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害惨人的思维,你可能也有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47998783338573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个害惨人的思维,你可能也有

YouCore·13分钟前
如何摆脱受害者思维?

 前言 

“领导为什么总是针对我?”

“当初要不是朋友叫我跳槽,我现在已经在原来公司享受分红、财务自由了。”

“我为了孩子这么辛苦地工作,他怎么就不能懂事点,自觉学习?”

当你频繁这么想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下,自己是不是陷入受害者思维了。

受害者思维,又叫弱者思维,典型的表现是“我没有错““都是你们害了我”,或者“都是你们对不起我”

这种思维刚有的时候特别爽。

因为你会发现,原先的各种自责、压力都没有了,你还可以反过来指责别人的毛病。

比如,之前做销售时压力很大,每次眼看要到手的单输掉时,心理都特别自责,觉得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浪费了同事的配合。

但自从有了受害者思维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个单我该做的都做了。

之所以没签下来,就是因为客户太挑刺了,领导的指导也不够,特别是配合的同事太傻逼了。

如果不是他在客户现场将产品演示搞砸了,这个单早签了。

v2_757b24d632a0442086ed58320a425642_img_000

你看,有了受害者思维后,不但压力没了,人也更自信了,因为到处都是比我差的人,而且都差到拖累我的地步了。

但爽过之后,各种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 以前虽然觉得自己不行,但至少还能做成一两件事;现在觉得自己行了,反而一件干成的事都没有,到处是给我挖坑的猪队友

◆ 以前做事虽然挫折多,但多多少少还能有些成长;现在虽然自己再也没错了,但同时自己也没成长了。

◆ 以前还是有几个不错的朋友,家人也跟自己挺亲近的;但现在一个朋友都没了,家人也跟自己越来越疏远。

这就是陷入受害者思维后,必然会带来的危害。

因为你到处撇开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处处指责别人导致了你的问题,久而久之,你的成长就停滞了,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差。

既然受害者思维爽过之后,会有这么大的副作用,我们要如何才能走出来呢?

有三个主要的办法。

01 破除“我没有错”的心态

受害者思维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习惯外部归因。

如果工作没做好被老板批,受害者会说:

不是我没好好干,是任务太难,是领导要求过于苛刻,或者是很不幸,进了不适合的公司,碰到了变态的老板。

反正在受害者思维者的眼中,任务一定艰巨,领导必然挑剔,同事必须傻逼。

所以都是你们的问题,我没有错,事情不顺纯粹都是你们造成的,我是被你们拖累或者被你们所害。

为何我们会有这样的思维归因倾向呢?

因为“我没有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既可以撇开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又可以谴责对方。

特别是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容易将内部归因上升到对自我的否定,为了避免这种认知失调,更热衷于将过错都归给对方,强烈要求对方做出改变。

这比反省自我,改变自己要简单得多。

“我没有错”的外部归因,虽然短期内确实会让自己更舒服,但长期将过错归咎于他人,等于将未来也拱手相让了。

v2_9c508f86780544abbb6fc953ad46990f_img_000

因此,改变受害者思维的第一步是:少关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多关注可控的自我因素。

当问题发生,发现自己又准备归错于他人或客观因素时,可以停下来,自问自己两个问题:

◆ 这个问题,我也有错吗?

◆ 若有的话,我做什么改变,可以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呢?

这样多做自我内省,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远离受害者思维了,自我能力也会不断进步。

除了自我内省,还要注意远离喜欢外部归因的人和圈子。

以我带的私教同学为例。

有个别同学很喜欢外部归因,交流中最喜欢跟我抱怨公司不行、领导不行、同事不行。

很自然地,一旦私教里的练习不顺,她就会抱怨私教产品不行、我这个老师不行。

因为清楚根源在哪儿,对于她我一般都能心平气和地引导、应对。

但我前两天,突然发现一个带了两个多月的同学,沟通风格大变:

原先是练习遇到问题,就会问我她自己的问题在哪儿,需要怎么改。

现在是练习不好好做了,每次新任务,都会质疑我的安排合不合理,是不是练了就一定会有效果。

我就很好奇,怎么突然变化这么大呢?

我电话这位风格大变的同学交流了下,才发现,原来她跟爱抱怨的那位同学不经意间认识了,两人一聊天有了一个“恍然大悟”的发现:

我有时练习不顺,原来我还怀疑是我自己的问题,现在她也有这个抱怨,那肯定就是老师有问题了。

外部归因因为更轻松,本就对我们有很大的诱惑力,如果再有人给你带下节奏,这就跟努力戒烟的人,跟烟鬼泡在一起一样,很快你就会再次沦陷了。

因此,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尽量远离爱抱怨、爱外部归因的圈子

否则不小心陷入到了集体受害者思维当中,自己还不自知,甚至自以为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就像美国制造业的白人蓝领一样,在媒体的刻意误导下,以为中国才是导致他们生活每况愈下的罪魁祸首,天天叫嚣着要对付邪恶的中国。

殊不知,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才是他们生活困顿的根源。

02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对现状不满时,受害者思维的人的共同态度是“不停地抱怨,不停地推责,但就是从不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前段时间:

我一做总监的朋友见到我就诉苦:

“老板最近吃火药了,开会不听汇报只骂人,我一想到开会头就嗡嗡响”。

我问他,有没了解老板骂人的背后焦虑什么?有没想过去解决?

