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土地财政典范的香港发展已远逊于新加坡,高房价扼杀创新能力,IT企业出海都往新加坡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3267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土地财政典范的香港发展已远逊于新加坡,高房价扼杀创新能力,IT企业出海都往新加坡跑

新加坡面积728.6 km²,人口570万
香港面积1,106 km²,人口750万

新加坡人均GDP 65200美元
香港人均GDP 48700美元

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达到90.9%,住房收入比仅仅为4.6,即用新加坡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收入中位数的比是4.6

作为对比,香港住房自有率为51.2%,房价收入比46.3;是新加坡10倍。顺便提一下:北京 41.7

ZT
照片上的这个人叫冯陟旻(音:志民),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的ceo。在他带领下,shopee用不到三年的时间逆袭了原本的东南亚电商头牌,有阿里支持的lazada,把shopee做成了东南亚第一大电商。市值超1600亿美元,比京东、拼多多还要高,
像这样一个功勋卓著、身家数百亿美元的大佬,大家觉得他住的地方应该长什么样?

是这样吗?

不是,其实是这样

而这,正是本期视频的主角,新加坡组屋。

所谓组屋,就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新加坡版经济适用房。在新加坡,80%的人都住在组屋里,也正是因为组屋如此普遍,所以也没人会觉得住组屋丢面子,像冯陟旻这样的大佬住组屋也稀松平常。

靠组屋,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达到90.9%,住房收入比仅仅为4.6。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用新加坡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收入中位数的比是4.6,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平均用4.6年,就能买一个平均水平的房子。可以说是相当幸福了,至少找个落脚地方并不困难。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弹丸之地。为什么新加坡的住房问题处理得这么好?这种模式有可能出口到其他地方吗?本期视频啊,我就和大家聊聊新加坡祖屋。

02

老规矩,我还是先从祖屋的历史根源讲起。

早在1927年,新加坡就因为人口不断增加,但住房条件跟不上,而导致贫民窟遍地,卫生条件非常差,因此也成为了传播疾病和犯罪的温床。当时的英国殖民者都看不下去,所以成立了一个叫做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的组织来解决新加坡的住房问题。但没几年二战爆发,日本进攻新加坡时一轮狂轰滥炸把本来就不多的住房炸得更少了。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表明当时新加坡的住房矛盾有多尖锐:
1907年,新加坡人口只有25万,到1947年将近100万;与此同时,每个房屋的平均居住人数从9.7人进一步提高到18人。很显然,英国殖民时期sit的工作是失败的。到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时,40%的人住在贫民窟,只有9%的人能住上像样点的房子。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1960年2月1号,李光耀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颁布《建屋发展法》,预备兴建大规模的低标准、小户型的公共房屋,这些住房就是“组屋”。原本,组屋的修建进度还比较迟缓,不过1961年的河水山大火改变了一切。河水山是新加坡中部的一个贫民窟,主要都是木头做的简易房子。1961年5月25日星期四下午三点半,河水山失火,火势随着木制房屋迅速蔓延。由于当天放假,消防员和警员都不上班,所以等200多人救援队伍到来时过火面积已经达600亩,相当于大半个故宫。而且由于消防栓水压太低,根本喷不到火场,甚至还有很多人去抢消防员的水龙头先给自己家灭火,所以最后结果就是2800个房屋焚毁,将近16000人无家可归,虽然征用了附近的学校安置灾民,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组屋建设一下成为新加坡政府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新加坡政府先是在短时间内盖了五座组屋,一共768间,然后又在四年内盖了8000多间,平均算下来,就是一天3.5间。当时,建屋发展局享有一系列特权,几乎所有操作都可以走快速通道,还能随便向政府要预算,甚至盖房子的地如果不够了,还能发动政府去征收地主的地甚至填海造地。

