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早期投资人,2亿的项目投不起!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739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安多。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除了巨头,现在坚持做早期投资的没有几家了。”业内,一家早期投资机构负责人直言。

除了巨头!

2019年底,一场PE的投资转移打响了,业内,一线机构几乎将投资阶段纷纷向VC、甚至更早期的阶段转移。

有钱的大佬们在VC赛道大杀四方,以消费、医疗为首的赛道,充斥大量的不差钱投资。估值被不断抬高之下,原本的早期“原住民”则无处可逃,要么走向更早期,要么走向后期。

01PE杀入早期、天使开始出逃

一线机构的投资速度开始加速。

2021年仅过去半年时间,红杉中国已经投资了超过100个案例,高瓴也投资了超过80个项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投资超过50个项目的投资机构还有深创投、同创伟业、启明创投、东方富海、IDG。

从投资阶段看,能超过50余个投资案例的,大多数都是创投和PE机构。相反,一向注重数量的早期投资机构的出手频次在30余个上下就已经是较快的了。

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原本专注于早期投资的机构数量在下降。“早期项目不是说不投,而是真的很难出手。”深圳一中型VC机构人士无奈表示。

一方面,项目的价格更贵了。

以医疗项目为例,项目的每一轮次之间估值翻倍已经成了正常现象。业内一家知名机构合伙人对融资中国表示,一些机构为了抢项目,不定价,先签ts确保份额。“无论你什么价格,他都跟。”

这种现象让医疗项目的价格更贵。同创伟业合伙人丁宝玉告诉融资中国,“医疗项目A、B轮之间,企业发展的变化并不大,但是估值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对这类项目选择尽可能早投。”

大机构也在观望价格。

但从结果看,市场上的投资机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投资明星项目。原因是,这类项目确实能赚到钱。“从目前已经上市的医疗项目看,大多数还是赚了钱的,只有少部分项目后期介入了PE亏了,整体看,投资明星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上述投资人表示。

另一方面,早期投资数量萎缩的背后,是企业上市速度推动的。

今年上半年,梅花创投、英诺天使、真格基金、险峰等机构较为活跃,但出手的频次也在20-30家上下。

一直以来,早期投资重视数量。有投资人曾笑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对于投资天使、早期项目的机构,宁可错投,也不会错过项目。

科创板落地后,企业的成长速度加快。以往,明星项目融资到D、E、F轮次的也不在少数,但如今,B轮就上市的也比比皆是。

早期项目不再“早”,让这个市场的项目又贵又少。而早期机构在募资时,规模往往不如VC、PE,没有特别大的资金规模,要投资到热门明星项目中,难度不小。

02早期基金募资,永远像是第一期

过去一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一级市场仍然火热。红杉中国、鼎晖、高瓴资本在内的12家机构完成了百亿募资。但也有5成的机构,募资总额低于1亿。

其中,PE设立基金的数量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从规模看仍具备优势。从募资基金数量看,早期投资募资同比下降近16%。但VC和PE阶段新基金数量皆上升了15%、35%。

近几年,政府引导基金纷纷设立了专门投向天使阶段的基金,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深圳天使母基金。2018年正式揭牌时,深圳天使母基金提出资金用于投早期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子基金“超额收益全部让渡”。

3年时间的发展,深圳天使母基金规模达到了10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截至今年7月初,累计有效决策子基金56支,有效决策子基金总规模约162亿元,被投项目中已经涌现出21个估值超过1亿元美金的准独角兽企业。

在示范作用下,今年,广州、苏州、常州、东莞等地纷纷设立天使母基金,天津、重庆等地据传也在筹划中,武汉亦传出要设立百亿天使基金。

今年1月份,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正式揭牌。该基金规模60亿,是由苏州市和下辖各区,县级市等共同出资设立,主要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助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

7月《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发布,《办法》提出将天使类子基金投资于广州地区项目所得的全部超额收益让渡给予天使类子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

虽然政府引导基金开始向天使阶段引导,但天使、早期GP的难处仍然不小。

上海市天使引导基金负责人董若愚曾直言,早期基金募资永远像第一期。“从募资上来说,我们接触大量的基金,很多基金募资来找我们,募资好像已经做到第三期、第四期了,但是他们永远还是像第一期一样,都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状态。”

董若愚看来,早期基金之所以难以持续募资,核心原因在乎,没有特别长期的基石LP,“LP一直在换,所以募资就会比较难一些。如果找到相对长期的一些基石LP的话,募资就会相对比较容易,无论基金规模的大或者小。”

03出手的机会

“小基金并不好过,最近一年,80%-90%的早期投资机构募不到下一期了。”业内一家小型机构的合伙人告诉融资中国。

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上诞生了一大批天使投资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薛蛮子、杨宁、周鸿祎、蔡文胜等。2015年前后,双创时期,天使投资人数量大规模爆发,只要积累了一定的个人财富,就能进行天使投资。随后,天使投资开始尝试进行机构化。随着时间的验证,天使投资机构发现,天使,还是要个人来做。

从LP看,天使基金跟随的时间更长,

从结果看,天使投资的成功率不足2%,传统的基金模式并不适合天使投资,每个LP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想要快点赎回,有的则希望拿久一点。

著名天使投资人杨宁此前曾创办乐博资本,今年年中,他对融资中国表示,二期基金就是乐博最后一期基金。此后,杨宁将以俱乐部的形式延续天使投资。“每个项目做一个单独的有限合伙,让愿意投这个项目的LP直接进入这个有限合伙里,而不是把钱都放在一个基金中。”

2016年全年,新成立了16家天使投资机构,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是0。

去年,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也曾直言:“短短几年的功夫,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已经从15、16年的上千家,仅剩下小几十家。”

但市场也开始分化,虽然“原住民”们纷纷退出天使投资的市场,但诸如红杉中国、高瓴却开始向更早期进行迁移。

当然,这样的基础是,基金规模足够大,人员配备也足够广。再比如,老牌PE同创伟业在2019年底向早期、成长期投资转型,一手是早期项目,一手则是中后期项目。这得益于多年来行业的深耕,以及多地域的覆盖。

市场分化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人看来,好项目不多了。但也有人认为,好项目遍地是。一些对资金欲望不大的项目,在科创板、注册制的鼓舞下,浮出水面,开始走向二级市场,让资本市场也热闹起来,而太贵的估值则浇灭了一部分机构的热情。

今年以来,消费项目火热,先是咖啡、奶茶,紧接着是面、串、火锅,再然后还有口红和香氛,一轮接一轮的融资。但一些冷静的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新消费品牌因渠道新电商而生,但又因过于依赖流量,成本与日俱增。这都导致了,线上渠道为主导品牌的天花板整体较低,BP满天飞,但有机构直言,“已经不再看完全流量型消费品。”

另外一方面,芯片、新能源、医药估值也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了,没有领投的情况下,一堆人跟投的情况。只等着有一线机构来领投。

业内有投资人对融资中国表示,“半导体估值涨得厉害,能把猪都吹起来,那一定是要疯!”

一边火热,一边冰封。可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投资时期,也是最差的投资时期。关键在于,谁在出手,以及如何出手。卷是不可避免,但可以投得更早、投得更重。如果真的专业,则不惧妖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