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本人从事食品安全市场监管8年,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和风险来自农药和兽药残留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3249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人从事食品安全市场监管8年,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和风险来自农药和兽药残留

【本文由“狂涛”推荐,来自《哥老官就“牛蛙检出禁用兽药”致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欣欣

采购时按规定检测合格,采购后按规定抽检不合格,那你说,餐饮业到底该怎么办才能避免踩雷?本来就是市场监管不力,才让毒蛙流入市场,板子怎么打到餐饮业头上?

本人从事食品安全市场监管8年,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和风险来自于食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按照部门职能划分,市场监管局负责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只能处罚商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残留问题。因为食用农产品的上述问题几乎全部出在种植和养殖环节,可是这个环节却是农业农村局负责监管的。

农业农村局不管不问,导致源头出问题,下游的市场监管局再怎么监管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1条

  •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我想说打农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农药多少基本就是根据说明上写的来。

    不打农药果树叶子会被虫子吃点,或者直接把果子外皮弄花还有些虫子会破坏水果的品质。

    那么最后结果只能打农药,而且是每个阶段都打,为啥?不打药品质上不去,消费者不要,收购商不要或者收购价很低。

    作为果农能做的,就是快收获的时候不打药。(不排除有些人,收获时为了好卖,打一些催熟、增甜之类的药)

    而且作为果农,如果规模不是很大的,也不是很赚钱,人力、农药和化肥还有一系列设备维护(棚子、机器)。像我爸做了几十年农民,皮肤已经从黄晒成黑色了,每次看到都很心酸。

推荐评论 2条

  •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我想说打农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农药多少基本就是根据说明上写的来。

    不打农药果树叶子会被虫子吃点,或者直接把果子外皮弄花还有些虫子会破坏水果的品质。

    那么最后结果只能打农药,而且是每个阶段都打,为啥?不打药品质上不去,消费者不要,收购商不要或者收购价很低。

    作为果农能做的,就是快收获的时候不打药。(不排除有些人,收获时为了好卖,打一些催熟、增甜之类的药)

    而且作为果农,如果规模不是很大的,也不是很赚钱,人力、农药和化肥还有一系列设备维护(棚子、机器)。像我爸做了几十年农民,皮肤已经从黄晒成黑色了,每次看到都很心酸。
  • 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种子、水、化肥、农药。

    水不说了,现代农业没化肥不行,产量根本上不去,现在只要耕种都施肥,以氮肥、碳胺、磷肥为主。为了减轻使用化肥造成的地块板结,在施化肥过程中,又要施农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主要是从农场奶厂买牛粪。

    种子一般买国家改良、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因为抗病、抗旱,抗倒伏。这种种子每年都要买,因为这玩意儿只能一年一买,自己收的种子再种,品质会严重下降。玉米种子一般有包衣,也就是外表裹了一层药物吧,主要作用是药物浸泡灭菌。其它种子没有。

    农药,小麦主要是开春打一次除草剂,开花前后打一次防锈病的农药,其它时候没病不打药。玉米的病虫害多,所以打农药多,有防蚜虫、螟虫、红蜘蛛等,就要打农药。苹果的话,虽然花果期也打农药,但一般优质苹果很早就套袋了。

    完全不施药肥无污染的自然有机农产品,一是产量不高,二是品相不会太佳。市场上一般颜值较高的农产品,要么是投入了极大人力成本的天然有机品,要么就是再加工过的。比如黄花菜,要在开花前采摘上锅蒸一遍,火候稍大,晒出来就颜色发暗,这是普遍正常现象。但消费者喜欢颜色黄亮的上等货,黑心老板就投其所好,将发暗的黄花菜用硫黄薰蒸一遍,卖高价。猕猴桃个头超大的,都刷过膨大剂。西红柿全身发红的,都刷过乙烯催熟。核桃外壳发白,大概率漂白过。有需求,就会有生产,天然的没人要啊,苦笑

    另外,人喜欢吃的菜,虫子也喜欢,比如包白菜、菜花、西兰花等这些口感好的菜,为了虫口夺食,一般打农药会相对多一些。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9条

  • 农药,兽药,主要面临 两个问题,一个是否科学喷施,这涉及当地农业服务站(官方机构)是否提供培训及指导?好多地方都是走走场忽悠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不像以前的农技员那样愿意深耕农村了,另外受制于人数,还要完成各种上级及兄弟单位来各种参观会议等。所以毛时代那种真正扎根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几乎不存在了。另一个就是监管机构问题,食品安全喊了十多年,没有啥改观,主要还是多头管理,真正要管的大家不管,所以还是要重视起来,要把职能合并到一个专门的部门去抓,主要抓农业(花果、茶树、蔬菜等)、鱼类养殖业、畜牧类养殖业。
  • guan_15571498812740
    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种子、水、化肥、农药。

