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尔登法环》:若心有枷锁,则开放无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07669.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原创2022-03-12 09:01

《艾尔登法环》:若心有枷锁,则开放无门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

作者|空心三角

题图|From Software官网

《恶魔之魂》《黑暗之魂》《血缘诅咒》《只狼:影逝二度》,当宫崎英高的过往作品被提及的时候,大多数游戏玩家内心浮现的第一个字,大概是“死”。以《黑暗之魂 2》为例,截止到去年11月,全球游戏玩家在其中的死亡次数累计已超过5亿次。

2月25日,同样由宫崎英高担纲制作人的《艾尔登法环》正式发售,数百万玩家开始书写新的记录。在未来可能成为又一个里程碑的《艾尔登法环》死亡统计里,本文亦贡献了百八十次。

作为2022年最受期待的游戏,《艾尔登法环》近两周都被各执一词的讨论包围。发售前,海外媒体的抢先评测纷纷给出满分或接近满分;发售后,PC版的优化不尽人意,一度把Steam平台的好评率拉低到褒贬不一。与此同时,在游戏体验方面,“魂”系列的忠实拥趸与新入坑的玩家产生截然不同的适应性差异,评价也走向分歧。

85

毫无疑问,经过多部作品的长年积累,“魂系”游戏已聚拢起足够数量的硬核粉丝。另一方面,《只狼》拿下2019年TGA年度最佳游戏(媒体奖项),《黑暗之魂》获得金摇杆“史上终极游戏奖”(玩家奖项),意味着宫崎英高的游戏美学和哲学受到了媒体和玩家的双重认可。曾经相对小众的“魂系”游戏,开始被更广泛地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艾尔登法环》带着开放世界标签出现在玩家面前。游戏中不乏来自《血缘诅咒》《只狼》的元素,也包含致敬,不过游戏血脉中流淌着的最深刻的东西,还是来自“魂”。

要客观评价《艾尔登法环》很难。宫崎英高称游戏的主线流程大约30小时,大概是出于制作人的自谦,实际上,大部分玩家都不会是推图机器,在开放世界里东走西逛,体验时间应该在一倍以上。至于全结局、全收集的时间,很难准确估计。

从销量、热度来看,《艾尔登法环》获得空前成功。据Steam Spy估算,本作的PC版首周销量已超过1000万份;查看Steam的在线统计结果,游戏发售至今每日的在线人数峰值都接近百万。

当我们只跟随过主线剧情,或者只尝试过一种职业流派的时候,对《艾尔登法环》的观感大抵是不够全面的。与此同时,开放世界的核心体验是自由,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快乐。以此为前提,让我们看看《艾尔登法环》的实际演绎。

快时代的慢热

在宫崎英高社长的个人印记之外,From Software这家游戏公司本身只是中型规模,并不以堆砌技术力见长,《艾尔登法环》的画面精细度也无法与当下最前沿的工业化大制作相比。但以大开大阖的色彩营造沉浸感和史诗感,他们依然做的相当出色。

草色青黄的宁姆格福草原、雾气氤氲的利亚尼耶湖区、红霞漫天的艾奥尼亚沼泽,风雪交加的远古巨人山顶。游走在略带暗黑基调的宏大空间里,不时会让人产生奇幻世界本该如此的感觉。此时,远处的一点微光就是指引玩家前进的路标,通往任务或者收集的方向。

85

《艾尔登法环》的故事来自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协作。乔治·R·R·马丁在粉丝催更《冰与火之歌》第六卷的热切中,接下了《艾尔登法环》项目的世界观架构工作;宫崎英高则一如既往,将自己对“死亡”主题的思考灌注其中。

根据美国杂志《纽约客》的报道,双方的合作方式大致是这样的:宫崎英高首先从可实现角度设置一定的创作边界,然后由马丁老爷子撰写游戏的世界设定、角色设定和历史神话故事,宫崎英高再以此为基础,创作玩家亲身经历的这段剧情,并将马丁笔下诸多充满想象力的存在一一具现化。

从游戏中可以看到,《艾尔登法环》中一些专用名词的官方中译带有明显的日语音译痕迹,这可能跟游戏文本经历了英-日-中的翻译流程有关。如果将游戏语言切换为英文,那么玩家可以在游戏世界的许多地名、人名中察觉些许《冰与火之歌》的味道。

宫崎英高和乔治·马丁过往作品的共通之处,是在宏大架构下谈论冷酷的主题。马丁的冷酷是对角色不留仁慈,尽显残忍,也正是这样,塑造出一个个角色的“血肉感”;而宫崎英高的冷酷则是将玩家抛向挑战秩序的轮回,但故事的尽头,人类往往是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奇幻世界并无新事——正如《冰与火之歌》里,战争不过是权利的游戏,那么在《艾尔登法环》中,信仰也不过是神裔的投机。

85

将叙事碎片化,潜藏进开放世界,处处信息却又处处留白,正是《艾尔登法环》的妙处。玩家可以在角色对话的只言片语、物品说明的字里行间建立对游戏世界的初印象。伟大意志、黄金律法、艾尔登法环、破碎战争勾勒出纷乱历史的脉络,而玩家扮演的褪色者,为何被放逐,又为何返回这块长久不得安宁的狭间之地?

