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建一个网红农场有多难?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16616.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建一个网红农场有多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孩别怕 (ID:nvhaibiepa),作者:三片,编辑:辣辣,原文标题:《我把摩尔庄园搬入现实,有人抢着出七位数投资 | 正经搞钱 08》,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大家好,我是田静。

工作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早会、周会、月度会、DDL、KPI……无穷尽。

每看一次,都会在心里呐喊:不干了,我要回村种地。

开个农场,侍弄花草,种有机蔬菜,感受大自然绿色和生机,体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快乐。

千万白领梦想的“摩尔庄园式”生活,却是倩倩的日常。

这个成都女孩还真开了个农场种地,自造了一个都市里的桃花源。

倩倩的农场

倩倩的农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开车到市中心需要一小时。

从荒地到现在的“南法农场”,倩倩和她的家人用了两年时间设计、打造。

没请设计师,一切点子都源于倩倩天马行空的大脑。

一堆废弃的砖头,变成了草坪上的小路,曲径通幽,直达花园的小木屋。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木屋旁是竹子搭建的葡萄藤,遮蔽着餐桌、和用来休闲的吊床。

远处的菜园子被围成一个个小盒子的模样,番茄、茄子、南瓜、辣椒、玉米,整齐而有趣。

菜地旁边的花园,月季、郁金香、大丽花、风信子、发财树、散尾葵,种类繁多,让冬天的农场也不至于萧条。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在花园旁,30元的铁锅、19.9元的烤网和三块木头,被DIY成了一个烧烤架。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白日里,铁锅里的柴火劈里啪啦地燃烧,烤网上放着朴实的食物,一缕缕炊烟升腾,背景是满眼脱俗的绿。

夜晚时,烧烤架变身气氛担当,篝火打破黑夜的静谧,目光也随着火焰舞动,让人自在到出神。

每天6点起床第一件事,倩倩总会先绕着农场走一圈,了解自己的土地状态,然后根据状态浇水、施肥、收割,除草、剪花、治理病虫害。

平日里,只要高兴,倩倩就会在草地上摆下张小桌,剪一束花,就可以在暖暖的阳光下喝下午茶。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为了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倩倩也有着独特的经营方式:有些体验项目一天只接待一波客人,并且没预约的拜访不被欢迎。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如果你也来到倩倩的农场,你可以体验农场主的一天,烧烤野炊,下田耕种,剪花插花,想吃什么就自己去地里采。

顺应不同季节,农场有什么,倩倩就给客人呈现什么。

春天,客人和家人在树下野餐;夏天,组织读书聚会,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葡萄架下乘凉;秋天,收集喜欢的种子在大棚里播种希望;冬天,灯和火是农场的主旋律,在闪烁星光的农场里烤肉、篝火晚会。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倩倩也在这为几对特别的新人主办过婚礼,有在成都生活的澳洲夫妇,还有一对特殊的新婚恋人。

他们的故事,也为倩倩的农场赋予了新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有人情温度的小家园。

回农村、开农场

在此之前,倩倩的“打工人生涯”并不顺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剧。

22岁,大学刚毕业,倩倩和男朋友在北京北漂。她学的是酒店管理,用了四年才明白自己不大喜欢,就来到杂志社工作。

在那里,主编把她的文章改了20多个字后,变了署名。维权失败,同事们的孤立和冷嘲热讽,让她满头的秀发在一个月内全部掉光,就这么秃了6年。

2015年两人决定结婚。他们想,在大城市养活一个孩子太难了,又回到成都。

老公还做着他的程序员工作,倩倩怀着自己的小心思不停地折腾。先是做网站编辑,后来开了一个小花店,连着8个月亏损。她肯干肯下功夫,人也乐观真诚,慢慢地竟然把月营业额做到了8万。

一切都不算失意,只是多了些波折,但也正是这份波折,为她回归农村,成为农场主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2019年末,从事花艺行业4年的倩倩,对市场上的花早已审美疲劳,便和朋友合开了一家西餐厅。

为了给西餐厅找一个安全的食材供应地,访遍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场,都没有在成都周边找的合适的供应商。开农场的这颗种子便在她心里悄悄萌芽。

2020年初,倩倩投入58万,租下了10亩荒地,领着一家人回到了成都双流的农村。

85

△图源:倩倩58万成本投入明细

她和回乡的公婆规划农场建设,老公则继续“码农”工作,在农场尚未盈利时,用薪水支撑着倩倩的梦想和一家人的生活。

倩倩当然不止是为了追求田园牧歌,她自然希望赚钱。

只是她也知道,农场不是一个可以很快回本、赚到大钱的生意。

不过好在,从第二年开始,倩倩的农场虽然需要不断投入化肥、种子的原材料,但已经能自负盈亏了。

也就是说,农场的收入已经能平掉当年的投入。

倩倩农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部分:

1. 农业生产的收入

刚开始,倩倩也想像其他家庭农场一样,为游客提供采摘服务,但很难竞争过其他农场。

而且客人种植的农产品本就有不同偏好,对于一个农场主来说,是一个沦为管理难度大、损耗人工严重的鸡肋项目。

因此,倩倩还是把农场的定位为生产型农场,对菜地进行分区规划,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倩倩也跟成都市区的几家西餐厅和花店签了合同,为他们提供农场里刚刚采摘的有机农产品、鲜花和香料。

2. 场地租赁

倩倩是一个优秀的派对组织者。她足够浪漫爱生活,并且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

在她的农场,主办过几场小型婚礼,无数场读书会、家宴、星座讨论趴等等。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此外,农场还将野炊露营露天电影、商业拍摄场地租用等,作为盈利项目之一。

