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太空探索的故事
source link: https://jysperm.me/2019/07/space-exploratio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和太空探索的故事
从小我就对太空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特别感兴趣,最近一段时间因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和回收成功,又激起了我对于太空探索的兴趣,今天我想讲一讲我和太空探索的故事以及这件事为何如此让我着迷。
在 2002 年前后(7 岁),我爸送了我两本书 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 和「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版本全是文字、每本几百页左右、共 12 册,我并没有在网络上找到,现在想起来这本书的目标用户也许是家长才对)。我对太空探索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启蒙都来自于这两本书,小时候可以阅读的内容并不多,在之后的近十年中,这两本我起码看了十几遍以上,不过现在其实并不能想起来着两本书上具体讲了什么,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
后来 2005 年(10 岁)的暑假,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后首次 执行任务,我记得那半个月我每天都从新闻和报纸关注事件的动态,还用积木(其实是麻将牌)去模拟我所理解的航天飞机发射过程。那时候每天晚上会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爷爷会给我解答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我当时并不理解太空是怎样的,也不了解飞船是如何工作的。我想搞清楚这些,但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我只能以我所理解的方式去提问,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时候我高中有那么一年多在玩 EVE 这个游戏,其实说起来 EVE 在飞船的操纵上已经十分简化了,游戏背景中的先进科技也绕开了现实中的燃料和光速等限制。但在 EVE 中驾驶飞船给了我对于宇宙的一种直观的认识 —— 星球是如此地大、星球之间的距离是如此地远,其余的空间都是一片虚无,如果没有一个坐标的话,你几乎不可能和别人相遇。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还有 三体 和 星际穿越。三体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看的,因为我小说其实看得并不多,所以这是第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科幻小说;星际穿越则是我刚刚离开学校(18 岁)时看的,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太空背景电影。这两部作品构建了我对于太空的形象化的认识,无论是三体中的黑暗森林设定还是星际穿越中黑洞的视觉呈现,都很好地把握了宇宙的尺度。当时看完星际穿越我发了一条 推文:「看了 Interstellar, 虽然不喜欢结局,但确实是一部非常之优秀的科幻作品。觉得在宇宙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或许其他的技术难关都可以克服,但时间的限制是永远突破不了的。大概人类永远也无法离开地球,因为一旦到宇宙中去,对于人类,时间或是过于短暂,或是无比漫长。」
蛋黄同样对太空探索很感兴趣,近两年我们也看了不少相关的纪录片,我们经常互相拉着对方讲新了解到的关于太空探索有趣的事情:蛋黄讲得比较多的是历史,而我会更关注技术。我们关注最多的具体项目还是阿波罗计划了,毕竟是人类首次登上另外一颗星球,直到目前依然保持着人类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的记录。在做了更多了解之后,我发现其实有非常多的美国公司(尤其是飞机制造商)都参与了阿波罗计划,负责具体的火箭和飞船制造,而 NASA 主要负责的是设计和组织,整个项目也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工程之一了。
提到太空探索的爱好者,就必须要提 Kerbal Space Program(坎巴拉太空计划)这款游戏,基本上在知乎这样的社区只要涉及航天或火箭相关的话题,评论区就一定有人刷坎巴拉的梗。在我入手这个游戏后便很快沉迷无法自发,在游戏中我可以亲手实现之前的文字或视频中见到过无数次的技术:发射入轨、霍曼转移、交会对接、反推着陆、引力弹弓。也对比冲、ΔV 之类的数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再看纪录片的时候就能脑补出其中提到的各种操作了。后面我应该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坎巴拉太空计划这个游戏。
那么为什么我对于太空探索如此着迷呢?首先我还是视它为一种兴趣,是因为去了解这些知识会让我感到高兴和满足,而不是我要用这些知识做一件什么事情。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甚至是计算机,最新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我无法理解的,并不适合作为消遣和兴趣;而美国人登陆了月球、火星发现了液态水、木卫四可能存在生命这些就要好理解得多。这大概是因为作为太空探索的主力 —— NASA 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财政拨款,这要求它必须以一种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向美国的纳税人解释他们的工作,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得到更多的拨款。
接下来的几年也非常值得期待,在太空竞赛、人类登月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修整,接下来十几年人类很有可能会在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比如 SpaceX 的 BFR 和 Starlink,人类重返月球和登上火星以及更多的深空探测计划。
精子写了这么多年博客,收到的优秀评论少之又少,在这个属于 SNS 的时代也并不缺少向作者反馈的渠道。因此如果你希望撰写评论,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并注明文章标题,我会挑选对读者有价值的评论附加到文章末尾。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