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还需翻过两座大山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46894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还需翻过两座大山

2021-06-14
1 评论 3672 浏览 0 收藏 17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读:如今,社区团购、线上买菜正在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即使在一些小城市也能看见他们的身影。看上去好像一派欣欣向荣,但是本文作者觉得,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还需翻过两座大山。具体是哪两座大山呢?一起来文中看看吧。

VwRTq07lqRj5JhRDKJtW.jpg

6月9日,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双双向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分别计划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对于此则消息,市面媒体大都给出了悲观判断,也都有相当成熟的理由作为支撑。

但我个人更偏向以“一分为二”的方式来认知。

以下是我的基本判断:

  • 电商买菜是一个巨大的赛道,再造一个阿里或许够呛,但足以再造一个美团;
  • 该赛道中,B2C模式已基本宣告失败。当下的主流模式分别包括:前置仓模式(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店仓一体模式(盒马鲜生),社区团购模式(美团优选、多多买菜)。

以终局视角来看,前置仓模式最符合消费者利益,也最符合先进生产力所代表的方向。

v2_cb8cc12b9cea49988cd8f29a6b907190_img_000

此为赛道的利好。

所谓一分为二,是说我们首先应当站在“对的赛道”这一大前提上,再去看赛道中的具体困境。

目前来看,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想取得最后的胜利,仍需翻过两座大山:

  • 同行者带来的挤压,其中最大的挤压来自社区团购;
  • 前置仓模式本身的盈利困境;

如今,人们的悲观判断,都是建立在“翻不过”这一基本判断之上的。

本文并无意与主流唱反调,并高度同意,二者突围的“概率极低”。

但投资是投什么?

0和0.00001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

“高风险”与“高回报”永远是一体两面。

以下为详细报告。

01 赛道凶猛

电商买菜是一个死而复生的行业。

早在2005年创业者们就已经开始打这一品类“电商化”的主意。

以易果生鲜、多利农场、中粮我买网等为代表,最初选择的路线是比较简单的B2C模式,即定位本地市场的生鲜电商。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生鲜商品标准化低,易变质腐烂,需要冷藏、冷链运输,履约成本极高等“难驯化”特质,迟迟无法跑通。

2015年前后,随着O2O概念的快速发展,生鲜电商也曾一度迎来风口。

数据显示,仅2015年一年新成立的生鲜电商就有260余家,除了京东到家、顺丰优选等巨头入场之外,大量创业公司也在此期间诞生,如每日优鲜、多点Dmall、爱鲜蜂、社区001,许鲜等。

但2016年资本退潮后,却发现大都是在裸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换言之,整个赛道都可以说压根没有跑通。

v2_6287fdfb58cd4abc8b05793b420c21a0_img_000

每日优鲜(左)和叮咚买菜(右)的近期融资

直到疫情出现:余烬未灭,春风吹又生。

2020年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同比增长3倍多;

叮咚买菜每日能增加四五万新用户,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3倍多;

京东生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倍多,多点DMALL的销售额也同比翻倍。

根据凯度咨询数据,疫情期间农产品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半年内用户群体中约有1/4是疫情期间新增用户,其中79%表示在疫情后仍将继续使用。

前文提到,履约成本是生鲜电商难以“驯化”的最大困境,但“驯化”之后的美妙远景,却也是服装、数码等品类所远不能及的。

业内普遍认为,生鲜这一品类真正崛起后,将直接影响整个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们可以一个月不用淘宝,但我们每天都得买菜。

买菜所具备的“刚需、高频、大规模”的市场属性,对巨头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拿下这一战略高地之后,借由“高频打低频”的互联网打法,胜出者可以向着服装等高利润市场发起冲锋,也未尝不是没有继续上演“赢家通吃”的可能。

最现实的例子,一个是“拼多多凭借水果起家,后吃下白牌,再继续靠百亿补贴往iPhone、SKII、switch游戏机等高端品类上攻”;

一个是“美团拿下外卖业务的大半壁江山,凭借着用户黏性向酒店,旅行,KTV,医美,单车,网约车等多项本地生活服务侵袭”。

所谓的电商买菜,其本质更像是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电商模式,实际上是一场对社区便利店的全面替代。

这一模式跑通之后,家庭将作为新的核心消费场景,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

除了生鲜类产品,香烟、饮料、电池、鲜花、药品乃至上门按摩、家政等一系列即时消费性强的品类,均可以在该平台上达成交易。

生鲜不是其本来面目,“到家”本地生活服务才是。

电商买菜是一个巨大的赛道,再造一个阿里或许够呛,但足以再造一个美团。

02 八仙过海

2016年4月,生鲜电商美味七七倒闭,第一个重量级牺牲者出现。

随后,社区001、后厨网、青年菜君、许鲜等生鲜O2O纷纷倒闭,爱鲜蜂被中商惠民收购,多点则转型做商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众多创业者纷纷都黯然退场。

中粮我买网为了自救,通过提升“件单价”的方式来间接降低履约费用,在2016年努力把件单价拉到了200块,单均配送成本在20元以上,依然盈利困难。

2015年,每日优鲜在北京首创前置仓模式,以“分布式库存(前置仓)+短半径运输”取代“集中式库存(中心仓)+长半径运输”。

以天女散花的方式,把大网点拆成小网点,开到各个小区的家门口,用户下单就送。

通过分散仓储缩短运输距离,使得前置仓模式的最后一公里不需要冷链。

据媒体报道,中心仓冷链成本30元,前置仓冷链成本可以做到15元以下,降幅比例达50%。

v2_5254f64d961342cea08775d5c65ef4c6_img_000

考虑到分摊成本的诉求,又有企业提出了“前店后仓”的运营模式。

用户既可以到店里消费体验,也可以线上下单,以店为仓,进行即时配送。代表企业即阿里的盒马鲜生。

有人说这种模式兼顾了前置仓的优点,并通过线下业务降低了获客难度。

但这种缝合式的业态,同时也叠加了管理成本。

所谓的“前店后仓”,其实就是除了生鲜买卖,又叠加了一个传统商超的活儿。相当于沃尔玛和每日优鲜拼了个地界儿分摊房租,但具体业务跑起来,还是两套团队,各跑各的。

v2_155d4c60ccd3476799ea2cafb4abf8af_img_000

至于社区团购,也同样发轫于2015年的第一次大风口。

随着微信红包的普及,社区团购拥有了得以依存的基础设施。

2016年初现于长沙;

