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北雪南移,不下雪的广东为何掀起冰雪热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icai.com/news/10130593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 6c1da886822c67822bcf3679d04369fa.jpg
    聚焦冬奥会

北雪南移,不下雪的广东为何掀起冰雪热

第一财经 8小时前 听新闻

作者:何乐舒    责编:黄宾

调查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效果显著。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32.43%,参与人数为1.86亿人;南方地区参与率为19.19%,参与人数为1.61亿人。

广东也在掀起“冰雪热”。

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广东,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之间,终年无冰无雪。

1989年,广东在麓湖有了第一家真冰场。近年来,在国家“南展西扩东进”“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战略下,全国掀起一股冰雪“热”,天然冰雪资源的稀缺反而更加激发起南方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目前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推广普及,广东冰雪运动都已站上一个新台阶。

27日,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正式公布,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广东运动员合计有17人参赛。广东体育局局长王禹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冬奥见人目标基本实现。

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共有室内冰雪场馆20家左右,场馆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目前全省共有冰雪项目专业教练8名、业余教练6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约50名,冰雪项目裁判员约70名。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主任吴延年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东南沿海发达的区域之一,科技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北冰南迁”,出现了越来越多体育文旅项目,以满足南方人的消费需求。

广东掀起“冰雪热”

“我们接待过一位广州阿伯,他说在广州生活了60多年,这辈子从来没见过雪。来到广州融创世界,第一次见到真雪,阿伯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和这位阿伯一样,很多广州人在这里与冰雪运动结缘,还给广州融创雪世界取了一个非常亲切的绰号——广州大冰箱。”

26日,在南国花城迎冬奥·首届湾区冰雪文化节体育故事分享会上,广州融创文旅城副总经理高锐分享了上述小故事,并透露了一个数字:自2019年6月开业以来,广州融创雪世界接待游客总量已达到近200万人次。

吴延年分析,由于气候等因素,南方人更易于进行体育运动,但是此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广东体育运动“夏强冬弱”,缺雪导致南方民众无法参与冰雪运动,尤其是一些滑雪爱好者,只能选择去北方或者出国滑雪。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一些企业就抓住这种消费需求,其中,以广州融创雪世界为代表的冰雪项目在南方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广州融创雪世界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是华南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设置了滑雪区与冰雪游乐区两大区域。广州融创雪世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透露,2021年广州融创雪世界游客接待量同比2020年增长约30%。今年以来,节假日客流量屡创新高,最高单日超过7500人次。

上述负责人表示,广州融创雪世界的消费者中滑雪以19-40岁年龄段的青年中年客群为主,男女性别比例大体上趋于持平状态。娱雪消费者以家庭亲子客群(即26-40岁年龄段携儿童) 为主。从消费群体看,滑雪消费呈现出全龄化的趋势,不仅仅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学习滑雪中,中老年人学习滑雪群体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a493fe10f621eecb5d6777822e5fab7e.jpg

广州融创雪世界。图片来源:广州融创乐园官网。

12日,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下称《统计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效果显著。分南北方看,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32.43%,参与人数为1.86亿人;南方地区参与率为19.19%,参与人数为1.61亿人。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南方掀起的“冰雪热”与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国家先后制定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等专项政策,目的在于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并希望通过增加冰雪体育场馆数量和冰雪赛事活动数量提高冰雪产业总规模。

地方层面,浙江、广东、湖南、云南等南方省份也提出了冰雪产业发展目标,主要涉及冰雪产业发展重点、冰雪场馆建设以及冰雪品牌赛事等。

“在政策的驱动之下,南方冰雪运动的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现象,尤其是东南地区。”亚洲数据集团副总裁、爱奇体育副总裁张莉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供给方面,冰雪资源稀缺的南方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了资本的注意,很实在的体现就是场馆的建设,东南沿海地区比如广东、浙江,建起了越来越多的室内滑雪场。需求方面,南方民众的消费意愿很强,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反差因素——很多南方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见过雪,雪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卖点,此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购买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线上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显示,北上广深是冰雪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一、二线客源占比86%,他们的喜好影响着整个冰雪旅游市场的风向。2021~2022冰雪季冰雪旅游客源城市TOP10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天津。由此可见,冰雪旅游对冰雪资源稀缺的南方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冬奥以后:会更往上走

