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厌倦内卷的互联网人,都去了哪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058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871字)

2022-01-30 厌倦内卷的互联网人,都去了哪里?

来源:猎云网
从“老互联网人”变成“新汽车人”,从中可以对互联网行业的寒潮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窥得一二。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花子健。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2021年,互联网行业急剧变化,裁员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

在脉脉上可以看到,包括百度、爱奇艺、字节跳动、快手、腾讯在内的超过30家互联网企业,裁员成为这些大厂的员工发帖的热门词。不少大厂甚至还出现业务线、业务部门全部裁撤的情况。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称“调研”)显示,有49.9%的受访者所在企业有裁员举措,且有25.1%的受访者曾经在2021年被裁员。同时,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裁员措施。

由于行业整体发展缓慢、裁员潮出现等,有55%的受访者对行业发展失去信心。调研还发现,有25.4%的受访者有转行意愿,另有16.8%的受访者对是否继续留在互联网行业持观望态度。

猎聘的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的低潮的确影响了互联网人的求职意愿和意向。2021年,46.90%的互联网中高端人才愿降薪求职。在有降薪求职意愿的互联网中高端人才年龄分布方面,30岁以上的人占比最多,为60.69%。

与互联网行业收缩相对应的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在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新四化”转型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剧增。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市场渗透率达13.4%,较2020年高出8个百分点。

在行业快速发展之下,2021年新发职位同比增幅最大的五大领域中,与汽车相关的就包括汽车交通、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生产制造三个领域。猎聘发布的数据显示,汽车交通新发职位的同比增幅最高,达到58.88%。

而在汽车交通领域,尤以新能源汽车对人才的需求最大。猎聘数据显示,在新发职位方面,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以134.74%的同比增幅领先汽车交通领域, 招聘平均年薪为24.57万,薪资涨幅为24.57%。

在脉脉交流圈中,有一些从互联网跳槽到汽车行业的“老互联网人”。新浪科技通过采访发现,促使他们离开互联网行业的原因,有诸如内卷、用户增长遇到天花板、发展红利消退,也有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推动他们成为“新汽车人”的,则有生活工作更加平衡、处于风口等原因。

下面,是一些从“老互联网人”变成“新汽车人”的求职者的故事,从中可以对互联网行业的寒潮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窥得一二。

姓名:王煜城

职位:原为字节跳动3D视觉专家,现为小鹏汽车3D视觉负责人

我曾在海外工作,但职场天花板低,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回国。之后就职过2个国内大互联网公司,负责视觉算法。

从互联网到汽车企业,变化有一些,一方面是在互联网公司本质上是螺丝钉,只需要关心生产链上的一个小模块。而车企的自动驾驶,生产链条更长,咬合更紧,需要对上下游有更多的关注和沟通。另一方面是工作时间上,比起互联网公司的弹性工作制,车企的工作时间更加规律和严谨。

因为我曾经在创业公司工作,所以能够较快适应车企的工作节奏,但有其他朋友还是存在一些适应问题。在互联网大厂,只需要在自己负责的模块内把功能打磨好,做好汇报就可以了。但是在车企的话,每家车企都是处于从0到1的阶段,构建L级别的自动驾驶,所以需要建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当前,小鹏汽车首发了激光雷达量产方案,我们能充分理解公司采用的融合方案,不只是单纯做视觉,还要同时关注多模态信息,视觉和和点云一起做。不少中国车企,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做自动驾驶的时候,也陆续公布了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感知融合的方案。

来到小鹏汽车8个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21年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我坐在车上是真实感受到自己及团队写的代码在车上跑起来了,那种感觉不像是在互联网公司里,自己写的代码,不知道在哪里运行,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起到作用。

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季度,小鹏P5推送的XPILOT 3.5将能够支持小鹏车主在城市内使用智能驾驶功能。不过这对我们来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需要更加投入保证车主的安全。

展望未来,在智能汽车时代,汽车的算力会逐步提高,拥有越来越强的自动驾驶能力。对我们来说,最令人激动的无疑是自监督学习的逐步落地,一方面,小鹏汽车自建了国内车企中最大规模的数据标注团队。另一方面,自监督学习能够加快车辆对于长尾数据的自学习能力,吃透数据,改变数据要单纯依靠人工标注的局面,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姓名:Adam

职位:原为旷视HR,现为理想汽车HR

我的职业路径,是从乙方到甲方,曾经在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从事HR工作,2021年4月跳槽到新能源汽车行业。

因为是在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作为一名负责招聘的HR,招人的时候,在技术考察之外更看重的是候选人的抗压能力、能否频繁加班,因为技术团队有很多高强度的项目开发、产品迭代。

在车企,我们招聘的时候更看重候选人本身的专业技能上,相对来说,理想汽车还不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内卷。招聘过程中,我们还会和候选人强调,理想汽车不提倡无意义的加班,更多强调要在有限时间里高效完成工作,能够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有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时间。

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现象是,以前是我们找人,现在是人主动找来。很多之前还在考虑大厂机会的候选人,现在反而倒回来问理想汽车是否还在招聘。

2021年初,我决定换工作的时候,也有两个考虑:要不要继续留在互联网内卷,或者是换一个新兴行业。2021年7月这样,对互联网人来说,已经意识到客观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太大,所以不少互联网人愿意看看别的行业。

