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0后适合做梦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51351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辑导语:近期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七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可年入百万。而实际上,这个理想超过了预期。说得更刺激些,这届00后大学生,可能有不少人患上了“预期牛逼症”。本文针对该话题,对00后们为何有如此的幻想进行了解释,一起来看下。

mmIm3DHFSWmZbadxgmld.jpg

「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这是《征服》里刘华强的经典语录。

初看到「近七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可年入百万」的新闻时,我的脑中最先蹦出的,就是这句台词。

不是说他们气盛,是说他们气壮。

套用最近流行的「废话体」:人有多大胆,胆就有多大。

他们是真敢想。

说得更刺激些:这届00后大学生,可能有不少人患了「预期牛逼症」。

1. 关于毕业薪资

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8.20%男生和3.25%女生预期自己会进「5万元俱乐部」。

2. 关于未来收入

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这是中青校媒调查给出的数据。

看完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一,这些00后的通胀预期太强烈了;

二,他们上知乎上得太多了;

三,他们在坐等「均富款」。

再或者,这调查是在北京五道口街头做的?

之后我又看到了招聘类APP统计的这届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

  • 应届生北京求职期望薪酬为月薪22594元;
  • 上海期望薪酬为月薪22332元;
  • 广州期望薪酬为月薪21119元;
  • 深圳期望薪酬为月薪21553元;
  • 杭州期望薪酬为月薪20848元;

看来,这些00后的「格局」普遍惊人,早就实现了对我们的赶超。

这时候,适合把一碗碗鸡汤一块端上:

有梦想是好事,万一实现了呢?

真正的牛逼,是把吹过的牛逼都实现。

现在看,国民收入情况有些配不上00后。

根据相关统计,北京市2021届高校应届毕业生薪资水平,普遍在4000-11000元之间。

这其中,互联网相关岗位的应届硕博士生,平均薪资高达10992元/月。

这是北京的数据。其他城市恐怕不会更高。

这么一对照,难免让人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则过于骨感。

说「这些00后欠现实一顿毒打」,过了。

但说部分00后存在「乐观偏误」,恐怕立得住。

料想接下来,很多企业用人招人方面的主要矛盾可能是:

00后日益增长的薪资预期与企业给不起钱之间的矛盾。

YIyGrQaa9kXvcGndPbO6.png

▲数据来源:58同城大学生平均期望薪资统计表。

互联网观察家Keso曾经提出了个「五环内视障」的概念。

意思是:很多「五环内人群」(精英白领)因为生活环境的区隔,动辄斥塔基人群的生活习惯「Low」「俗」。可他们不知道,那其实才是主流。

这些城市精英不知道,在「仅8.8%网民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网络生态下,他们才是少数。

从预期薪资看,很多00后或许也存在「新世代视障」。

这是他们存在「乐观偏误」的由头。

「新世代视障」的生成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含着×钥匙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的父辈则是普遍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红利的那代人。

可以说,他们的过去,坐落在中国社会几十年来发展最快的20年里。

他们确实不是人均富二代。

但物质充裕,生活优渥,没什么贫困记忆,也没什么饥馑概念,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点与公约数。

之前有报告就说,00后平均存款约1840元,约为90后平均存款的3倍——注意,这里的00后存款多是储存罐里的零花钱。

想到这些,他们「花600元跨城代购茶颜悦色」,他们将一堆所谓新消费撑上百亿市值,也就不奇怪了。

更何况,调查对象是00后大学生。

高校里畸低的寒门学子比例,早就框定了他们的「幸存者偏差」。

当他们周边一堆人千金一掷为应援、为打卡、为尝鲜时,他们很难不生出某些幻觉来。

但这可能是错觉。

很多00后大学生对财富积累的认知,都起于自身、周边……及网络。

可他们不知道,那并不具有代表性。

去掉滤镜后的现实地貌,跟「00后大学生靠拍视频月入70万」「摆摊年入百万」勾画的景象判若霄壤。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都是:

  • 能自己做饭,绝不下馆子;
  • 能坐公交车,绝不打车;
  • 能坐慢车,不轻易坐高铁;
  • 超市里的水果,挑特价的买;
  • 网上的商品,领了优惠券再买;

普通人的世界里,没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杯红酒配电影」。

即便是硕博毕业,年入百万都没那么容易。

不能《南辕北辙》看多了,就分不清南北。

对00来后,根据之前的经验锚定预期,也可能失效。

「新世代视障」中裹了很多错觉幻觉。

没必要去奚落。

我想起,小学时每当别人问我「以后想考哪个大学?」,我的回答都是「清华北大」。

这表明:男人至死是(装)少年。

00后才是真少年。

少年适合做梦。

而一旦过了爱做梦的年纪,恐怕就是轰轰烈烈不如平静。

平静的代名词又叫——躺平。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数字力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80
8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