2017年逐步完善;

2018年资本入局,巨头下场,高速爆发;

2019年洗牌重组,兴盛优选拿到腾讯战投,你我您并入十荟团;

2020年,疫情催化,美团、滴滴、拼多多等巨头高调入场,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v2_48975fad895a4682ba7383e53aec7936_img_000

03 社会价值?

单从UE模型来看,社区团购是最高效的,前店后仓次之,前置仓则最差。

定量分析大家可以看上述表格,此处不多叙。

我们只做定性理解即可。

关键词:共享经济。

社区团购,是街边门店与仓储网点的“合租共享”,平台只需支付少额的“团长”成本即可免费使用大量的线下网点;

前店后仓,是传统商超与仓储网点“合租共享”,平台打两份工,赚两份钱,花两套成本,但好在获客流量可以共享;

前置仓则是妥妥的个体自营,网点、物流、包装、配送都得自己来支付成本,相比以上二者,可以说盈利遥遥无期。

招股书数据显示,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在逐年扩大,2019年净亏损为18.734亿元,2020年便增至31.764亿元,2021Q1进一步扩张至13.85亿元,同比增长465.31%。

每日优鲜也同样亏损,原本在逐步走低。从2018年的22.316亿元减少到2019年的29.094亿元,到了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16.492亿元。

但进入2021Q1之后,面临社区团购的的行业压力,每日优鲜的净亏损骤然扩大至6.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12.82%。

v2_466c26e78c3b48a69ddbe671cdfed86e_img_000

模式上的劣势还不算完,赛道也同样高度不友好。

生鲜品类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用户能吃多少就是多少,有多少人口就是多少,消费市场极端刚性,弹性极差。

在这一背景下,用户选了社区团购,就不会再选盒马鲜生,选了盒马鲜生,就不会再选前置仓买菜。

在这种零和博弈下,社区团购巨头们高度激进的打法,对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产生了巨大的挤压。

具体来看,下沉市场的扩张之路可以说是被彻底封死了。

该市场本身就存在着“花时间省钱”的倾向,而前置仓面对社区团购的唯一差异化优势,又恰恰是“花钱省时间”(30分钟内即时送达)。

但我为什么说前置仓才是最符合先进生产力所代表的方向?

首先,在用户角度来看,同等价位下,即时送达的模式显然是优于“手机下单,次日自行前往取货”的(社区团购)。

倘若没有价格优势,社区团购的消费体验甚至还不如传统的商超购物——二者都需要跑一趟,但后者可以现场挑选,且即买即用。

事实上,随着疫情的好转,已经有大量的用户在逐渐抛弃社区团购了。

因此,一切的核心重点就来到了非常接地气的问题:能不能便宜点?

04 省钱才是生产力

电商买菜想要做到便宜,且便宜得程度压过传统零售,首要条件只有一个:规模效应。

这并不是指“垄断之后”提价,而是说搭建系统所需要的固定成本已经在前期支付过了,随着产量的增加,对应的成本不会再大规模上升,而平均成本则会不断下降。

这一基本道理同时适用于“社区团购”、“前店后仓”以及“前置仓”。

因此我们重点要阐述的是另一个降价路径:“大数据AI驱动”。

传统商业中,大型零售商通过精细化管理,在仓储数量、周转天数、损坏率、市价行情、销量情况上持续优化。

降低一分钱,在巨额的交易量下,都会被放大为百万亿万的利润差异。

人工做不到最优解。

大数据提供了更高效的方式,将以下现象变为可能。

零库存,零周转天数;

以销定产。

通过数据情况,调控农产品的生产节奏,提前避免“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

通过全国的物流网络,及时调配资源,将原本会烂在地里的水果以极低的价格销往全国各地;

供应链持续优化。

产地仓,集中包装,集中分销,AI智能计算最佳配送路线,食品安全的集中处理,安全事故的数据记录和全面可追溯,机械分拣无人工厂的持续渗透,配送环节的极度细分,损耗情况的记载和对应环节的持续优化……

抛开这些画饼,大数据可以帮前置仓解决最粗放的两个问题:

第一,社区圈该怎么画?怎样的仓储布局才是最优的?

第二,我要提前备多少货?备多了,菜会烂,备少了,顾客下单总是缺货,我该赚的没赚到,顾客体验也会极差。

这其中的技术难题,是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需要翻过的第二座大山。

关于创业,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有这样一段名言:

“从悬崖跳下,落地前装好一架飞机。”

对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而言,第一座大山,来自社区团购、行业巨头的巨大压力,是掉崖的坠落速度,是客观现实给予的时间空间。

第二座大山,来自技术困境,运营精度,成长速度,是组装飞机的复杂难度,是选择赛道之初,就宿命般必须接受的难题。

当下,或许真的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人,站在了正确的赛道上。

机毁人亡的判断也真的很有可能在未来照进现实。

但是,我不愿称他们为时代的炮灰。

尊重做事的人。

本文由 @财经琦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