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回到第一梯队!酷派这牛皮吹得有点大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1/10/25/46882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三年回到第一梯队!酷派这牛皮吹得有点大
酷派“诈尸”了?许久没有新动态的“手机老将”酷派,最近突然放出重磅消息,引起行业内外的注意。
据《读创》10月14日报道,酷派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家俊表示,将建立一个“新酷派”,目标是在三年内重返国内手机品牌的第一梯队。
如此豪言壮语,不少网友的关注点却在另一个方面:原来酷派还在吗?
事实上,曾经在中国智能手机发展早期声名鹊起的“中华酷联”,除华为之外的三个成员,在近几年均逐渐消失在公众视线里。在小米、OPPO、VIVO等第一梯队,以及魅族、一加、锤子等第二梯队手机品牌的竞争下,酷派、联想、中兴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酷派已经“查无此人”的地步。
而今年以来,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酷派,频频出现新动作。酷派难道真的要“复活”了?
挖角小米四名高管,
其中秦涛早已认购酷派股份
10月12日,酷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事长兼CEO陈家俊表示,要在三年时间,重回第一梯队。他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硬件迭代放缓等变化,让酷派看到了新机会。
而在此前不久的10月9日,酷派集团发布公告,委任四名高级管理人员:自 2021 年 10 月8 日起,秦涛获委任为酷派集团高级副总裁,胡行、李宇靖和司马云瑞同获委任为酷派集团副总裁,职务涉及运用、销售、硬件、互联网中心等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名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并且此前都曾在小米担任职务。
其中,李宇靖被业内人称为“小金刚之父”,曾操刀过“红米小金刚”Note 7 和 Note 8 系列,全球销售量突破1亿台。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酷派引进多位前友商高管,意在发力国内手机市场。
另外,深蓝财经发现,秦涛的名字在酷派2021年中报时就已经出现。财报显示,秦涛持有酷派904,128,47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8.37%。其中秦涛通过全资控股的Allove Group Limited持有772,500,000股股份,55,452,000股股份为直接持有。另外财报的附注还透露,秦涛在2014年5月23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涉及相关股份数目为70,000,000股已经调整为76,176,472股。
△秦涛持有酷派股份情况 截图来自:2021年酷派中报
从公布的工作履历来看,秦涛在2009年6月至2016年9月,创办中华万年历;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小米工作。
而在酷派10月4日最新的公告中,秦涛的名字突然变为“秦先生”,被一笔带过,而其他个人股东,均是以全名出现。而“秦先生”也通过其全资实控的公司Allove Group,参与了此次增资认购。
△酷派最新增资股份认购详情 截图来自:酷派10月4日公告
如果说在入职酷派时发朋友圈感谢小米的李宇靖与小米是和平分手,那么秦涛可能就是不和平的例子了。
除了创办中华万年历之外,网上关于秦涛搜索最多的还是郑州大学招聘事件。2017年,秦涛在郑州大学的小米招聘宣讲会上发表歧视日语专业学生的言论,引起网友热议,还因此被小米内部通报批评。
对于秦涛离职小米的原因,网上曾流传出一个秦涛朋友圈的截图,称自己是“被离职”的,离开小米后,秦涛就去了IQOO,并表示“预计最多一年,IQOO的份额会反超小米”。并且在2020年6月,已经离职的秦涛还曾发朋友圈公开diss卢伟冰,称卢伟冰错误预判了5G趋势,脱离市场需求搞高端,造成k30系列今天巨亏。并表示,未来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在千元机市场,今日小米操盘手们如此之傲慢,并没有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惊天巨变。
如今秦涛入股以及入职于红米定位重复的酷派,莫不是上演“复仇者”?
领投8.33亿,
SIG为什么会选择酷派?
