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尔杨绵绵,这样的搭档,谁不想要?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11109-2ce94c7a.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海尔杨绵绵,这样的搭档,谁不想要?

 何加盐 • 2021-11-09 19:30:09 来源:何加盐 E1689G0

作者|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张瑞敏的退休引起了很多热议。我最近写的文章《张瑞敏永不死》,由于时间碰巧(在他退休之前半个月发布的),成为流传较广的一篇。

为了写作该文,我对张瑞敏和海尔做了专门的研究;在写完后,又带领何加盐·名企研习营的学员们到海尔实地参观学习,并请了全国最顶级的海尔模式研究专家和我们深度交流,对海尔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越研究越会发现,海尔的成功,除了张瑞敏以外,还绕不过一个人:杨绵绵。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当初张瑞敏调到海尔去当厂长,不是一个人过去的,和他一起的,还有武克松、杨绵绵两位副厂长。

其中,武克松相对更为低调,一直在海尔集团担任副总,外界所知甚少。

而杨绵绵,则长期担任海尔集团的总裁,职位仅次于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可以说是海尔当之无愧的第二人。

如果说张瑞敏是一位战略家和哲学家,负责提出各种战略和理论,那么杨绵绵就是一位执行家,负责把这些战略和理论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有了杨绵绵的脚踏实地,张瑞敏的仰望星空才有落脚点;俩人珠联璧合,才有了后来海尔的发展。如果我们说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同样也可以说没有杨绵绵就没有海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张瑞敏的最佳搭档、海尔曾经的二号人物,杨绵绵的故事。

杨绵绵出生于1941年,其小时候以及出生家庭的情况未见任何公开资料记载,只知道出生于江苏无锡(也有说是上海)。

17岁时,杨绵绵考上山东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与山东大学合并),就读内燃机专业。在这里,她遇到了未来的爱人,后来结婚,相伴终生。

1963年,杨绵绵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青岛市劳动局技校当老师;8年后调入青岛压铸厂当技术员;又干了8年后,再调入青岛市二轻局下属的青岛家电公司,一步一步干到高级工程师。

到1984年前后,当时中国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杨绵绵所在的青岛家电公司也不例外,正在争取从外国引进技术,而杨绵绵就担任了引进项目办公室主任。

此时,她已经43岁。此前的生活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有一份体面的职业,一个稳定的家庭,两个可爱的女儿。

按照当时较为普遍的情况,这个年纪的工厂或机关女性,早一点的50岁就可以退休,晚一点的也就是55,一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事业上也没有了什么追求,就在家长里短、锅碗瓢盆中过完一生。

但杨绵绵的与众不同,就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显示了出来。在单位其他女同事都无所事事地聊天、织毛衣,甚至上班时间出去买菜的时候,她却捧着书本在学习。

这个情景,被公司一位领导看在眼里。这位领导,就是在青岛家电公司担任副经理的张瑞敏。

当时张瑞敏在公司专管技术改造,而技术改造的重点之一,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所以他和杨绵绵这个引进办主任,有很多要打交道的地方。正是在频繁的工作交流中,他看到了杨绵绵未发挥出来的潜力。

所以当他决定去拯救青岛家电公司下属企业、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时,就特别邀请了杨绵绵,请她去担任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

1

何加盐摄于海尔集团文化展厅

杨绵绵起初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后半生要奉献给这个厂。本来她在机关舒舒服服地过着日子,而那个厂却破烂不堪,当时他们甚至戏称从机关去厂子为“从天堂到地狱”。

但是她却被张瑞敏所打动。

张瑞敏是这个引进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本来谁都认为这个项目成不了,毕竟厂子的基础太差,工人无事可干,厂里负债一大堆,工资都发不出,马上就要倒闭了。198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换了三个厂长,都无力回天。

只有张瑞敏怀着“舍我其谁”的决心,以上级领导的身份,下来接任厂长,从此以后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献在这里。

杨绵绵是冲着张瑞敏来的,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就是被他的人品、情怀和执着所打动,这才愿意一起过来和他搭班子。

但是来了也没想到会长久。她本来想着,张瑞敏可能干两年,干不下去就会回去,到时她也回机关就是了。

没想到,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在企业当一个执行家,是很不讨巧的。

因为,战略家和哲学家特别容易出彩,所有的成绩和他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所有的宣传都会讲到他的高瞻远瞩。但执行家,很少出现在聚光灯底下。

我们非常容易讲出张瑞敏、马云做了什么,但是很难讲出杨绵绵、彭蕾做了什么。因为她们的所有工作,体现在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管理之中。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挑出几件杨绵绵所做过的事情,来看一看她在海尔的地位和作用。

1985年,德国“利勃海尔”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协议开始生效,青岛电冰箱总厂派员到德国学习,杨绵绵是带队领导。

与他们同时去德国的,还有国内两个兄弟单位的人。当时出国一趟不容易,所以大家出去之后,都会花很多时间去游玩、购物。

但是杨绵绵带着青岛电冰箱厂的人,认认真真学习、整理资料,每天学到12点甚至凌晨2点,连周六日都不放过。德国的专家不禁感叹,青岛来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就是不一样。 

