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于红,成为王兴合伙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6-03/doc-ikqcfnaz885639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于红,成为王兴合伙人

0691-kquziik5803077.jpg

  来源:VCPE参考

  作 者 | 李子璇

  编 辑 | 管丢丢

  于红在大学时就确定了VC的职业道路,起初在华兴资本做FA,进行募资和并购,之后又进入GGV纪源资本,投出了作业帮、musical.ly、酷家乐、满帮集团、火花思维等明星案例,她也因此晋升为执行董事。

  于红投入很多时间去研究行业,其中电商看了5年多,在线教育看了3年。投出的优质项目里除了电商和教育,也有物流、娱乐等,从数量上看,她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成功的案例多一些。

  2021年3月,于红加入美团龙珠,成为合伙人。美团对于红来说是个晋升机会,能够获得从战略布局角度进行投资的新视角。从22岁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到十年后跻身投资合伙人行列,于红完成了80后投资人的艰难晋升之路,但同时她也要独当一面,难度和压力陡升。

  01

  四次迭代

  在GGV的8年里,于红投资了近20家公司,前五年只投了10家,之后的三年则出手迅速。这十几家公司里诞生了4家独角兽:作业帮、满帮集团、酷家乐和Musical.ly,其中作业帮和满帮集团都已成长为超级独角兽。

  据于红总结,自己完成了三次迭代:

  2016-2019年,奠定基础,学习看公司和创始人团队;

  2019-2020年,看趋势、把握时机;

  2020年,在看趋势和时机的基础上,增加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

  进入美团是于红在着手准备自己的第四次迭代。2021年,于红加入美团的龙珠资本,同时兼任美团副总裁职位,与王兴、陈少晖和朱拥华三人组成美团龙珠投资委员会(IC)。

  这绝非是换了一家投资机构这么简单,于红身份上的巨大转变在于,要从一个挖掘项目的捕手,尽快成长为一名具备战略思维的决策者。

  龙珠资本是美团投资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余两者是美团战投和王兴的家族办公室。

  美团战投始终围绕美团业务完善产业链条,聚焦本地生活和企业服务,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2018年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单车,补充本地生活的出行场景。

  投行出身的陈少晖是美团战投的日常管理者。他曾就职于高盛投资银行部、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和经纬创投中国,还曾任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助理总经理,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过程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王兴个人投资则比较随意,围绕他的人脉圈展开。美团战投一定程度上受到王兴个人意志的影响。王兴在2016年以个人投资的摩拜,被美团创投在两年后收购,王兴投资的理想汽车美团战投也投资了,并在之后投资了智能驾驶研发商毫末智行,以及梅卡曼德、非夕机器人这样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龙珠资本则成立于2017年2月,由美团CFO陈少晖担任CEO,出资方包括美团点评、腾讯投资、新希望集团等,龙珠资本首期基金于 2018 年募集 20 亿元,今年3月称即将完成近50亿元的第二期基金募资。

  创立之初,龙珠资本的定位便是专注于大消费领域,致力于推动本异地生活服务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并引入了有十年消费投资经验的朱拥华担任创始合伙人。

  朱拥华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2007年进入天图资本,7年里投了30多个项目,其中周黑鸭、慈铭体检、贝乐英语、汤城小厨、雪龙黑牛、美丽岛等都是天图资本的精品项目,朱拥华也晋升为天图资本最年轻的合伙人。2014年2月,朱拥华加入联想控股,担任执行董事,三年后加入美团龙珠资本。

  近几年,龙珠资本投出了喜茶、幸福西饼、Mannner咖啡、蜜雪冰城等餐饮消费品牌,都在美团平台上有很好的数据表现。

  王兴也颇重视龙珠资本,将其原本的名称美团点评产业基金,改为‘龙珠’,寓意‘很多要素具备之后才能实现愿望’,而且据36kr报道,王兴还会亲自过目推上投委会的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GP’。

  近年来美团也在教育、电商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2019年,美团推出‘春风行动’教育商户成长计划,宣布投入10亿专项资金,3年内帮助10万中小教培机构实现线上数字化转型。目前美团已经收录了官方数据显示美团收录了上百万家教培机构,但很多机构表示实际转化量并不理想。

  去年年初,美团将‘美团优选’正式定位为‘社区电商’业务,并投资了壹号食品(畜禽肉供应商)、望家欢(食材B2B平台)等。经过一年的探索,这一业务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显现能量:美团第一季度营收370亿元,其中社区电商所在的新业务贡献9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大盘达到137%;年度交易用户增加至5.7亿,单季度增长超5800万,创历史新高,新增用户中美团优选贡献了一半。但社区电商也仍然在供应链、分销资源等方面面临压力。

