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 优设网 - UISDC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uisdc.com/create-batmobile-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相比于诺兰前传三部曲的「写实感」,扎克·施耐德的这3部 DC 电影似乎排名并没有那么靠前,甚至口碑也没有那么的神,但是在美术风格、视觉设计上,口碑是无可撼动的。在扎导的这三部曲当中,仅蝙蝠侠的载具设计而言,从素质到数量上,并不逊色于诺兰三部曲。

在上一篇当中,我以目前有限的资料梳理了一下《新蝙蝠侠》中的蝙蝠车的诞生历程,这一篇则梳理一下扎导的这辆蝙蝠车的设计过程。

角色应有的厚度

和诺兰蝙蝠侠系列不同,扎克施耐德的这个系列的起点并非是蝙蝠侠,而是超人。对于拥有接近一个世纪故事积淀、多次重启、反复演绎过的角色,通常是复杂的,也理应有厚度的,超人如此,蝙蝠侠也是如此。

扎克施耐德在最初筹备《超人:钢铁之躯》的时候,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琢磨和细化整个氪星文明的特质,从文化、历史、礼仪,一直细化到语言、文字和具体的语法。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他邀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语言学教授 Christine Schreyer ,创造出了这个全新的兼顾视觉美感和可用性的语言,而这个版本的语言的完成度之高令人惊叹。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门语言在整部电影当中很难被注意到,但是它既是超人的魂,也是超人的骨。从视觉上来说,它和这版超人的母星氪星的整个视觉语言是极为贴合的: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种被称为「氪星毁灭主义」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带有骨骼有机质和死亡气息的独特风格,金属和骨骼质的元素融合为一,这种特质和这种氪星文简直是天作之合: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超人胸口的S型 LOGO 上,扎克施耐德 用氪星语的暗纹锈上一句源自于《千面英雄》的话: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本以为发现可憎之物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神;在我们以为会杀死他人的地方,我们杀死了自己;当我们去远方旅行时,我们回归了自己存在的内核;当我们觉得孤身一人时,我们与整个世界同在。——《千面英雄》」

关于《千面英雄》这本书的意义,以及这段话和超人这个角色、经历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这里就不作分析,但是这种远超「人物小传」的细致设计和构建,是扎克施耐德一直以来构建角色底色的重要工作,而这些「底色」最终以种种方式赋予了角色以厚度。所以,在第二部电影,也就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为方便,后面这部电影就简称 BvS 了)中,这种细致的设计方式策略延续了下来。

恐惧所塑造的载具

如果说,「氪星毁灭主义」是扎导版超人的底色,那么蝙蝠车就是他手底下蝙蝠侠外化的形体。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开始筹备电影的时候)我说我们先得需要一辆蝙蝠车,对吧?即使你再傻,先给蝙蝠侠准备一辆蝙蝠车也是有必要的,对吧?这似乎是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在TBS 的采访中,扎克施耐德被问及蝙蝠车时,下意识说出了这句话。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扎导的 DCEU 中,大本所饰演的蝙蝠侠已经显而易见地进入中年,韦恩集团也已然是被他完全掌控的庞大企业,从时间阶段上来说,这明显比起诺兰蝙蝠侠系列的时间要晚得多。这种人生阶段上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气质上更加沉稳老到,他可以极为坦然地面对小闪的疑问说出类似「我的超能力就是超有钱」这样的金句。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相比于《新蝙蝠侠》中的新手蝙蝠侠,大本所饰演的这个角色已经在哥谭和各种普通的、有超能力的罪犯周旋了数十年,这使得他的蝙蝠车在逻辑上,要比诺兰版那个基于军用车辆改造而来的 Tumbler 更为成熟。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诺兰版蝙蝠车 Tumbler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从角色困境上来说,扎导版的蝙蝠侠和诺兰版蝙蝠侠有着根本的不同,后者面对的是哥谭的「普通罪犯」,前者在 BvS 中,假想敌是「人间之神」超人,蝙蝠侠显然不会将自身的命运交由一个「准量产」的载具(Tumbler),而砸钱使用最顶尖的科技来打造一辆出力强劲、足以应对「人间之神」的机械怪物是符合情况、设定以及他性格的合理选择。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蝙蝠侠面对强敌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在 BvS 中以梦境的方式呈现出来,而这暗合《不义联盟》的故事线,使得角色冲突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那种梦魇般的绝望废土气息最后也反映到这辆如同坦克般的蝙蝠车上,它没有有机的线条,也没有试图变得「帅气高级」,而是在连绵的恐惧折磨下,显得颓废、狰狞而暴力,厚重的装甲上顶着固定炮台,它多了以往所有的蝙蝠车都缺乏的厚重感,和掩盖不住的「输出」的欲望。

作为制片人的扎导妻子黛博拉·施耐德,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的采访时说:「我们不希望它看起来干净整洁,这是一辆无关美学、追求实用的坦克,它看起来更加军事化,也饱经风霜。」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源自角色和故事线的设定,最终反馈到了设计上。