    水不说了,现代农业没化肥不行,产量根本上不去,现在只要耕种都施肥,以氮肥、碳胺、磷肥为主。为了减轻使用化肥造成的地块板结,在施化肥过程中,又要施农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主要是从农场奶厂买牛粪。

    种子一般买国家改良、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因为抗病、抗旱,抗倒伏。这种种子每年都要买,因为这玩意儿只能一年一买,自己收的种子再种,品质会严重下降。玉米种子一般有包衣,也就是外表裹了一层药物吧,主要作用是药物浸泡灭菌。其它种子没有。

    农药,小麦主要是开春打一次除草剂,开花前后打一次防锈病的农药,其它时候没病不打药。玉米的病虫害多,所以打农药多,有防蚜虫、螟虫、红蜘蛛等,就要打农药。苹果的话,虽然花果期也打农药,但一般优质苹果很早就套袋了。

    完全不施药肥无污染的自然有机农产品,一是产量不高,二是品相不会太佳。市场上一般颜值较高的农产品,要么是投入了极大人力成本的天然有机品,要么就是再加工过的。比如黄花菜,要在开花前采摘上锅蒸一遍,火候稍大,晒出来就颜色发暗,这是普遍正常现象。但消费者喜欢颜色黄亮的上等货,黑心老板就投其所好,将发暗的黄花菜用硫黄薰蒸一遍,卖高价。猕猴桃个头超大的,都刷过膨大剂。西红柿全身发红的,都刷过乙烯催熟。核桃外壳发白,大概率漂白过。有需求,就会有生产,天然的没人要啊,苦笑

    另外,人喜欢吃的菜,虫子也喜欢,比如包白菜、菜花、西兰花等这些口感好的菜,为了虫口夺食,一般打农药会相对多一些。
    刷植物激素没事,对人体无害,最多就是看着好看吃起来不是那味儿。
    但是打杀虫剂和除草剂就比较害人了。
  • 老黑 member-long.png?20190708
    观网的审稿水平有待提高,这帖子既缺乏科学常识更是恶意甩锅农业农村部门!食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保存过程完全可能存在风险。如小龙虾、牛蛙等活体在运输过程中加入违禁的孔雀石绿,呋喃西林等,能提高存活率。以前冷链运输不发达时,蔬菜贩子也会用甲醛来保险。楼主一味指责食用农产品的风险在于农药、兽药残留,混淆禁用药与允许使用药的概念,按楼主逻辑,那所有农药兽药一关了之,那不万事大吉。但这结果,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饿死。农药、兽药的使用,国家做出了严格规定,禁止使用的农兽药,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允许使用的农兽药,国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销售前农兽药的残留必须达到标准,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予以销毁。即使在标准最严格的欧盟,也允许农兽药的使用,无非有些标准更高。无论市场监管还有农业农村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作为不监管,相关人员轻则行政处分,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再说明下,国家为了保证百姓的食品安全,从部、省、地、县四个层面每年安排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起点标准是每千人四批样品,其中两批为食用农产品。沿海发达地方如深圳,已经达到千人10批次,这些工作经费全额由财政保证。
    人家的意思是说,我在流通市场查出来了农兽药残留超标,但是我处罚或者说管理不了源头,难道你要求每个市场主体都具备鉴别的能力,然后再进货?
    事实就是,本来农业农村局对源头就不怎么管理。
  • 其实这个“棒子”不能仅打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同样有很大的责任!我们从事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会造成有害物质残留物做农业已经十几年了,一路走来艰难异常,最大的难处来自于市场不接受,产品销售及其困难,面对“难看”的品相和相对的“高价”,能接受的消费者少之又少!
  • 现在基本不从超市买活鱼
  • 关于食品安全,小编似乎漏了个重要的犯罪行为,往食品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譬如有些奸商用福尔马林泡海参砒霜熏生姜等等断子绝孙的阴毒手段,一定要严厉惩处。
  • 随便看看
    请教一下,对特定成份的过敏是怎么查出来的
    四五岁时偶尔吃西红柿嘴唇周围有红斑,开始以为对西红柿过敏。后来夏季常吃品质好的西红柿,从未出过问题。六岁上学在校吃午饭,吃了西红柿就出红斑,又以为西红柿过敏。但后来其他蔬菜也有过敏,只好不在学校午饭。自家不吃反季节、廉价蔬菜,没问题。后来有次朋友在果园摘了个头巨大桃子送来,碍于面子让孩子吃了,当时就有反应。请教业内人士,说那个季节那么大桃子肯定大膨大素。至此我才确定原因。后来查了资料,膨大素刺激皮肤和眼膜,多喝水可以排出。国家允许使用,估计量放多了吧。
  • 农村打药一般都是去批发商那边买药的时候按照他们的说明来打的,而农民判断药有没有用,直接按照作物的病有没有好,吃了有没有事。
    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测的工具和技术人员根本没有,只能够这么来了。但是批发商那边对国家禁止的农药重新包装是常规操作,比如几年前禁止的敌敌畏,就有不少商人就干过重新包装的事。
    新闻上说禁止了,但是农户过去问批发商,他们的回答还能用,过几天才禁止。然后卖出去重新包装的。
    新一代的药物使用效果其实并不太好的,除草的打下去一星期就能长回来的还有别的费工夫的问题出来,而以前的半年甚至更久都没事。单单从耗费精力来说,选择就明确了。
    现在大部分的农业技术其实已经很落后了的,依靠的完全是人力,而人力耕种不了太多田地的。但是农户想要得到技术支持的时候找遍周围部分,根本找不到谁,只能自个琢磨。多打农药表面效果,那就多用药呗。
    ……一些支持没跟上,怨不得出现这些问题的。人总会要吃饭。
  • 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种子、水、化肥、农药。