1966年,号称新加坡版土改的法律文件通过,这个文件规定政府有权出于公众利益,征收任何个人、企业等主体的地,并给予一份低于市价的赔偿。

从1960年到2005年,新加坡国有土地占比从44%提高到了90%,大部分人也住到了国有土地上修建的组屋里。

由于这种土地国有的性质,新加坡也有一个大家听起来似曾相识的规定,就是你买了一个房子,实际上不是买下了所有权,而是买了99年的使用权。不过由于所有权归新加坡政府,所以后者也会相应地做配套的基建完善.比如,大一点的社区会建设轻轨,政府7-8年就会定期粉刷组屋,并且更换污水管、增设电梯、修补混凝土剥落等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1989年,楼与楼之间的空地还会建造游泳池、儿童游乐场所等公共设施,而且它们的价格还很低廉,大部分泳池1新币(约合人民币5元)就可以游一次。从外观上看,有的组屋也是错落有致色彩缤纷。

从户型来看,新加坡修的第一批组屋基本都是一居室,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5居室五种户型。5居室的内饰有的已经让人忘记这是一间组屋,而1居室也够中低收入的家庭承担。而且在这些组屋大楼的一楼一般都会留有一大块公共区域,用来给楼里的人做婚丧嫁娶和逢年过节的活动。有的组屋附近还配有餐厅,海南鸡、肉骨茶、沙爹烤串、香辣蟹、猪脚饭、叻沙面,都是几步路的距离。

看到这里啊可能有朋友会好奇,这个组屋又便宜,服务也不差,那这些成本和开销到底谁来承担?

答案就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什么叫中央公积金呢?就是只要你是55岁以下的劳动者,你每个月收入中有20%会被强制存到一个中央公积金账户里,对雇主而言是17%。这些钱只有在5种情况下才能取出来,买组屋、买商业住宅、取退休金、移民以及死亡。
根据2016年的数据,买房占了取公积金原因的大头,其中因为买组屋而取公积金的占比又比买商业地产多将近一倍。正是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无论是高低收入者,都可以比较方便的在组屋中分得一块自己的空间。

不过,虽然组屋里面有富人有穷人,但毕竟设计的初衷是让平民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所以还是有一些更照顾中低收入群体的设计。比如,单身公民只能申请二居室的组屋,且必须年满35岁以及月薪低于6000新币(30000人民币);购买组屋一年内不得整房出租;一个家庭一生只有两次购买新组屋的机会,且同期只能持有一套组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限制炒房和增加房屋供给的手段。比如以补贴价买了组屋的人,只有在持有组屋五年后才能以市价把他们卖出;还比如,政府鼓励老年人卖房,尤其是以大套换小套,并相应给予些补贴;外国人虽然可以买房,但需要缴纳高昂的印花税等等。
一言以蔽之,新加坡可以说是把房屋总体上剔除了自由市场,把房屋的投资属性削减到了最小,那么它原本的居住属性相应就更突出。而除了民生工程外,对新加坡而言,组屋还是一个有力的政治工具。这怎么理解呢?最简单的一点是,由于组屋是李光耀所在的人民行动党搞出来的,所以这就常常被人民行动党撬动民意的工具。简言之就是,你们那边只要支持人民行动党,就有更多组屋或者更多补贴,你要不支持,你就自己看着办。
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没什么比是比房屋更涉及切身利益了,所以在这种威逼利诱下,基本上没人可以抵抗,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解释了人民行动党为什么可以长盛不衰。另一方面,由于新加坡是个多元民族国家,组屋也成为了新加坡政府促进族群融合的工具。具体操作就是给不同族群所能拥有的组屋数量设置配额,比如一个组屋社区里如果华人户数达到了配额,那么其他华人就不能再住进这个小区,剩下的组屋只能给马来人或印度裔居民住。虽然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促进不同族群的融合,但讽刺地是由于这使不同族群买卖房屋的流动性不同,所以导致有的族群特别容易买卖房屋,而有的族群,就很难。

03

在看完新加坡祖屋的材料后,我想到的却是一个德国人,他就是联邦德国的第一任经济部长艾哈德。在百废待兴的战后德国,艾哈德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社会市场经济”。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国家的任务既不是完全主导经济发展,也不是自由放任不管不顾,而是努力创造基础条件,做好民生工程、技术投入与分配工作,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换言之,就是减少一个社会广义的公共品成本,让市场参与者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明创造,推动经济发展。而居住医疗教育,这些显然也可以算是社会广义的公共品成本之一。减小居住成本,对个人来说,是减小身上的担子,更好地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而对社会而言,则是通过减少负外部性,释放正外部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在中国经济进入靠拼创新创造而非苦干蛮干的新常态的今天,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