《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分南北方看,30.59%的南方受访群众参与过室内冰雪运动,比北方地区高12.93个百分点。

吴延年认为,虽然深圳、广州等城市的一些商业综合体里也有滑冰项目,但是规模更大、相对更专业的滑雪场可能是南方冰雪运动发展的一个更大的趋势,也更能满足南方消费者希望在家门口参与冰雪运动的需求。随着企业和资本的介入,南方城市也在向校园推广冰雪运动,同时,随着场地设施条件的改善,南方城市也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冰雪运动员和一批冰雪运动爱好者,这方面未来可期。

广州融创雪世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冰雪运动场馆建成运营,后冬奥时代将面临一个较为激烈的竞争状态。企业要在品牌、内容、服务与管理上做整体性提升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目前国内滑雪渗透率仅为1%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我们相信,国内滑雪产业仍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例如,在培养滑雪爱好者、增加滑雪渗透率方面,广州融创雪世界依托融创文旅集团以及融创滑雪学校的集团化优势,现已发展具有成熟的滑雪教学体系,持续培养壮大滑雪爱好者群体。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滑雪俱乐部、冰雪运动产业发展论坛等赛事活动和会员权益方面提升用户粘性。

谈及南方冰雪经济的发展,吴延年认为,一方面,南方这么大的消费群体,却只有一两个滑雪场,总体还是很难完全满足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选择室内滑雪场的大多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消费者,但随着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可能会更多选择自然雪场。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室内滑雪场的优势不够明显,如果要符合高级爱好者的需求,还需要通过科技的手段进行升级改造。

张莉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滑雪爱好者,她向第一财经表示:“平时和冰雪圈里的人交流时发现,尽管是在疫情之下,大家对南方的冰雪发展仍信心十足,而且也都觉得未来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后冬奥时代,广东的“冰雪热”如何延续?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2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冬奥会以后,大家都比较关心广东冰雪运动未来的走向,其实冰雪项目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过去受条件限制,大家接触不到,现在广东经济发展了,人们有这个需求,我们也会以人民需求为中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建设冰场和雪场,满足大家的锻炼需求以及生活中接触冰雪的需求。我们地处南方,缺冰少雪,不可能像东北那样开展得那么广泛,但未来应该说会比现在更往上走,发展更全面一些,更多样性一些。”

张莉表示,冰雪产业链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冰雪运动本身,另一部分是冰雪运动跨界融合的产业。针对冰雪运动本身,则分为硬件和软件,前者包括场馆、大型装备(造雪机、缆车等)和个人装备,后者包括赛事运营、冰雪营销等。

“冰雪产业链得以延展开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跨界融合这一部分。”张莉表示,首先是冰雪+旅游,《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这其中涉及到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包括新建的雪场、冰雪的主题乐园等。

其次则是冰雪+培训,张莉认为这块的跨界融合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体量,现在有很多以冰雪为主题的夏令营和冬令营,很多地方也建起了冰雪特色学校,其中涉及对冰雪人才的需求,比如教练、场馆管理人员等。最后是冰雪+科技,从2021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的参展情况来看,一是体现在雪服等装备类的高新材料应用上,二是AR、VR等人工智能的运用,三是制冰、制雪技术。除此之外,冰雪的跨界融合未来还可以有很多延展。

“随着冬奥的即将开幕和举行,中国的冰雪热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吴延年说,冰雪产业链相关企业要抓住热点时期,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去做设计研发,真正地形成品牌效应,把消费者暂时的热情培养成一种爱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持续带动消费。以冰雪制造业为例,相关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未来会存在很大市场。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