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育营销“已死”?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niaogebiji.com/article-7614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教育营销“已死”?_行业动态_鸟哥笔记
教育营销“已死”?
2021-07-31

文 | Lily Ji

就在刚刚,受到24日发布的“双减”影响,有消息称猿辅导宣布将削减其全部广告投入。

在此之前,教育产业的广告投放就已经受到了重重限制,今年二月央视下架了猿辅导、作业帮等机构在央视各频道广告黄金档的投放内容,并加强了相关业务的监管审核。

据悉,未来所有主流的媒体、公共平台、线下公共环境、学校等,都将全面禁止教育机构广告的投放。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22条:

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教育营销似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在彻底斩断了 “资本运作”链条之后,教育产业未来将何去何从?

01 教育营销已死?

7月24日,双减政策一出,被剥夺了融资权利,受到严格监管的教育培训机构们忙着清点损失,重新进行业务布局,几乎所有机构都已经没有闲心顾及营销问题,为了回流资金都纷纷开始裁撤广告业务,主流平台也早已看不到教育机构的广告。

短时间教育广告的大幅缩减对广告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对于营销平台而言,这样的真空毕竟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被其他行业的营销需求填补。如分众传媒就表示,其余类型客户增长态势良好,因在线教育广告减少而空余广告位已有其他行业客户填充,目前整体业绩稳定。

但对于教育产业的参与者而言,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育产业的公共营销渠道就即将全面消失,所有主流的媒体、公共平台、线下公共环境、学校等,将全面禁止教育机构广告的投放。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营销推广,当广告渠道被全面锁死,也就意味着企业获客能力的大幅度缩水。并且,对于教育产业而言,眼前这场危机将远不止于部分赛道的消失,而可能是整个行业的全面萎缩。

事实上,营销缺失的危机已经在许多教育公司显现,特别是对没有门店的线上教育,广告停投意味着核心拉新渠道消失。比如某位新东方在线旗下的东方优播老师就表示,由于广告减少,总体排课量已不如往年,暑期每节正价课时长由2个小时缩短至1.5小时。

在公域流量被彻底锁死之后,教育产业营销要如何去做?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些简单的猜测。

鸟哥笔记,行业动态,Morketing,市场洞察,在线教育,未来趋势,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目前,教育营销可以需要转向私域流量。其中最朴素的方法就是通过微信群运营已有的客户,维持住原本的客群,再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发布课程消息进行拉新。

对于一些老牌强校,这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获客手段,一方面他们本身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原本也有相当多的客户,不用担心公众号的搜索量和订阅量问题。另一方面原本学校的管理,教职员工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就会使用微信群,这部分客户能很自然的转化为学校的私域流量。

但微信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域,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还是要想办法触及更大的公共平台。

鸟哥笔记,行业动态,Morketing,市场洞察,在线教育,未来趋势,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在这种情况下,“软营销”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如目前年轻人扎堆聚集的B站,站内本身就有不少“知识分享”类up主,无论是儿童教育、考研、外语考试、出国留学还是公考、法考,在站内都能找到不少经验分享的“知识贴”。教育机构或许可以与该类型的up主合作,以“内容经验分享”的形式推广自己的课程。

这种方式不仅能达成在公共平台内的营销传播,还能达成相对的“深度种草”。尤其对于消费者,特别是成人教育领域的消费者而言可能会格外有效。

因为成人自学的时间成本很高,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通过真人种草和详细的内容分享,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成人对学校及课程的兴趣,营销效果或许还会优于大面积铺广的方式。

虽然教育机构不得在学校发布广告,但如果能通过教育服务达成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或许也可以通过贩卖教育服务的方式,反向达成对自身机构的推广宣传。

总之,目前教育产业经历此次重大改革之后,由于资本的撤出和政策的禁止,将再也不会出现之前 “铺天盖地式”的营销场面。但之后企业还是要想办法挖掘新的营销增长点,开辟新玩法,促进市场对自身品牌的认知。

02失控的“教育资本”

那么为何此次的“双减政策”的力度如此之大?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混乱而无节制的资本运作。

如果我们向前回溯,就会发现早在三年前国家就开始重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问题。2018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先后发布了数条建议及条例,要求严查教育机构的资质问题,遏制各类虚假广告、违规招生及超纲教学现象;2019年更公布了数条针对校外教育问题的长效治理措施。

可以说国家给予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当长时间的缓冲期,试图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规范市场环境良性发展。可惜的是相关行业并没有在这三年内进行适时调整。

特别在去年疫情之后,线下教育举步维艰竞争压力越发沉重,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则产生了井喷式爆发,使得各大教育机构的竞争逐渐趋向白热化,整个市场在在过量资本的介入下越发疯狂,乱象频发。