回溯经典的构思

终于要说到设计师了。

法国设计师 Patrick Tatopoulos 在扎克施耐德的这部电影制作过程中,举足轻重。他不仅要兼顾设计,还需要监督落地制作相关的部分。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当扎导第一次和 Patrick 探讨蝙蝠车的设计的时候,他反复强调的是「当超人遭遇蝙蝠侠」这种情形,15 分钟之后,俩人走进咖啡馆,而有着概念设计师和生物设计师背景 Patrick 也开始拿起笔开始绘制他构想中的蝙蝠车——风格更加哥特,造型更加经典,甚至具有生物般的升降结构。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同时,诺兰版 Tumbler 所采用的高悬挂系统这一优秀设计,也被 Patrick 所吸收了过来。但是为了区别于前者的「现代感」,Patrick 找来了概念设计师 Ed Natibidad ,在更加古早的蝙蝠侠漫画当中,汲取设计元素,开始将粗糙的概念落地实施为更为细致的设计图。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不同的概念和参考来源,最终在 Ed Natividad 的笔下逐渐源源不断地延展出细节多样风格丰富的概念图: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其中也包含了 Patrick 所喜爱的带有升降机构的版本: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长达半年多时间的概念设计过程中,蝙蝠车的设计构思不断地迭代、筛选,慢慢成型。它的身上既有前辈 Tumbler 的高悬挂系统,也有更为军事化的武器系统,极具攻击力的炮塔在 Patrick 的要求下被直接置于车体的最前端。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打磨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其实还有武器系统更加丧心病狂的版本: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于是,从早年的电影、漫画汲取灵感并打磨修改后的蝙蝠车的造型就这么出来的: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洗不干净」的坐驾

造型确定了,紧接着就是要把这辆车给造出来。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辆车最终被「制造」出来,花了超过5个月时间,主要是靠设计师 Patrick Tatopoulos 和来自洛杉矶 Vehicle FX 的 Dennis McCarthy 来完成的。只是,考虑到实际拍摄过程中不同的需求,这辆车其实是由三辆车「组成」的,第一辆车有着「完整版的内饰」,适合进行车内的静态拍摄,尤其是处理特写: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些内部结构的构思,其实也是基于设计师 Ed Natividad 的概念设计: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另一辆车则更像是精简版的道奇 Ram Duallys,这辆车在片场卯足了劲跑好无问题,不过造型需要通过后期进行重建,电影中很多运动中的场景都是靠这辆「替身蝙蝠车」来完成的。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第三辆车则是三者中「最有价值的蝙蝠车」,它是真正意义上1:1 的蝙蝠车,是真正意义上能开的车,同时在造型细节上也抵达了「传奇级」道具的水准: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你能在他身上感知到时间的流逝……而这也是Zack最为天才的地方,他希望让这辆车看起来足够沧桑——看起来不像是花一个周末能洗出来的样子。」Patrick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是这么描述这辆车的「做旧」效果。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片场(面对这辆车)我唯一被允许做的操作就是让它停靠在一边……我想开着它来完成各种撞击和发射武器的操作(但是从未被允许过),这辆车太贵了。」饰演蝙蝠侠的大本在片场的记录中,哀怨十足地写着这么一行字。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在上面这个经典场景当中,超人需要站在蝙蝠车上与蝙蝠侠对峙,而实际上,当亨利卡维尔所饰演的超人想要站上去的时候,扎导在片场下意识喊道:「停!没有人可以站到那个上面!」此时,亨利卡维尔已经抬腿,周围所有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开始伸手制止,直到他们使用泡沫等材料重新做了填充和覆盖之后,才允许亨利·卡维尔站上去。

但是这辆车不止停留在实体化,它还延伸到了 UI 界面当中,这是数字化世代的蝙蝠侠所独享的福利。

数字化的躯体

BvS 中涉及到大量数字 UI 界面,无论是蝙蝠侠自己的个人电脑所用到的 Bat UI,还是拥有企业的 Lex Luthor 的 Lex OS,也都需要「拥有」足以反映角色气质的设计。而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是曾参与过大量漫威系电影的 Perception 工作室,他们曾经在这些电影里设计出科幻感十足的 UI 和视觉效果,BvS 中这些 UI 界面全是他们搞定的。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种设计的挑战也在于,如何让界面和他们的身份一致。」在 Perception 工作室的页面上,能够看到他们的设计出发点。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由于蝙蝠侠在这个世界观之下,一直是技术最先进的一方,所以我们研究过军用航空电子设备,战斗机的 HUD 等系统的特征,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蝙蝠侠自己蝙蝠车的系统界面。」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些科幻感十足、高度数据化和图形化的界面,将蝙蝠车另外的精致的一面重新呈现了出来,成为了爆炸场面之外,重要的补充,让蝙蝠车这个「角色」更为立体。

接下来是 Tumbler

其实 Patrick Tatopoulos 连同 Ed Natividad 一道,在后续的正义联盟电影中,还设计了更多的载具,比如 Batwing :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比如KnightCrawler:

超人气的蝙蝠战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揭秘背后设计稿!

这些设计更有意思,不过超出了这次的话题范畴。接下来,是诺兰的蝙蝠侠前传中的 Tumbler。

参考来源:

https://www.ednatividad.com/
http://kryptonian.info/news-feed.html/2013/07/22/interview-with-man-of-steel-linguist-christine-schreyer/
https://www.experienceperception.com/batman-v-superman.html
https://screenrant.com/batman-v-superman-snyder-batmobile-design/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atman-v-superman-how-batmobile-was-built-2016-3
https://www.techtimes.com/articles/146307/20160401/designer-patrick-tatopoulos-talks-bringing-the-batman-v-superman-batmobile-to-life.htm
https://www.autoevolution.com/news/heres-how-patrick-tatopoulos-designed-the-batmobile-for-batman-v-superman-dawn-of-justice-98312.html

点赞 28
收藏 2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本文相关话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