除四位小米高管加入之外,酷派在最近还获得一笔增资,主要来自投资过字节跳动、威马汽车、喜马拉雅、一条等公司的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10月4日晚间,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已签署8.33亿港元股份认购协议,此次融资由SIG领投、宏晖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与个人跟投。其中,SIG不仅认购了8亿新股,还认购了8亿认股权证。
而在随后被任命为酷派高级副总裁的秦涛,也通过其全资实控的公司Allove Group参与了此次增资认购。
△酷派最新增资股份认购详情 截图来自:酷派10月4日公告
SIG作为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一直以眼光毒辣、有远见而著称。从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SIG已在华投资了超过350家公司,总投资金额超过35亿美金,其中70多家公司已经通过上市或并购实现退出。其中,SIG在2012年以100万美元成为字节跳动股东的案例,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创投20年历史中,最赚钱的案子。
△SIG官网首页
在2020年时,就有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称,SIG拥有字节跳动约15%的股份,是字节跳动最大的投资者。据数据公司PitchBook的数据显示,2020年早些时候,通过多次对于字节跳动股票的隐秘交易,海纳集团的股份价值可能超过150亿美元。
据SIG官网显示,其投资理念主要是投资价值洼地,“我们无法预测哪里有价值洼地,但出现洼地的地方,我们会出现”“是我们选择了快速生成的的洼地,也是新崛起的力量选择了我们”。换而言之,以一般观点来看,SIG此次大手笔投资酷派,或许可以理解为,SIG认为酷派是一个新的价值洼地。
但如今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第一梯队的格局已经多年未发生改变,目前仅一款手机在售且销量不高的酷派,似乎看不出来有成为“新的价值洼地”的潜力。
那SIG大手笔投资是冲谁去的?小米的前四名高管中,除了有股份的秦涛,另外三人又为何会选择加入酷派?相较酷派,在低端手机市场中,他们分明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从第一梯队到“查无此人”
贾跃亭要负很大责任
成立于1993年的酷派,深耕手机业务多年,曾经十分辉煌,2004年酷派生产出第一部GSM手机。2007年推出全球一款双模双待手机。靠着与运营商深度绑定,2013年,酷派手机的市场份额进入国内前三、全球前七。2014年率先推出中国市场千元4G手机,酷派在当时超越苹果、三星,斩获了当年H1全球TD模式4G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而酷派的衰败也是从2014年开始的。首先,市场方面,小米、华为从2014年开始不断降低其低端智能手机的价格,其中华为荣耀的价格最低的已经跌破600元大关,定位低端市场的酷派面临更多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此外,随着2015年开始“提速降费”政策的提出,国内运营商大幅下降补贴,再加上受到乐视的影响,酷派的出货量逐渐下滑。2015年,酷派手机的出货量为3800万台,2016年销量缩水至1500万台,销量快速缩水。
运营商降低补贴的消息其实在2014年时就已经传出,酷派也是在此时寻求自救。2014年底,360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生产互联网手机。2015年6月,乐视收购酷派股权一度引发“三角恋风波”:360认为酷派违反了协议,而据媒体报道,但是酷派大股东希望套现退出,但但是360因为筹划从美股退市,并没有资金全盘收购,酷派只能另寻买家。
随着2015年和2016年两次收购酷派股份,乐视最终成为酷派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8.78%,但之后乐视因资金问题深陷泥潭,连带的也导致酷派受到拖累。除了导致酷派管理混乱之外,因为乐视的缘故,酷派在银行的贷款变得艰难,从2017年开始,多家银行对酷派实行“只换不贷”。同时,酷派还一度被多家银行起诉,追讨资金合计2.4亿元。直到2018年现任董事长陈家俊背后的京基集团接盘,酷派才终于摆脱乐视的阴影。
这位“京基二公子”究竟能否带领酷派重回巅峰?这是陈家俊掌控酷派之后外界的疑问。
2019年陈家俊首次以酷派集团董事长身份亮相时曾发布一则公开信,表示将发布26周年手机,企图以5G切口,再度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中。但是酷派的种种举措,始终都没有砸出什么水花。
此外,因为酷派手中拥有许多土地资源,外界一直存在京基集团收购酷派的目的其实是未了拿地的猜测。
三年回到第一梯队?