同时,得益于农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由倩倩自己精心搭配设计,不同区域蔬菜、花草、植物符合美学搭配、相得益彰,非常适合私家花园照搬,因此私家花园改造也是支持农场运转的一笔盈利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倩倩一直相信,她的农场一定会赚到钱。

其实自2020年初,就有人先后几次拿着7位数的投资来找倩倩合作。但她都拒绝了,因为怕无法满足投资人的收益需求。

她是想赚钱,但却不渴望大富大贵。

2021年年末,倩倩给朋友看了农场的流水,朋友大吃一惊说,怎么这么少。倩倩自己也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样也可以赚回成本。

这给足了倩倩继续“搞钱”的动力。

2022年初,倩倩准备在农场盈利上再增加一个模式,新增民宿业务,并定价为699/799元一夜。

她还第一次雇用了一位助手,进行民宿的运营和宣传。

理想,还是需要回归现实

在这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时代,倩倩的农场仿佛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驿站,反衬着繁华都市的困扰——

雾霾,令人心累的社交,内卷、加班和996。

很多人在倩倩的小红书下留言,说很羡慕,也很希望能过上这种归园田居的生活。

倩倩却说,农场生活本质还是农业生产,有很多时候并不像我小红书展示的那样光鲜亮丽。

最开始面临的问题就是,从头开始建设农场,需要极高的启动资金。

倩倩说,最开始投入那58万后,她的农场其实看起来跟荒地并没有什么区别。真正运转起来,才发现农业投入比想象要大很多。

比如:单单是一亩地的土壤改良就需要投入10万元。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省下的投入。

不同农作物喜欢的土壤是不一样的,有的改良仅仅是为了实现农作物的存活而已,比如说迷迭香,把它种在酸性土壤里,压根都不会成长。

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就没法农业生产。所以运营农场的第一年,倩倩也不得不卖掉了成都市区的房子,投到租赁的农场,农场才得以继续运营和维持。

倩倩的成功,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

首先,她有农场必备技能基础。

在上大学之前,倩倩在乡下跟着爷爷种菜、卖菜,对于田地里的植物本就不陌生。后来,从事了花艺师、私家花园改造,都和农业有一定的关联。

第二,给力的家人。

和她三观一致的老公卖了房子支持她回归乡村的梦想,超级给力的公婆帮她实现梦想。

85

 △图源:倩倩的小红书

公公是农场的水电工、木工,小到一个柜子、大到房子到搭建,总能把倩倩的天马行空变为现实。

85

△图源:在铺路的倩倩公公

婆婆则是农场的饲养员和外交官,不仅把农作物和小动物们照料的很好,还总能和乡亲邻里、到访的顾客打成一片。

85

△图源:倩倩的婆婆

一家人共同的努力,才有了大家看到的田园生活是如此简单、纯粹、快乐。

倩倩说,她的生活其实很像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

虽然有都市人艳羡的一切田园元素:青山绿水,采菊东篱下。

但也有干旱、洪涝、农作物滞销、牲畜死亡等务农时不可避免的骨感现实。

没有农业知识,就没法收获粮食;耐不住寂寞,就没法在地广人稀的村子里待下去;没有资金投入,就没法机械化生产……

就算收获了,也要面对农产品降价,甚至滞销的危机。

更何况农业要看天吃饭,一场大雨就能让你几个月的心血颗粒无收。

虽然职场中的心累、焦虑感消失了,但农场上有的是干不完的体力活,会成倍地转换成身体上的痛与累。倩倩的手布满伤疤,去年也因用力不当导致腰间盘突出。

但她是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很多困难解决完便忘了。因此,她很少向外诉苦,以至于大家误以为她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神仙日子。

希望也帮你找到生活的本质

家庭农场,并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搞钱方式,回本慢,辛苦,但倩倩坚守的理由很简单:

“种植农业的过程和韵律就最易安抚烦乱的心绪,泥土的温度和气味是最好的良药。”

我想,这或许就像我们从小玩的游戏《摩尔庄园》。

小时候,每个周末,我们可以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暂时把考试,作业、父母的唠叨忘一忘。

长大后,农场依然能治愈大家的生活,因为这里不用内卷,没有ddl,也没有kpi,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己能掌握生活节奏的小鼹鼠。

在充斥着消费的城市之外,农村正慢慢成为了一个实验场,蕴含着人们对于农场生活的无限想象。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不仅仅是江浙沪、大理这些气候适宜、适合种植、休闲的农村有很多人做起了乡村农场。

在长沙甚至东北葫芦岛,也有年轻人回归乡村,租下了一片土地,希望过上精神陶渊明的生活。

85

△图源:小红书

倩倩说,开一个农场并不难,但并不是投了钱、租了一块地、雇用几个工人,就能坚持下去的事。

最重要的事,你要找的你自己开农场的意义。

在这两年农场建设中,倩倩也经常有自己的迷茫,也想过放弃。

沮丧时,她也会怀疑自己日复一日的劳作,除了治愈自己,让生活慢下来,还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意义。

后来,有朋友来倩倩的农场跟她说,在她这里真的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美好,会觉得只要吃饱、一家人在一起,内心就满足了,很有安全感。

倩倩想,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样幸运。但可以来到自己这里,当一天的农场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节奏。

她很期待自己的农场,能为大家提供一段远离钢筋混凝土时光。夏日听蝉鸣,秋日看繁星。

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客人,都能在真实的农场生活里,感受到泥土的质朴和响起,感受自己生命本来的节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孩别怕 (ID:nvhaibiepa),作者:三片,编辑:辣辣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