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与德国朋友聊天二三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16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与德国朋友聊天二三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之前写了与德国朋友聊二战的经历,不少朋友都表示很有兴趣,希望我再记录一些类似的聊天。老话说“恭敬不如从命”,而且与德国朋友聊天,本身也是很愉快、很有启发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再记录给我印象深刻的几次聊天经历。

第一次是与一个德国女孩聊天,她讲的是德国统一之后自己的经历。

两德合并是德国当代历史上的大事,深刻影响了每一个人。当时西德有许多资本家前往东德,大肆购买东德的工厂、设备、地产等等各种资产。东德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高积累、低消费”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见过那么多钱,不假思索就选择了出售自己拥有的资产,甚至包括股权。

当时大家确实有钱了,但是过了几年就发现,制度、流程、工艺等等全都要按照西德的来,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大幅贬值,所以工作已经成了奢望,仅有的一点钱也只能坐吃山空,生活反而落入更悲惨的境地。

85

2021年,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二战时美军与苏军在此处会师

但是,这个女孩不一样。

她的母亲以前是幼儿园老师,剧变之后迅速学会了电脑打字,当时市场上对这类人才需求很大,所以她母亲由此进入公司,留了下来。她的父亲则更进一步,抓紧学习电工知识,得到西德来的大老板青睐,被当成了重点培养对象。所以,剧变对她家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常人那么大,甚至,她因此过上了比平均水平更好的生活。

她接着感叹:“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经历,固然与我父母非常努力有关,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依赖运气,如果我父亲没有被西德来的老板看中,如果我母亲学的不是打字,也许后来的生活会截然不同。要知道,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剧变中生活变得困顿,甚至比他们更努力的人也是如此,仅仅因为运气不好。这本来就很不公平,造成的怨恨会传递给孩子,进而持续影响我们的社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所以,我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做平权教育,就是希望能给更多人希望,消解这种仇恨心理。”

当然我想说的是,她的感叹完全超出我的意料。按照我的经验,讲完这个故事,多半要感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类,甚至提高声调喊上一句“活该”。讲得多了,总让人感觉世界如同一部机器,核心的发动机永不停歇,上刻着四个大字:客观规律。顺之者,日益显赫,逆之者,自取灭亡。在这咔咔作响的机器之中,人只要找对了对应的派别,命运早早就打上了标签。却没有想到过,人可以超越命运的馈赠,从内心升腾起一股力量,观照他者,观照世界。

她是这样想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她分明可以选择收入很高的体面工作,而不用忍受平权教育的低收入。但她娓娓道来,讲起不同情况下人的困境,讲起自己如何帮人缓解甚至摆脱了困境,的确让人大开眼界,也大受鼓舞。

在我看来,“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跟你打招呼”的故事,讲一遍就足够,再讲千百遍也只是重复,于事无补。相反,“被时代抛弃了会怎样”以及“如何帮助被时代抛弃的人”,才值得千百遍的讲述和书写。

第二次经历是与一个朋友聊起纹身。

在德国,纹身其实太普遍太常见了,虽然我们因为认知惯性,并不太能接受,总觉得纹身隐隐约约和“不良人士”有关联。

结果,朋友给我们看了他自己的纹身,讲了纹身的理由和图案的意义,并介绍了普通人对于纹身的看法,确实大大刷新了我对纹身的认识,让我意识到,之前我的一些观念,大概是因为不够了解形成的刻板印象。

不过,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在介绍完这些之后,他又补充说: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德国的文化而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对同样的现象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纹身,在东方国家,许多人把它和不好的事情关联起来。

据我所知,比如在日本,大家对纹身的看法就很复杂。因为历史原因,日本有纹身的大概只有三类人,囚犯、妓女、黑社会……(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这里略去不谈)……因此大部分日本人对纹身的看法是负面的,如果你有纹身,那多半说明你不是什么好人,许多公共场所也不容许有纹身的人进入。所以如果去日本,我们要谨慎选择自己穿的衣服,尽量不要把纹身露出来。

我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发现他竟然这么懂得“换位思考”——甚至“换位思考”这个说法本身也有问题,因为它太刻意了。

实际上,当我们看待世界、谈论事物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带上自己的“位”,只是许多时候熟视无睹,把它当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结论。世间的许多纷争,也由此产生,并造成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重要的不是“换位”,而是意识到自己习焉不察的“位”。

即便是“换位思考”,许多时候也只是故作姿态而已,真正的“换位”不但需要抛弃习俗、成见,更需要学习、思考,才能真正进入另一种视角。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拳击手的“换位思考”,并不只是“如果我是对方,我该如何打赢”,因为对方很可能根本不懂拳击手思维,甚至整个场景根本就不是拳击场。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怎么“换位思考”都是白搭。

在遇到不同意见时,重要的不是承认“噢,好的,你有不同意见”,而是去思考“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意见,它是从哪里来的呢?”甚至对与自己完全相反的意见,也能搞清楚来龙去脉,而不是简单扣一个“荒谬”的帽子。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各种匪夷所思的惊讶,也不会发出各种大惊小怪的嘲讽。

第三次经历也与此类似,是与朋友聊起疫情期间的工作。

疫情、封锁,无疑深刻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好在对我们来说,因为主要的工作设备就是电脑,所以工作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无非是换了个工作环境,从固定的办公地点改到家里办公而已。

那天我们聊起,因为居家办公,大家都有许多新的发现。比如发现家里竟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需要做,也发现因为居家办公,生活可以变得很简单,许多以前习以为常的安排现在都没有必要,比如不需要也不可能总是出去吃饭和消费。

同样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朋友的思考:确实,我发现在家办公,每个月可以省下很多钱,原来以前在这些项目上花了那么多钱,真是没想到。但是另一方面,这些钱之前都是社会上其他人的收入,比如在饭店、商场工作的人。现在受疫情影响,公共场所都不开门,我们这种工作可以居家办公,照样领工资,可是那些在饭店、商场工作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呢?他们还能领到工资吗?