11

何加盐·名企研习营学员梁迎辉摄于海尔文化展厅

图片配文为:赴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培训的人白天在车间学习,晚上回到住处后,由副厂长杨绵绵亲自带领,每天整理、翻译公益资料至次日凌晨。

在德国,杨绵绵受到一种“灵魂的震撼”。当时,她看到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对工作无比专注,对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欣赏而骄傲。

她说:“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 (见《把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干了20年——对话杨绵绵》,人民网,2004年)

此后,她一直致力于在青岛电冰箱总厂(以及后来的海尔集团)推广这种精神:工作就要像他们那样,把每一件产品都做成自己的一个精心作品。

有一次,杨绵绵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台将要出厂的冰箱里面有一根头发丝,当即要求全厂停产整顿,并把所有已经装箱待出库的冰箱全部拦下,拆开重新检查,完全没问题才放行。

有人认为她小题大做,但是她认为必须要这样做,因为“有一个,就会有两根,有三根”,“抓质量就是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过”,“我就想通过这件事,使责任者心服口服,让质量意识渐渐融入每一位员工心中。”(见《党的女儿|杨绵绵:100-1=0》,芒果TV;《杨绵绵:我在海尔20年》,杨绵绵口述,舒蓝整理,《中国商人》杂志,2006)

1

何加盐摄于海尔集团文化展厅

关于海尔早期质量管理,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大锤砸冰箱”了。当时因为发现76台次品冰箱,张瑞敏要求直接用锤子砸掉。这个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我就不再多讲。

但是大部分资料都不会提及的是,杨绵绵也是“砸冰箱事件”的主要导演之一。而且砸完冰箱后,还有一个后续:

当时大家都站在破碎的冰箱那里,心情沉重。杨绵绵站出来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之所以会有不负责任的工人,就是因为有不负责任的领导。所以这些冰箱出了问题,首要责任在张厂长和我。我们首先要做自我检讨。我宣布,张瑞敏和杨绵绵扣除三个月工资,以儆效尤。

1

何加盐·名企研习营学员梁迎辉摄于海尔文化展厅

我想,这一幕,应该值得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深思——很多企业家也许能学到张瑞敏砸冰箱的那一招,但是你砸完之后,有没有一个杨绵绵站出来讲这样一番话,作这样一个表态?

1988年,海尔的冰箱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质量管理金奖。去北京领奖的,张瑞敏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代表,但紧随在他身后的,就是杨绵绵,他们俩一起举着奖牌,共同接受工人们的欢呼。

1

何加盐摄于海尔集团文化展厅

在海尔发展的几十年里,张瑞敏提出过无数的奇思妙想,很多都是颠覆性的。从外部讲,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先例;从内部讲,一次又一次的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会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如果换成其他企业,这么折腾,早就不知道垮多少回了。但是海尔却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就是杨绵绵所起的作用。

无论张瑞敏提出的想法多么天马行空,要执行下去多么艰难,杨绵绵都能以铁腕的作风和春风化雨的手段,把它推行下去,甚至效果比张瑞敏设想的还要好。

12

何加盐摄于海尔集团文化展厅

所以张瑞敏才发自内心地感叹:“杨总裁最大的特长在于,本来期望的是二,但她可以发挥到十。”

而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出版的《巅峰创新》一书则如此评价:

张瑞敏和杨绵绵无疑是中国式企业管理人才的最佳合作代表之一。张瑞敏长于宏观战略,专注于思考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创新,杨绵绵精于专注细节,致力于将执行与创新结合,两人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职能互补与管理搭配。

虽然杨绵绵是应张瑞敏之邀而来到海尔的,但是她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帮忙者、旁观者,而是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

从机关悠闲的状态来到海尔后,杨绵绵开始了以厂为家的日子。她几乎一周七天都扑在厂子里,节假日也不休息,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到70岁高龄时,还坚持一周工作70多个小时。

到外面出差,她总是一下飞机就直奔工作现场,而不是先到酒店休息。出差回来,也总是先回到办公室工作,而不是先回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不顾家庭。相反,她把家庭关系也维系得很好。与公公婆婆相处和谐;老公退休后,在家照顾家庭,默默支持她的工作。她在家有空的时候,也总会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偶尔下厨做点拿手菜。在饭桌上,她也总会把海尔的事情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从家里得到意见和建议。1997年她就当了外婆,但是后来却一直工作到2013年,才以72岁高龄退休。

与全身心投入工作相比,更难得的是杨绵绵作为“二把手”的处世智慧。

首先,她是张瑞敏的知音。

不管张瑞敏提出什么战略和理论,她都能够理解、认同,并坚决执行。

张瑞敏提出的很多思路,站位很高,但是却难以被普通员工和外界理解,但杨绵绵在这点上和张瑞敏完全心意相通。她知道张瑞敏想说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让海尔的高管和员工,能够听懂,并落实下去。

也因为她懂张瑞敏,认同张瑞敏,所以能够全身心地信任他,支持他,亲密无间地合作30多年。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提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杨总,如果张首席的决策错了,你怎么执行呢?