除此以外,互联网过于内卷,导致不少人都愿意看互联网行业之外的工作机会。如果互联网人想要跨界找工作,以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比较好,“顺势而为”。这对于目前很多互联网人,或者刚离开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借鉴的。这个“势”体现的就是找工作,不仅要看大的市场环境,还要看国家的政策走向。

对很多候选人来说,找工作、换工作应该关注以下几点:薪资水平、个人发展以及企业、赛道给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团队氛围、创始人风格等,以上因素满足一半,才有跳槽的意义。我也建议职场人,要做好未来三年、五年的职业规划。

姓名:Anonymous

职位:原为美团UI设计师,现为某车企App UI设计师

我从互联网企业来到车企,算是个机遇。我离职后有别的机会,但某个下午来到某车企聊完之后,感觉比较投缘,也产生了归属感,再加上自己喜欢汽车,单位离家也近,就决定来了。

这个转变对我来说其实不算大,因为我在互联网企业,还是在车企,做的都是App的UI设计。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在作息时间上,在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晚起加熬夜,但来到车企之后上班时间变早了,导致我很久才适应改变已经习惯了六七年的作息。当然,现在我很习惯了,生活变得规律后感觉也更好了。

还有一个细微的变化是在工作内容上,虽然都是做UI设计,设计思维没有太大的改变,但用户人群产生了变化。对的不同的App采用的设计方式和判断都不同,比如,我在车企做App的设计,还需要了解售前、售后等流程,才能保证App是可以解决车主的问题的。

如果让我回过头去看互联网行业,可能我看到的不是年龄的焦虑,也不是内卷,而是快速迭代、风口。2020年的时候,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的时候,线上学习需求爆发式增长,我当时还在一家在线教育企业,居家办公期间每天都在聊新需求,做新需求,后来看到街上满大街的在线教育的广告,还是有那么一点成就感。

作为一个新的“汽车人”,也是作为一名新能源汽车准车主,我其实对里程、充电都有点焦虑,因为目前就算是在北京,郊区的充电资源也不算特别乐观。所以,我还是更期待能够更快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让越来越多人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操控、便利、省钱。

姓名:李云峰

职位:原为58同城产品运营,现为长城汽车总监

10年前,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当时智能手机还没大规模普及,还处于塞班和诺基亚的时代。

现在的造车就正如那个时代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处在变革的早期,这对于我的职业转型来说,也是一个风口。

这两三年,互联网行业最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35岁焦虑”,恰好我今年刚35岁,其实焦虑是真的有。我看来,目前的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红利消退期了。我之前所在的团队变化很大,业务接近了天花板,尝试了一些产品创新但于事无补,起色不大。

不过我来到汽车行业,不是因为裁员。一方面来说,很多车企都非常看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方法论和互联网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传统车企推动互联网的一些理念和思维方案落地比较有挑战,但很多车企的确都在挖互联网方面的人才。我选择了一家传统车企,主要是看重传统车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生产实践,能够参与到其实现新零售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来说,来到汽车行业,是因为我对中国制造非常有信心,我相信在未来10年、20年时间里,大街上跑的一定都是更多的自主品牌的汽车,我对此很有信心。能够亲身经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机会难得。

姓名:吕秋杰

职位:原为自如HRBP,现为汽车行业猎头

2021年,我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HRBP(业务人力资源合作伙伴)跳槽到了一家猎头公司,主要是服务于汽车企业。

其实这对我来说变化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角色认知和价值输出上,从HRBP到猎头,变化就是从甲方到乙方,从对内到对外,从接受稳定到拥抱变化。

我们常说的BP(Business Partner)存在于组织内部,同业务负责人搭班子、稳团队、促人效、宣文化,更多是对于企业内部活动的关注,而对于企业以外、行业以内的动态,往往略有滞后,或表现得不太敏感。

猎头和人力资源中的招聘模块联系更密切,并不需要精准了解到组织内每一个体,更多的是对行业中的企业做出分析、归纳、总结,从人才交付或行业资讯的角度提供服务与方案。“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背后的人”“人力资本几何”等等,这些围绕人的问题成为了猎头角色的重心。

不管是HRBP还是猎头,其实都比较忙碌,只是这种忙碌不一样。HRBP忙于组织内,猎头忙于组织外,一个维稳,一个求变。HRBP忙碌的时间相对杂乱,需要根据事务的变化而变化。猎头的时间相当弹性,根据人才活动的规律,在某些时间点格外投入。

当前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35岁焦虑”,这不是个新鲜话题。但我的观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失去了年轻带来的奋斗激情,但获得了知识的沉淀、技能的打磨、心智的成熟,以此而成的能力是我们的资本。

不管哪个行业,都有起有落,因为行业的价值一定会在某个点达到增长的高峰,随后趋于平稳。但互联网的价值不一定在于互联网本身,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下,传统车企的“新四化”转型和造车新势力带来了汽车行业的又一次变革,这种变化吸引许多互联网人加入到造车的队伍里。

车企抢人,于是像我这样的猎头也会跟着转型,部分过去从事互联网、地产行业的猎头投入到汽车行业。他们需要找的人才,通常也正是那些35岁的,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感到焦虑的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