  于红此前在教育、电商、物流等方面经验丰富,在上述领域的投资或许能够对美团新业务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

  02

  被教育赛道成就

  于红曾在华兴资本领导和参与了超过3亿美金的私募和并购项目,聚焦电商、移动互联网和教育领域。

  进入GGV后,于红起初只专注于电商和教育两个领域,扎实地研究了很久,其他行业的项目统统都不看。从数量上看,在线教育似乎是她更擅长的方向。在GGV的几年里投出了流利说、小站教育、作业帮、火花思维等,其中,于红主导投资的作业帮是GGV投出的第一家K12教育,现在已经成长为超级独角兽。

  成为在线教育的行家,一方面源于在华兴资本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时事造就。于红加入的2013年,GGV刚开始投资在线教育,这一年也是公认的‘在线教育元年’,在此之前这一行业多被称为‘远程教育’,且关注度不高。

  2012年,美国诞生了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MOOC平台,分别依靠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以及谷歌实现了用户的快速增长,《纽约时报》将这一年评为‘MOOC元年’。

  这股MOOC风暴很快波及中国市场,2013年国内一口气诞生了三五百家在线教育企业。声势最大的要数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创办的‘梯子网’,项目面向炙手可热的K12赛道,龚海燕声称要投入1.5亿。

  国内的投资机构也纷纷下注,2012年和2013年教育科技投资总额均超过10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字突破25亿美元。

  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一年后‘梯子网’就烧光了融资,龚海燕自掏腰包艰难维持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宣布关停。随后她聚焦的91外教网,也在2015年被卖给51talk

  龚海燕做教育的失败,被媒体拿来当做在线教育泡沫破裂的典型,之前冒出来的很多创业公司批量出局,只留下了少数幸存者。投资机构也迅速变脸,在线教育在2015年迎来资本寒冬。

  但GGV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反而是从2015年才多了起来。这一年GGV新投资了小熊尼奥,并追投了流利说B轮和小站教育的B轮、C轮。

  倒是在2013-2014年间,GGV只投了流利说一个在线教育项目,这也是GGV投出的第一个在线教育项目。投得不多,但态度很坚定。很少投前期的GGV不仅在2013年投资了流利说的天使轮,还在之后的每轮融资都连续追投,直到公司上市。

  流利说在2012年由王翌和胡哲人、林辉共同创办。王翌担任CEO,他曾在Google任产品经理,回国后加入易传媒,担任互联网广告产品总监。流利说的CTO 胡哲人是上海交大 ACM 的编程极客,加盟流利说之前,曾是美国硅谷知名的大数据公司 Quantcast 的资深工程师兼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林晖则是王翌在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博士,也是Google总部语音识别和数据挖掘的研究科学者。

  2013年流利说正式上线,并寻求种子轮融资,CEO王翌做好了针对投资人的‘尽调’,他没有找FA,也不做路演,而是直接找自己认可的投资人。

  刚好王翌在Google的印度朋友出来创业,做土地安全系统检测,找到GGV寻求融资,他介绍了李宏玮和王翌认识。

  当时于红正跟着李宏玮一起四处看项目,见到了30出头的王翌。后者有Google的工作经验,对要做的事情和自己的优势都有着明晰的认知。李宏玮和于红觉得王翌很优秀,而且种子期的投资额度并不大,于是看了下流利说产品的演示,就准备投了。

  同时,她们也看到‘流利说’提供的解决方案与此前的在线教育完全不一样,意识到在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节点。2014年王翌还创立了在线学习日语的萌番日语,GGV也在2017年投了Pre-A轮。

  在,GGV于红确实参与了许多教育项目的投资,但真正由她主导且让她收获名望的是作业帮。

  2014年,时任百度知识搜索体系负责人的侯建彬,在百度内部做出了问答学习平台作业帮、母婴知识项目宝宝知道和在线医疗项目拇指医生三个项目。恰逢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一波IPO热潮,侯建彬心里蠢蠢欲动,也想出来创业。在独立创业和依靠现有体系二者中,侯建彬选择了后者。

  在现有的体系中,作业帮、宝宝知道和拇指医生都发展得不错,但侯建彬发现在所有的搜索提问中,K12领域的提问量占到了10%。他认为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求,足以支撑起一个APP,便选择作业帮作为创业的起点。