他说,辛苦工作下来只落下被骂,只有委屈不想干,哪里顾得上管老板的焦虑。

我上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就抱怨:

“今天听写又被罚抄了,开学后都没什么有成就感的事,觉得自己差劲极了”。

我问他,怎么避免罚抄呢?

他愣了一下,说没想过。

v2_a9d4fe8823ab4bb0bea75f577f5d3fce_img_000

把注意力放在问题上,只会导致怨天尤人;而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则会让你快速摆脱受害者思维。

具体有短期和长期两类做法。

1)短期:微调本能反应

面对问题时,长期形成偏负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都容易把自己往受害者坑里带,因此可以借助微调本能反应来改善。

比如,问题发生时,将“为什么总是我…“改成”现在该怎么办会更好呢?“

2)长期:用成果导向思维替代问题导向

面对问题时,问题导向思维习惯这样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是谁的错?

这样的问责模式,容易制造紧张氛围,使人本能的想解释、逃避责任。

而成果导向思维,则是看向未来,重在解决问题。

比如,你可以这样思考:

◆ 为了达到目标,碰到这个问题,我可以如何做呢?

◆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它方法能帮助我达到目标吗?

◆ 哪个办法更能够实现目标呢?

◆ 我现在该做的一小步是什么?

只要你坚信,凡事必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碰到问题优先想办法,受害者思维也就远离你了。

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你学习成长的过程。

因为你会挖空心思,激发自己所有的潜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目标。

03 拿回自己的选择权

受害者思维的人总认为,混得不好是时代害了他,是社会对不起他,是政策没有成全他。

他们在内心本能的认为自己是弱者,总等着别人对自己负责:

◆ 生病了等待别人照顾

◆ 挫折了等着有人给他铲除障碍

◆ 活得不开心了等待别人送来安全感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心理,大多是因为过往处于被宠溺的环境,所以养成了依赖的习惯。

这种期待别人的心理,本质上是选择权的转移,习惯了让别人替自己下决定。

毕竟,不选择,就意味着不用担责。

v2_c4b7ca98dfc04d89922e7869976c9a5e_img_000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都渴望有个主心骨为自己拍板一个决定。

这样一旦出错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要求对方:你说要这样的,你要为此负责。

但别人凭什么为你担责?你又能提供什么回报呢?

假如你期待别人为你下决定和担责,那必然会面临对方随之而来的各种要求。

比如,女方出嫁要求天价彩礼,那么婚后自然会面临男方话语权较高的情况。

破除这种心理的关键就是:在有多个解决方案时,选择让自己更强大的那个方案。

具体的做法是拿回自己的选择权。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Adler)提出过一个“课题分离”理论:

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因此,我们提升尽责感的核心就是,从小决策做起,逐渐夺回自己人生的选择权,重新接管自己原先交托出去的课题。

比如,工作中遇到不紧急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问领导或同事“我该怎么办”,而是先自己尝试去解决。

再比如,学习中遇到问题了,不是报个课程交给老师解决就完事了,而是自己先思考,经过思考产生的疑惑,才会更有解决价值。

当你慢慢拿回选择权后,你也就形成自我负责的意识,建立起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和习惯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能力越强可以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可以解决的问题越多你能拿回的选择权也越多,拿回的选择权越多,能力又会更强。

这样就进入一个生生不息的正向反馈了。

04 总结

受害者思维就如同毒品,刚抽的时候很爽,飘飘欲仙,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但抽多了后,就上瘾了,而且会让自己越来越虚弱,到最后连虚假的自信都将不复存在,因为你会弱得解决不了任何一件小事。

并且,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你,就像瘾君子最终必然无亲无友、孤家寡人一样,因为人都被你得罪、祸害光了。

因此,一旦识别出自己有滑入受害者思维的倾向后,就需要立即出手,制止这种滑落。

我给你建议了三种制止滑落的方法:

1、扭转外部归因倾向:破除“我没有错”的心态,多找找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远离爱外部归因的人和圈子。

2、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遇到问题了,不是抱怨、推责,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3、拿回自己的选择权:不依赖别人,让别人担责,而是尽量自己决策、自我负责、自我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YouCore”(ID:YouCore),作者:Chris long(龙秀文) 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