老实说,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羞愧,因为我之前只因为省了钱而高兴,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受影响而庆幸,却从来没有想过其它人未必不会受影响,甚至完全断了收入。两相对比,我看到的是自己之前的狭隘、自私,并由此感到深深的惭愧。

我又想到朋友家读中学的孩子,学校作业之一,讲的是“疫情期间,超市服务员、保洁人员、加油站工作人员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贡献巨大,但他们的收入在社会上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准,我们应当提高他们的收入吗?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从小到大,我们写过很多的抒情作文,热情歌颂过各种伟大的价值。但是,我们似乎很少把这些伟大的价值和具体的个人对应起来。所以,个体的荣耀往往只依附于某个身份,可是个人的生活是具体的,具体的困境如何面对,却是极少提及和讨论的。但在这份中学生的普通家庭作业面前,所有此类抒情,立刻都显出几分苍白和冷漠。

以前我总觉得,一个人要理解这个世界,需要多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掌握得足够多,结论自然会浮现出来。但是跟朋友聊天越来越多,我越来越深刻感觉到,世界上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知识”就能得到答案,甚至即便拥有知识也未必能找到答案。能不能找到答案,能不能找到答案所在的方向,往往取决于一些其它的因素。

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发生的“不获续约的青年教师刺死党委书记”的悲剧,网络上的意见,除了脑补两人之间的种种矛盾,就是关于同情心的较量——不是同情杀人者,就是同情被害者,总之是一个单项选择,是一种二进制的零和博弈。三下五除二地站队,选择一派,把不同观点打入另册,大加挞伐,这是普遍的做法。

可是在这之外,难道没有更多的选择吗?我们能不能不能既在学术的层面上同情杀人者,同时也在人道的层面上同情被害者?继而,秉承这种普遍的同情,找出一条化解此类矛盾的出路?

我知道,一旦谈到这个这里,就会有人说这是“天真”、“不谙世事”。这也恰恰是我觉得许多聊天毫无趣味的原因所在。许多问题,大家聊的时候不是提供更多的信息,展现更多的视角,而是简短粗暴地祭出某个逻辑,再辅以各种排比、反问,加强气势。这种讨论乍看或许很好看,细品却毫无营养。

我还记得有一次和阿里巴巴的同学聊天,他们感叹在阿里巴巴当领导不容易,不得不给员工足够的尊重,“因为员工可以随意切换项目组,如果他不喜欢你这个领导,而又能找到地方能接收,那么他可以随时调走,领导背的任务却一点不会少”。

按照典型套路,此时可以有两种质疑。第一是靠纯逻辑:怎么能如此放纵呢?如果员工都滥用这种自由,人人都这么搞,管理成本高得吓人,公司还怎么开下去?第二还能给出反例:阿里巴巴就真的那么好,那么尊重员工吗?别吹了。这些年来阿里巴巴在劳资问题上出的事情还少吗?不信我给你找个例子……

好在当天,饭桌上没有任何人抬出这类质疑,相反,大家都很有兴趣了解和探讨更多细节,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关于技术管理的启发。从某个方面来说,不少有营养的聊天,无论话题,也无论国籍,之所以有趣味,有营养,恰恰建立在“天真”的基础之上。

最后,回应之前大家普遍关心的两个问题。

第一,德国人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这个问题没法简单回答。因为我在说“德国朋友”的时候,并不是对“德国人”做一个共性的概括,而只是对我认识的这些朋友的身份做一个说明。老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群体的共性是很难简单概括的,你甚至总可以找到反例。

我只能说,现实是很复杂的。如果你耐心寻找、用心对待,一定能找到聊得来的朋友。如果你对群体抱着不切实际的玫瑰色幻想,多半要碰一鼻子灰。

第二,语言不够好,怎么聊天?

我的深切感受是,语言不是人和人交流的唯一桥梁。或者更具体说,人的交流更像章鱼,而不是对讲机。对讲机必须保证频率一致,才可以通话。章鱼却有许多触手,语言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幽默感、知识储备、共情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所以,哪怕语言的触手不那么强壮,有其它的触手可以帮忙,聊天照样可以有很有意思。

有一次我陪小朋友在公园里玩,公园里有一组雕像,是一个瘦高个、一个矮胖子、一匹瘦马、一头驴,造型十分滑稽。如果你读过《堂吉诃德》,很容易就会认出来,瘦高个是堂吉诃德,矮胖子是他的仆人桑丘,瘦马是驽骍难得……就以这个为出发点,我和南美来的朋友聊了起来,虽然他的母语是西班牙语,不会英语,德语和我一样都是磕磕巴巴,但其实不影响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