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7484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不曾想,有一天我每天下班回家后头等大事,居然是守着看某B站UP更新的广告视频。

原因无它,广告视频拍得实在太好笑了。

比如,拍床垫广告,结果拆箱时被弹出来的床垫打脸,留下了经典永流传的一幕:

序列 01_2.gif

又比如,接到汽车广告后,前一秒还坐在车上动情地回顾一路走来的得与失:

“有一天,大家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也会有一天把目光移走,这一切一定会发生。我对这样的未来知情、焦虑、无能为力,只能坐车兜风。”

正当观众奇怪,怎么坐个车还给坐忧伤了,下一秒自己就毫不留情地拆台:

“这样突兀地一段话,只是因为客户希望能在视频里面说一段走心的话,我就塞进去了。”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B站up“摸鱼事务所”视频截图)

这位经常翻车、很会摆烂的up主,B站账号全名为“摸鱼事务所”,目前B站粉丝量已达110.8万,而视频中每期出境的男人则被粉丝们称为“摸老师”。点进其主页可以看到,他最近更新的作品里,有一半以上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广告视频。

但粉丝对其频繁恰饭的行为非但不反感,反而还会催更。不仅如此,还有粉丝主动点名下期想看的广告内容(客户),甚至去私信品牌官博,为其拉广告。属实是粉丝看广告看得快乐,up主恰饭恰得更快乐,双赢。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图片来源:B站)

走搞笑路线逗笑观众的,有。但能像这样把广告做成让人追得上头的系列剧,一期一期看得停不下来,甚至还会重温广告视频的,我想了一下,真的找不出几个。

凭借尽可能敷衍甲方,能不改稿则不改稿的态度,摸老师又获得了“乙方恶霸”的美誉。到现在“乙方恶霸”已经成了摸鱼事务所自成一派的一种广告流派,不少粉丝看广告视频,就为看甲方如何被乙方恶霸花式“折磨”。

看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很自然地将“乙方恶霸”式广告吸引人的点归纳为:新奇反套路的广告形式和笑点密集的视频内容。

但这样的答案显得太笼统,反套路、笑点密集的视频并不少见,为什么“乙方恶霸”能沉淀为一种出圈的风格?

所以不妨再深入一点分析,看看“乙方恶霸”广告具体好在哪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又在哪儿?

一、集齐翻车、摆烂、摸鱼、佛系等要素
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我们可以从人设打造与内容策划两方面来看——

1.乙方身份+躺平人设,年轻人的生活写照

无疑,“乙方恶霸”打破了大众认知中“卑微乙方”的角色设定,成功用身份的反差给大众带来新鲜感,并吸引了大量关注。而且从“卑微”到“恶霸”,也自带逆袭式的戏剧效果。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基础,即“甲方、乙方”本身便是一个受众面很广的话题。无论什么职业,我们都可能会是客户、领导、老板面前的乙方,都可能遇见难以完成的任务、前后矛盾的需求。因此,每个人都对“乙方”这个社会角色深有感触。

前年《脱口秀大会》杨蒙恩“要把甲方当孙子”的段子被各大媒体号疯狂转发;今年B站UP“脆椰椰大王”一个吐槽甲方的视频,累计获得了1409.5w播放量,都能证明大众的共鸣度。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图片来源:B站)

如果说上述两位还只是语言上的巨人,用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技巧,帮千千万万的乙方出了一口恶气。那么摸鱼事务所就是用“实际行动”,圆了乙方们站起来反抗甲方的梦。

虽然是反抗甲方,“恶霸”行径也并非与甲方产生正面冲突,只是采取拖延、敷衍、摆烂的态度,想法设法地将广告脚本蒙混过关。而这又恰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崇尚的生活哲学:生活、工作压力太大,事情难以完成时,不如心安理得地躺平,不挣扎、不焦虑、不为难自己。

所以“乙方恶霸”的人设能这么吃香,是因为其用幽默的方式还原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让大众得以自我代入,产生强烈共鸣,同时又能做大众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可以说,他代表了年轻人,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年轻人,因此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吸引力。

2.尴尬植入VS用心摸鱼,内容优质才是王道

摸鱼事务所有一期牛肉干的广告,把“乙方恶霸”的称号诠释得淋漓尽致。甲方brief里要求视频调性活泼积极,摸老师直接一边骑单车一边进行产品试吃,然后面对镜头露出了一个假笑……这么“敷衍”都能过得了甲方那一关,谁看了不说一句人间理想?

