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比特大陆停止向中国大陆地区发货 虚拟币“挖矿”面临更大力度清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16868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日前,受到治理虚拟币新规影响,比特币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发布公告称,旗下蚂蚁矿机自10月11日起将停止向中国大陆地区发货,针对已采购远期产品的大陆地区客户将提供替代方案,发货政策调整不影响海外市场客户。比特大陆还称,为响应碳中和政策,公司已完成了几批次碳指标采购,指标主要来源于中国云南、新疆等地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

事实上,今年5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对虚拟币“挖矿”等活动的打击力度一直在升级,内蒙古、新疆、云南和四川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清理整顿“挖矿”相关产业,并起到显著成效。

大面积矿场清退 矿机厂商遭受重大影响

据《2021上半年数字货币反洗钱暨DeFi行业安全报告》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从国内交易平台流出到国外交易平台的资金总量达到283亿美元,是2020全年流出的资金总量1.6倍,这主要是由于比特币价格在上半年前期持续攀升。5月份至6月份,由于国内政策在挖矿、交易上加强监管力度,流出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了近40%。

在严监管背景下,国内不少矿机制造商、矿场、矿池便开始了关停和“出海”的战略性转移。记者注意到,7月份,比特大陆就已宣布剥离旗下矿池品牌蚂蚁矿池,独立在海外开展矿池等业务;6月份,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宣布正式开启在哈萨克斯坦的自营“挖矿”业务,首批阿瓦隆矿机上架开机运行;亿邦国际也宣布已经停止了国内矿机托管业务,并表示其重心是加速在北美和欧洲等地设立合规矿场,并尽力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大面积矿场的清退,矿机厂商在国内市场遭受到了重大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对矿机厂商提出了警示,依靠单一业务着眼短期暴利的投机行为不是长远之计,也从另一方面倒逼矿机厂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虚拟币“挖矿” 将被列入淘汰目录

9月24日,为防止虚拟币“挖矿”等活动死灰复燃,监管部门再出重拳。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进一步出台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提出加强虚拟币“挖矿”活动上下游全产业链监管。同日,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也出台新规整治“虚拟币炒作”,明确了虚拟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挖矿”产业不但能源消耗量大,不符合碳中和政策,且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进步等带动作用有限,并可能引发相关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全产业链监管可以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从而根治虚拟币交易炒作之风。”北京链通律师事务所主任丁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几年虚拟币交易炒作之风不断死灰复燃,主要原因还是其营造的“赚钱效应”,交易越活跃,赚钱效应越明显,所谓的“暴富”的故事就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交易和挖矿,交易和挖矿的活跃又反过来刺激炒作,如此循环往复。

记者注意到,9月24日在各部门要求全方位打击虚拟币后,江苏省近日率先全面排查虚拟币“挖矿”行为。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监测发现,江苏省开展虚拟币活动的矿池出口流量达136.77Mbps,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4502个,消耗算力资源超10PH/s,耗能26万度/天。从IP地址归属和性质看,归属党政机关、高校、企业被入侵利用开展虚拟币“挖矿”行为的占比约21%。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开展虚拟币“挖矿”态势分析,并进一步联合各相关部门,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处置体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新将虚拟币“挖矿”列入淘汰目录。陈晓华表示,将虚拟币“挖矿”项目视同淘汰类产业一旦真正纳入上述负面清单的话,“挖矿”这种行业想要地方政府来立项落地基本就不存在,并且虚拟币“挖矿”将面临更大的清理力度。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