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大厂年轻人们,都是怎么脱单的?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845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08-14 19:10

大厂年轻人们,都是怎么脱单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宋子豪、陈杨园,原文标题:《内网那么多相亲贴,都没能让大厂年轻人过上七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公司打工人们,苦单身久已。

节奏快、工作强度大、加班多的互联网公司里,虽然储备了众多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人群,但是单身率也居高不下。在大厂外,有更多的单身男女急着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脉脉上有个大厂员工发了篇求跳槽建议的帖子,提到了回W城的想法和年薪65万,第一条回复是:楼主谈恋爱吗?坐标W城。

你还以为女生不喜欢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吗?

不,程序员的格子衬衫和姑娘们的JK裙子般配得就像从一条床单裁下来的。要是再打一把天堂伞,那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但是,如何打通大厂内外的情感通路,推动两端有效链接?线下的剧本杀、狼人杀、户外活动、交友局是一种方式。而对于更多被动型人格、社交圈子封闭、周末只想宅家、一定程度社恐的互联网单身打工人来说,线上征友门槛更低。

腾讯、阿里、华为、字节、美团等内部论坛里征友贴活跃,优质单身男女社交群、社交软件,甚至求职软件,都是渠道。

在翻看了无数互联网打工人征友贴后,我们发现了这几条潜规则。

一、三观一致、真诚,成熟的发帖模板来自长期的试错总结

如果你想在大厂的内部论坛发征友贴,阅帖无数后《豹变》精选了两条实用建议:

别当着鹅厂男孩面夸淘宝,不然你会听他讲两个小时的商业逻辑;

不要在年末找,都在冲KPI,没人谈恋爱。

与上海人民公园、北京中山公园相亲角里,拿着户籍、住房、收入、身高条件明码标价的父母视角不同,互联网大厂论坛上的征友贴往往在硬性条件上倾向“佛系”。

“佛系”,并不是指没标准,而是指征友贴上的描述和要求都非常简约、模糊。对于恋爱对象的要求大多是:希望三观一致、希望你是个有趣的男生/女生、真诚真诚真诚等等。

成熟的发帖模板来自于长期的试错总结。

2019年,一个阿里P8征友贴里把收入、软硬件、对女生的要求事无巨细的列出来,引发全网大讨论,吐槽集中在男生三观落后,功利主义,对自己侧重谈物质条件,而对女生有各类要求等。

在美团工作的子昂告诉《豹变》:“太明显的要求不会写上去。有篇帖子说自己北京有房有车,想找某某岗位的。底下就有人嘲讽。”

阿里郎仁哥也做过类似的判断,发帖对年薪有具体要求的话,“不得被喷死。”

腾讯的嘉宇回忆说:“之前有要求很高(的帖子),本身女生条件也不是很好,会有人喷。有的会很具体,会讲明自身的条件,然后要求对方身高、年薪、房、车情况等。”

也就是说,被喷的帖子一般有两种:物质要求过于明确,或者围观群众觉得帖子里对双方的条件要求不对等。

尽管人们的底层认知没有变化,但被多次吐槽后,相亲贴里对另一半的要求,纷纷变为对性格、三观、爱好的描述。

这种回避固然保留了双方一定的体面,但并不一定会让发帖者真正放低条件。加了微信后,自然会有二次筛选。

二、你以为都是佛系征友?也是有内卷角斗场的

不过,明晰了这条潜规则也只是入门选手,还有更高阶的玩家。

为了提高匹配效率,拉齐交友双方水平,提高ROI,一些主打互联网优质青年交友的公众号、社群出现了。

一个原腾讯员工创立的公号,打出了这样的口号:源自BAT内部员工的交友平台,上百万互联网、金融、公务员优秀青年聚集地。公众号内配对需要身份证、工作证明、学历证明三重验证(没验证的粉丝不能发帖或与人配对),发帖前还会经过资料核验。

