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发疯文学」的年轻人们,徘徊在真疯的边缘
source link: https://www.yystv.cn/p/1008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玩「发疯文学」的年轻人们,徘徊在真疯的边缘
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
厦门地铁在近期多了不一样的风景:在车厢的屏幕最下方,开始时刻滚动着不同的留言。这是名为「地铁树洞」的功能,任何乘客都可以投稿一段文字,在地铁内投放显示。
年轻人很快捕捉到了这一功能,让车厢屏幕的画风变得“群魔乱舞”起来。一句句以“幽默”为主调,用荒诞态度调侃生活现象的「段子」开始点缀起沉闷拥挤的早晚高峰阶段。
它们的创作与投递者多为学生党和新晋职场人。而尽管其主题大多关于「早八」或「早班」,但内容及具体表达形式却天差地别,唯一的共同处是天马行空般的逻辑。
这些文字像是古早杂志中,页边脚上见缝插针出现的幽默短句。旨在用峰回路转的结尾,和无厘头的话语来表现一种突如其来的幽默。
在如今年轻人的网络文化中,这种文字被统称为「发疯文学」。
“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没关系精神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
“妈的忍不了了,一拳把地球打爆!”
“天天上班的话,没点素质也正常。”
作为新晋的互联网文体之一,「发疯文学」以评论、社交媒体文案、弹幕等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被迅速接纳、吸收,在无数次的复制粘贴中,成为一种特殊情绪——「发疯」的表达方式。
「发疯文学」是网络段子文化衍生物之一。它与先前的「emo文学」「凡尔赛文学」类似,由为消遣而生的短句构成。
这种互联网文体并无创作门槛,谁人都可参与,只需要一点机灵和包袱,便可加入其中。它们没有体裁要求或标准判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你自行捕捉并抓住其中的精髓。
「凡尔赛文学」强调遮遮掩掩的优越感;「emo文学」以伤感emo为主题。相比之下,「发疯文学」的精髓似乎更难被概括——它不存在一个“核心梗”,其特征也无法笼统地说明。只能够大致强调出几个要点:饱满的情绪、蛮横的逻辑、合理又不合理的行文衔接……
但在另一方面,「发疯文学」的精髓又几乎可以被总结成一个字:疯。
在去年,「发疯文学」就曾在互联网上崭露过头角。它最初诞生于豆瓣,出自于一位网友极富感染力的网络评论。
原梗
正如其他任何互联网热潮一样。「发疯文学」于这样一段“传世经典”开始发酵,在多次模仿拷贝之后,形成了具有一定体量的网络文化。
在最初的版本里,「发疯文学」仍保有原梗的大量特征。字里行间皆为怨气,无处不透露一股疯劲,让观者难以忽视,仿佛确实在直面一场歇斯底里的发作过程。
也是因此,这时的「发疯文学」被频频用在催发货、网络骂仗之中。
刚刚面临「发疯文学」的中文网络,很快便遭到了这一文体的冲击。但不出数个月,人们对此的态度很快就从“手足无措地应对”过度到了视若无睹,也正如其他网络梗一样,「发疯文学」在喧嚣过后留下的只有几张包浆梗图。
任何气势汹汹的流行,都扛不过网络两个礼拜的信息流交替。但归于沉寂的「发疯文学」,却很快迎来了第二春。
现在的网络集体发疯现场
在近些时日,「发疯文学」又再度出现在网络之上,但和之前略有差别——如果说之前的「发疯文学」是在“发疯”,那现在的就是“真疯”。
正如现实里的“发疯”不会有太多预兆,「发疯文学」的再度崛起也很难寻觅到具体缘由。但它的嬗变却不难被发现:人们不再试图营造之前那种微妙的失控感,而是大方体现自身的精神不稳定。
以「发疯文学」当下的经典名段 “ 人哪有不疯的……妈的忍不了了一拳把地球打爆! ”为例来看,这一网络文体如今更注重「错乱的逻辑」「颠倒重复的语序」,以及一种「破罐破摔似的崩溃感」。
在短短的几行之内,「发疯文学」的创作者们操控文字营造一种发狂的氛围。
前一句或许在提牛肉拉面,接下来就是钢筋水泥。「发疯文学」想达到的效果,正是「发出这段话的人精神有问题」。
人们试图强调「你疯我也疯」,用并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精神状况多么如履薄冰。这场热闹的语言游戏,真实地反映着其受众群体的集体认同:普通的苦难已经不再稀奇,只有发疯才能引起注意。
发疯文学衍生的表情包系列
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社畜仍是发疯文学的主体受众。他们夸张地呼唤世界末日、感叹地球快要完蛋,他们用猎奇的视角与方式抱怨晨间八点的早课、被封校而限制的自由、始终适应不了的大人社会。
尚未对痛苦麻木的年轻人们,用发疯强调自己的存在。这亦是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沟通方式”,人们通过如此的暗号彼此联结。
这场异常热闹的话语狂欢背后,闪烁的是相同的精神内核。「发疯」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耻辱,而更近于一种压力之下的必然结局。
人们合理化「发疯」,以戏谑而狂热的方式表达不满。在多次实践过后,「发疯文学」也被称赞“解压又实用”。
这算玩脱的。
如今互联网上的「发疯文学」,像是一声声被静音的电子呐喊。它被人们快速宣泄而出,随即又消失在网络海洋里,正如其使用者的情绪那般。
手在键盘上打出的是“妈的死了算了“,面对屏幕的却是平静的面无表情。用「发疯文学」武装自己的人们,在短暂的“尖啸”之后大多还是会平静地生活。
狰狞的文字之后,除去无奈与压抑,剩下的便是这种现代独有的洒脱——
没关系,精神稳定一分钟已经很厉害了。
Recommend
-
39
本文来自公众号:
-
9
快时尚时代正面临大洗牌。
-
9
在基金市场里,神态各异的年轻人们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ID:northpark2018),作者:阿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年轻人开始买基金了”,过去几个月我们不断...
-
13
沉迷在微观世界「过家家」的年轻人们苹果产品话题下的优秀答主「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应该让中学时代的我们记...
-
2
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 45分钟前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任...
-
5
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4周解锁小程序商业生态搭建与产品设计能力,抓住小程序红利,抢先成为稀缺人才! 立即了解>>
-
7
林黛玉发疯文学, 谁看了不发疯 作者: 广告...
-
5
发疯文学VS调休文学,网友累了! 作者:
-
8
作者:美丫姐,首发:你丫才美工原标题:KFC疯狂星期四,到底啥来头?深度扒皮肯德基这些年的骚活儿…V你50,听我仔细说说,肯德基品牌营销是怎么越来越疯的...
-
6
这个世界,没有“发疯”可怎么活啊!正是打工人无处安放的情绪,让一位B站UP...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