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设计师如何挖掘需求和痛点?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pd/44904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辑导语:UX设计师注重用户实际使用一款产品、网站或者APP时的相关数据,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共性的设计模式,和用户的普遍心理期待;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UX设计师在工作中的设计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u5zNqYXCZW7YUWAAd2Bm.jpg

最近在学习UX的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了UX设计师在工作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包含:商业需求挖掘,竞品分析、用户调研、用户画像等工具,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算是我的总结,希望能够通过总结来加深对方法的认识,也希望可能对缺乏方法论的设计师一点帮助吧!

下图是全文的目录:

HeNzeIMq0ccbbTRGQui4.jpg

一、内部挖掘商业需求

内部挖掘商业需求的目的主要是统一内部的认知、价值点,挖掘机会点,可以是产品初期,也可以是产品成熟阶段,初期挖掘内部对未来产品要解决的问题,成熟阶段挖掘产品现有问题和机会点。

内部挖掘商业需求的目的是了解内部,了解产品。

1. 利益相关者地图

T0BxbsbZzxVKoCNnVv2U.jpg

  • 把公司产品项目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都列举出来;
  • 根据重要程度分别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
  • 摆放他们与产品的位置关系,距离中心越近,就越相关,反之越远则相关性越弱;

利益相关者地图的作用是了解产品全部的利益方,在产品方向上不同利益方会有不同的侧重,只有前期充分考虑到了,后面才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 热气球法则

T7ruCW0VDvffizEn4acy.jpg

将公司的优势写在图中上部分,将劣势写在下部分,优势如:团队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等等;劣势如:盈利模式探索、市场份额等,热气球的寓意是当优势大于劣势时,项目是可以启动,并且风险较小,反之劣势较大时,风险比较大。

目的了解公司优势与劣势后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哪些方面不值得发力。

3. 用户价值图

ob0DqZX73Ljhf7g577HE.jpg

目的是确认我们的用户是哪一类,以及哪一类用户价值最高,如果是新产品可以先假设目标用户,这为后面用户调研准备了基础人群定位。(如果是成熟产品,可以从存量用户中获得)

4. 愿景收集

JhdyyQrv9HrRV9RqSplv.jpg

最后通过愿景收集的方式确定未来期待的、担忧的,无论是老板还是其他部门的人都可以写,无论是商业层面的,还是产品体验功能层面的,愿景收集可以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竞品调研

设计师可以从竞品分析中得到一些启发,并不是照着竞品做,而是要了解竞品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做的好不好,是不是还可以更好;通过多次反问,既可以发现一些机会方向。

这里列举了一些分析框架和维度,可以根据目标来选择调研的具体维度,从而更具针对性,避免注意力太过于分散。竞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外部,了解其他产品。

1. 明确分析目标

设计师首先要明确你的分析目标,比如是从商业角度分析,还是产品体验角度分析,明确本次分析目标以及想通过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2. 选择竞品/分类

确定目标后就是选择竞争产品,可以把主要时间花在分析直接竞争对手上,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也可以分析间接的竞争对手,可以让你的竞品分析更全面。

直接竞争对手:

主要业务同在一个赛道,比如青橘单车vs美团单车,在产品侧的功能上,用户侧的类型上都基本相同,直接竞品也是设计师最应该重点关注的类型。

间接竞争对手:

业务可以满足用户相关的需求,比如单车vs电动单车,产品有部分相似,都可以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潜在竞争对手:

未来有可能做相关业务或产品,比如神州租车vs滴滴出行,因为神州租车未来也有可能做打车业务,滴滴出行也有可能做租车服务,品牌的业务在未来很有可能会产生竞争关系。

竞品分类:

定义一个你关心的维度进行分类,在众多竞品中通过一些维度来确定最终的竞品,比如:用户规模上,用户场景上,产品功能上,运营模式上等,目的是在直接竞品中选择分析价值最大的产品。

3. 选择分析维度及具体内容

商业层面:产品定位、目标人群、商业模式、运营思路、盈利模式、市场推广等。

产品体验层面:范围层(功能/内容)、结构层(流程)、框架层(信息层级关系/文案)、表现层(配色、板式、icon、图片)。

4. 确定分析方法

商业层面:商业层面我推荐使用精益画布,因为它可以较为完整的分析商业层面的信息,另外商业画布的特点通过面积大小区分了不同维度信息的重要性,比如问题、客户群、价值就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可以把收集整理的信息填到上面。

K3om3x4m0LYfhSX05U2Z.jpg

产品体验层面:

海盗指标(英文缩写AARRR,海盗指标主要是从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阶段分析,分析竞品从用户获取 – 用户活跃 – 用户留存 – 收入 – 传播的每一个阶段是如何做的,以及每一步关注的指标是什么),海盗指标主要分析大的流程和节点,可以整理出设计大方向。

3RZfW9R2ZwWYGot8PcFh.jpg

尼尔森法则(可见原则、贴近场景原则、可控性原则、统一性原则、防错原则、协助记忆原则、简约容易原则、帮助和提示原则、容错原则、灵活高效原则),尼尔森法则关注的是用户体验。

