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普通的 16:9,最大的市场占有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app/145048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作为一个每天都会看 B 站的重度用户,我很喜欢 iPad 的屏幕比例,虽然看视频时有很宽的黑边,但这个黑边刚好可以容纳网友发的弹幕。

当然也有例外,在看一些比较老的剧集时,4:3 的画面比例让 iPad 的这一「优势」荡然无存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从 4:3 到 16:9 再到如今各种不同比例,显示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尺寸?

1-29.jpg!720

▲ 黑边容纳了遮挡画面的弹幕.

聊聊历史,为什么会有 4:3 的屏幕

虽然现在 16:9 比例的屏幕很常见,不过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据说在爱迪生发明电影机时,发现 4:3 比例的放映效果最好,从而导致未来电视、电影院大屏幕放映时都采用了这一比例。

2-22.jpg!720

▲1958 年的老电影《历劫佳人》的比例就是 4:3(1.375:1).

可是,有许多诸如「0.618」黄金比例等其他著名比例存在,爱迪生为什么就看上了 4:3 这一屏幕比例呢?不能直接问爱迪生的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反推当初的原因。

首先是实际显示面积

我们通常说的「XX 寸」屏幕,指的是屏幕对角线,所以我们可以把对角线设为 1(任何一个数字都可以,设为 1 好计算),屏幕的长、宽设为 a、b,那么长宽比 x=(a/b)。可以得到面积 S:

3-24.jpg!720

画出面积 S 的函数曲线,可以看到,当 a=b(也就是正方形)时,S 有最大值 0.5,但可能是为了兼顾人眼视野,我们几乎见不到正方形的屏幕。

将常见的屏幕比例标注到图上,就可以发现,4:3 比例的屏幕的显示面积确实是最大的。

4-7.jpeg!720

用 4:3 的来让画面保留最多信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可以说明选择它的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技术限制

我们知道,早期电视用的是显像管技术,通过电子束击中荧幕来产生图像。因为利用了磁场偏转电子束,理论上把显示屏制造成球形会得到最好的显示效果,但这并不适合观看。在那个连晶体管都没有发明的时代,想把屏幕比例修正为 16:9 又不影响画面表现,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5-19.jpg!720

▲ 采用 CRT(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器的电视.

所以,早期的显示屏(主要是电视)比例,可能是内容(早期电影大都是 4:3)与技术双方面原因造成的,而这一比例的创作内容越来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来个人电脑显示屏比例。

6-15.jpg!720

▲ 2008 年推出的 ThinkPad X61.

虽然 4:3 显示面积最大,但用户选择了 16:9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控制电子流流向的芯片。屏幕越做越平,16:9 的 CRT 显示器也被造了出来。

但相比新推出的、可以实现任意宽高比的 LCD 屏幕,CRT 显示屏的造价太高,便逐渐淡出了民用设备的视线。

7-14.jpg!720

▲ Sony FW900,采用 16:9 的纯平 CRT 屏幕.

既然可以实现任意比例,那「屏幕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比例」这一问题就有搬到了台面上。

其实,为了吸引家家都有电视的影迷进入电影院,像「2.35:1」等比 4:3 更宽比例的屏幕早已成为电影院的卖点和标配,而可以容纳 4:3,又可以包含 2.35:1,又符合人眼视觉的 16:9 屏幕,似乎成为了家用屏幕的最优选。

8-16.jpg!720

而且,16:9 对厂商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更便宜

与 CRT 不同,LCD 显示屏的成本几乎都在屏幕面板上,根据上面的那张函数图我们可以得知,16:9 的屏幕显示面积要比 4:3 的小 10% 左右。所以还有一个比较阴谋论的说法:厂商推 16:9 比例的屏幕,不是因为观看效果好,只是为了省钱罢了。

a.jpg!720

▲ 减少成本的说法似乎也有道理.

当然了,在 4:3 视频资源丰富、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情况下,厂商并彻底放弃 4:3 这一屏幕比例,而是同时开发两种不同尺寸的屏幕。

不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大都是 16:9)普及,让以「文档处理」为首的办公需求不再是电脑最重要的使用方向——虽然实际显示面积更小(让厂商更省钱),但 16:9 依然成为了用户选择的主流。

10-15.jpg!720

▲ 16:9 比例的显示器.

