品技术和商业化落地方面有哪些差异化打法?壁仞科技究竟是如何全面布局芯片从设计到量产交付的?

独家对话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首颗通用GPU芯片将推动算力需求创新|钛度专访

00:00 18:15

壁仞科技首颗通用GPU芯片示意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壁仞科技首颗通用GPU芯片示意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成立两年,累计融资5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壁仞科技”,在国产高端通用智能芯片产品技术上,迈出了展现硬实力的第一步。

10月上旬,壁仞科技在公司内部举行了交付流片庆祝会,壁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张文在现场正式宣布,公司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正式交付台积电生产。

据悉,该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性能参数直接对标国际顶级的通用GPU芯片产品,是全球单芯片面积及算力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预计将于明年面向市场发布。搭载BR100的通用计算产品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AI)训练和推理、通用运算等众多计算应用场景,可广泛应用于包括智慧城市、公有云、大数据分析、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生命科学、云游戏等领域。

内部庆祝会上,壁仞团队对自家“第一个孩子”——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推进上市表现出坚定的信心与决心。张文表示,壁仞团队在创业之初即有决心对标国际最领先的产品,短时间内从底层架构开始,实现完全原创,从高端芯片从设计到流片再到量产和商业化落地,这正是一家伟大公司应有的创业初心和创业特质。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又被称作显示芯片,是擅长做图像图形相关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进入数字时代,GPU的应用范围已不限于图形渲染,而越来越多地用于到通用计算领域。尤其伴随着AI应用趋火,一批主攻云端通用智能计算的GPGPU创企诞生。而壁仞科技是国内GPGPU创业潮中的独角兽企业。

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壁仞科技融资一轮接着一轮,屡屡刷新全球同行业融资速度及融资规模纪录,每轮十几亿人民币的大手笔融资规模,令不少看客讶异。甚至环顾四周,国内半导体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中,半壁江山都成了壁仞科技的支持方。截至目前,壁仞科技已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额近50亿元人民币。

在获得众多产业合作方与投资方青睐的背后,这家明星创企有怎样的一支强大的高管团队?在产品技术和商业化落地方面有哪些差异化打法?壁仞科技究竟是如何全面布局芯片从设计到量产交付的?

近日,钛媒体App专访了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Allen Lee),这是今年8月李新荣加入壁仞科技后,首次对外接受媒体专访。李新荣对钛媒体App详细讲述从AMD全球副总裁高位加入壁仞科技创业的幕后故事,并分享对芯片技术和产业最新发展的心得体会。

李新荣早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在GPU领域拥有逾30年的丰富经验。他在AMD就职15年,担任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负责AMD大中华区的研发建设和管理工作。期间,李新荣一手构建了规模达数千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团队研发能力从单项目到覆盖“端到端”完整项目流程的重大突破。8月16日,壁仞科技宣布李新荣出任联席CEO,专注组织、管理及产品设计端,这使得壁仞科技的团队实力再升级。

李新荣表示,壁仞这颗芯片对标的,是国际GPU霸主英伟达还在酝酿之中的下一代5nm GPU芯片。他指出,现阶段从产品设计、架构技术上单点突破,壁仞科技对标的是国际一流水平。

对于加入壁仞科技原因,李新荣对钛媒体App表示,为壁仞科技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打造“中国芯”的梦想,和自己内心一直渴望的“从在中国设计、在中国生产,到为中国设计、为中国生产”的理念非常吻合,所以双方走到了一起。

李新荣表示,他在壁仞科技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把公司“中国芯”战略实现落地,聚焦于组织、管理及产品能力建设与重要阶段把控,连“点”成“线”,协助张文总集“线”成“面”,最终实现国产高端“芯片”的大规模产业落地。

对于内部业务组织架构,李新荣表示,组织架构为产品策略服务,这是壁仞科技最核心的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目前壁仞科技的组织架构完全为产品策略服务,形成了“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产品研发周期体系)“,周而复始、不断生长,迭代速度快、效率高。

李新荣强调,壁仞科技目标绝不仅仅是做单颗芯片,而是研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能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发展路径上,壁仞科技首先聚焦云端通用智能计算,逐步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图形渲染等领域赶超现有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端通用智能芯片的重大突破。

对于全球缺芯这一重要背景,壁仞科技表示,供应链上的产能紧张,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缓解。这对所有芯片行业企业都是一样的,他们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李新荣强调,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历史性拐点已经到来。他认为,“大浪淘沙”后,国内通用GPU企业将会快速整合,最终只会剩下2-3家企业。李新荣相信,壁仞科技最终会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内的中坚力量。

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

壁仞科技联席CEO李新荣

以下是钛媒体App与李新荣的专访记录,略经钛媒体App编辑整理:

钛媒体:您为什么要从AMD离职,并加入“壁仞科技”?张文总是如何打动您的?

