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六成年轻人假期聚餐,或是因为快乐,或是因为无奈 | Z世代假期指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43106832867290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六成年轻人假期聚餐,或是因为快乐,或是因为无奈 | Z世代假期指南

左一2021-10-10
好吃大过天?也许在聚餐这个场景下是错的。

提起Z世代,你会想到什么?

是叛逆、二次元、内卷,还是佛系、躺平、社交恐惧症?立足当下,简单的词汇难以概括他们是怎样一群人,有怎么样的心理动态,以及相应的社会需求是什么,甚至很多网上人云亦云的词汇,不过是加重了大众对他们的误解。

9月中旬,我们发起了《Z世代假期休闲娱乐调查》,从聚会、聚餐、三坑、VR游戏、直播五大维度,直接将问题抛向Z世代,让他们自己回答,给出最接近“真相”的定义。本次调查样本近200人,也许样本容量还不够广、还不够大,但已有足够借鉴意义。

本文是其中一篇,聚餐篇。

作为最为常见的社交方式,聚餐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是一次与闺蜜一同发朋友圈的brunch,是一次午夜聚会过后氤氲着灯红酒绿的小酒馆,亦或是终于排到了一家心心念念的超火餐厅?

调查结果显示,十一期间,57.74%的受访者将与朋友聚餐。43.35%的七天假期中将有3-4次聚餐,且选择在80.95%选择晚餐时间相聚。而在聚会的过程中,也有48.21%的受访者选择聚餐活动、40.48%选择酒吧夜店。假期期间,吃吃喝喝就是主旋律。

Z世代们的饮食社交货币,正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着交易?

聚餐是回到快乐星球

杨宇豪 01年 大学生

我是浙江人,现在在上海读书。作为学生会的外联部长,很多聚餐都是和部门的同学一起

由于学校在浦东新区,每次出门单程地铁大约要1小时,所以我们每次最先考虑的就是餐厅的地址。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吃完后还会在附近一起逛逛。

选餐厅的时候,我们会先看看小红书或者B站有没有推荐。现在up主也有很多做探店选题的,视频的呈现方式很直观,弹幕上也会反馈up主说的是不是实话。

不过我发现,我们最常去的竟然还是海底捞和杭帮菜馆,可能因为这类餐厅的容错率比较高吧。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都能吃得惯,而且人均100元左右的消费又是普遍能被接受的程度。

当然,像十一这种长假,我还是会回家乡,和高中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在绿茶餐厅聚餐。绿茶餐厅的菜品很合我们口味,而且聚集了我们太多共同的梗。看到餐厅,想起那些一幕幕曾经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就自然能进入和朋友聊天的状态了。

在陌生的环境吃新餐厅,在熟悉的家乡吃老地方,不论如何,聚餐都是到达自己的快乐星球的方式。

边聚餐,边“恰饭”

南南 99年 美食博主

我是咖啡探店博主,也会接一些餐食店的商单。

本职工作就是吃吃喝喝的我,聚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新品牌邀请试吃,二是为了流量主动探店。

最近几年,感觉到杭州新开了很多火锅店、面包甜品店。不过,小的单体店面一般来说不会付费请美食博主去试吃,只有大型的连锁品牌才能请得起。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有一个类似中介的“局头”会来喊我们,每次十几个博主一起。在一起吃完后,我们会用说好的账号发布相应的内容,按照要求露出品牌。最后“局头”会收集发布的流量数据给到品牌方。不过,品牌方不会考虑具体的带人流数据。

在发布内容时,每个博主会有自己的技巧来隐藏起软广的本质。首先是图片,既要有精美的一手图,又要修出自己的风格;其次是账号要运营得当。用户对一些夸张手法会很警惕,但又“很吃”一些流行词,比如会对“小红书文学”中的“绝绝子”“暴风吸入”有亲切感。不过,时间久了这种无脑语言也失去了效果。大多数用户还是喜欢有褒有贬的中肯内容。对了,如果有十几个博主的照片里有相同的摆盘样式,那一定是品牌付费邀请的。