    水不说了,现代农业没化肥不行,产量根本上不去,现在只要耕种都施肥,以氮肥、碳胺、磷肥为主。为了减轻使用化肥造成的地块板结,在施化肥过程中,又要施农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主要是从农场奶厂买牛粪。

    种子一般买国家改良、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因为抗病、抗旱,抗倒伏。这种种子每年都要买,因为这玩意儿只能一年一买,自己收的种子再种,品质会严重下降。玉米种子一般有包衣,也就是外表裹了一层药物吧,主要作用是药物浸泡灭菌。其它种子没有。

    农药,小麦主要是开春打一次除草剂,开花前后打一次防锈病的农药,其它时候没病不打药。玉米的病虫害多,所以打农药多,有防蚜虫、螟虫、红蜘蛛等,就要打农药。苹果的话,虽然花果期也打农药,但一般优质苹果很早就套袋了。

    完全不施药肥无污染的自然有机农产品,一是产量不高,二是品相不会太佳。市场上一般颜值较高的农产品,要么是投入了极大人力成本的天然有机品,要么就是再加工过的。比如黄花菜,要在开花前采摘上锅蒸一遍,火候稍大,晒出来就颜色发暗,这是普遍正常现象。但消费者喜欢颜色黄亮的上等货,黑心老板就投其所好,将发暗的黄花菜用硫黄薰蒸一遍,卖高价。猕猴桃个头超大的,都刷过膨大剂。西红柿全身发红的,都刷过乙烯催熟。核桃外壳发白,大概率漂白过。有需求,就会有生产,天然的没人要啊,苦笑

