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久逢甘霖!资本还在力挺生鲜电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50073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沉寂许久的生鲜电商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公开信息显示,近日,朴朴超市获得了由IDG资本投资的战略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

ab28a-8fa51c76-eb7a-4420-bd91-e97fdd3d1f6e.png

作为曾经的热门风口,生鲜电商的融资自然屡见不鲜,但热度降温后,行业经历了残酷的大洗牌,并不是每个玩家都玩得起这场拼财力、拼人力、拼技术的“鱿鱼游戏”,剩下的入局者显然还在寻求破局之道。

1

资本来掘金

生鲜电商也是典型的乘风而上的产物。

受到新消费的驱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在逐步养成,尤其在疫情的渗透下加速发展,足不出户在手机上点点就可以便利日常生活,红利自然来了。

接下来的发展轨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来赛道掘金的人越来越多,风口显现,预计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5万亿元,增至2025年的6.8万亿元。

b3aea-630ea106-7b31-426b-85e7-a8a193789ccd.png

看到蓝海,资本心动了,于是,大家都来分蛋糕了。

朴朴超市便是其中的一个玩家,创立于2016年,聚焦打造移动端30分钟即时配送一站式购物平台。发家于福建,后期在华南布局,目前在福州、厦门、深圳、广州(含佛山)、武汉、成都6座城市设有前置仓。

a15ec-9c10aeed-1ede-4bae-b917-6cbf1cf9d9a4.png

图片来源:网络

和多数入局者一样,朴朴超市采取的也是前置仓模式,即在消费者所在地1-3公里内建立前置货仓,主打生鲜,也在兼顾全品类,不设线下门店,只是在线上运营,用户通过手机APP下单,承诺1.5公里范围内由专属配送员30分钟内配送到家。

64823-8da052fb-c207-4f90-8ee9-e435bd876ad2.png

图片来源:萝卜投研

要知道消费者向来喜欢按时甚至更快收到下单的产品,30分钟内配送到家算是朴朴超市的主要卖点,再加上新人注册的大礼包,产品有优惠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用户心智,随着用户数量、用户使用频次、销售额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资本闻风而动,开始加码。

15b94-a529b0bf-cc30-4463-8de1-b73ae8f09fc2.png

图片来源:网络

5719d-0ffeb252-1aeb-4c2c-a3c7-48b23a6a74ec.png

有了资本的撑腰,生鲜电商们的底气足了起来,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拼价格,拼速度,烧钱抢份额,加速了扩张动作,但成效显然不佳。

2

泡沫避无可避

你会发现,这一赛道也逃不过以往风口由盛及衰的发展规律。

烧钱,最后烧掉了自己的案例比比皆是。资金链断裂、裁员、关门大吉....最后一地鸡毛,一些光顾着和头部竞争的公司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消耗自己的未来。

69e98-0cff34b5-21bd-472d-acde-1e8b5bd10aff.png

毫无疑问,光靠烧钱换增长空间终究是饮鸩止渴,毕竟生鲜电商的主要模式并不允许它们这么做。

我们都知道前置仓模式属于重资产运营,为了便民,大家都想离消费者更近,这样产品才能更快地送到他们手上。

这也意味着,通常成本高昂,尤其是自营之下,虽然对供应链的把控力较强,但投入也水涨船高,更别说要精细化运营了,获客与服务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生鲜又是一个特别的品类,虽然高频购入会带来可观的毛利,但是由于具备保质期短,损耗率高,仓储运输等特点,履约成本过高,也将吞噬其生存空间,翻车的例子屡见不鲜。

竞争进一步激化,在场的玩家都是铆着一股劲向前冲,生怕分分钟就被抛在排名之外,乱象也由此滋生,几番鏖战后,监管出手来降温,赛道确实该冷却一下了。

89bfa-6359de8c-e08d-4d95-8ed8-0edc02bc5330.png

图片来源:网络

做的是关乎民生的菜篮子生意,自然要谨慎对待。

于是,我们看到二级市场对其的态度趋于理性,曾经风光无两的入局者们纷纷低调,试图慢下来,聚焦深耕,如何继续讲好这个故事,如何让市场对这个故事更有确信感,还是在于做好手里的事,以及开辟新的增量。

3

预制菜是新战场?

争夺客流量依旧是生鲜电商们的主战场,不过更多会通过渠道布局以及强化供应链去实现。

就拿朴朴超市来说,加强用户黏性,需要在产品的丰富度和服务的差异化上做文章,主营业务还处于有竞争性的摸索之中。

除此之外,开拓新的业务疆土也是值得尝试的一步,目前无论是社区团购还是生鲜电商,都瞄准了预制菜这个新兴的“流量密码”。

疫情催化了“懒人经济”,其中,预制菜作为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菜,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用餐。

一般来说,相关厂商会通过中央厨房提前把菜加工好,然后将菜品冷冻或者真空包装保存起来,向B端餐饮门店或者是C端渠道进行售卖。

b6f94-e18bab68-986e-45b4-9a48-7d64ca7ff04c.png

图片来源:网络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预计2021年其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

而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主要还是面向B端,这也代表着C端拥有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

事实上,以生鲜电商为首的新零售模式下适合去面向C端用户做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所形成的标准化,利于其“减负”,即减轻履约成本的压力。

这是个好方向,生鲜电商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不过整体方向上还在试探中,能否带来可观盈利未可知。

毕竟预制菜的痛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一直注重饮食的鲜度,相对来说,工业化出品的预制菜未必迎合到它们的用餐审美,饮食习惯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4

结语

由于具备大众生活刚需的属性,市场的潜力加上低调的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证明了生鲜电商赛道的含金量不小。

经过了不节制的跑马圈地,几番降温后,不受体内躁动的互联网基因驱使,如今的生鲜电商们显然变得“人间清醒”了许多。

一味冲动的抢占份额并不可取,毕竟一旦消耗完了资本,倒下去就未必站得起来了。关键的突破口还是在精细化运营上,拓展消费场景是一环,现在的它们需要提高复购率,以形成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个大浪打来后被拍到岸边上。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