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每天入账 4000 块的产品,却不靠会员赚钱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3696603810328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每天入账 4000 块的产品,却不靠会员赚钱

唐韧30分钟前
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了我朋友圈的读者知道,我最近打篮球的时间比较多。因为长沙经常下雨,所以我找了个离家近的室内篮球馆玩耍。

这家球馆离我家不算远,开车的话十来分钟就到了,所以我经常去。

打了几次后发现体验还不错,于是准备办个会员卡。

起初,我是先咨询了一下他们的会员卡类型和价格,然后回来考虑了一番。最后,做了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额外的观察和思考,我也觉得挺有意思和受启发的,跟你们分享下。

我整理了这家篮球馆的会员卡基本情况,你们可以先看下。

v2_e3bab69936b34e80bb1f168519861756_img_000

规则很简单,不同类型的卡对应不同的价格和不同的权益。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不同的会员卡分别对应什么用户特征?办哪一种卡的人最多?篮球馆是怎么赚钱的,能赚多少?

以我为例,看下我的用户路径,以及我是如何被转化成他们的会员的。

最开始我是在美团上搜附近的室内篮球馆并找到了这家,看了下评价说还不错,于是跑过去准备体验下。

散客单次价格是 20 元每人,不限时,他们营业时间是从下午 2 点到晚上 10 点。

我评估了我的打球频率,基本上每周至少 2 次。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就有 8 次,每次 20 块,一个月 160。

显然,不办会员卡就是跟钱过不去了。

考虑到夏天和秋天打球比较多,所以我首选的是月卡,每月 100 块,不限次,一个月到期。

也就是说,只要我一个月打球超过 5 次,就回本了。

果断,办卡。

拿到会员卡以后,我看我的卡编号是 1030,大概率这就是目前已有的会员总数。

我查了下,这家球场是 2017 年开业的,到如今 4 年多时间,总共 1030 个会员,平均每年新增会员数也就 250 多个,不算多。

趁着买水期间我试探性问了下营业员小姐姐,说一般办哪种卡的比较多?

她开始不太想说,但还是架不住一个产品经理刺探需求的技术,说月卡比较多,年卡的最少,其次就是次卡或者单次付费的。

在没得到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姑且假设按次卡、月卡、年卡以 4:5:1 的比例算。

若不考虑续费率,哪怕按照单个会员年贡献金额 500 元算,这 1030 个会员的总收入也就 50 多万。

平摊到每年的收入里,光靠会员费估计连房租和日常开销都远远不够。

当然,因为会员卡都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中间会有流失以及二次续费。

这么看的话,其实光靠会员费赚钱,我认为这根本不足以支撑这家球馆的运营。他们之所以能持续办下去,肯定不靠会员费赚钱。

既然不靠会员费赚钱,那么他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们先看看打球人群的用户特征,以及对应到他们会员卡的分类。

v2_2989c9e691fc4cbf8600bdd87697c00c_img_000

对于办会员卡的用户来说,考虑的核心要素无非就是频次

因此,可以基于频次把打球人群划分成很多不同的用户画像。注意,用户特征和用户画像是不同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讲过。

对于篮球馆这种产品来说,用户画像非常多样化,所以很难用统一的一两种来概括,所以我只通过用户特征来描述。

我是属于典型的短期集中打球、频次高的类型,可能也就这几个月,到了冬天我就改换别的运动了。

这么看的话,月卡比较适合我。要是到了明年要继续打球时,我可以续费月卡。

接下来,我们算一笔账,仅做推论。

这家球场是由 3 个标准篮球场组成,外加两个中间场地的独立篮球架。这么算下来,就相当于有 8 个半场。

打篮球的知道,现在以 3 对 3 或者 4 对 4 打半场的居多,偶尔有打全场的。

如果按半场算,每个半场同时有 3 组 4 对 4,那么一个半场就有 12 人,8 个半场就是 96 人。

当然,这是全部饱和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不是每个半场都有人按照这个比例打球。

此外,工作日和休息日,白天和晚上,都有区别。

我一般是工作日的下午 4 点以后去,粗略估算 2 小时内差不多有 100 人次来打球。

如果碰上节假日,这个人次数量还会多一点。

工作日的下午 4 到 6 点,晚上的 7 到 9 点是打球高峰期,索性按下午 2 小时高峰期 100 人次、晚上两小时高峰期 150 人次算,不考虑会员因素,客单价 20 元,这部分收入就是(100*20+150*20)= 5000 元。

排除一些其他因素,我们打个八折,4000 元。

再假设球场一年按 300 天营业算,球场门票收入大概在 120 万的样子。考虑会员的存在,实际收入肯定比这个少。

一个超过 2000 平的场地,地方也不是特别偏僻,每年租金少说也得 60 万以上,这么看的话,门票收入也不高,毕竟还有水电、人工、场地维护等开销。

那么,这种球场究竟靠什么赚钱呢?

我又看了一圈球场四周,有一些零星的海报广告,包括白酒、银行、运动品牌等,显然这都是赞助商广告。

但我认为,广告收入对他们来说基本可以忽略,量太小。

因为不是专业赛事场馆,没有观众,而打球人的注意力都不在现场周边,所以效果会很一般。

直到有一天,让我发现了他们的核心业务,少儿篮球训练营

我侧面了解了一下,一节少儿篮球课收费是 600 多,总共两节,每节 100 分钟,相当于有两次上课机会。

2 个篮球教练,大概 20 个孩子,占据一个半场的场地,有时候会更多。

尤其是碰上周末和寒暑假,这种篮球训练营特别多。20 人的小班总营收就是 12000,整个球馆最多开两场就是 24000。

这么看,单场少儿篮球训练营的收入就是门票收入的 3 倍。我觉得这样的训练营一年办个 150 场肯定不成问题,总营收就是 180 万。

再加上一些 to B 的业务,比如承办一些企业比赛或者一些小型赛事,也能赚到一些钱。

整体来看,如果经营的还行,篮球场想赚钱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据我观察,这家球场的运营做的不怎么样,基本是散养状态,没有做特别的运营干预,纯靠自然流量。

从场地看,他们的质量算是不错的,地理位置、停车场地、球场配套,各方面也都还行。

但是,基础人流量不够。

如果要提升他们的营收,电商产品里「人流量 * 客单价 * 转化率」的公示照样可以运用过来。

客单价是相对固定的,人流量和转化率考验的就是运营了。

大胆 YY 一下。

第一,球场每周开放一天免费打球日。

参与的前提是你要带一个朋友同行,而且打球前发个朋友圈,球场布置一些网红场景,以此形成流量开口。

另外有一点,女生打球永远免费。

第二,在球场安排几个人专门拍照,抓拍一些打球瞬间,制作成相册或者短视频,顾客添加客服微信后就能免费领取。

和跑步一样,打球的瞬间是无法自拍的,所以这是一个极佳的朋友圈素材,配上球场标识,又打开了一个流量开口。

第三,推出打球积分兑换会员权益的机制,每过来打一次球就算打卡成功,获得一定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会员权益。

初期门槛可以降低,目的是让用户体验会员权益,体验过后,下一次会员转化的门槛会大大降低,转化率就上去了。

以上三种方式,不说一定有用。但至少是在几乎零成本的情况下球场经营者可以尝试的增量方法。

注意,篮球场运营有一个特点,也是这款产品要抓住的一个关键原则,边际成本递减

打球人数越多,篮球场的经营成本越低。

所以,想办法提高人流量和转化率,在客单价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营收的大幅度提升。

说了这么多,都是思路,不一定对。你可以借鉴,也可以衍生。

总之,思考的乐趣就在于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