此时此刻,龙族和巨人只剩余晖,古神和半神困于传承,狭间地的未来,由谁而定?

宫崎英高的剧本总是语焉不详,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即便找到不少信息,玩家得到的也只是个梗概,更多的细节和曲折,全靠自己去猜。从阴谋论的角度揣测,也许这些信息本就是春秋笔法,由各种各样的用心写就。

一如“魂学家”对以往“魂系”作品的研究,“环学家”们也开始了各自的考据。宫崎英高对剧情解释无比克制,同时也给予了粉丝较少受限的想象空间。不过《艾尔登法环》的叙事的“症结”也在于此,隐晦过多,对剧情引入难免拖累。

在过往的开放世界游戏中,玩家的终极目标和驱动力通常都是开门见山。比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林克的目标是打败盖侬拯救塞尔达,这是身为英杰骑士的责任;《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亚瑟·摩根的目标是为落难的范德林帮找到一条生路,这是他身为匪帮三巨头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旷野之息》将海拉鲁大陆百年前的沦陷隐藏在主角的回忆和后世人的传闻里,《荒野大镖客:救赎2》将范德林帮的过往穿插在摩根与每一位帮众的交互中。碎片信息逐渐填充进入主线剧情,故事也因此丰满起来。

85

而在《艾尔登法环》的开场中,玩家扮演的褪色者被赋予成为艾尔登之王的使命,但褪色者这个身份含混不清,削弱了第一时间的代入和认同。许多玩家可能需要在一周目结束后,才能对狭间地的历史和现状有所认知,对纠葛不清的人物关系略有头绪,进而反思自己究竟在做以及做了些什么。

慢热,比通常意义上的慢热游戏还慢,可能是《艾尔登法环》在快游戏时代不能更讨喜的原因之一。慢热导致的玩家和角色的疏离,进一步影响了后续的故事体验。除了“环学家”级别,即便对普通的硬核玩家,游戏铺陈也显得太慢了。而许多剧情线上的空白,可能需要DLC才能略有展现。

“魂”与开放世界的相性

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一样,《艾尔登法环》也从开篇就将游戏的终点置于玩家视线的远方。从初生教堂到史东薇尔城,给人一种接近目标的错觉,然后以全图可见的幻影黄金树为地标,方知“望树跑死马”的真意。直到王城流程结束,巨人山顶、破碎之城、米凯拉圣树次序浮现的那一刻,任谁都得承认,本作地图体量之大远超预料,但这也仅仅只是地面之上。

游戏世界的地貌转换相当出色,多有前路断绝却又曲径通幽的密道,亦不乏古遗迹断崖这种人力跨越天堑的设计。箱庭局部结构自不必说,宫崎英高最擅长的元素在游戏的多座城镇中发挥稳定,坐骑和跳跃的加入,让游戏的箱庭设计有了更复式的呈现。如果说箱庭关卡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小而精巧,那宫崎英高绝对是个异类——如果又大又精巧呢?

85

不过很显然,开放世界设计和“魂系”的融合还未够成熟。《艾尔登法环》的多数地貌都有些空旷,有价值的探索要素大都藏在洞窟或者教堂里,除了少数“战灰”和Boss,大地图并没有太多吸引人之处。而隐藏在地下的洞窟、墓地多次套用重复结构,很容易让探索疲劳,最终只为完成任务。

游戏故事的主线引导并不紧凑,但如果能静下心来听NPC的倾诉,闲暇时翻翻道具栏的说明,依然能找到明确的行进方向。可支线流程缺少提示和引导,一条支线往往横跨多个游戏场景、多段游戏时间,很容易错过或者遗忘。不给开放世界地图添加提示可以理解,但玩家至少需要一个记事本一样的工具。

另一方面,《艾尔登法环》的核心战斗体验也和开放世界产生了少许冲突。宫崎英高的过往作品都是线性流程,以战斗难度著称。玩家初见Boss时知己不知彼,且双方的实力强度被线性流程严格控制,这种数值、机制上的压迫在《只狼》中体现地最为明显。玩家需要通过一次次死亡收获经验,然后力求在下一次挑战中发挥到接近完美,整个过程通常被粉丝称为“受苦”。