如果是真正的乙方恶霸,不对甲方负责、也不对粉丝负责,那么大可一直延续这个招数。虽然“恶霸”本质常在,但摸鱼事务所每期视频都有编排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走向,不会让人在新鲜感消退后产生审美疲劳。

而比起猝不及防、尴尬植入的硬广,摸鱼事务所反而以看似不作为的态度,用心策划出了更有趣的内容。再加上摸老师惯性躺平、始终佛系的日常人设与广告视频中“乙方恶霸”不作为的行为高度契合,视频才得以具备更多真实感。即使粉丝清楚知道视频是演的,生活没有童话,却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最后让广告成了一个系列主题视频,获得了一批每期必看的粉丝。

二、KOL是乙方恶霸,那品牌是什么?

当然,广告再怎么有趣、有质量,如果最终没有满足甲方宣传产品及品牌的诉求,那快乐终究只是KOL和粉丝的,这场热闹与甲方没太大关系。

那么在保障广告内容质量的前提下,“乙方恶霸”广告能为甲方带来什么?

1.携手品牌一起玩梗、造梗,玩转年轻化

在“乙方恶霸”广告中有两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可以拿出来看看。

第一个是去年与功能饮料品牌尖叫的合作,被网友们称为梦开始的地方。整个广告视频呈现了摸老师从接到广告brief到完成视频的过程:

先是摸鱼、拖延,DDL前好不容易憋出一个脚本,却实在想不出办法将产品卖点融入其中。而最后想到的解决方式竟然是直接加一段“开会”时讨论产品卖点的录像。

这么生硬的植入方式,甲方同意了吗?“你们能看到这段视频,就说明甲方已经同意了。”

一个广告,直接让尖叫变成大众好感度飙升的宽容、大度的甲方。

而尖叫品牌方面也没有止步于此,四个月后又重投了一次广告,与前面形成互文。凭借再来送钱、宽容不变的“善良甲方”形象,深化了大众对品牌的记忆。

第二个案例是今年床垫品牌蓝盒子与摸鱼事务所合作时,由于不给出清晰的产品卖点,反倒把“乙方恶霸”都给难住了。最后成功塑造了“摆烂甲方”的独特品牌形象,用比年轻人更会玩梗的方式获得了大众好感。

2.用偏招宣传产品,搞笑、带货两不误

正所谓玩归玩、闹归闹,别拿广告效果开玩笑。虽然乙方恶霸打广告的方式总是很无厘头、不走寻常路,但其实也能达成可观的转化。

拿免洗喷雾品牌LivingProof举例,当其撞上时常不洗头出镜的摸老师,就能产生令人疯狂心动的带货效果。甚至之后的广告视频中,若摸老师头发格外干净有型,还会有人cue品牌LivingProof的免洗喷雾,很明显已成功将产品卖点打入消费者心智。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图片来源:B站)

而在大众已看腻了花式安利的背景下,摸老师“翻车人设永不倒”的特质,反而起到了“反向背书”的效果。甲方提供的产品,但凡摸老师也能成功使用的,网友们就会产生一种:“看来这个产品是真的很好用”的心态,从而对产品产生信赖与认可。

越看越上头“乙方恶霸”广告,究竟有什么魔力?
(图片来源:B站)

如果上述都是对乙方恶霸广告本身进行拆解,那么分析一圈之后,其实也可以总结出一些适用性更强的广告营销思路——

首先,是改变投放KOL广告时的心态。永远不要低估消费者的学习能力,套路看多了,消费者也就渐渐培养出了鉴广能力。

看到猝不及防的广告,或者嗅到暗广气息,观众就会下意识产生的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不仅很难催生购买行动,甚至会让广告效果适得其反。

所以,如果没办法做到化广告于无形,那么在适当的情境下,不如打广告的套路简单点,以合作、内容共创的形式投放广告,至少不会造成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其次,在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时,可以换位思考。我们常说品牌在做广告时要有共情力,要去理解消费者,但其实反过来也可以思考如何让用户对品牌产生共情。整体来看,好的方法当然是通过概念输出、IP打造让品牌有人情温度,甚至是拟人化。但其实通过一些“小”动作,也能实现让用户对品牌共情。

比如,去年的老乡鸡微博运营人员糊弄工作事件。其官微近几年的微博内容,除了不同格式的“咯咯哒”,就是“下班啦”,如此轻松的工作,让同样身为打工人的网友们,一边笑着转发,一边流下羡慕的泪水。而从营销效果来看,则是让老乡鸡瞬间完成了一次年轻化进程,并获得了年轻人的好感。

最后,其实无论是别生硬植入广告,还是通过“小”动作让用户共情,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在策划广告时先好好问问自己:

这样的广告你想看吗?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