李新荣:这个问题我分为从AMD离职、加入壁仞科技两部分来回答。

首先是我为什么从AMD离职。其实,我确实是一个不太换工作的人,有点工程师(Engineer)想法。过去30多年工作中,我只服务过三、四家公司。我也从来没找过工作,基本上都是跟着前老板或是公司并购进入新公司的。

加入AMD前,我在ATi(全球知名显示芯片设计厂商)工作多年,2006年AMD和ATi正式合并后,我选择回到上海,帮AMD启动一个全新的、从零开始的中国研发中心。而15年后的今天,AMD中国研发中心达到2500人规模,技术销售完全独立发展。

我的内心是一个想要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持续创新的人,而非选择守成待在“舒适区”,所以,我选择追随内心,离开工作15年的AMD公司。

来到壁仞科技之前,我在AMD中国期间也兼任了一些知名投资公司的专家顾问,包括启明创投等。当我想离开AMD的时候,投资圈的朋友给了我很多建议。最初,我希望自己开设一家新公司。但后来,因为启明投资了壁仞,我结识了张文总,他在高性能智算领域打造“中国芯”的梦想,以及为产业提供国产自主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生态系统的愿景,和我自己内心一直渴望的“从在中国设计、在中国生产,到为中国设计、为中国生产”的理念非常吻合,因此我们走到一起。认可共同的梦想、愿景和事业,是我加入壁仞科技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壁仞科技团队中,有很多人是我在AMD或者行业里的老朋友,有30多年的交情,有足够的信任基础,相互认可专业能力,可以一起并肩奋战。认可人、认可团队,这也是我加入壁仞科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钛媒体:相对而言,AMD是一个“舒适区”,壁仞科技则处于从头开始做第一颗芯片,如今刚进入流片阶段。那么您此时离职到壁仞,这个选择想法是否有点“冒险”?

李新荣:相比平稳、舒适的环境,我更愿意去追求创新和挑战。所以加入壁仞之前,我觉得这家公司非常符合我的内心想法和召唤。

融资、上市、经营是企业发展的三个步骤。包括我和张文总在内,我们希望壁仞科技是一家经营底子很深厚、技术很深厚,用产品说话的公司,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持久的发展。壁仞科技有一流的研发产品团队和很深厚的技术积累,策略上会率先主打“高端通用计算”芯片产品,然后逐步铺开图形渲染GPU等产品线,并且不断快速迭代,追赶上行业头部的三大国际巨头——英伟达、英特尔和AMD(顺序是按市值排列)。

从硬件来说,壁仞科技首款高端通用GPU芯片已交付流片。但我特别想讲的是,除了强大的硬件,软件并行开发,软硬件协同,形成一整套系统级解决方案,对整个行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今年8月,我来到壁仞时,张文总和很多同事已经埋头苦干耕耘了近两年。我在这个时间点进来,能更好地发挥我在业界30多年的经验,发挥我对高端芯片产品以及对产业、市场的理解,同时借助我的管理经验,把壁仞产品研发流程由点及线串起来,最终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我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把壁仞科技“中国芯”战略落地实现,我先由“点”及“线”形成解决方案,协助创始人集“线”成“面”,把国产高端芯片推向市场。当然,壁仞科技不会只有一个产品,张文总的梦想也不仅仅是做一家GPU芯片公司。我们还有更宏大的愿景,打造一家通用智能计算体系公司,确定行业标准、打造产业生态系统,真正定义一款全新产品,创造一个市场。

钛媒体:壁仞科技究竟如何把这些“产品线”推向市场?内部从设计芯片、软件到推向市场的整体业务架构是怎样的?