杨绵绵回答说:“如果决策错了,那我就在执行中把它干对”。(见《记党的女儿——海尔集团原总裁杨绵绵的三件小事》,舟一苇,公众号“海尔文化”)

这句话和彭蕾说的“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她是张瑞敏冲锋陷阵的大将。

每一个创过业的人,可能都曾有过类似的感觉:天马行空地畅享未来,规划公司的蓝图,是很美妙的;但是脚踏实地地做那些枯燥、琐碎的事情,却是很艰难的。

而杨绵绵的厉害之处在于,由于她的存在,张瑞敏可以把时间放在看书、思考、定战略上面,而不必去操心如何落地的问题——这些都有杨绵绵去帮他做了。

尤其是海尔内部曾经多次经历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种种矛盾的冲突,都是杨绵绵冲在前面去面对和协调。

杨绵绵说,“我比较善于到终端去,只有到终端我才有灵性,才能碰出火花来。”正因为她总是在终端,张瑞敏才能放心地在办公室,在书桌旁,专心思考重大问题。

最后,她甘当张瑞敏的绿叶。

作为“二把手”,不管在任何场合,她都非常注意维护张瑞敏的形象和地位,从来都不自揽功劳,而是一切都归功于张瑞敏,归过于自己。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提到张瑞敏,都是满怀尊敬地称呼为“张首席”。

而对自己,她的定位,就是张瑞敏的助手。她说,“给张瑞敏做助手是我的机遇,跟他干,敢想事,能干事,能成事。”(见《商界女强人:海尔总裁杨绵绵》,上海证券报,2007)

所以多少年来,提起海尔,大多数人都是只知道张瑞敏,而不知道杨绵绵;有少数人听说过杨绵绵,但是也只是知道她是海尔的总裁,却不知道她具体做过什么。因为杨绵绵从来都不宣传自己——如果有任何宣传,那一定是因为海尔的业务需要。

杨绵绵把自己看成是海尔创业发展的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创造者或推动者。她认为,能参与这个伟大的进程,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荣幸。

张瑞敏在各种场合也是对杨绵绵赞誉有加,并号召海尔干部向杨绵绵学习。他总结杨绵绵的精神为两点:一是她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与志向;二是创业17年如一日,始终不懈的创新精神。

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张瑞敏拥有杨绵绵这样的副手,是一种极大的幸运。而这种幸运,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能够从那么多人中,把43岁的杨绵绵专门挑出来,和自己搭班子,这是张瑞敏的知人之明。

能够把杨绵绵从机关拉出来,进入工厂,这是张瑞敏超强的人格魅力。用杨绵绵后来的话说:“他这个人做事是非常认真、非常真诚、非常用心的。”(见《把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干了20年——对话杨绵绵》,人民网,2004年)

能够放心地把一切交给杨绵绵去管,自己从不干涉,只是提供毫不保留的支持,这是张瑞敏的用人之能。

更重要的是,张瑞敏能够带领海尔不断打胜仗,这是他给杨绵绵以及其他人才的信心之源。其道理类似于革命时期很多人都愿意追随那一位姓毛的委员。

杨绵绵曾说:发展是一种“瘾”,我欲罢不能。(见《现代营销·学苑版》,2008年第3期)

我认为,她能够被张瑞敏吸引而加入海尔,是因为张的人格魅力;但是她能在这里全身心付出30年,更是因为这个平台能够让她能发挥潜力,体现人生价值。

始于情怀,终于胜利,这也许就是吸引和留住顶级人才的真谛吧。

每一个伟大的组织,都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一个角色负责提出价值导向、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思路;另一个角色负责把这些不折不扣地传导到整个组织之中,落实到具体事项之上。

如果海尔只有张瑞敏,而没有杨绵绵,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发展。这就好比在那个革命和建设年代,如果只有李德胜,而没有伍豪,我们也很难想象中国革命以及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有眼光,有想法,有情怀的人,如果只会空想,而没有好的搭档帮他去推动落地,最终还是会梦想成空,一番事业随流水。而如果能找到他的“杨绵绵”,他事业成功的几率就会成倍的提升。

同样地,一个有能力,能干事的人,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怀驱动和正确的方向指引,最终往往会浪费自己的才华,一事无成。而如果能找到他的“张瑞敏”,也许人生就会有另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用快问快答的方式,问了杨绵绵几个问题。其中有两个是这样的(见《把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干了20年——对话杨绵绵》,人民网,2004年):

问:20年里,海尔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答:张瑞敏来到了海尔。 

问:20年中,你最头疼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张首席找到一个突破点,我马上要想哪个问题是最主要的。 

这两句回答,很简短,但是已经说明了一切。

试问,这样的一个杨绵绵,谁不想要呢?

作者简介:

何加盐,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人。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企业管理顾问,公众号写手。专注于思维与认知提升,写作人生成长的方向、动力和技巧,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何加盐,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