在如此基调中,战胜实力几乎超越玩家能触及极限的Boss,苦尽甘来的成就感也被扩散到最大,这正是无数玩家对“魂系”游戏怨声载道,却又欲罢不能的原因。

一如宫崎英高在前文提到的采访中说的那样,“死亡不仅仅意味着失败,胜利永远值得追逐。在现实生活中,死亡沉重可怖,但在游戏中,却可以代表更多东西。”

85

只是,当极限试炼被安置在开放世界下,线性约束就不复存在。世界很大,完全可以供角色成长,等到故地重游再次直面强敌时,实力对比可能已经洗牌。当“受苦”不在,成就感亦大打折扣。

从这个层面来说,《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设定、叙事、玩法与开放世界的融合度最高:苏醒的林克只是失忆,但英杰的“本能”依然在血脉里,所以只需要一个锅盖,天下之大尽可去得,逐一觉醒的不是能力,只是记忆。而《艾尔登法环》的“魂系”烙印一定程度上与开放世界相性不和,游戏最精华的部分,或许依然如宫崎英高的其它作品一样,在某一条精心设定的路线里

那么,作为“魂系”游戏的开放世界初试,《艾尔登法环》真如部分评价那样,“开放世界平庸,玩法平衡崩塌”吗?

什么是真的开放?

《艾尔登法环》面世后,游戏机制得到了玩家截然不同的反馈,在同一时间,既难到极致,又易如反掌。

难度主要来自敌对生物的AI设定。高伤害、高灵活,超大范围的技能、快慢结合的进攻,再辅以大型生物对自己身体周围的保护,系统对玩家按键输入的有意读取,可以说《艾尔登法环》让许多玩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意”。曾经酣畅淋漓的见招拆招、鼓励进攻,被畏畏缩缩的反复拉扯、回合往复所取代。

而另一方面,近战和远程,物理系和法术流的作战方式差异,在游戏前中期形成鲜明对比。当肉搏战士满地打滚死去活来的时候,法师却可以利用各种地形和陨石杖肆意逃课。除此之外,新增的骨灰召唤挑战着“魂系”游戏直面敌人的固有配方,早期被开发出的“名刀月影”似乎直接给出了版本答案。

85

于是,一部分玩家开始功利化游戏,按攻略跑图;另一部分玩家一边受苦,一边诟病职业和召唤的平衡。但平心而论,这些机制和数值上的不平衡,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游戏体验——《艾尔登法环》本质上是弱联机的单机游戏,且发售时间尚短,游戏玩法并没有完全释放

那些功利、逃课的方法,对每个玩家是公平的,同样那些困窘、坐牢的体验,对每个玩家等同存在。正如游戏速通领域的Glitch规则,挑战者可以利用游戏的任何漏洞,提升流程速度,《艾尔登法环》提供的多重流派,不过是赋予玩家多元选择的空间,并没有损失什么。

对开放性游戏而言,玩家的行为是一种输入,游戏世界的反馈是一种输出。有人习惯潜行和背刺,有人热衷骑马与砍杀,不同的游玩方式,趣味因人而异。随着对游戏系统的挖掘,战灰与武器Build可能才是《艾尔登法环》最值得玩味的地方,目前人气超高的寒霜踏地和猎犬步法,实际上已经将近战的瓶颈打破。

85

而原汁原味的“魂系”体验依旧存在,只取决于玩家给予自己的约束,在视频和直播平台,已经有不少1级无用之人挑战Boss的实况。游戏的快乐其实很难捉摸,就像看直播时,酣畅淋漓的无伤通关赏心悦目,在某个Boss处死上一天也是别样的演出。总有一些时候,玩家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艾尔登法环》地面上其它玩家写就的信息也是很好的例证。遵循别人,可以有不少捷径,但更多时候,玩家的游戏历程,并不需要和别人有太多关系。

作为宫崎英高筹备多年的力作,许多粉丝认为《艾尔登法环》可能是他通往“神坛”的最后一段天梯。不过,“老贼”面前的天梯可能和他设计过的诸多天梯一样,未必就是坦途。

个人认为,目前显露出的瑕疵并不影响《艾尔登法环》成为足够好的开放世界游戏。当我们环顾开放世界这个概念时,记忆里浮现出的可能是《上古卷轴 5》《巫师 3》《GTA 5》《荒野大镖客:救赎2》《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种种,如今,可能会再加上《艾尔登法环》。而当我们审视其它带着开放世界标签的游戏时,看到的基本还是上述游戏的影子,这就足以证明很多东西。

从私心而言,《艾尔登法环》拿下年度游戏并无不可,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两场Boss战,一如史诗般震撼,一场如诗歌般梦幻。从更进一步的私心而言,《艾尔登法环》错失年度游戏也可以接受,这便意味着下半年,还会有激动人心的作品如期而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