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年DPI过1—揭秘澳银资本天使投资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11217-36618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4年DPI过1—揭秘澳银资本天使投资

澳银资本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使投、管体系。

12月7日,深圳天使母基金发布了年度榜单,澳银资本管理的基金深圳澳银天使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再获表彰。 

深圳天使母基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天使类政府引导基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经完成了19批次的出资,设立子基金60多只,合作的GP聚集了全国范围内的一批头部机构,包括深创投、澳银资本、基石资本、英诺天使、天图资本、真格基金、华润资本、联想创投、华盖资本、梅花创投等。

在深圳天使母基金的层面,一直都重視和实质性地帮助初创企业的发展,无论是资金上的扶持,还是业务上的资源赋能。澳银的被投项目中,深圳天使母基金不仅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给予了帮助,也有在创业辅导,技术突破和上下游对接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

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副董事长欧光耀向投中网表示,深圳天使母基金的评选和表彰对澳银天使是有标志性意义的,说明天使母基金对澳银投资和退出效率的认可。澳银资本的这只天使基金设立三年,实际运作下来与当初设定的目标基本接近,这是澳银资本的优势。

图片

澳银资本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天使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之一。早在2013年,澳银资本在北京设立了北京华澳龙沣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开始了系统性的天使投资。而后澳银资本设立了澳银新程以及澳银成长两支基金,逐步地训练和总结在天使投资上的感知与经验。2018年,澳银资本又设立深圳澳银天使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天使投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今,澳银资本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使投、管体系。

 四年返本,天使基金的DPI战绩

时间拉回到2013年,当时的国内创投市场还沉浸在Pre-IPO模式当中。但随着注册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先知先觉的澳银资本开始思考转型的问题。

欧光耀表示,澳银资本当时的判断是,随着注册制的放开,Pre-IPO的套利空间会越来越小。并且,过往的Pre-IPO实际上也很难出现外界想象的数十倍、上百倍的回报,1倍、2倍的回报已经算是不错。 

“所以我们认为,越往早期走项目的成长性更高,才能真正享受到企业成长最快的那一段红利。后端项目的收益是看得到的,想象空间不会很大,也不能发挥我们的专业能力。”欧光耀总结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澳银资本第一只定位天使投资的基金北京华澳龙沣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龙沣基金)募集成立了。如今这只基金已经完成了100%的退出,已经完成清算注销。基金的IRR超过30%,它交出的业绩答卷基本达到了澳银资本最初的预期。 

华澳龙沣基金一共投资了8个项目,其中6个是天使项目,天使投资的定位十分明确。在这一前提下,龙沣基金在2017年就把DPI做过了1,距离基金设立不过4年时间。2018年之前中国创投市场退出难,早期基金的DPI尤其难看,DPI做过1的基金是并不多见,龙沣基金可以说是市场佼佼者。 

现在复盘,龙沣基金至少做对了两件关键的大事,这两点日后也塑造了澳银资本做天使投资的底层理念。

第一件事是逆周期投资。龙沣基金成立于2013年,正式开展投资是在2014年。当时的资本市场正处在周期的顶点,股票市场的牛市如火如荼,一级市场上则“双创”正热,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令人回想起当年的“全民PE”。在这种情况下,澳银资本选择了按兵不动。

欧光耀回忆道:“2013年到2014年,TMT实在太火了,我们差不多有两年时间基本上没有动,真正开始投资是2014年底到2015年。”

逆周期投资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起来无疑极为考验定力,LP也会过来问为什么基金投资没有进度。坚守过最疯狂的一段时间之后,2015年之后一级市场第一次出现“资本寒冬”,龙沣基金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就集中完成了投资。2016年市场回暖,基金则开始退出,节奏踩的都恰在点上。 

第二个关键是“隔轮退”的策略得到了坚决的执行。所谓“隔轮退”,是指对天使期的投资来说,在后续的第二轮或第三轮融资时即可选择退出,完成资金的循环。龙沣基金在2016年就有部分项目退出,该年即实现了返本。其中退出最快的一个项目,投资期只有9个月。

当然,好业绩归根结底源自投出了好项目,龙沣基金的命中率相当高,投出了一批如今已成长为明星公司的项目。例如最近官宣了4亿元C轮融资的潮玩品牌52TOYS乐自天成,华澳龙沣基金当年投资的时候总估值不过8000万。还有目前正在接受IPO辅导的锦瑞生物,龙沣基金在它还在亏损的时候就投资了它,估值不过2亿元。

 坚持投早,助力前沿科技创新

有了龙沣基金的经验,2018年深圳天使母基金成立后,澳银资本很快就申报成立了深圳澳银天使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澳银天使基金)。