作为业内人士,尽管我可以轻松分辨哪些是软广,却在自己选择聚餐地点时也“翻过车”。有一次,我了解到一家很喜欢的拱墅区书店开了小酒馆。出于对书店品牌的喜欢,我当即就去体验了。然而,到店却发现,杯子是外面买的塑料杯,饮料和酒水也是瓶装倒出来的。整个店铺只是营造了一个场景氛围,却用高溢价和情怀把我们这些“铁粉”骗过去,餐食和品质让人大失所望。

这个假期,我打算选择一些单体小店探店。首先这类内容很受读者欢迎,可能会爆,其次,我也特别喜欢带有店主的小心思的设计。一把舒适却怪异椅子、一片上镜的绿植、一个有故事的旧收音机,都能让人有独特的体验。

同样是度假,为什么不在这种有特殊记忆的店里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呢?

酒桌文化不会突然消失

巧巧 98年 白领

我的工作偏向于市场和业务,所以聚餐很多时候是应酬。

我对此并不都是排斥的,甚至有一些美好的记忆。比如,我有个同事,非常懂葡萄酒。应酬时会给我们带来酒品上的小惊喜,为我们介绍哪种酒需要用什么方式来品尝。我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通过这种共同喜好认识更多的朋友。

尽管身在外企,也经常会遇到劝酒文化。很多时候,这类“局”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也许是拉进自己和某个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许是自己能获取新的人脉资源。但是私下喜欢自己喝几杯的我,在内心也很排斥劝酒。对我来说,和朋友放松小酌,能够控制好“量”。而在应酬时,总会被说“还没喝到位”。我和一些同事,甚至有时会在晚餐应酬完之后,再去旁边的小酒吧,再放松地喝上一杯。

好在,如果是实在不愿意去的场合,我可以毫无顾忌地拒绝。如果感觉会伤到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以通过其他商务社交方式,比如运动打球、喝咖啡等来替换。

但是,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吃饭聚餐效率更高。

聚餐不像运动,大部分时间在喘气或者专注于运动本身,也不像喝咖啡过于正经。聚餐时,人总能用放松、自然的心态,将话题引导到需要探讨的事情上去。

所以,除非此前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拒绝聚餐应酬。

一些社会事件之后,我们公司上上下下也改变了很多。以前用白酒招待的场合,现在都改成了红酒、啤酒甚至饮料了。但我觉得,酒桌文化作为一种俗成的约定,一定不会消失。不过希望能渐渐变好吧。

吃什么,是我聚餐最后考虑的因素

余佳 97年 CEO

我在传统行业的创业,对我来说,聚餐是笼络资源的机会。所以具体吃什么、吃得好不好,不是基本面,只是加分项。在接待客户时,我只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那家餐厅。

我会对餐厅的停车位置、菜式、主厨、包厢环境、甚至是哪个服务生比较优秀,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在选择餐厅时,我最先考虑的就是停车的便利性。那些停好车之后还需要找15分钟以上的店会让我抓狂。

我的客户大部分都不是杭州本地人,所以我最佳的选择是西湖边的楼外楼。一方面,客户可以满足来杭州逛西湖这个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我对楼外楼已经足够熟悉,不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我不会去计算这类应酬的投资回报率,因为很多时候,我给到客户的是一次美好的用餐体验。他们也许不会立刻买单,但将我和杭州、西湖、楼外楼的记忆绑定在了一起就够了。

这个假期,难得能够回归家庭,我和老婆打算和她的同事一起在家做饭聚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而且都更倾向于自制的少油、少盐美食。此后就成为了我们假期的“保留节目”。

为了能够吃到同事们亲手烹制的“硬菜”,我们甚至还会去包轰趴馆,起大早地分工去买最新鲜的肉,再购买一些半成品预制菜作为点缀。一顿丰盛的大餐通过齐心协力得以高品质、高效地完成。

只有在这种时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聚“餐”的意义。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本文由「左一」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Pexels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