功能流程分析(通过对竞品某个任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功能流程分析主要关注用户操作的步骤。

ppU0nsRqFq2gu0QMxIwi.jpg

页面流程分析(对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页面流程分析主要分析具体页面中的文案、色彩、icon、动效、交互方式等,下图以音乐平台为例)。

9poKJf5AubJd9iTEfz7a.jpg

5. 竞品分析/报告

最后输出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包含:

  • 分析目标;
  • 分析产品(竞品1/竞品/2竞品3);
  • 分析具体内容、定位、商业模式、视觉、交互;
  • 分析结论;
  • 优化建议。

最后的优化建议很重要,因为相当于一个竞品分析后的一个指导,是可以指导后续的设计计划。

三、用户调研

1. 确定计划

  • 目的是什么(明确说明访谈想要得到什么结论);
  • 确定目标用户(从用户类型上挑选,如:白领、学生、老师,也可以从存量用户中挑选,还可以猜想一些维度,猜想的维度要符合用户特征);
  • 列出访谈计划(定量调查问卷问题设置/定性调查问题及追问问题)。

2. 选择调研方法

定量调研:变量之间的关系,独立的变量-设计方案;有依赖的变量-点击的人数;其他变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

  • A/B测试(两个设计方案在某个变量上有所区分,测试因变量产生的差异);
  • 同期群分析(把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产品阶段使用产品的用户划分为同一期);
  • 海盗指标(用户全流程分析:用户获取 – 用户活跃 – 用户留存 – 收入 – 传播);
  • 问卷调研(设置一些开放问题和封闭问题,用问卷的形式来获得目标用户的特点和偏好)。

定性调研: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经验与习惯、行为背后的原因

  • 一对一访谈

3. 选择调研维度

人口学信息:年龄、职业、城市、婚姻状态、是否有孩子、收入状况、教育情况、居住情况、交通情况

性格:内向 – 外向、感性 – 理性、思考 – 直觉、批判 – 接受

接触产品的渠道:用户是通过什么渠道接触产品的,电话客服、官网、微信公众号、媒体广告、面对面推销、大型商超、朋友推荐

产品使用情况:使用产品的目标、产品使用的场景、产品使用的频率、使用产品的挫折和/痛点、使用产品的内在动机

4. 写提纲和测试

将编写好的提纲进行小范围测试,主要是验证访谈提纲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可以找身边的朋友或同事进行相互验证,如果有问题可以及时调整,直到提纲保证足够的客观和准确。

5. 招募目标用户

如果是新产品可以选择前期假设的目标用户类型,通过问卷筛选出目标用户;如果是已上线产品,可以通过存量用户中寻找。

6. 访谈技巧

下面是一些重要访谈技巧,可以帮你在过程中规避一些问题,目的是让整个过程更顺畅,也更准确。

  • 一定要向用户介绍访谈的目的和占用的时间;
  • 访谈时尽量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一个问题;
  •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如果太多,用户和你都记不住;
  • 问题尽量贴近用户的真实场景,而不要假设一种场景;
  • 将问题集中在用户的行为轨迹上,而非感受上;
  • 提供一些日期的提示帮助用户进行回忆,如用“上一次”,但不要使用“以前”这种模糊的概念;
  • 尽量避免专业性词汇,多用适合用户的语言;
  • 如果面对面访谈需要准备好追问的问题;
  • 不要使用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得出的答案并不是用户真实想法;
  • 尽量避免隐私的问题,比如你月收入多少,如果想了解可以给几个区间值;
  • 问完一个问题后让用户思考一下,不要着急让他回答,而且不要打断;
  • 把“经常”这种模糊词汇替换成具体的问法,比如“多久”;
  • 最重要的问题放在中间,因为中间阶段也是用户最耐心的;
  • 多问封闭性问题,因为封闭的问题可以收敛用户的想法,
  • 在设置选项时,大部分问题都需要有“其他”这一项;
  • 描述感受可以用评分或几星这种可量化的方式来表达;

7. 定量与定性的关系

通过定量调研(问卷、埋点等)发现问题,再通过定性调研(问题及追问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假设出多个解决方案,在用定量的方式测试解决方案的效果。

四、用户建模

1. 整理调研信息

用户建模的成果就是用户画像,画像中不同用户的偏好、观点、痛点、消费习惯等都是来自用户调研,以下是实战课程中做的一些访谈数据(几张图是我们小组一起完成的)。

b4eSInGJA4jNmQQKv5Xi.jpg

2. 分类与整理

是将不同用户的调研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出多个用户类型,推荐可以使用”亲和图”或“变量关系图”,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先假想一些用户分类,这种假想分类可以根据行为、目标、观点为基础,把同观点、行为、目标的用户归为一类,然后对每一类卡片进行描述,提炼出关键的特点信息,这种关键信息就可以作为用户画像中的内容。

qe43Es8x5Jcy6lUpblLi.jpg

变量关系:

TT2PPkx415gQyuZtZOKi.jpg

完成不同维度的信息整理和分类后,还需要在对其数据准确性进行验证,确保调研的数据具备一定的可信度,可以通过桌面调研的方式验证,如文献资料、市场研究、行业数据等,验证整理的用户类型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数据是否存在相关性。

