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创业各有各的死法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48000476395571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创业各有各的死法

群响·1分钟前
品牌的资本化与生意化

答应大家要更新一篇,不同创始人的类型,我的会员,有两种类型,都有各自的苦衷,也有各自要过的坎,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奇妙,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冰火两重天,谁也别说谁好过,谁说创业是好过的呢哈哈哈哈。

一、以「创业」为生的职业经理人

昨天和一个正在融资的私董会宝子聊天,她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以创业为职业」的创业者。

做这个产品是有初心的,但仍然需要风口驱动,

似乎变得毫无初心和愿景,以做大做强 GMV 且不断驱动为导向。

原先我们俩觉得,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山岗,但是现在觉得,这类心态会毁掉整个行业。

不仅是摧毁品类的市场生意的数字逻辑,还会让整个行业的打工宝宝变得浮夸,

水涨船高,一起跟着泡沫起舞,这就是传说中的剧场效应吗。

资本驱动的品牌创始人的步骤,非常显著的特点:

第一步,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背景,因此可以塑造和选择一个很好的团队;

第二步,选择一个很好的赛道,因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苗子,所以被很多投资人盯住之后,实在没有方向就想了一个方向,或者被「安排」了一个方向;

第三步,融一个漂亮的天使,这个天使可能不用去公开市场融资,内定;

第四步,连续不断地在产品上线之前,持续融资,压着打,产品上线之前,最能讲故事,且最能「犹抱琵琶半遮面」。

产品上线之前不能看数字,因此持续融资的核心是故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第五步,开始砸钱做爆品,上线爆品,单品不顾 ROI 的爆破销售额,然后不断叠加爆品,在内卷的流量中,加剧本品类内卷;

第六步,继续拿着 100 万月销的基础数据,继续融资。

数据增长 - 融资进帐 - 亏损再增长 - 融资进帐,

创始人的核心工作就是融资,因为必须要先积累子弹。

同时,100 万- 1000 万 - 1 个亿月销进程,核心流程:

边亏钱、边做大 GMV、边融资。

这终归不是资本的错,这是自己的选择,每一个创业者都要做选择。

一边猥琐发育,一边不断把控融资节奏,做业务仍然手非常紧,强控现金流,

这一点是不是对于资本驱动的品牌是很难做到的呢?

因为不亏钱的 GMV 增速,就没有那么快,增长斜率没那么快,要怎么融资呢。

我们纷纷感慨这个时代,选择了资本驱动,就选择了一路向着规模的悬崖狂奔,

创始人可以做选择,但是是一个危险的选择。

唯一的正确解是平衡,但是谁能没有侥幸心理啊,谁都觉得,能持续被加注吧,因为这是一条更容易的道路吧。

二、做生意的人从不停歇。

做品牌生意的创始人从不停歇。

他们甚至都不屑于叫自己「创始人」,叫创业者或者生意人吧,他们会说。

他们自己是流量的饿狼,有清醒务实的判断,对于流量永远饥渴,对于员工永远刻薄。

ROI 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命,流量红利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蜂蜜,不舍昼夜地抓住红利,赚钱、赚钱、赚钱。

上一代的中年品牌创业者,是淘品牌时代的老板们,他们大多数功成名就,已经死了。

现在在夜总会、在澡堂、在中年各种俱乐部;

这一代的年轻创业者,风华正茂,在抖音小红书 B 站知乎快手微信,没有人再纯粹做天猫了,都是在这些新流量中,攫取红利的挖矿者。

这些人年轻,体力好、心力足,兄弟帮派平均年龄不超过 25 岁的比比皆是啊,大家一起不要命的冲刺。

他们是商家,是流量主,是代运营,都可以,这只是一种赚钱的形式。

务实但没有梦想,但也许创业就是他们的梦想,他们对资本有一种不屑、恐惧以及自卑的综合心态,井水不犯河水。

这帮人,是中国互联网流量时代的游牧民族,不停地追逐浪潮,不停地消耗红利,直到找到下一个红利。

也在不断为流量起舞。

也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觉得,草,老子这个生意太没意思了,资产性太差,全是现金流,说没就没。

可是他们做不了资产性的生意的,因为赚惯了快钱,钱来得太有速度,太有利润。

言必称 ROI,言必称净利率,这样的人也是穿着红舞鞋奔跑的。

三、我的创业姿态

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忘记你要去向哪里,这是使命,这是愿景,这是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哪怕你的初心和愿景,只是让兄弟们吃饱饭,也是了不起的。

浪漫的精英主义也好,资本驱动也好,务实的生意人也好,流量驱动的现金流业务也好,都是正确的路,

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只好往这个选择狂奔,然后艰难平衡。

还有一句话,我最近深刻理解:

「任何时候,生存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它是需要争取和奋斗的」

如,你凭什么觉得 VC 会一直给你钱啊,

如,你凭什么觉得你可以一直有流量红利啊,

如,你凭什么觉得你的品牌能干的过 KA 啊,在短时间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群响刘老板”(ID:applemanliu641),作者:爱学习的刘思毅,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