一方面,机构之间的为了抢占客源扩大产能,无所不用其极,不顾成本的推出零元课或者9元课来吸引用户,完全不顾学校的承载量,这造成了教师课程资源紧缺,如好未来等机构的师生比甚至达到了417:1,完全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不够,就只能通过虚假宣传来凑数。今年六月,市场监管总局因虚构教师资质、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等原因对新东方、学而思、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给予惩处。

在这其中,蓝天教育宣传的所谓“985、211名师”实际仅占其师资比例的15%;而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行业龙头尚且如此,整个市场的混乱程度令人心惊。

鸟哥笔记,行业动态,Morketing,市场洞察,在线教育,未来趋势,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另一方面,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焦虑感,不仅席卷了资本和企业本身,更通过营销宣传将压力传导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某教学机构甚至打出“您来,我来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标语,在家长之中贩卖焦虑。

这样的社会风气直接使得本就不算健康的教育生态变得畸形,前一段时间“鸡娃”问题不断被顶上微博热搜,从江苏南通某小学生做大学英语四六级试卷,到宁波妈妈通过“自虐”逼迫孩子读书,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考虑到对儿童身心灵造成的摧残,政府也必须出面干预。

总之,为了规范市场,为了保护儿童的权益,政府对课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只会越发严格,去资本化、去商业化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很难再有转圜。

03资本落马之后

于似乎,在7月23日及26日两个交易日,我们观察到,教育类上市公司们的市值至少蒸发了2000亿元。

某种程面上,对于资本而言,这一场“教育投资”的盛宴,在这一片狼藉中就已经宣告结束了。但无论如何,这个行业本身并没有彻底垮掉,市场对教育产业的需求仍然真实存在,深陷其中的人们,只能想办法自救。

我们先要明确此次“双减”条例限制的范围,才能评估目前行业整体的状态。

此次政策针对的主要是幼儿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幼儿教育方面,严格禁止幼教提前教授小学学科课程,智力辅导、启蒙等领域也被叫停。而在义务教育教辅方面,条例对教授内容和授课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既不能超纲讲述也不能在节假日开展补课培训,可以说基本上把这个领域的发展上线锁死了,未来很难有业务及业绩上的突破。

但在此之外,高中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儿童素质教育(音体美)等方向并没有受到限制,这一方面意味着原本在高中教育领域占有优势的公司,将在行业内具有重要优势;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整个行业将向这几个有限的赛道转移,竞争将会更为激烈。

双减政策出台前后,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积极谋求转型。

首先是将一些消失或缩减的赛道合并,特别是幼教、早教部分,多合并入一般教辅或素质教育领域。如斑马AI部分员工将转岗至猿辅导,高途课堂也已砍去了小早启蒙业务线,掌门教育已合并其少儿事业部和AI事业部。

其次,积极发展布局儿童素质教育赛道。如,好未来旗下“励步英语”更名为“励步”,主打英文戏剧、口才、美育、书法等素质类产品;在新东方官网上自6月初起开始在各个分校招聘美术、书法方面的人员;学大教育则开始开设小学生编程课程。

鸟哥笔记,行业动态,Morketing,市场洞察,在线教育,未来趋势,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成人教育也是一个发展热点。7月初,好未来推出了成人教育品牌“轻舟”,包括轻舟考研帮、轻舟考满分和轻舟留学三个子品牌,覆盖考研、语培、留学三个领域,未来还将切入职业教育领域。

高途课堂也在5月底成立了成人教育品牌“高途在线”,计划打造包括考研、英语、财会、公考、教资、留学、管理、小语种等的课程体系。

另外一个发展热点则是教育科技产业,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补习政策的缩紧,势必使得公立学校内老师辅导学生的压力增大,连带着也会增加家长的课业辅导压力。因此学校和家长对智能学习、AI辅助工具以及教育服务等的需求或将增长。

在此之下一些企业开始布局教育科技产业,如猿辅导近日宣布推出的,包含深度应用 AI 智能语音功能的场景化 STEAM 科学教育产品 " 南瓜科学 "。

另外,教育服务产业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面向中小学的课后托管业务。好未来近日上线了“彼芯课后成长中心”,为小学生提供工作日课后服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再由老师辅导。只是当未来公立中小学的课后托管制度发展完善后,这个赛道或许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其二,由于多个省份开始取消文理分科,转而采取选科制度,因此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就要考虑大学的专业选择,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报考要求,因此产生了针对高中生的规划指导业务。如豆神教育旗下公司“百年英才”,就开始提供以“中学生生涯规划及升学服务”为核心的新高考业务。

截止到发稿前,据悉湖北扫黄打非办已经加入了打击校外培训机构的任务,国家对教育机构的管理或许还将越来越严格。虽然整体行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相信一个更有秩序的市场,一定会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市场恢复稳定之后,如何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打开局面,扩大市场,将是每个教育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