3. 用户画像

结合调研的真是数据,再结合典型的用户特征加入到用户画像中;加入描述性的元素和场景元素,描述尽量真实具象一些,让用户画像更饱满真实。

将不同用户类型中的不同维度做优先级排序,也就是哪些维度的信息最重要(如:使用频率、观点、市场大小、收益潜力、竞争优势等)。

4tw10MwYNUfHGQZhvVEd.jpg

五、行为旅程地图

1. 行为旅程地图作用

完成用户画像后得到了一个饱满真实的用户,包含用户行为、观点、痛点等,但是这些都是静态信息,而且不够全面;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用户的问题,需要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都经历了什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所以可以根据每一类用户梳理用户旅程地图。

值得注意的是,旅程地图并不是针对产品内的主要流程,比如用户使用产品可能会存在很多个路径,每一个使用路径就可以算是一个旅程地图。

8TuCkOi5tCGl1EE02CXa.jpg

旅程地图中包含:具体某一类用户以及用户的目标;用户实现某个目标的步骤(可以是时间序、空间序、想法递进等);每一个步骤下用户产生的行为;行为下用户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与感受;感受对应用户的情感波动,是愉悦还是平静还是不爽;不爽中会存在一些用户痛点,痛点就是设计师需要抓住的机会点,并且记录机会点。旅程地图中最关键的就是最后的机会点,因为机会点才是可以让用户画像具备可指导性。

2. 创建行为旅程地图

说一下行为旅程地图应该如何去做,当我们获得我们的用户画像后,得出了具体生动的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给某类用户进行定性访谈,具体访谈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用户调研”,访谈中主要观察和记录用户的操作,操作中所表达的言语、表露的情绪、语气等。

如果你观察到了用户的情绪需要记录下来,并且在操作完成后询问用户,目的是与用户确认你观察的是否是用户真实流露的,最后把信息填充到用户旅程地图的工具中。

六、创意产生与评估

1. 确认问题/机会点

整理行为旅程地图或用户调研中的机会点、痛点等信息,筛选出优先级较高的机会点。

2. 机会点转为设计观点(POV)

确定机会点后。可以将这些痛点、机会点用POV(设计观点填空)的方式呈现出来,POV可以帮助设计师形成设计观点的思考框架,目的是可以充分描述一个需求和痛点,并让机会点具备可执行性。

7A0JYAfjkRia8Oom4MCu.jpg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的“需要”必须是动词,“洞见”不只是简单的解释需求的原因,而是对使用者的目标和行为的深层次的思考和洞察。

具体洞见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和观点进行发问,基本上问3个为什么,洞见就出来了,如果没有那就继续问,当然也不用问的太深,如果太深的话,我们的机会点就会失焦。

3. 设计观点转化设计师角度(How Might We)

POV是用户角度描述问题的方式,还需要将已完成的POV转化成设计师角度的语句,举例:如何能帮助早上出门赶去地铁的小王,在下楼前就知道附近哪里有可以正常骑行的共享单车,以至于可以快速找到可以骑行的车并顺利到达地铁站。

0tTh8ngSVuTCqmCC2ziH.jpg

4. 创意发散与评估

设计师根据根据POV得出设计师角度的HMW后,再根据HMW发散更多的创意点子,创意发散后得出的多个创意方向后,需要通过几个维度评估创意是否可行,对比创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创意的实用性,时间限制、技术限制、资源的占用;最后一点就是再次评估创意是否真的能解决用户的期望或痛点。

下面几个维度快速评估的方式,维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和删减,最后在选择出最适合的创意。

  1. New(新颖)与竞争对手相比,和产品之前有多大差异性
  2. Feasible(实用)时间限制,技术限制,资源限制性有多大?实施的难易程度
  3. Useful(可行)能否很好的解决用户的痛点?

5. 创意描述

确定创意后,可以根据以下方式描述你的创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把创意与用户、场景、问题连贯的结合,这样可以检查创意是否真的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

jykMBRwjslbHgyvNkTlJ.jpg

确认创意可以解决问题后,进入到最后具体的设计环节,设计环节相比前期相对确定,只要前期调研没有问题,后面设计时也基本不会出问题,但如果遇到问题,那就要返回到前期具体的环节去找问题,然后重新发散找问题。

FmdSoDL0eAsxaHMyluFw.jpg

以上是ux设计师如何有效挖掘需求和机会点的一些方法和工具,整个过程是一个由发散到收敛的过程。

  • 内部挖掘需求:确定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收集内部需求与提炼内部需求;
  • 外部竞品调研,多个维度分析竞品优劣势,寻找机会点;
  • 用户调研:定量与定性结合收集并整理用户观点和行为数据;
  • 定义用户:根据用户行为路径,整理不同维度相似行为的用户,制作用户画像;
  • 体验地图:根据用户类型,调研不同用户体验路径中的痛点和机会点;
  • 创意表达:根据机会点进一步创意发散,最后筛选出最优创意;

本文由 @Tanru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