当然网络上也有许多类似「人眼最适合看 16:9 屏幕」的言论,在写文章前我也尝试用人眼视角大小去模拟最适合的屏幕比例,期望得到一个最优解。但因个人差异,连人眼视角都是一个范围值,想说明「16:9」和「16:10」哪个比例更适合人眼都不够权威。

而且,人眼去关注屏幕上一个「兴趣点」时——这个兴趣点可能是一个篮球,也可能是一个少女——往往会对周围其他部分「视而不见」。人眼不是数码镜头,不会对纳入镜头的内容都一视同仁,所以,虽然刘海屏、挖孔屏不完美,但实际使用时的影响并不大。

11-14.jpg!720

我们不否认 16:9 的屏幕比例适合人眼视野,但与其说是人体工程学的考量,不如承认 16:9 比例的屏幕不过是技术、成本、内容创作一同选择的结果——毕竟 16:9 是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标准。

根据 screenresolution 数据显示,2021 年,1920*1080 分辨率 16:9 的屏幕占比依然超过了 21.3%,几年前,则是 1366*768 分辨率的 16:9 屏幕占比排在第一。

x.jpg!720

「可我使用的电脑屏幕并不是 16:9 啊!」——与屏幕比例从 4:3 转移到 16:9 的原因类似,如今越来越多的屏幕比例,同样是用户的选择。

更多的屏幕比例,更多的细分领域

如果说 4:3 到 16:9 的屏幕比例转变,主要还是技术限制,那现在 16:10、21:9 等屏幕尺寸的变化,其中的原因就更偏向差异化竞争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尺寸电视的价格下跌,虽然有许多玩家依然坚守在电脑平台,但电脑所承载的游戏与娱乐功能,还是逐渐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屏电视等设备分流出去,而阅读文档、查阅资料等生产力场景,又成为了电脑的主流。

12-19.jpg!720

▲ 时代再一次改变了电脑的主要使用场景.

如果你想用电脑阅读文档或处理需要打印的文稿,那与常见 A4 纸比例(1.414:1)相近的 4:3 的屏幕比例就比较合适,但为了兼顾常见视频、游戏显示比例,16:10、3:2 等屏幕比例也应运而生。

13-8.jpg!720

▲ Surface Pro 的屏幕比例为 3:2.

「更方」不是用户选择的唯一方向,「更长」的屏幕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如果你想要一边剪辑视频、一边查看配音波形、一边对照视频逐字稿,那一块 21:9 的超宽屏可能更适合你。同时,许多游戏也针对宽屏进行了适配,更宽的屏幕也能为你带来更宽的视野。

14-10.jpg!720

▲ 相比切换,同屏放下多个软件更高效.

当技术不再限制屏幕尺寸,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我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 3:2、16:10 比例的屏幕成本依然高于 16:9 比例的屏幕,但在笔记本上,更大的屏幕尺寸也带来了更宽松的零件排布空间,更多的供应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所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主打办公、游戏的笔记本,采用了 16:10、3:2 的屏幕比例,而单独售卖的独立显示器,16:9 依然是主流。

15-13.jpg!720

那么,到底有没有电脑屏幕的最佳比例呢?这个答案,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十一回家,家人在「iPad Pro 和小米平板 5 Pro 哪款设备屏幕更好」这个问题上,把选票投给了小米平板,原因很简单,小米平板 5 Pro 可以让他更加沉浸的看电影,屏幕浪费的很少。至于我最在乎的弹幕,他表示那么多文字跑来跑去,「烦都烦死了」。

16-13.jpg!720

从技术限制到差异化竞争,16:9 的屏幕比例在兼容性和成本上确实「赢麻了」,但针对不同的领域,不论是适合文档编辑的「3:2」,还是适合沉浸观影的「21:9」,不论是如今笔记本常见的「16:10」,还是兼容性突出的「16:9」,今天的我们有着太多的选择。

主流不代表落后,个性化也不代表未来,如果你不需要那个容纳弹幕的黑色区域,不在乎一个屏幕并排放下几个软件,那 16:9 比例的屏幕,不仅主流,而且确实好用。

sysappso.jpg!72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