李新荣:壁仞科技的组织架构是为战略服务的。很幸运的是,我来壁仞科技之后,从董事会、股东到团队都很支持,我主要协助张文总以及创始团队,以服务产品策略为目标开展了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并且形成了“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产品开发周期)的闭环流程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更高效地组织执行,从而以更快速度、更高品质完成产品目标。

具体来说,壁仞科技的整个产品研发周期体系(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包括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快速迭代生长: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ing)、产品定义(Product Definition)、产品研发(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交付(Product Delivery)。

从「市场需求」开始确定「产品定位」,再根据定位明确「产品定义」和「产品策略」,然后进入到「架构设计」,硬件与软件并行研发,之后进行「流片和量产」,最终「产品交付市场」,根据市场反馈,再回到「产品定位」,具体我画一张图来说明:

!1400x787&ext=.jpeg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流程都串起来之后,形成产品与组织力,然后把这些产品交给张文总和市场销售团队,推向市场。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一个环节不行就被卡住了,四个环节形成合力,才能形成周而复始的迭代,快速进化。

同时,联席CEO的设置,保证了我把“中国芯”战略落地实现,创始人全面负责公司的“高举高打”,包括整体战略方向、内外资源整合、组织协调管理等等。我做的工作主要是在组织管理和产品研发重要阶段的把控,这些是我的专长,然后我把这些 “点”连成“线”交给张文总,他集“线”铺排成“面”,形成整体体系和生态,所以我们壁仞团队内部的架构分工是十分清楚的。

钛媒体:壁仞科技正在流片的这款首颗7nm大芯片BR100有何亮点?

李新荣:壁仞科技的第一款通用GPU芯片BR100主打数据中心的高端通用智能计算场景,支持云端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包含非常多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与架构创新,对标的是国际上最新发布的GPU产品,是全球单芯片面积及算力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BR100主要有以下三大亮点:

1、通用性和生态的兼容,兼容当前主流软件生态包括CUDA,并兼顾面向未来AI算法演进的设计,新增很多特性(Feature),使程序能跑得更快、更好;

2、架构创新,具备高算力性能,加入数据流处理单元、近存储计算架构等其他元素,能做到数百数千节点大规模拓展,从而实现集群化大算力;

3、这款芯片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工艺,集成了PCIE Gen5及HBM2e等最新周边IP,在制程和封装方案上都应用了业界最前沿的技术,壁仞第一代产品采用了3D立体堆叠技术等多种技术组合。

此外在软件生态上,壁仞计划要用5到10年去打造生态,和很多高校合作,比如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因为学校是实践生态最好的发源地,让学生们先习惯去用,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发力点。 

钛媒体:此前有行业内自媒体质疑,通用处理器存在碎片化,以及性能折损的事情,甚至很难像GPU规模化使用,您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李新荣:这些观点其实在于如何看待通用GPU的价值。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对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长,通用GPU就是为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而生,所以市场有这个需求,通用GPU规模化落地就一定会实现。比如,国际一流GPU厂商的数据中心产品线的强劲业绩表现,以及股价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芯片的应用场景很重要。数据中心就是通用AI芯片落地的沃土,尤其中国数据中心芯片的需求持续强劲。2018年的时候,美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是中国市场的4倍。但2020年到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速度是美国市场的两倍。因此中国数据中心/云计算市场需求一直在快速扩大,中国还有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市场。所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强劲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壁仞科技推广的基于国产高端芯片的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会快速落地,市场潜力巨大。

钛媒体:既然竞品很明确了,壁仞科技如何超过其他芯片公司?作为后起之秀,您认为壁仞科技的后发优势是什么,怎样去与他们相竞争?

李新荣:现阶段如果从单点的产品定义和架构上来说,壁仞科技会快速比肩国际一流水平。但从公司规模上来说,壁仞科技现在不会与这些企业竞争,因为两家公司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国际上的顶级厂商很多已经做了20年,有的当前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但其实当年这些厂商做起来也是另辟蹊径的。我相信,伟大的公司起来都有一个趋势,一定不是跟随,而是创新。

整个半导体行业,一家独大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一家独大再大也就那么大。但如果百家争鸣的话,可能出来的是三四个英伟达、英特尔、AMD这样的公司,然后在竞争的过程中大家都会快速迭代,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反观历史,一家独大后的科技创新只会变成是“挤牙膏”,这对整个产业、市场和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们壁仞科技对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非常大的信心,也有巨大的市场、场景优势、生态能力和适合于中国的市场策略。再加上中国对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支持,这些都会让壁仞科技的产品脱颖而出。我们相信,以壁仞科技为代表的“中国芯”厂商有朝一日一定会赶超国际一流企业。

我同时也认为,中国通用GPU企业会快速整合,最终行业只会留下2-3家大型企业,我相信,壁仞科技最终会成为“中国芯”的中坚力量。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