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做独立开发不要卷番茄钟、天气 app 了,我们来聊聊让人上瘾这件事儿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2solo.com/topics/295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产品与设计 做独立开发不要卷番茄钟、天气 app 了,我们来聊聊让人上瘾这件事儿

本帖已被管理员设置为精华贴

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此处略去 3000 个卷)

嗯嗯!(清嗓子)那什么,上边这段话,我绝不是来凑字数的😕

仔细看看这一串卷,坦白说,我再看几次都快不认识卷这个字了,好家伙,连字多了都会卷的不认识了。咱们还要继续卷下去么?

说起内卷,相信很多独立开发者的初衷之一就是不想继续当社畜,疯狂内卷下去了。可是经过我几天的简单观察。好嘛 ~ 各位又跑到这儿来卷了。果然每个独立开发者都有一个做记账、天气 app 的梦。没错,做记账的首富@litang0908的确财务自由了,做像素系列的@aloveric也是风生水起。笔记类、番茄钟、todolist、App 更是在作品介绍帖里比比皆是。

可是,别人的成功我们注定是复制不了的。另外,看看这几个哥们稀疏的发际线,你们还卷。我都怀疑你们卷的不是人,是去卷发了(呸呸呸,谐音梗扣钱)

我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很多独立开发者脑海里的 idea 围绕的核心就是自律,比如番茄钟,记账,TodoList,笔记。这些都需要很强的自律能力才可以坚持下去。我相信独立开发者大多都是很自律的,要不然不可能克服重重困难,凭一己之力打造出精美的 App,可是,现实是大部分人不像各位中国乔布斯一样自律(第二次花式彩虹屁了,攒齐七次我可要向你们召唤红包了~),不是说围绕自律来做 app 不好,人群那么多,总有受众。

可是,懒惰、贪婪才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真实写照,虽然很难听。但是确是事实。我们经常会花费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抖音和吃鸡上,可能等迷迷糊糊过去了一整天的时间,才会怅然若失,然后产生一种自己是垃圾的负罪感。然后第二天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哦黑?是不是一不小心戳中屏幕前你的痛点了。那我收回这句话,自罚三杯哈。我干了你随意😩 再给我把签子撒点盐烤一下,听我继续吹,啊呸~继续阐述。

说到酒,可能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让人上瘾的物质了。一些心理学家将酒、烟以及毒 X 等等物质列为物质成瘾源。可除了物质成瘾,还有一种就是行为上瘾。比如上述所说的抖音和吃鸡,一天不看不玩就浑身难受。哦哦对了。各位男同学的祖传绝活也算行为成瘾~,懂得都懂哈,不描述了,不懂的请立刻、马上去问自己家长什么是祖传绝活,相信我、他们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那什么打个广告 专业接骨 VX:NOZUONODIE。

好了好了,回到原来的话题哈,还想继续听少儿不宜的事儿的话,等我开个新马甲,咱们另外著书立说。

在著名学者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亚当 · 阿尔特(Adam Alter)关于行为上瘾的著作《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他列举了六项行为上瘾的构成要素,分别是:

  • 诱人的目标
  •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 渐进改善的感觉
  • 越来越困难的任务
  • 需要解决却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 强大的社会联系

翻译成人话就是 持续且不规律的短促快感 ,好吧 、还不是人话,那我继续解释一下。

什么意思呢?在干这个事儿的时候,能让人有快感。继而会导致多巴胺的分泌,促使人继续下去;而且这个快感一定会有一个峰值。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刻能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是多还是少,而我们又会期待这个峰值的到来。为了达成这个峰值,我们只能不断地去做这个事儿。

回忆一下,当你刷抖音,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视频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你在看完喜欢的之后,因为时间太短让你意犹未尽,只能去刷下一个,可是下一个并不喜欢,只能继续刷。就这样,时间飞逝而去。吃鸡也是如此,爆头一个人,会让你高兴一会儿,可是你知道峰值是胜利,只能继续游戏,当你赢了达到峰值,可能就会退出游戏,可是赢得概率很小,输了或者玩的不尽兴又会让你快感降低,为了再继续快感和达成峰值,不得不继续新开一局。这也是为什么吃鸡能够快速抢占市场的原因。

说到这有些小伙伴可能就想:” 你这纯属事后诸葛亮啊。事前猪一样,谁不知道游戏和抖音上瘾,你说这有啥用呢?“嘿~我还真不是事后诸葛亮,这些事儿很多都是最近想明白的,为此我的产品推倒了一整个大的功能,进行重写。我以前做产品的思路就是很传统的:刚需、痛点、高频。这三个词是 360 周鸿祎总结的,我一直奉为圭臬。可是世道变了,大部分刚需和痛点都被互联网大佬做了,毕竟人类没有那么多的刚需,很多很多刚需不过是一小撮人自我认知罢了。

所以做产品是时候另辟蹊径了,吃鸡和抖音上瘾谁都知道,可是谁规定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必须是它们呢?精神愉悦就靠看妞和打枪(无误勿污)啊,还能不能有点高级追求了。

一个产品只要符合 能够带给人持续且不规律的短促快感 ,都是可以让人上瘾的。举个例子,看直播带货会上瘾,在主播吹捧当前商品多优惠,多好用、让你感觉占多少便宜的情况下,你还永远不知道主播下一个商品是什么、又能优惠多少。所以屡屡后悔,却又屡屡剁手不能自拔。再举一个例子,最近几年爆火的脱口秀,也是如此,笑点和笑点和间隙,演员与演员的间隙、场次安排。都符合能够带给人持续且不规律的短促快感。

也就是说上瘾这个事不一定非得是游戏和短视频,通过交互、业务逻辑上的设计是可以做到让人有短促快感的。比如直播带货带给人的占便宜感,是快感的一种,脱口秀带来的笑点,也是快感的一种。甚至鬼屋和蹦极的刺激,文艺作品的剧情都可以带来快感。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这七宗罪都可获得快感。所以说快感,在我的认知里就是让人能够发出原始愉悦的东西。但光有快感还不够,还要具有不规律和短促的特性。让人捉摸不透。

不要抵触让人上瘾的东西

如果你能看完这么多字的文章还津津有味的时候

说明已经被我中间设置的小段子

和你所认为的干货

带来的不持续短暂快感

短暂上瘾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