作为全国最大的天使类政府引导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不仅出资能力强,在政策上也有诸多突破,让利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堪称最优,因此对投资机构的吸引力非常大。但是,另一方面,这笔钱却并不是所有投资机构都敢拿。不止一家头部机构的合伙人曾向投中网表示,看过深圳天使母基金的要求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申报。他们最大的顾虑是,深圳天使母基金在“投早、投小”方面的要求,例如对被投项目成立年限的限制过于严格了。 

在澳银资本看来这并不是问题,深圳天使母基金的标准与华澳龙沣基金的投资标准是匹配的。从成长期投资到天使投资,澳银资本已经完成了思维的切换。这其中的一大难点是对投资风险的认知。对成长期投资而言,一个项目的技术、市场和团队三要素不能有短板,但天使期项目却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缺失。欧光耀表示,对于早期、前沿的初创项目,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值得做一些布局。这就要求投资机构对产业有更敏锐的感知或嗅觉。 

目前,深圳澳银天使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已经投出去19个项目,与龙沣基金相比在赛道上更加聚焦,主要专注在创新医疗器械,新兴生物技术以及先进制造上,典型投资案例有世格赛思、诺尔医疗、沃德生命、中晟全肽、揽月机电、中派科技等。这当中有一些项目非常前沿,欧光耀称之为“小白鼠”。它们的技术风险还很大,要挑战国际先进公司的难度非常大,国产替代究竟能不能完成也不确定,欧光耀坦言投资“有可能打了水漂”。但澳银资本依然要坚持布局一些这种项目,如果长期坚持下来,它们未来很有可能会是最头部的明星公司。

在退出上,澳银资本升级了龙沣基金的“隔轮退”,正式提出了“结构化退出”的理念。欧光耀解释道:“一方面,只要项目达到了投资时制定的指标,又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退出。但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一定比例项目的长期坚守,这个比例可以控制在总数的20%左右。” 

与此同时,龙沣基金创下的四年返本的记录,也将是澳银天使基金运营的目标,对DPI的重视和坚持是澳银资本一以贯之的。 

这种坚持在内部其实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有投资经理提出,项目明明发展势头还很好,为什么要早早就退出?但欧光耀认为:“项目发展好,才有别的机构愿意接盘,我们才能干净利落的退出。如果别人都没有收益了,谁会接你的股份呢?” 

有LP评价澳银资本的这一特点是“不贪”,澳银资本扎根股权投资十八年,坚持稳健投资、坚守投资纪律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 

细究下去,结构化退出对所有参与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安排。首先,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无论是天使投资机构、VC还是PE,它们各有所长,都可以拿到合理的投资回报;第二,对于项目方来说,如果老股东都不愿意退出,每次引进新投资方就必须稀释大量股份,也不利于创始团队的股权集中;第三,对于政府引导基金这样的LP来说,结构化退出有利于快速回收资金,形成出资的循环,进一步放大资金使用效率。对政府引导基金来说,周转效率可能比回报倍数更加重要。

 竞争激烈的天使投资

随着股权投资时代的到来,一级市场的内卷现象难以避免,近两年来,天使投资的竞争也分外激烈。欧光耀表示,生物医药赛道没被冷过,热门项目估值持续攀高。

内卷带来的一个不好的趋势是,原本应该强调独立决策的投资机构们,在膨胀的估值面前如履薄冰,越来越倾向于抱团取暖、扎堆投资。有的创业公司被资本把估值抬的非常高,被架在了半空,一旦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又会遭到市场的集中踩踏,令人惋惜。 

欧光耀坦言:“很多投资机构都强调独立分析和独立决策,但是在真实决策过程中往往还是受其它机构很大的影响。一个项目原本拿到10个TS,结果只要有1家撤了,其他9家也都不投了。这种事情让人很难理解。”在欧光耀看来,这并不利于一个良性创投生态的形成。一个运转良好的一级市场,应该是每个机构要在对应的阶段、对应的行业做得很深很细,做的各有特色。 

这就回到了结构化退出的问题。澳银资本之所以能够把天使投资的DPI做到那么高的水平,首要原因是对结构化退出的坚持。欧光耀以创新药项目为例,天使投资的目标是支持它把产品做到临床阶段,有了临床数据之后,又会有更匹配的后期投资者进入。如果投资机构都挤在某一个阶段,所有人的风险都会被放大,也不利于项目的平稳发展。

欧光耀又一次用甘蔗作比:“早期机构吃相对根部的一截,PE就吃中间那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产业资本,可以在它出了成果之后,吃最上面的产业化那一部分。我们有没有可能形成这种接力?”就目前的市场现状而言,大家在一窝蜂的往早期走,机构之间的接力或协同还远远没有形成。 

而这种理想局面要想真正形成,欧光耀坦言还需要时间和周期让大家形成共识。在此之前,市场上的每一个投资机构应该保持定力,将天使投资做实,避免陷入虚假繁荣。(文/陶辉东,来源/投中网)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