《豹变》不确定非名校、非大厂、非高薪、非小康家庭的粉丝能不能通过资料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四非粉丝大概率不好意思发帖。

在这些平台上,你会发现无数这样的帖子:

“深圳女,英国华威硕士”94年仙女颜值鹅厂游戏运营妹子,古筝八级,父亲公务员,家中多房,爱好板绘游戏动漫。

“北京男,985本+美T0P硕”95年180帅气华为项管小哥,年入50+,经商。

这里的人年龄大多在87-95年之间,从硬照来看颜值平均6分以上,不是大厂员工就是名校硕士,照片显示热爱旅行、健身、话剧、网球、cosplay等等,并人均1-2项才艺傍身。

从收入、资产、爱好到年龄都极为内卷,以一个普通青年的角度看,最大的疑问是:这帮人怎么会缺对象?

互联网大厂里的优质青年倾向于设立门槛,甚至抬升门槛,以便提高配对成功率和配对效率。

定位高端的交友平台,通过收入、学历等硬性条件,筑起高墙,形成一个有门槛的围城。而围城中心却建立了仅供特优青年展示或者厮杀的角斗场。

内卷式攀比之下,很难说这些信息真实度有多高。

三、为什么来征友的女性多于男性?

腾讯的BBS里,曾贴出一篇长文讨论:为什么产业园里,单身女性比男性多?帖子里把发帖者对对方的硬性要求,列成了一个需求金字塔。

最后得出结论:产业园里单身女性之所以多,很可能是因为女性偏向于找金字塔上比自己高一两个层级,甚至顶层的异性。

“女生向上找,男生向下找”,仍然是相亲市场中大部分男女的普遍观念,在互联网大厂也不例外。腾讯的嘉宇告诉《豹变》:“如果女生薪资超过自己,男生也会感到压力。”

而大厂对员工学历筛选的高要求和薪资福利的丰厚,让许多女生愿意信任大厂的“背书”,盼望在其中找到一个条件优越的对象。

字节的员工也有着同款疑问,过去头条圈“相芋计划”的相亲帖中,几乎要滑过10个女生才能看到一个男生。

“为什么来征友的女孩远比男孩多?”已经成为互联网员工常论常新的问题。

前来征友的,无论男女,大多集中在30岁左右。但男性普遍想找年纪比自己小的,而女性则更能够接受比自己大的对象。

在“大厂员工年龄不过35”的大背景下,女性征友瞄准的大多是大厂30-35岁的男生,而男性则看向了25-30岁的大厂女生。年龄差下,往往女生更容易抓住大厂里30岁以上,对交友和婚姻确实感到急迫的男性,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女性征友贴在大厂得到的回复率往往也更高。

一个在大厂发过征友贴的女生告诉《豹变》,发完帖子后,很快就有十多位大厂男青年加了她的微信,其中有一位在聊天中直言自己已经加了二十多位前来征友的女生,“都聊聊试试”。

而大厂女生则显得犹豫一些,在一个男生的征友贴下,一位大厂女生留言:完全是我的理想型。但要不要主动加男生微信?这个女生犹豫了许久,最终放弃。

男生更主动、更爱“广撒网”,与女生更腼腆,更难迈出第一步截然不同,导致在大厂里发相亲帖的女生往往能收到更多反馈,有了“征友的女性比男性更吃香”的结果。

也有字节的员工结合自身的“北漂感悟”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厂的工作地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买房落户难。在他身边,许多条件优秀、但不足以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的男生,会更早选择回到家乡城市,降低安家立业的难度。而条件优秀的女生反而更愿意为一线城市留下来,在漂泊中期待大城市的无限可能。

在他看来,征友贴的男女比例悬殊背后,不过是一线城市中留下的优质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多。

互联网机器运转不停,打工人们脱单不易,线上征友很难说成功率有多高,但至少还能结识朋友,必要时拿个内推,为工作继续赋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宋子豪、陈杨园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