    另外,人喜欢吃的菜,虫子也喜欢,比如包白菜、菜花、西兰花等这些口感好的菜,为了虫口夺食,一般打农药会相对多一些。
  • 随便看看
    请教一下,对特定成份的过敏是怎么查出来的
    询问病史,也就是第一次发作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主要靠医生的经验。
  • 不觉得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有啥作为,像是吃着公粮混日子做做样子的干饭人。
  • 观网的审稿水平有待提高,这帖子既缺乏科学常识更是恶意甩锅农业农村部门!食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保存过程完全可能存在风险。如小龙虾、牛蛙等活体在运输过程中加入违禁的孔雀石绿,呋喃西林等,能提高存活率。以前冷链运输不发达时,蔬菜贩子也会用甲醛来保险。楼主一味指责食用农产品的风险在于农药、兽药残留,混淆禁用药与允许使用药的概念,按楼主逻辑,那所有农药兽药一关了之,那不万事大吉。但这结果,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饿死。农药、兽药的使用,国家做出了严格规定,禁止使用的农兽药,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允许使用的农兽药,国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销售前农兽药的残留必须达到标准,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予以销毁。即使在标准最严格的欧盟,也允许农兽药的使用,无非有些标准更高。无论市场监管还有农业农村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作为不监管,相关人员轻则行政处分,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再说明下,国家为了保证百姓的食品安全,从部、省、地、县四个层面每年安排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起点标准是每千人四批样品,其中两批为食用农产品。沿海发达地方如深圳,已经达到千人10批次,这些工作经费全额由财政保证。
  • zz0371396
    你说这个不切实际,再毒的农药与兽药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难道你是想说禁止使用农药吗?这显然行不通,农药既然让其生产就是允许使用的,关键是如何不过量使用及使用时的配比(稀释比例),正确的农药稀释比例既能预防虫害又能让蔬菜表面上残留农药迅速用水清洗掉,高浓度的农药就不好清洗了,过高浓度农药甚至于能像盐渍一样能渗透到植物 表面内层,这个就无法清洗了,以前打农药都是由技术人员配比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配比,现在是个人自己看看说明书自己估计个大概,比如农药说明书说是稀释比例为1:10000,能有几个人用量杯测量后稀释的?都是估计个大概直接把农药往喷洒器里面倒,给你弄个1:5000也是可能的,这样的农药喷洒上去能不超标吗。一个是过多使用,一个是过乱使用,不好解决的。
    农药是花钱买的,如果多放少放效果差不多,农民当然会倾向于少放。
  • zz0371396
    这个估计很难监管,我听一个农村朋友说过,小麦从播种开始,种子都是要用剧毒农药浸泡一下的,从播种到收获前前后后要喷洒6次各种农药,不知道是真是假,蔬菜水果也一样,不打农药就有病虫害、造成产量低, 蔬菜有虫眼卖相不好,大型超市虽说好监管,但也不能派人天天在超市检测吧?农贸集市小商小贩卖完就走的临时商贩怎么监管呢?至于说直接监管田间种植源头,不切实际的,哪里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天天到田间地头?那么让基层村委会管呢?也不行了,自从都包产到户后集体就不存在了,村委会就是个摆设,没多少人听了。
    夸张了!!!小麦种子拌农药是真的,也不至于剧毒~~但说小麦从播种到成熟要打六次农药,完全是胡说八道!!!我经历的,小麦从发芽到成熟,一般不会喷洒农药。除非真有虫害~~~~~再比如点种玉米,没见过拌农药的~~
  • 这情况,年轻人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应该不甚么影响到他们,老年人就得注意了。
  • zz0371396
    你说这个不切实际,再毒的农药与兽药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难道你是想说禁止使用农药吗?这显然行不通,农药既然让其生产就是允许使用的,关键是如何不过量使用及使用时的配比(稀释比例),正确的农药稀释比例既能预防虫害又能让蔬菜表面上残留农药迅速用水清洗掉,高浓度的农药就不好清洗了,过高浓度农药甚至于能像盐渍一样能渗透到植物 表面内层,这个就无法清洗了,以前打农药都是由技术人员配比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配比,现在是个人自己看看说明书自己估计个大概,比如农药说明书说是稀释比例为1:10000,能有几个人用量杯测量后稀释的?都是估计个大概直接把农药往喷洒器里面倒,给你弄个1:5000也是可能的,这样的农药喷洒上去能不超标吗。一个是过多使用,一个是过乱使用,不好解决的。
    剧毒农药与普通农药超标使用是两回事。
  • 月世界的水文 member-long.png?20190708
    呃,我只是陈述中药制造产业当前的不足之处,这个不足之处很大程度是企业质量管控做的差却又绑定了利益集团导致的。真的不要上纲上线又变成中西药无脑互喷互相比烂,中药要发展应当正视可以改进而没有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把中药做大做强,利及万民。如果抱着中药一点缺点都没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而会害死中药的。
    古人早就说过是药三分毒,没病就不要吃药。
  • 八年工作就得出这个甩锅的结论,那你这八年白干了。你们弄的生产许可开始是QS,下面写的质量安全,三鹿出问题,你们就改成生产许可。无非就是说质量安全与你们无关,你们只管准入。现在SC,这一路下来,你敢说监管严了?无非是抓大放小。食品安全肯定是全程的,只是有些产品加工环节风险相对小。现在农业部门只能在农业投入品方面监管,力度看各地了。农民种菜就算用六六六你能把他怎样?
  • 欧洲农业国现在的主要污染源是化肥和农业以及抗生素的地下残留和地下水污染,我们也应早做防范
  • 麦子爸爸
    我孩子对膨大素(好像也叫生长素)敏感,每年都有一两次蔬菜或水果导致唇下皮肤出现红斑甚至溃烂,我都要快崩溃了。那些形态超大、饱满的水果,反季节蔬菜都非常危险。这种刺激我想对人体内部器官肯定也有影响。这玩意儿是日本发明的,说低计量无害。
    请教一下,对特定成份的过敏是怎么查出来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