  借助百度的引流,作业帮迅速完成了数据库的构建并推出移动APP,在半年多的时间内积累了十几万用户。2015年,侯建彬提出拆分作业帮的想法。

  那时BAT和网易小米等都在布局教育,侯建彬跟李彦宏单独聊了独立创业的想法后,李彦宏同意了。之后,百度还给侯建彬团队引荐了投资人。

  作业帮独立出来后变得烧钱。在百度的时候,侯建彬负责的六个业务线一年预算只有几千万元,但作业帮需要招人、做内容、建题库,一个月就要花几百万,A轮的2500万美元也就够花一年。

  2016年,作业帮的B轮融资本来已经确定了领投方,所有事务都做完了交割,但等了两周对方还没有打款。侯建彬询问后得知是基金内部出现了问题。对方让他再等等,但侯建彬等不了,A轮的钱只够再花两个月。

  百度随后给了一点钱作为战略投资,侯建彬得到喘息的机会,在4个月后找到了GGV和襄禾资本。

  GGV在2015年就与作业帮接触过,他们观察了一年,觉得作业帮独立出来的一年,公司做不错,格局越做越好,团队也还可以。

  侯建彬时第一次见于红,她拖着行李箱,侯建彬问她是不是刚出差回来,她说不是,就是觉得用行李箱很方便。侯建彬后来评价于红,是个很酷的投资人,而且谈起事来‘眼里有光’。

  据于红回忆,那时侯建彬便确定要构建一个大的流量平台获得精准用户,再通过课外辅导变现。作业帮当时引流的路径是拍照搜题,于红笃定这条路是对的。

  同时她也认可侯建彬这个人,‘他已经做到百度的总监了,每年收入不低,但还是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去做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

  后来,GGV又在C轮和D轮连续追投作业帮,于红也对侯建彬‘走一步看三步’的战略推演能力非常肯定,‘实际上今天作业帮的所有业务形态,都在当年的讨论范围内,没有脱离当年的规划’。

  03

  职业路径

  于红的职业路径,在十年前规划好了。

  2003年,于红进入浙江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并进入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学习了管理学、经济学、创业投资等课程。那时于红还不确定以后要做什么,就尝试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IT的岗位。

  后来于红来到一家杭州的VC在那里待了将近一年,竟发现自己很擅长,于是决定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几年后,于红在浙江大学拿到了企业管理学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后加入了华兴资本。

  华兴资本业务很全面,涉及咨询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和证券服务等。于红从FA切入投资行业,积累了在电商、移动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私募和并购项目的经验。

  三年后,已是华兴资本高级经理的于红进入GGV,后来回忆起初入GGV的感受,于红话里流露出的是一种学徒心态。

  在于红看来,GGV的几个合伙人各具特点,几乎是完美组合。符绩勋善于把握投资节奏和行业趋势的变革,投出过去哪儿、优酷土豆、东南亚的滴滴打车‘grabtaxi’;童世豪具有前瞻性,看到跨境电商的崛起,投资了wish、小红书;李宏玮则对技术和团队判断很敏锐,投资了YY世纪互联、小牛、亿航无人机等很多技术范儿公司。于红觉得自己作为投资行业的年轻人,能够同时跟他们三人学习非常幸运。

  04

  投资方法论

  GGV时期的学习成长对于红影响很大,她从机构和个人的经历中总结出几点投资的认识:

  1、创业是件非常激情澎湃的事情,但投资不行。经济是有周期的,总是会在泡沫和低谷中循环,基本上每10年都会经历1-2个经济周期。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但真正能在市场泡沫时保持理性的人并不多。GGV在市场泡沫时期,基本上没怎么投资,就是为了等市场恢复理性,在接下来的时间重点布局。

  2、投资人决策要快、机制要快;对行业的把控、创业者的反应都要快。投资人要和创业者要保持相同的学习速度,快速理解行业的变化,能感受到对面的创业者是什么状态,对团队要整体把握。

  3、投早期除了看重CEO自身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外,也在意CEO的演化能力。A+级的创业者,在创业第一天就对整个行业格局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能够走一步看十步,这样的选手的成功概率,比走一步看三步选手的成功概率大很多。因为市场格局会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会发生变化,他能够持续比别人看得更远。

  4、看好海外市场。如果说把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打法和模式配上一个相对比较国际化的团队走向世界的话,只要当地网络逐渐普及了,很多国家都将是中国企业的广阔市场。其中,互联网金融和内容、娱乐方面的投资机会最应该重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