难度太大,可能性不高
新的团队再加上新的融资注入,这或许能加快酷派重新回归中国市场战略的落地,但是想要“在三年内重返第一梯队”,这或许还很难。
自2017年以来,国内手机厂商第一梯队“华米OV”的格局已经稳固,并且之后还在进一步集中。据第三方调研机构IDC和Canalys发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0年,“华米OV”稳稳占据国内手机厂商出货量前五。
酷派想要在三年内打破这个格局,可能性不太高。
另外,“整机采购成本偏高,毛利率不足预期;品牌势能较弱,销量提升不明显”,这些也是摆在酷派面前的问题。
据酷派官网显示,目前酷派仅一款起售价699元的COOL 20在售。虽然从手机参数来看,cool 20或许是千元机里的“机皇”,但是在智能手机存量时代,价格战并不能打出优势。另外,国内中低端手机市场中,小米、OPPO、VIVO旗下的红米、Realme、IQOO等品牌入局已久,作为后来者的酷派想要突出重围、后来居上,难度相当大。
唯一一款在售产品不仅销量上出师不利,品牌声誉也遭遇滑铁卢。6月18日,酷派微博发布带有提到“致敬鸿蒙,今晚见”字样的海报,一度让网友误以为酷派官宣新机会搭载鸿蒙系统。但实际的直播内容却与鸿蒙毫无关系,只是在快手直播间里卖货COOL 20 ,这种蹭热度的行为也遭到不少网友的反感,引起舆论反扑。
从酷派2021年中报来看,酷派回归中国市场的战略还面临更多挑战。财报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酷派集团营收3.2亿港元,同比下降17.1%;毛利率方面,2021年上半年毛亏145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公司毛利8410万港元,毛利减少了117.2%,毛利率从21.8%减少至4.5%。
△酷派2021年中报 毛利、毛利率大降
此外,从2020年年底至2021年6月30日,酷派的员工从604人减少至506人。
种种劣势下,先不提能否“三年重回第一梯队”,酷派能否在国内手机市场格局砸出一丝水花,或许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Recommend
-
55
在用户疲态显露的当下,如何将社交直播中的主播与用户之间即时的实时的浅层次互动沉淀成更深层次的社交关系,激活直播中关系链的活跃度,也将是下半场社交直播迎来新一轮增长的关键。 当前直播行业火爆依旧,各大平台竞争白热化趋势加剧,但下半场的格局还在变化,...
-
13
新能源汽车是个极为烧钱的行业,但似乎从来不缺资本的“追逐”。比如截至2020年上半年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造车势力,共融资了889亿;近日恒大汽车为仅占比1.18%的汽车业务引入了260亿港元的战投;威马汽车成立至今,经历了12次增资达300亿元,近...
-
3
三年回一线? 酷派没胜算 有钱,有人,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准备充分。但此时的国内市场已经不如往日,酷派在品牌、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实力也不如往昔。 “中华酷联”,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这早已是个历史词汇。其中的酷派,更是一...
-
7
站稳辅助驾驶第一梯队,“特小长”如何引领智能驾驶新格局? ...
-
6
造车新排位,二梯队为何成不了第一? 2022/02/23 12:26 “农村包围城市”很难。
-
10
Type-C信号转换器产品第一梯队——显盈科技2021年营收近6亿元 4月19日,显盈科技(301067.SZ)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
-
6
工业互联网2022:第一梯队成型、专精玩家突围 ...
-
6
对标国际第一梯队,本土气体传感器正填补国内空白 5小时前 作者:夏珍 阅读需 2 分钟
-
8
大厂秋招又起:为什么“ATMD”成第一梯队 三言财经 2023-08-16 1 评论...
-
5
第一梯队网站用户数量庞大, 平均月访问量超过百万,且对中小网站和社群博主有较大的影响,热门Deal容易被转发, 本篇着重介绍Mydealz和MeinDeal。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